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5338U - 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及模具 - Google Patents
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及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95338U CN220095338U CN202320611492.2U CN202320611492U CN220095338U CN 220095338 U CN220095338 U CN 220095338U CN 202320611492 U CN202320611492 U CN 202320611492U CN 220095338 U CN220095338 U CN 2200953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ld
- groove
- block
- mold core
- tra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及模具,包括模芯和牵引杆;模芯的前端设有型芯,型芯用于成型外壳的内腔;模芯的一端设有延伸至型芯内部的牵引槽,型芯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连通牵引槽的滑槽,两滑槽均滑动连接有一内行位块,内行位块的外侧至少设有一卡凸,卡凸用于成型外壳内腔壁的卡槽;牵引杆安装于牵引槽,牵引杆前端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倾斜引导部,两内行位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倾斜引导部;牵引杆沿牵引槽前移时,倾斜引导部牵引内行位块的卡凸伸出滑槽外,沿牵引槽后移时,倾斜引导部牵引内行位块的卡凸收缩于滑槽内,能一次注塑成型得到外壳,减少了一道组装工序,降低了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及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以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件,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目前,大多数电子产品的外壳都采用模具注塑加工成型,进行大批量生产。参照图10,对于图10类型的电子产品的外壳1(前壳或后壳),需要在外壳1的一端腔口内壁设有卡槽2,通过该卡槽2与另一外壳的卡扣进行卡接,以组装成一个完成壳体。由于卡槽2设置于外壳1的一端腔口内壁处,为了方便出模(脱模),目前通常将该外壳1分成左侧壳体11和右侧壳体12,左侧壳体11和右侧壳体12分别通过注塑成型,然后将左侧壳体11与右侧壳体12卡接组装成该外壳1。但是,上述通过左侧壳体11与右侧壳体12组装成外壳1的方式,增加了一道组装工序,提高了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产品的外壳通过左侧壳体与右侧壳体组装而成,增加了一道组装工序,提高了人力成本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包括模芯和牵引杆;所述模芯的前端设有型芯,所述型芯用于成型外壳的内腔;所述模芯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型芯内部的牵引槽,所述型芯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连通所述牵引槽的滑槽,两所述滑槽均滑动连接有一内行位块,所述内行位块的外侧至少设有一卡凸,所述卡凸用于成型外壳内腔壁的卡槽;所述牵引杆安装于所述牵引槽,所述牵引杆前端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倾斜引导部,两所述内行位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所述倾斜引导部;所述牵引杆沿所述牵引槽前移时,所述倾斜引导部牵引所述内行位块的卡凸伸出所述滑槽外,所述沿所述牵引槽后移时,所述倾斜引导部牵引所述内行位块的卡凸收缩于所述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倾斜引导部为第一“T”字形引导块,所述内行位块设有第一“T”字形引导槽,所述第一“T”字形引导块适配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T”字形引导槽。
可选地,所述模芯外套设有一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型芯的底部并用于在出模时推顶外壳脱离所述型芯。
可选地,所述模芯与所述型芯之间设有锥形部,所述顶板贯穿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部适配插接于所述锥形槽中。
可选地,所述模芯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型芯内部的冷却水道。
可选地,所述型芯的四周均设有一外行位块,多个所述外行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在合模时形成一型腔,所述型腔与所述型芯之间形成外壳成型腔;每一所述外行位块滑动连接于一倾斜引导块,所述倾斜引导块固定于前模;合模时,多个所述倾斜引导块分别牵引多个所述外行位块相互靠近形成所述型腔;开模时,多个所述倾斜引导块分别牵引多个所述外行位块相互远离,以使外壳出模。
可选地,所述顶板的四周均设有一行位勾件,每一所述外行位块均设有一连接件;合模时,所述连接件卡接于所述行位勾件的勾槽中;开模时,所述外行位块在所述倾斜引导块牵引下先沿所述勾槽向外侧移动并在脱离所述勾槽后跟随所述倾斜引导块移动。
可选地,所述外行位块与所述前模之间至少设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推顶所述外行位块远离所述型芯。
