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95048U - 一种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95048U
CN217495048U CN202122181525.8U CN202122181525U CN217495048U CN 217495048 U CN217495048 U CN 217495048U CN 202122181525 U CN202122181525 U CN 202122181525U CN 217495048 U CN217495048 U CN 2174950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groove
slide block
mold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15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王金海
尹振岗
曾育贤
吴晓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s Mold Qingdao Co ltd
Karos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Molds Co Ltd
Haier Caos IoT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Molds Co Ltd, Haier Caos IoT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Mold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15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950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950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950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包括动模和油缸,动模上设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若干滑块,油缸设于动模上、且位于滑槽外,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滑槽的槽壁与至少一个滑块连接,滑块上设定位腔,活塞杆包括同轴设置的杆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杆部的径向尺寸,连接部嵌入定位腔内,通过将连接部嵌入定位腔内,定位腔对连接部具有定位作用,增加了活塞杆做伸缩动作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冰箱内部设置有抽屉与抽屉盖板,抽屉盖板的其中一端通常制有倒扣,该倒扣使得抽屉盖板注塑时的进胶口位置受到限制,并且抽屉盖板的外观要求高,外表面不允许有进胶痕迹,为满足以上要求现有技术中注塑抽屉盖板的模具结构通常设计成倒装出模,滑块位于定模侧,进胶与顶出位于动模侧。但倒转出模具有设计复杂,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困难等缺点。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为适用于冰箱抽屉盖板的注塑生产,将原先的倒装出模改为正装出模,滑块位于动模侧,利用油缸驱动滑块移动以脱离注塑件或回到原位,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直接与滑块连接,滑块上不具有对活塞杆定位的部件,导致活塞杆做伸缩动作时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结构,通过将连接部嵌入定位腔内,定位腔对连接部具有定位作用,达到增加活塞杆做伸缩动作时的稳定性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动模和油缸,动模上设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若干滑块,油缸设于动模上、且位于滑槽外,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滑槽的槽壁与至少一个滑块连接,滑块上设定位腔,活塞杆包括同轴设置的杆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杆部的径向尺寸,连接部嵌入定位腔内。
进一步地,滑块左右延伸,滑块的前侧设槽口朝上的凹槽,凹槽的槽内形成定位腔,凹槽的前侧设贯通凹槽槽口的开口,连接部经凹槽的槽口嵌入定位腔内,凹槽的前侧经开口套设于杆部的外周上。
进一步地,开口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位于第一开口部的中部,第一开口部左右延伸的尺寸大于第二开口部左右延伸的尺寸,凹槽的前侧经第二开口部套设于杆部的外周上。
进一步地,滑槽的前侧设向前凸伸的凸出部,凸出部上设槽口朝上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前后侧为敞口,定位凹槽经后侧的敞口和第二开口部与定位腔连通,定位凹槽套设于杆部的外周上。
进一步地,滑槽的前侧设穿孔,活塞杆经穿孔穿过滑槽的前侧。
进一步地,穿孔的顶部设敞口,油缸的活塞杆经穿孔的敞口嵌入穿孔内。
