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5452U - 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05452U CN212605452U CN202020997485.7U CN202020997485U CN212605452U CN 212605452 U CN212605452 U CN 212605452U CN 202020997485 U CN202020997485 U CN 202020997485U CN 212605452 U CN212605452 U CN 2126054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vehicle
- electric automobile
- connection portion
- crossbeam assembly
- connec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所述机舱横梁总成包括:横向支撑部,横向支撑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减振塔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在横向支撑部的左右两端;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前围中横梁相连的第三连接部,第三连接部连接在横向支撑部的后侧中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在横向支撑部的后侧设置与之相连的第三连接部,并将第三连接部与电动汽车的前围中横梁相连,可以较大程度提高电动汽车的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电动汽车机舱横梁主要功能是为充电模块、蓄电池等各类电器件,以及线束、阀体提供安装点。现有的结构通常为铁质框架结构,且前后安装点均安装于机舱纵梁上,正碰中,机舱纵梁通过变形,吸收大量碰撞能量,对于乘员保护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机舱横梁直接与机舱纵梁连接时,由于铁质框架强度很高,只有机舱纵梁在前后方向上超出机舱横梁的部分可以发生变形,机舱横梁与机舱纵梁连接点以后的的纵梁无法溃缩变形,过多碰撞的能量会传到至乘员仓,影响整车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所述机舱横梁总成可以在电动汽车发生碰撞时吸能减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机舱横梁总成的电动汽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包括:横向支撑部,所述横向支撑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用于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减振塔相连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撑部的左右两端;用于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前围中横梁相连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撑部的后侧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在横向支撑部的后侧设置与之相连的第三连接部,并将第三连接部与电动汽车的前围中横梁相连,而相关技术中将横梁总成直接与机舱纵梁相连,使得汽车在发生碰撞,机舱纵梁因受巨大撞击而变形时,由于机舱纵梁的变形在进行到横梁总成与机舱纵梁连接处时无法继续下去,使得机舱纵梁吸收碰撞的能量有限,进而导致碰撞能量直接传递到驾驶室而危及乘员,本实施例中将机舱横梁总成不与机舱纵梁相连,可以避免机舱横梁总成对机舱纵梁受到撞击后的溃能产生影响,这样,若碰撞能量足够大,机舱纵梁将可以产生足够的变形来吸收能量,同时,机舱横梁总成也可以吸收部分撞击能量,电动汽车的的安全性将大大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上均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减振塔加强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在前后方向顺次相连的第一水平段、倾斜段及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水平段前端与所述横向支撑部的后侧中部相连,所述倾斜段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段的后端并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水平段与所述倾斜段的下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平段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前围中横梁相连的多个第二连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支撑部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至少一个连接梁,所述连接梁均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梁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左端和所述第二横梁的左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的右端和所述第二横梁的右端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梁中部的后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梁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梁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多个所述连接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梁在由前往后的方向上向左或向右倾斜延伸。
更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支撑部还包括:加强梁,所述加强梁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任一个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螺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任一个的中部均向上且在左右方向上背离所述横向支撑部向外折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动汽车,包括:减振塔;前围中横梁;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减振塔相连,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前围中横梁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可以在电动汽车发生碰撞时更好地保护乘员,从而拥有更高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部分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1中所示的机舱横梁总成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动汽车100:
机舱横梁总成1,
横向支撑部11,第一横梁111,第二横梁112,连接梁113,加强梁114,
第一连接部12,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部13,
第三连接部14,第一水平段141,倾斜段142,第二水平段143,第二连接孔144,紧固件15,
减振塔加强板2,前围中横梁3,第一纵梁4,第二纵梁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到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包括:横向支撑部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和第三连接部14。