可选地,所述外行位块设有第二“T”字形引导槽,所述倾斜引导块设有第二“T”字形引导块,所述第二“T”字形引导块适配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T”字形引导槽。
一种模具,具有上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合模时,牵引杆沿牵引槽前移,倾斜引导部牵引内行位块的卡凸伸出滑槽外,注塑成型时,型芯用于成型外壳的内腔,内行位块的卡凸用于成型外壳内腔壁的卡槽。开模时,牵引杆沿牵引槽后移,倾斜引导部牵引内行位块的卡凸收缩于滑槽内,卡凸避开外壳内腔壁的卡槽且不会阻挡外壳,以使外壳能顺利从型芯上脱模,从而能一次注塑成型得到外壳,无需采用现有技术左侧壳体与右侧壳体卡接组装的方式,减少了一道组装工序,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第三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行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0、外壳;21、卡槽;22、孔;
100、模芯;101、牵引槽;110、型芯;111、滑槽;120、内行位块;121、卡凸;122、第一“T”字形引导槽;130、锥形部;140、冷却水道;
200、牵引杆;210、倾斜引导部;
300、顶板;310、锥形槽;320、行位勾件;321、勾槽;
400、外行位块;401、型腔;402、凸起;403、第二“T”字形引导槽;404、限位槽;410、倾斜引导块;411、第二“T”字形引导块;420、连接件;430、弹性件;440、限位块;
500、前模;600、后模;610、后模架;620、第一分模板;630、第二分模板;640、第三分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9,提供一种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包括模芯100和牵引杆200。所述模芯100的前端设有型芯110,所述型芯110用于成型外壳20的内腔。所述模芯100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型芯110内部的牵引槽101,所述型芯110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连通所述牵引槽101的滑槽111,两所述滑槽111均滑动连接有一内行位块120,所述内行位块120的外侧至少设有一卡凸121,所述卡凸121用于成型外壳20内腔壁的卡槽21。
其中,参照图6-图9,所述牵引杆200安装于所述牵引槽101,所述牵引杆200前端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倾斜引导部210,两所述内行位块120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所述倾斜引导部210。所述牵引杆200沿所述牵引槽101前移时,所述倾斜引导部210牵引所述内行位块120的卡凸121伸出所述滑槽111外,所述沿所述牵引槽101后移时,所述倾斜引导部210牵引所述内行位块120的卡凸121收缩于所述滑槽111内。
参照图6-图9,合模时,后模600带动牵引杆200沿牵引槽101前移,倾斜引导部210牵引内行位块120的卡凸121伸出滑槽111外,注塑成型时,型芯110用于成型外壳20的内腔,内行位块120的卡凸121用于成型外壳20内腔壁的卡槽21。开模时,后模600带动牵引杆200沿牵引槽101后移,倾斜引导部210牵引内行位块120的卡凸121收缩于滑槽111内,卡凸121避开外壳20内腔壁的卡槽21且不会阻挡外壳20,以使外壳20能顺利从型芯110上脱模,从而能一次注塑成型得到外壳20,无需采用现有技术左侧壳体与右侧壳体卡接组装的方式,减少了一道组装工序,降低了人力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9,所述倾斜引导部210为第一“T”字形引导块,所述内行位块120设有第一“T”字形引导槽122,所述第一“T”字形引导块适配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T”字形引导槽122,以使两所述内行位块120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所述倾斜引导部210,从而使倾斜引导部210牵引所述内行位块120的卡凸121伸出所述滑槽111外,或者倾斜引导部210牵引所述内行位块120的卡凸121收缩于所述滑槽111内,结构简单,运动稳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9,所述模芯100外套设有一顶板300,所述顶板300位于所述型芯110的底部并用于在出模时推顶外壳20的底部,以使外壳20脱离所述型芯110,实现脱模。具体地,在开模时,后模600带动模芯100后移,即顶板300相对模芯100前移并推顶外壳20的底部,从而推顶外壳20脱离所述型芯110,实现脱模。
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9,所述模芯100与所述型芯110之间设有锥形部130,所述顶板300贯穿设有锥形槽310,所述锥形部130适配插接于所述锥形槽310中,以使顶板300与模芯100定位配合,配合精度高。
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9,所述模芯100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型芯110内部的冷却水道140,冷却水道140可通入冷水,对所述模芯100与所述型芯110进行冷却,从而冷却型芯110上的外壳20,以使外壳20快速凝固成型,以便外壳20后续脱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5,所述型芯110的四周均设有一外行位块400,即外行位块400设有四块,多个所述外行位块400相互靠近的一侧在合模时形成一型腔401,所述型腔401与所述型芯110之间形成外壳成型腔,外壳成型腔用于成型外壳20。每一所述外行位块400滑动连接于一倾斜引导块410,所述倾斜引导块410通过螺丝固定于一前模500。合模时,多个所述倾斜引导块410分别牵引多个所述外行位块400相互靠近形成所述型腔401,在注塑机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外壳成型腔内,外壳20在外壳成型腔内冷却成型。开模时,多个所述倾斜引导块410分别牵引多个所述外行位块400相互远离,以漏出所述外壳20,以便外壳20出模。