进一步地,滑槽前侧设槽口朝前的定位槽,油缸缸体的后端嵌入定位槽内,穿孔的开口设于定位槽的槽底,定位凹槽的顶侧与穿孔的敞口连通。
进一步地,滑槽内设前滑块和相对设置的左滑块和右滑块,左滑块和右滑块前后延伸,前滑块左右延伸,前滑块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滑块和右滑块相抵,活塞杆与前滑块、左滑块和右滑块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进一步地,活塞杆与前滑块连接,左滑块和右滑块上设从上到下、向滑槽外倾斜的导向孔,导向孔内嵌入有导斜柱。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有凹模的定模,定模与动模上下设置,左滑块、右滑块和前滑块围成的区域内设凸模,凹模、凸模和各滑块之间形成模腔,导斜柱与定模固定连接,定模上设向模腔内注胶的注胶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连接部嵌入定位腔内,定位腔对连接部具有定位作用,增加活塞杆做伸缩动作时的稳定性。
2、形成定位腔的凹槽的前侧设开口,开口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杆部的第二部分先经第一开口部后卡入第二开口部内,第一开口部对杆部的第二部分具有定位的作用,使得杆部的第二部分能够准确地卡入第二开口部内。
3、滑槽的前侧设凸出部,凸出部上设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实现了对活塞杆的进一步定位,提高活塞杆做伸缩动作时的稳定性。
4、滑槽的前侧设穿孔,活塞杆经穿孔穿过滑槽的前侧,穿孔对活塞杆具有定位的作用,使得活塞杆始终沿着穿孔的轴心线做伸缩动作。
5、滑槽前侧设槽口朝前的定位槽,油缸缸体的后端嵌入定位槽内,提高油缸整体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适的模具结构可用于冰箱抽屉盖板的注塑生产,将原先的倒装出模改为正装出模,取消原先动模侧的顶出装置,保证了产品外观没有进胶及顶出痕迹,缩短了注塑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结构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结构中动模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结构中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模;11-滑槽;111-穿孔;112-穿孔的敞口;113-定位槽;12- 左滑块;121-导向孔;13-右滑块;14-前滑块;141-定位腔;142-凹槽;143- 开口;1431-第一开口部;1432-第二开口部;2-油缸;21-缸体;22-活塞杆; 221-杆部;222-连接部;3-凸出部;31-定位凹槽;4-导斜柱;5-凸模。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动模1和油缸2,动模1上设滑槽11,滑槽11内滑动安装有若干滑块,油缸2设于动模1 上、且位于滑槽11外,油缸2的活塞杆22穿过滑槽11的槽壁与至少一个滑块连接,滑块上设定位腔141,活塞杆22包括同轴设置的杆部221和连接部222,连接部222的径向尺寸大于杆部221的径向尺寸,连接部222嵌入定位腔141 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部222嵌入定位腔141内,定位腔141 对连接部222具有定位作用,增加了活塞杆22做伸缩动作时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模具结构包括设有凹模的定模,定模与动模1上下设置,左滑块 12、右滑块13和前滑块14围成的区域内设凸模5,凹模、凸模5和各滑块之间形成模腔,导斜柱4与定模固定连接,定模上设向模腔内注胶的注胶口;定模上安装有热流道系统,热流道系统与注胶口连通,合模时滑块、动模1的凸模5 与定模的凹模共同构成模腔,热流道系统穿过定模的凹模与模腔相接触。
具体地,滑槽11内设前滑块14和相对设置的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前后延伸,前滑块14左右延伸,前滑块1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相抵,左滑块12的后端与右滑块13的后端与滑槽11 的后侧相抵,活塞杆22与连接,前滑块14随油缸2的活塞杆22伸缩而脱离注塑件或恢复至原位;
油缸2的活塞杆22包括杆部221和与杆部221同轴的连接部222,杆部221 和连接部222分别为圆柱状,杆部221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设于第一部分和杆部221之间,第一部分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部分的径向尺寸;
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上设从上到下、向滑槽11外倾斜的导向孔121,导向孔121内嵌入有导斜柱4,随着开模时动模1的移动,导斜柱4从导向孔121 内脱离,同时带动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向外滑槽11外移动脱离注塑件,随着合模时动模1的移动,导斜柱4嵌入导向孔121内,同时带动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向滑槽11内移动至原位。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块左右延伸,滑块的前侧设槽口朝上的凹槽142,凹槽142的槽内形成定位腔141,凹槽142的前侧设贯通凹槽142槽口的开口143,连接部222经凹槽142的槽口嵌入定位腔141内,凹槽142的前侧经开口143套设于杆部221的外周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块为长方体滑块,在滑槽11内沿左右方向延伸;凹槽142设于滑块的中部,使得滑块左右两侧受到的活塞杆22的驱动力比较均衡;凹槽142的各槽壁的内侧和凹槽142的槽底的内侧围成定位腔141;