具体地,横向支撑部11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分别连接在横向支撑部11的左右两端,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用于与电动汽车100的减振塔相连,第三连接部14连接在横向支撑部11的后侧中部,第三连接部14用于与电动汽车100的前围中横梁3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在横向支撑部11的后侧设置与之相连的第三连接部14,并将第三连接部14与电动汽车100的前围中横梁3相连,而相关技术中将横梁总成直接与机舱纵梁相连,使得汽车在发生碰撞,机舱纵梁因受巨大撞击而变形时,由于机舱纵梁的变形在进行到横梁总成与机舱纵梁连接处时无法继续下去,使得机舱纵梁吸收碰撞的能量有限,进而导致碰撞能量直接传递到驾驶室而危及乘员,本实施例中将机舱横梁总成1不与机舱纵梁(即下文所述的第一纵梁4和第二纵梁5)相连,可以避免机舱横梁总成1对机舱纵梁受到撞击后的溃能产生影响,这样,若碰撞能量足够大,机舱纵梁将可以产生足够的变形来吸收能量,同时,机舱横梁总成1也可以吸收部分撞击能量,电动汽车100的的安全性将大大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上均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121,也就是说,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上的第一连接孔12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连接孔121沿左右方向贯穿第一连接部12或第二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通过紧固件15穿过第一连接孔121与电动汽车100的减振塔加强板2相连,这样可以使机舱横梁总成1与车身的连接更加牢固,从而使其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可以承载充电模块、蓄电池等各类电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三连接部14可以包括:第一水平段141、倾斜段142及第二水平段143。具体地,第一水平段141、倾斜段142及第二水平段143在前后方向顺次相连,第一水平段141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水平段141前端与横向支撑部11的后侧中部相连,倾斜段142连接在第一水平段141的后端并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延伸,第二水平段143与倾斜段142的下端相连,例如图3所示,第三连接部14可以大致形成为Z字形,这样,当汽车100受到撞击,机舱横梁总成1受到来自前方的巨大外力作用时,第三连接部14的Z字形结构更容易弯曲,由此,第三连接部14可以通过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轻碰撞对乘员的损害,提高整车安全性能。
参考图3,第三连接部14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第三连接部14的通孔,通孔内布置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隔板,多个隔板沿第三连接部14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这样,多个隔板可以增加第三连接部14的强度,空心管状则可以减轻第三连接部14的重量,从而减轻机舱横梁总成1的重量。
进一步地,第二水平段143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连接孔144,多个第二连接孔144用于与前围中横梁3相连,例如图2所示,前围中横梁3上可以形成有与第二连接孔144适配的前围连接孔,第二水平段143可以通过紧固件15穿过第二连接孔144与前围连接孔来与前围中横梁3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横向支撑部11可以包括:第一横梁111、第二横梁112、至少一个连接梁113,具体地,第一横梁111和第二横梁112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间隔布置,连接梁113均前后方向延伸,且连接梁1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111和第二横梁112相连,其中,第一连接部12连接在第一横梁111的左端和第二横梁112的左端之间,第二连接部13连接在第一横梁111的右端和第二横梁112的右端之间,第三连接部14连接在第二横梁112中部的后侧,这样可以使得机舱横梁总成1的结构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参考图1,连接梁113包括多个,多个连接梁113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多个连接梁113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梁113在由前往后的方向上向左或向右倾斜设置,例如图1所示,连接梁113有三个,三个连接梁113在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在由前往后的方向上,三个连接梁113中任一个可以向左倾斜设置在第一横梁111与第二横梁112之间,也可以向右倾斜设置在第一横梁111与第二横梁112之间,还可以垂直设置于第一横梁111与第二横梁112之间。
更进一步地,横向支撑部11还可以包括:加强梁114。具体地,加强梁114沿左右方向延伸,加强梁114可以连接在相邻的两个连接梁113之间,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强机舱横梁总成1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1,第一连接部12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111的左端和第二横梁112的左端螺栓连接,第二连接部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111的右端和第二横梁112的右端螺栓连接,这样可以便于装配和加工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的中部均向上且在左右方向上背离横向支撑部11向外折弯,例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部12的中部向上且在左右方向上向左弯折形成为拱状,第二连接部13的中部向上且在左右方向上向右弯折,这样可以便于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和减振塔加强板2相连,使得结构较为简单。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动汽车100。
参考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电动汽车100,包括:减振塔、前围中横梁3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与减振塔相连,或者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均与减振塔加强板2相连,第三连接部14与前围中横梁3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1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可以在电动汽车100发生碰撞时更好地保护乘员,从而拥有更高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电动汽车100还可以包括:第一纵梁4和第二纵梁5,第一纵梁4和第二纵梁5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纵梁4和第二纵梁5的后端均与前围中横梁3固定连接,机舱横梁总成1与第一纵梁4和第二纵梁5在上下方向间隔开,这样,机舱横梁总成1与第一纵梁4及第二纵梁5共同形成为电动汽车100的二级吸能减振装置,当电动汽车100发生碰撞后,首先由第一纵梁4和第二纵梁5发生形变吸收部分撞击能量,形成一级吸能减振,当形变波及到机舱横梁总成1后,机舱横梁总成1的第三连接部14可以发生弯曲变形来吸收部分撞击能量,同时,第一纵梁4和第二纵梁5可以继续变形来吸收能量,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100可以有更好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向支撑部(11),所述横向支撑部(11)沿左右方向延伸;
用于与所述电动汽车(100)的减振塔相连的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分别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撑部(11)的左右两端;