其中,参照图2-图5,至少一所述外行位块400靠近型芯110的一侧设有凸起402,所述凸起402用于成型外壳20侧壁上的孔22,开模时,通过多个所述外行位块400相互靠近并向外侧移动,使外行位块400上的凸起402从外壳20侧壁上的孔22脱离,从而在外壳20侧壁上形成上述孔22,以满足外壳20的设计需求。
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5,所述顶板300的四周均设有一行位勾件320,即行位勾件320设有四个,每一所述外行位块400均设有一连接件420。合模时,所述连接件420卡接于所述行位勾件320的勾槽321中,所述勾槽321为水平朝向的槽。开模时,所述外行位块400在所述倾斜引导块410牵引下先沿所述勾槽321向外侧水平移动,以使多个所述外行位块400相互远离漏出在外壳成型腔内成型的外壳20,所述外行位块400并在脱离所述勾槽321后跟随所述倾斜引导块410移动,以使前模500和后模600分开足够的间距,以便取出外壳20。
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5,所述外行位块400与所述前模500之间至少设有一弹性件430,所述弹性件430弹性推顶所述外行位块400远离所述型芯110,即开模状态时,所述外行位块400为远离所述型芯110,在合模的过程中,倾斜引导块410会牵引所述外行位块400向所述型芯110靠近,并使外行位块400的连接件420卡接于行位勾件320的勾槽321中。因此,设置所述弹性件430,能避免在合模时碰撞到行位勾件320,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5,所述外行位块400设有第二“T”字形引导槽403,所述倾斜引导块410设有第二“T”字形引导块411,所述第二“T”字形引导块411适配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T”字形引导槽403,以使外行位块400滑动连接于倾斜引导块410,结构简单,运动稳定。
其中,参照图2-图5,所述外行位块400的侧壁还设有与第二“T”字形引导槽403平行的限位槽404,前模500固设有限位块440,所述限位块440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404并用于限制所述外行位块400的移动行程,防止所述外行位块400从倾斜引导块410的第二“T”字形引导块411上掉出。
其中,前模500设有容置所述外行位块400和倾斜引导块410的容纳槽,结构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具有上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
其中,参照图1-图4,所述模具包括前模500和后模600。所述后模600包括后模架610、第一分模板620、第二分模板630和第三分模板640。第一分模板620固定于后模架610,第二分模板630和第三分模板640均滑动连接于后模架610的导向杆。所述牵引杆200的后端(远离倾斜引导部21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分模板620,所述模芯100的后端(远离型芯110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分模板630,所述顶板300固定于第三分模板640。开模的过程中,前模500通过注塑机带动倾斜引导块410前移,多个所述倾斜引导块410分别牵引多个所述外行位块400相互远离,漏出所述外壳20,同时后模架610通过注塑机带动第一分模板620先后移,第一分模板620带动牵引杆200沿牵引槽101后移,倾斜引导部210牵引内行位块120的卡凸121收缩于滑槽111内,卡凸121避开外壳20内腔壁的卡槽21且不会阻挡外壳20,然后后模架610带动第二分模板630后移,第二分模板630带动模芯100后移,即顶板300相对模芯100前移并推顶外壳20的底部,从而推顶外壳20脱离所述型芯110,实现脱模。
其中,所述前模500的前端设有连通外壳成型腔的注塑通道,前模500和后模600内均设有冷却水路,注塑通道和冷却水路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芯和牵引杆;所述模芯的前端设有型芯,所述型芯用于成型外壳的内腔;所述模芯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型芯内部的牵引槽,所述型芯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连通所述牵引槽的滑槽,两所述滑槽均滑动连接有一内行位块,所述内行位块的外侧至少设有一卡凸,所述卡凸用于成型外壳内腔壁的卡槽;所述牵引杆安装于所述牵引槽,所述牵引杆前端相对的两侧壁均设有倾斜引导部,两所述内行位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所述倾斜引导部;所述牵引杆沿所述牵引槽前移时,所述倾斜引导部牵引所述内行位块的卡凸伸出所述滑槽外,所述沿所述牵引槽后移时,所述倾斜引导部牵引所述内行位块的卡凸收缩于所述滑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引导部为第一“T”字形引导块,所述内行位块设有第一“T”字形引导槽,所述第一“T”字形引导块适配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T”字形引导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外套设有一顶板,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型芯的底部并用于在出模时推顶外壳脱离所述