凹槽142为四方形,凹槽142前侧的开口143的径向尺寸小于连接部222 的径向尺寸,凹槽142前侧的开口143能够防止连接部222在伸缩时脱离定位腔141,增强定位腔141对连接部222的定位效果;
由于开口143的径向尺寸小于连接部222的径向尺寸,为了实现连接部222 嵌入定位腔141内,因此,连接部222经凹槽142的槽口从上到下嵌入定位腔 141内,连接部222嵌入定位腔141的同时,凹槽142的前侧套设于杆部221的外周上。
具体地,开口143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开口部1431和第二开口部1432,第二开口部1432位于第一开口部1431的中部,第一开口部1431左右延伸的尺寸大于第二开口部1432左右延伸的尺寸,凹槽142的前侧经第二开口部1432套设于杆部221的外周上;
第一开口部1431从凹槽142的左侧延伸至凹槽142的右侧,第一开口部1431 的顶部与凹槽142的槽口贯通,第一开口部1431的底部与第二开口部1432的顶部贯通,第一开口部1431左右延伸的尺寸大于第二开口部1432左右延伸的尺寸,杆部221的第二部分先经第一开口部1431后卡入第二开口部1432内,第一开口部1431对杆部221的第二部分具有定位的作用,使得杆部221的第二部分能够准确地卡入第二开口部1432内。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槽11的前侧设向前凸伸的凸出部 3,凸出部3上设槽口朝上的定位凹槽31,定位凹槽31的前后侧为敞口,定位凹槽31经后侧的敞口和第二开口部1432与定位腔141连通,定位凹槽31套设于杆部221的外周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凹槽的前侧设凸出部3,凸出部3在开口143处向前凸伸,凸出部3上设定位凹槽31,定位凹槽31的槽口朝上,定位凹槽31的前侧设敞口,定位凹槽31的后侧设敞口,定位凹槽31前侧的敞口左右延伸的尺寸、定位凹槽31后侧的敞口左右延伸的尺寸、第二开口部1432左右延伸的尺寸相等,定位凹槽31的前侧敞口和后侧敞口的顶部低于第二开口部1432的顶部,定位凹槽31的前侧敞口和后侧敞口的底部与第二开口部1432的底部齐平,使得杆部221的第二部分同时受到定位凹槽31和凹槽的支撑;
定位凹槽31与定位腔141连通,连接部222嵌入定位腔141内的同时,杆部221的第二部分同时卡入第二开口部1432内和定位凹槽31内,定位凹槽31 实现了对活塞杆22的进一步定位,提高活塞杆22做伸缩动作时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槽11的前侧设穿孔111,活塞杆 22经穿孔111穿过滑槽11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槽11的前侧设穿孔111,穿孔111前后延伸,穿孔111延伸方向的两端为敞口,活塞杆22经穿孔111的两个敞口穿过滑槽11 的槽壁与滑槽11内的滑块连接,穿孔111对活塞杆22具有定位的作用,使得活塞杆22始终沿着穿孔111的轴心线做伸缩动作。
具体地,穿孔111的顶部设敞口,油缸2的活塞杆22经穿孔的敞口112嵌入穿孔111内,由于杆部221的径向尺寸小于连接部222的径向尺寸,为了便于杆部221嵌入穿孔111内而不受连接部222的影响,因此,在穿孔111的顶部设敞口,杆部221经敞口嵌入穿孔111内,穿孔111的径向尺寸大于杆部221 的径向尺寸,小于连接部222的径向尺寸。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滑槽11前侧设槽口朝前的定位槽113,油缸2缸体21的后端嵌入定位槽113内,穿孔111的开口设于定位槽113的槽底,定位凹槽31的顶侧与穿孔的敞口112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油缸2包括缸体21,缸体21为长方体,缸体21 前后延伸,为了提高油缸2的稳定性,在滑槽11上设定位槽113,定位槽113 的槽口朝前设置,油缸2的后端嵌入定位槽113内,定位槽113的顶侧与穿孔的敞口112贯通,实现杆部221经穿孔的敞口112嵌入穿孔111内。
针对上述的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制作注塑件的方法如下:
定模和动模1合模;通过定模上的注胶口和热流道系统向模腔内注胶;注塑完成后,对注塑件依次进行保压、冷却;冷却后,油缸2的活塞杆22缩回,带动前滑块14与注射件脱离,实现油缸2抽芯退;定模和动模1开模,动模1 通过导斜柱4从导向孔121脱离带动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与注塑件脱离;机械手将动模1的凸模5上的注塑件取下;注塑件取下后,油缸2的活塞杆22伸出、带动前滑块14移动至原位,实现油缸2抽芯复位;定模和动模1合模,动模1通过导斜柱4嵌入导向孔121内带动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移动至原位,注塑件制作完成。
上述过程采用机械手将将动模1的凸模5上的注塑件取下,避免使用顶出系统注塑件从模具上取下,使得该模具结构可不具有顶出系统,简化了模具结构;由于倒装出模时,顶出系统与注胶口在模具的统一侧,热流道系统的长度较长,浪费成本,本实用新型取消顶出系统,可使得热流道系统的长度变短,