用于与所述电动汽车(100)的前围中横梁(3)相连的第三连接部(14),所述第三连接部(14)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撑部(11)的后侧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均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121),所述第一连接孔(121)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12)或所述第二连接部(13),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通过紧固件(15)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121)与所述电动汽车(100)的减振塔加强板(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14)包括:在前后方向顺次相连的第一水平段(141)、倾斜段(142)及第二水平段(143),所述第一水平段(141)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水平段(141)前端与所述横向支撑部(11)的后侧中部相连,所述倾斜段(142)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段(141)的后端并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二水平段(143)与所述倾斜段(142)的下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段(143)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前围中横梁(3)相连的多个第二连接孔(144)。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部(11)包括:
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横梁(111)和第二横梁(112);
至少一个连接梁(113),所述连接梁(113)均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连接梁(113)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111)和所述第二横梁(112)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2)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111)的左端和所述第二横梁(112)的左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13)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111)的右端和所述第二横梁(112)的右端之间,所述第三连接部(14)连接在所述第二横梁(112)中部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13)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梁(113)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多个所述连接梁(113)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梁(113)在由前往后的方向上向左或向右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部(11)还包括:加强梁(114),所述加强梁(114)沿左右方向延伸且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梁(11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中任一个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111)和所述第二横梁(112)的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的中的任一个的中部均向上且在左右方向上背离所述横向支撑部(11)向外折弯。
10.一种电动汽车(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振塔;
前围中横梁(3);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100)的机舱横梁总成(1),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与所述减振塔相连,所述第三连接部(14)与所述前围中横梁(3)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97485.7U CN212605452U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97485.7U CN212605452U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05452U true CN212605452U (zh) | 2021-02-26 |
Family
ID=74722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97485.7U Active CN212605452U (zh) | 2020-06-03 | 2020-06-03 | 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0545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71072A (zh) * | 2021-07-02 | 2021-09-10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包裹架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
2020
- 2020-06-03 CN CN202020997485.7U patent/CN21260545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71072A (zh) * | 2021-07-02 | 2021-09-10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包裹架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CN113371072B (zh) * | 2021-07-02 | 2022-09-27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包裹架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144350B (zh) | 防撞装置 | |
CN109204496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114104118A (zh) | 前机舱结构、车辆和车身连接结构 | |
CN210000408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机舱总成、车身总成及电动汽车 | |
CN114206685A (zh) | 用于车辆的保险杠横梁 | |
CN114228833A (zh) | 一种汽车小偏置碰撞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 |
JP2024017605A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CN212605452U (zh) | 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 |
CN210133184U (zh) | 副车架和具有它的车辆 | |
CN217778747U (zh) | 前副车架及车辆 | |
CN216424562U (zh) | 一种汽车前板簧悬架的碰撞车架结构 | |
CN213262289U (zh) | 前端模块安装支架和车辆 | |
CN213007644U (zh) | 车辆侧护板结构以及车辆 | |
CN114954676A (zh) | 车辆前舱结构及车辆 | |
CN110316251B (zh) | 前车架和客车 | |
CN220374636U (zh) | 前机舱总成和具有其的汽车 | |
CN217146150U (zh) | 前副车架组件及车辆 | |
CN109204495B (zh) | 车身结构及车辆 | |
CN216833937U (zh) | 汽车减振塔总成及汽车 | |
CN220701209U (zh) | 车身地板结构和车辆 | |
CN221852034U (zh) | 非承载式车架结构以及车辆 | |
CN217778760U (zh) | 门槛梁总成和车辆 | |
CN217945336U (zh) | 机舱轮罩和纵梁的连接结构、车辆 | |
CN221138000U (zh) | 行人保护总成以及车辆 | |
CN218085754U (zh) | 包括后地板纵梁的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