型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与所述型芯之间设有锥形部,所述顶板贯穿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部适配插接于所述锥形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的一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型芯内部的冷却水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的四周均设有一外行位块,多个所述外行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在合模时形成一型腔,所述型腔与所述型芯之间形成外壳成型腔;每一所述外行位块滑动连接于一倾斜引导块,所述倾斜引导块固定于一前模;合模时,多个所述倾斜引导块分别牵引多个所述外行位块相互靠近形成所述型腔;开模时,多个所述倾斜引导块分别牵引多个所述外行位块相互远离,以使外壳出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四周均设有一行位勾件,每一所述外行位块均设有一连接件;合模时,所述连接件卡接于所述行位勾件的勾槽中;开模时,所述外行位块在所述倾斜引导块牵引下先沿所述勾槽向外侧移动并在脱离所述勾槽后跟随所述倾斜引导块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行位块与所述前模之间至少设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推顶所述外行位块远离所述型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行位块设有第二“T”字形引导槽,所述倾斜引导块设有第二“T”字形引导块,所述第二“T”字形引导块适配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T”字形引导槽。
10.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11492.2U CN220095338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及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11492.2U CN220095338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及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95338U true CN220095338U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8866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11492.2U Active CN220095338U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及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95338U (zh) |
-
2023
- 2023-03-24 CN CN202320611492.2U patent/CN22009533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85833B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6885040U (zh) |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加工的注塑模具 | |
CN220659175U (zh) | 一种双象鼻隐形拉链头模具 | |
CN220095338U (zh) | 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及模具 | |
CN211251220U (zh) | 便于脱模的导管圆盖注塑模具 | |
CN107336410B (zh) | 注塑模具 | |
CN213227344U (zh) | 一种倒扣脱模机构 | |
CN214448126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2603152U (zh) | 盖体快速成型注塑模具及其侧滑镶件机构 | |
CN212421980U (zh) | 注塑模具及注塑系统 | |
CN218985570U (zh) | 一种具有多角度抽芯功能的模具框架 | |
CN216683154U (zh) | 一出多组合配件成型模具 | |
CN217258074U (zh) | 耳机壳注塑模具 | |
CN213440868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上盖用组合前模仁 | |
CN220261832U (zh) | 多媒体音响零件的注塑模具 | |
CN214605682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7495048U (zh) | 一种模具结构 | |
CN213766994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吸尘器延长管的注塑模具 | |
CN216683196U (zh) | 一种脱模组件及注塑模具 | |
CN221315021U (zh) | 限位抽芯的注塑模具 | |
CN217293281U (zh) | 具有侧抽芯机构的四轮电动车高强度外覆盖塑件模具 | |
CN213107987U (zh) | 一种具有内孔注塑件的注塑模具 | |
CN211251221U (zh) | 滑动退料的搅拌杆注塑模具 | |
CN214214575U (zh) | 注塑模具 | |
CN221112700U (zh) | 汽车杂物箱注塑模具三重锁模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