CN212125047U - 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25047U
CN212125047U CN202020336554.XU CN202020336554U CN212125047U CN 212125047 U CN212125047 U CN 212125047U CN 202020336554 U CN202020336554 U CN 202020336554U CN 212125047 U CN212125047 U CN 212125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mounting plate
absorbing
energy absorption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65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昌杰
于文泽
张一帆
李松岩
曹杨军
张�荣
黄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qianxingda Automobile Safet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nsing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nsing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nsing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365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25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25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25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包括第一安装板(10);吸能壁(20),包括第二安装板(21)和第一吸能元件(22),第二安装板平行且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板的一侧,第一吸能元件固定于第二安装板的远离第一安装板的表面上;以及吸能机构(30),连接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吸能机构包括两个吸能组件,其中一个吸能组件(31')与第一安装板紧固连接,另一个吸能组件(31)与吸能壁紧固连接,两个吸能组件相互连接,且靠近第一安装板的吸能组件的吸能强度大于靠近第二安装板的吸能组件的吸能强度。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解决了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受到斜向撞击时吸能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提升了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斜向缓冲能力。

Description

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施工建设不断增加。在道路施工区域通常会放置一辆尾部安装有防撞缓冲装置的作业车辆,一旦发生追尾事故,该防撞缓冲装置能够在肇事施工工作区域构建一个有效的缓冲区域,通过防撞缓冲装置吸收肇事车辆的撞击动能,避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目前,为了满足较为恶劣的撞击工况(车辆质量大、撞击速度大、撞击动能大等)要求,一般会在作业车辆的尾部安装具有两级吸能强度(压溃强度)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然而,当受到斜向撞击时防撞吸能装置不会按照预定设想的情况发生变形,使吸能性能大大降低,甚至失效,带来极大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解决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受到斜向撞击时吸能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包括:
第一安装板,用于连接被防护物;
吸能壁,用于接受外物撞击,所述吸能壁包括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吸能元件,所述第二安装板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吸能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表面上;以及
吸能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吸能机构包括两个吸能组件,其中一个所述吸能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紧固连接,另一个所述吸能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紧固连接,两个所述吸能组件相互连接,且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所述吸能组件的吸能强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吸能组件的吸能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组件包括:
导向框架,所述导向框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或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以及
吸能箱,容置于所述导向框架内,并与所述导向框架紧固连接,所述吸能箱的内部填充有第二吸能元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机构还包括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设于两个所述吸能组件之间,所述翻转结构包括:
两个第三安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呈相对分布,所述第三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导向框架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或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以及
铰链,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同一侧边缘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框架包括:
两个导向支架,分别分布于所述吸能箱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支架包括两个导向管和至少两个第一支撑管或支撑板,两个所述导向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或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个角部连接,且所述导向管的轴线形状呈弧形或V形,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管或所述支撑板紧固连接于两个所述导向管之间;以及
两个X形支架,分别分布于所述吸能箱的另外相对两侧;所述X形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管,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管铰接,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管分别与所述吸能箱紧固连接,各所述第二支撑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管的端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组件还包括:
八个第一连接片,为高应变材料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管的端部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管的内部穿设有第一绳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内部穿设有第二绳索,所述第二绳索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相对两端紧固连接或与所述第一绳索相接或与两个所述导向管的端部紧固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管的中部开设有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箱包括:
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吸能元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吸能元件的吸能强度从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依序增大;
隔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吸能元件之间,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吸能元件;以及
第一蒙皮,包裹于所述第二吸能元件和所述隔板的外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壁还包括:
第二蒙皮,包裹于所述第一吸能元件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紧固连接;以及
加强梁,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朝向所述吸能组件的表面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吸能壁与吸能机构配合,当发生斜向碰撞时,通过吸能壁初步调整撞击力的传递方向和吸收撞击力产生的部分能量,接着通过两个吸能组件进一步引导和修正撞击力的传递方向,使得撞击力产生的剩余能量都作用在吸能机构上并且被吸能机构吸收,进而保证了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安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受到斜向撞击时吸能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提升了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斜向缓冲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中第一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中导向框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中吸能箱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中隔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中吸能壁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10—第一安装板、100—第一透气孔;
20—吸能壁、21—第二安装板、22—第一吸能元件、23—第二蒙皮、24—加强梁;
30—吸能机构、31、31'—吸能组件、32—翻转结构、311—导向框架、312—吸能箱、313—第一连接片、314—第一绳索、315—第二绳索、321—第三安装板、322—铰链、323—气撑杆、3111—导向支架、3112—X形支架、3121—第二吸能元件、3122—隔板、3123—第一蒙皮、3210—第二透气孔、31110—通孔、31111—导向管、31112—第一支撑管、31121—第二支撑管、31122—加强件、31220—第三透气孔、31211—第二吸能元件A、31212—第二吸能元件B、31213—第二吸能元件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端”所指的范围是零部件的一个面、一根线或者一个点,“端部”所指的范围是零部件的一个局部,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包括第一安装板10、吸能壁20和吸能机构30,其中,第一安装板10用于连接被防护物,可以将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固定在被防护物上,被防护物可以为道路施工车辆等;吸能壁20用于接受外物,如:肇事车辆等撞击,此处吸能壁20包括第二安装板21和第一吸能元件22,第二安装板21间隔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0的一侧,并且与第一安装板10平行,第一吸能元件22固定在第二安装板21的远离第一安装板10的表面上;吸能机构30连接在第一安装板10和第二安装板21之间,此处吸能机构30包括两个吸能组件31、31',其中一个吸能组件31'与第一安装板10紧固连接,另一个吸能组件31与第二安装板21紧固连接,两个吸能组件31、31'相互连接,即两个吸能组件31、31'相互紧固连接或者铰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并且靠近第一安装板10的吸能组件31'的吸能强度大于靠近第二安装板21的吸能组件31的吸能强度。可以理解的是,两级吸能强度通过两个吸能组件31、31'实现,第一性能元件22为多孔固体材料件,优选为泡沫铝块或者铝箔蜂窝材料块,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性能元件22还可以为橡胶材料等具有缓冲作用的弹性材料,此处第一性能元件22不限于塑性材料。
当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受到正向撞击,即撞击方向与吸能壁20的受力面垂直时,第一吸能元件22先吸收撞击力产生的部分能量,接着通过第二安装板21将撞击力传递给第一个吸能组件31,第一个吸能组件31再将撞击力传递给第二个吸能组件31',两个吸能组件31、31'通过自身的叠缩变形吸收撞击力产生的剩余能量,进而保证了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安全;当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受到斜向撞击,即撞击方向与吸能壁20的受力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90°时,第一吸能元件22先吸收撞击力产生的部分能量,在此吸能过程中第一吸能元件22被压实,同时撞击力的传递方向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接着通过第二安装板21将撞击力传递给吸能机构30,在两个吸能组件31、31'依次发生叠缩变形的过程中,吸能机构30对撞击力进行引导并且对撞击力的传递方向作进一步修正,使得撞击力的传递方向向正向回归,使撞击力产生的剩余能量都作用在吸能机构30上,从而避免吸能性能大大降低,甚至失效。
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采用了吸能壁20与吸能机构30配合,当发生斜向碰撞时,通过吸能壁20初步调整撞击力的传递方向和吸收撞击力产生的部分能量,接着通过两个吸能组件31、31'进一步引导和修正撞击力的传递方向,使得撞击力产生的剩余能量都作用在吸能机构30上并且被吸能机构30吸收,进而保证了车辆及司乘人员的安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受到斜向撞击时吸能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提升了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斜向缓冲能力。
可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吸能组件31(31')包括导向框架311和吸能箱312,其中,导向框架311的一侧连接在第一安装板10上或者第二安装板21上,即属于吸能组件31的导向框架311的一侧连接在第二安装板21上,属于吸能组件31'的导向框架311的一侧连接在第一安装板10上;吸能箱312容置在导向框架311内,并且吸能箱312与导向框架311紧固连接,吸能箱312的内部填充有第二吸能元件3121。可以理解的是:吸能组件31与吸能组件31'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两者的吸能箱312中第二吸能元件3121的吸能强度不同,前者的吸能强度小于后者的吸能强度。具体地,导向框架311形成有可以容置吸能箱312的容置空间,吸能箱312可以通过第二连接片(未图示)与导向框架311紧固连接,和/或与第一安装板10或者第二安装板21紧固连接;填充在吸能箱312内部的第二吸能元件3121为多孔固体材料件,优选为泡沫铝块或者铝箔蜂窝材料块,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吸能元件3121还可以采用不锈钢箔蜂窝材料、腈纶瓦楞纸等制成的多孔固体材料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这样导向框架311可以起到引导撞击力的传递方向和支撑吸能壁20和/或吸能箱312的作用,吸能箱312可以通过自身的溃缩变形吸收撞击力产生的能量。
可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吸能机构30还包括翻转结构32,翻转结构32设置在两个吸能组件31、31'之间,此处翻转结构32包括两个第三安装板321和铰链322,两个第三安装板321分别与第一安装板10和第二安装板21呈相对分布,并且第三安装板321连接在导向框架311的远离第一安装板10或者第二安装板21的一侧,铰链322连接在两个第三安装板321的同一侧边缘上。具体地,第三安装板321和第一安装板10分别分布在吸能组件31'的相对两侧,第三安装板321和第二安装板21分别分布在吸能组件31的相对两侧,铰链322连接在两个第三安装板321的远离地面的一侧边缘上。这样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实际上由两个分体和翻转结构32组成,吸能壁20和吸能组件31组成一个分体,第一安装板10和吸能组件31'组成另一个分体,两个分体通过翻转结构32连接,当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完成被动安全防护作业时,只需将两个分体绕铰链322翻转折叠后,再对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进行收纳,即可大大地减小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的占用空间;而在进行被动安全防护作业时,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的远离被防护物的分体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容易抵紧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的另一个分体,使得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的两个分体处于同一水平方向上,有利于实现两级吸能防护,避免肇事车辆对道路施工车辆造成冲击和破坏。可以理解的是,在两个第三安装板321的靠近地面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紧固结构,用于将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的两个分体作临时固定。另外,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翻转结构32还可以包括气撑杆323或者液压缸,气撑杆323或者液压缸设置在第三安装板321的靠近地面的一侧边缘上,并且气撑杆323或者液压缸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三安装板321铰接,起到协助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的两个分体绕铰链322翻转的作用。
可选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在第一安装板10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100,同时,在第二安装板321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3210,第一透气孔100和第二透气孔3210分别与吸能箱312的内部连通,可以有效地防止吸能箱312在受到撞击并且发生溃缩变形时产生气爆现象。
可选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导向框架311包括两个导向支架3111和两个X形支架3112,其中,两个导向支架3111分别分布在吸能箱312的相对两侧,此处导向支架3111包括两个导向管31111和至少两个第一支撑管31112或者支撑板(未图示),两个导向管3111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板10或者第二安装板21的两个角部连接,两个导向管31111的另一端可以分别与另外一个导向框架311的两个导向管31111的另一端一对一连接(如图1),或者分别与第三安装板321的两个角部连接(如图2),并且导向管31111的轴线形状呈弧形或者V形,至少两个第一支撑管31112或者支撑板紧固连接在两个导向管31111之间;两个X形支架3112分别分布在吸能箱312的另外相对两侧,与两个导向支架3111连接并且围绕在吸能箱312的外周;此处X形支架3112包括两个第二支撑管31121,两个第二支撑管31121铰接,并且两个第二支撑管31121分别与吸能箱312紧固连接,各第二支撑管3112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管31111的端部连接。具体地,两个导向支架3111呈对称分布,两个X形支架3112呈对称分布,第一安装板10的外轮廓和第二安装板21的外轮廓分别呈矩形,第一安装板10的角部和第二安装板21的角部分别连接有导向管31111,四个导向管31111分布在第一安装板10和第二安装板21之间的间隔处,分布在吸能箱312上方和分布在吸能箱312下方的两个第二支撑管31121分别交叉铰接形成X形支架3112,各X形支架3112的四端分别与其分布在吸能箱312同侧的两个导向管31111的四个端部连接,并且各X形支架3112的四个端部与吸能箱312的表面通过四个第二连接片紧固连接。当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受到撞击时,吸能壁20接受冲击并且将部分撞击力传递给导向框架311,导向管31111在撞击力的作用下首先发生弯曲变形,由于组成X形支架3112的两个第二支撑管31121相互铰接,接着在导向管31111的驱使下,X形支架3112朝向导向管31111的夹角逐渐变小,进而确保了第二支撑管31121不会发生弯曲变形,同时使得分布在吸能箱312左右两侧的导向管31111始终相互牵引,并且保持对吸能壁20提供均匀的支撑,有效地修正了撞击力的传递方向,使得大部分的撞击力作用在吸能箱312的轴向上,从而防止了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在受到斜向撞击时,吸能性能大幅地降低或者吸能失效。此处,导向管31111和第二支撑管31121均为铝质方管,具有质量轻、塑性好和防腐性佳等特点,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导向管31111和第二支撑管31121可以分别为其它具有质量轻、塑性好和防腐性佳等特点的管材,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可选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X形支架3112还包括加强件31122,加强件31122套设在第二支撑管31121的中部。具体地,加强件31122套设在第二支撑管31121的铰接处,通过连接销或者螺栓等穿过加强件31122和第二支撑管31121将两个支撑管31121串连形成X形支架3112,从而有效地增加了X形支架3112铰接点的结构强度,提高了X形支架3112在其所在平面方向上对导向支架3111的牵拉强度,使得整个导向框架311更加稳固。
可选地,请参阅图4和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吸能组件31(31')还包括八个第一连接片313,第一连接片313为高应变材料件,第二支撑管3112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管31111的端部通过两个第一连接片313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片313采用伸长率大于15%的合金材料制成。当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受到斜向撞击时,导向管31111在撞击力的作用下首先发生弯曲变形,接着在导向管31111的驱使下,X形支架3112朝向导向管31111的夹角逐渐变小,同时第一连接片313发生拉伸和弯曲变形,进而确保了导向管31111与第二支撑管31121保持连接以及第二支撑管31121不会发生弯曲变形,在此过程中分布于吸能箱312左右两侧的导向管31111始终相互牵引,保持对吸能壁20提供均匀的支撑,有效地修正撞击力的传递方向,使得大部分的撞击力作用在吸能箱312的轴向上,然后吸能箱312通过自身的溃缩变形将撞击力产生的剩余能量吸收,有利于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接受斜向撞击时保持良好的吸能效果。
可选地,请参阅图4和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导向管31111的内部穿设有第一绳索314。具体地,第一绳索314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10或者第二安装板21紧固连接,第一绳索314的另一端穿过导向管31111的管腔后,可以与导向管31111的远离第一安装板10或者第二安装板21的一端紧固连接,或者与另一根第一绳索314相接,又或者与第三安装板321紧固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束缚导向管31111,防止导向管31111随意变形,即使导向管31111发生断裂,也可避免导向管31111的碎段飞出导致二次伤害,从而增强了导向支架3111在变形时的稳定性和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二支撑管31121的内部穿设有第二绳索315,第二绳索31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管31121的相对两端紧固连接,或者与第一绳索314相接,或者与两个导向管31111的端部紧固连接。具体地,当第二支撑管3112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管31111的端部通过两个第一连接片313连接时,第二绳索31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管31121的相对两端紧固连接;当第二支撑管31121的相对两端分别直接连接在两个导向管31111的端部,并且第二支撑管31121的管腔与导向管31111的管腔连通时,第二绳索31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绳索314相接,或者第二绳索315与第一绳索314为同一根绳索;当第二支撑管31121的相对两端分别直接连接在两个导向管31111的端部时,第二绳索31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导向管31111的端部紧固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束缚第二支撑管31121,防止第二支撑管31121随意变形,即使第二支撑管31121发生断裂,也可避免第二支撑管31121的碎段飞出导致二次伤害,从而增强了X形支架3112在变形时的稳定性和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4和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导向管3111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31110。具体地,通孔31110竖直贯穿导向管31111的相对两个侧面,这样可以有效地削弱导向管31111的中部的结构强度,确保了导向管31111的中部先于导向管31111的其它部位发生弯曲变形,使得导向支架3111可以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向进行弯曲或者折叠,确保了导向支架3111的导向效果。
可选地,请参阅图6和图7,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吸能箱312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吸能元件3121、隔板3122和第一蒙皮3123,其中,至少两个第二吸能元件3121的吸能强度从靠近第二安装板21的一侧向靠近第一安装板10的一侧依序增大;隔板312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吸能元件3121之间,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吸能元件3121;第一蒙皮3123包裹在第二吸能元件3121和隔板3122的外侧,既可以起到支撑第二吸能元件3121的作用,又可以有效地阻隔水汽、灰尘等对第二吸能元件3121和隔板3122的侵蚀,延长了第二吸能元件3121和隔板3122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吸能箱312可以包括三个第二吸能元件3121,它们分别为第二吸能元件A31211,第二吸能元件B31212和第二吸能元件C31213,其中,第二吸能元件A31211与第二吸能元件B31212通过隔板3122紧固连接,第二吸能元件B31212与第二吸能元件C31213通过隔板3122紧固连接,第二吸能元件A31211的吸能强度小于第二吸能元件B31212的吸能强度,第二吸能元件B31212的吸能强度小于第二吸能元件C31213的吸能强度,这样使得在接受撞击时,吸能箱312会从第二安装板21的一侧向第一安装板10的一侧依序溃缩变形,其变形顺序可控、过程稳定,有效地提高了吸能箱312的吸能效率和吸能过程的稳定性,满足了各种速度、载重撞击的防护要求;在隔板3122上开设有第三透气孔31220,第三透气孔31220与第二吸能元件3121的内腔连通,可以有效地防止吸能箱312在受到撞击并且发生溃缩变形时产生气爆现象。
可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8,作为本申请提供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吸能壁20还包括第二蒙皮23和加强梁24,其中,第二蒙皮23包裹在第一吸能元件22的外侧,并且第二蒙皮23与第二安装板21紧固连接;加强梁24固定在第二安装板21的朝向吸能组件31的表面上。具体地,第二蒙皮23的纵截面轮廓呈等腰梯形或者矩形,即第二蒙皮23的左右两侧端面分别与第二安装板21的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或者等于90°,并且第二蒙皮23与第二安装板21围合形成容置腔,第一吸能元件22容置在该容置腔内。当两级防撞缓冲装置1受到撞击时,第一吸能元件22会先吸收撞击力产生的部分能量,此时第一吸能元件22在撞击力的作用下被压实,并且在第一吸能元件22被压实的过程中,撞击力被调整为沿正向施加在吸能机构30上,然后由吸能机构30将撞击力产生的剩余能量吸收;加强梁24优选为采用高硬度的方形金属管材制成,既可以保证吸能壁10大面积地承受和传递撞击力,提高了吸能壁10的抗撞击强度,又不至于使吸能壁10增加过多的重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板,用于连接被防护物;
吸能壁,用于接受外物撞击,所述吸能壁包括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吸能元件,所述第二安装板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吸能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表面上;以及
吸能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吸能机构包括两个吸能组件,其中一个所述吸能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紧固连接,另一个所述吸能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紧固连接,两个所述吸能组件相互连接,且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所述吸能组件的吸能强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所述吸能组件的吸能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组件包括:
导向框架,所述导向框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或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以及
吸能箱,容置于所述导向框架内,并与所述导向框架紧固连接,所述吸能箱的内部填充有第二吸能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机构还包括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设于两个所述吸能组件之间,所述翻转结构包括:
两个第三安装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呈相对分布,所述第三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导向框架的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板或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以及
铰链,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同一侧边缘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架包括:
两个导向支架,分别分布于所述吸能箱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支架包括两个导向管和至少两个第一支撑管或支撑板,两个所述导向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或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个角部连接,且所述导向管的轴线形状呈弧形或V形,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管或所述支撑板紧固连接于两个所述导向管之间;以及
两个X形支架,分别分布于所述吸能箱的另外相对两侧;所述X形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管,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管铰接,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管分别与所述吸能箱紧固连接,各所述第二支撑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管的端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组件还包括:
八个第一连接片,为高应变材料件,所述第二支撑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管的端部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的内部穿设有第一绳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内部穿设有第二绳索,所述第二绳索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相对两端紧固连接或与所述第一绳索相接或与两个所述导向管的端部紧固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的中部开设有通孔。
9.如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箱包括:
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吸能元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吸能元件的吸能强度从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向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依序增大;
隔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吸能元件之间,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吸能元件;以及
第一蒙皮,包裹于所述第二吸能元件和所述隔板的外侧。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两级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壁还包括:
第二蒙皮,包裹于所述第一吸能元件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紧固连接;以及
加强梁,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朝向所述吸能组件的表面上。
CN202020336554.XU 2020-03-17 2020-03-17 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Active CN212125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6554.XU CN212125047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6554.XU CN212125047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25047U true CN212125047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4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6554.XU Active CN212125047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250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8437A (zh) * 2021-04-08 2021-07-23 林文 一种柔性支撑的防潮纸箱
CN113682255A (zh) * 2021-09-15 2021-11-23 浙江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吸能防撞缓冲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8437A (zh) * 2021-04-08 2021-07-23 林文 一种柔性支撑的防潮纸箱
CN113148437B (zh) * 2021-04-08 2022-08-23 南安市恒发纸品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支撑的防潮纸箱
CN113682255A (zh) * 2021-09-15 2021-11-23 浙江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吸能防撞缓冲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08151A1 (zh) 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CN212125047U (zh) 两级防撞缓冲装置
CN110758447B (zh) 一种轨道车辆端部承载吸能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06741189B (zh) 电动汽车底盘防撞系统
CN115303219A (zh) 一种汽车防撞组件
CN206394590U (zh) 一种汽车吸能盒以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缓冲装置
WO2021008150A1 (zh) 防撞缓冲吸能装置
CN213008359U (zh)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CN210526464U (zh) 防撞缓冲吸能装置
CN210416490U (zh) 多向防撞缓冲装置
CN206394586U (zh) 一种汽车后端防撞系统
CN210881987U (zh) 复合吸能防撞缓冲装置
CN210881986U (zh) 多向防撞吸能装置
CN210234898U (zh) 高安全汽车保险杠
CN210912613U (zh) 具有吸能功能的前副车架及汽车
CN212605452U (zh) 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11326399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车身前端结构
CN219007771U (zh) 一种改良能适应倾斜碰撞的车辆防撞吸能装置
CN219360991U (zh) 一种车辆碰撞缓冲装置和车辆
CN216833533U (zh) 一种新型皮卡车的后杠
CN220410703U (zh) 一种碰撞吸能安全化车架总成
CN220742958U (zh) 一种车辆防撞缓冲装置
CN202163494U (zh) 一种车辆吸能梁结构
CN213534636U (zh) 一种车辆侧防护装置
CN216916032U (zh) 一种副车架碰撞折弯吸能纵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5

Address after: 528000 room 101-7, block 3, Liandong Yougu Beiyuan, No. 1, East Second District, Jiansha Road,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qianxingda Automobile Safet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404, Chuangye building, seven star creative workshop, 336 Baotian 1st Road, fenghuanggang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ANSING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