从而使得整个模具结构的高度降低,减小了模具结构的尺寸;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制作注塑件的流程如下:
合模→注射→保压→冷却→油缸2进(动模1预开模)抽芯退→动定模开模→油缸2顶出→取件→油缸2复位→油缸2进(动模1预合模)抽芯复位→动定模合模;
现有技术中,采用2个油缸2与拉钩实现动模1预开模,带动隧道抽芯完成脱模动作,并且,注射件由顶出系统顶出,该顶出系统为油缸2。
本实用新型制作注射件的流程如下:
合模→注射→保压→冷却→油缸2抽芯退→开模→取件→油缸2抽芯复位→合模;
本实用新型中无需2个油缸2与拉钩实现动模1预开模,并且无需顶出系统顶出注射件,缩短了模具注塑的周期。
本实用新型适的模具结构可用于冰箱抽屉盖板的注塑生产,将原先的倒装出模改为正装出模,取消原先动模1侧的顶出装置,保证了产品外观没有进胶及顶出痕迹,缩短了注塑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模具结构,包括动模和油缸,动模上设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若干滑块,油缸设于动模上、且位于滑槽外,油缸的活塞杆穿过滑槽的槽壁与至少一个滑块连接,其特征在于,滑块上设定位腔,活塞杆包括同轴设置的杆部和连接部,连接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杆部的径向尺寸,连接部嵌入定位腔内;
滑块左右延伸,滑块的前侧设槽口朝上的凹槽,凹槽的槽内形成定位腔,凹槽的前侧设贯通凹槽槽口的开口,连接部经凹槽的槽口嵌入定位腔内,凹槽的前侧经开口套设于杆部的外周上;
开口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第二开口部位于第一开口部的中部,第一开口部左右延伸的尺寸大于第二开口部左右延伸的尺寸,凹槽的前侧经第二开口部套设于杆部的外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滑槽的前侧设向前凸伸的凸出部,凸出部上设槽口朝上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前后侧为敞口,定位凹槽经后侧的敞口和第二开口部与定位腔连通,定位凹槽套设于杆部的外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滑槽的前侧设穿孔,活塞杆经穿孔穿过滑槽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穿孔的顶部设敞口,油缸的活塞杆经穿孔的敞口嵌入穿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滑槽前侧设槽口朝前的定位槽,油缸缸体的后端嵌入定位槽内,穿孔的开口设于定位槽的槽底,定位凹槽的顶侧与穿孔的敞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滑槽内设前滑块和相对设置的左滑块和右滑块,左滑块和右滑块前后延伸,前滑块左右延伸,前滑块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滑块和右滑块相抵,活塞杆与前滑块、左滑块和右滑块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塞杆与前滑块连接,左滑块和右滑块上设从上到下、向滑槽外倾斜的导向孔,导向孔内嵌入有导斜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有凹模的定模,定模与动模上下设置,左滑块、右滑块和前滑块围成的区域内设凸模,凹模、凸模和各滑块之间形成模腔,导斜柱与定模固定连接,定模上设向模腔内注胶的注胶口。
CN202122181525.8U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模具结构 Active CN2174950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1525.8U CN217495048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1525.8U CN217495048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95048U true CN217495048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3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1525.8U Active CN217495048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950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11730A (zh) 一种带有联动式倒扣脱模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7495048U (zh) 一种模具结构
CN110385833B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5990660B (zh) 一种氢能源电机壳螺旋水道芯的制芯模具
CN103737824B (zh) 笔记本电脑电池盖的潜伏平移式精密模具
CN216804273U (zh) 一种后模型芯先抽二次抽芯机构注塑模具
CN215039836U (zh) 一种用于精密注塑件生产的成型模具
CN212795716U (zh) 一种斜顶出模具
CN210308891U (zh) 一种倒扣抽芯注塑模具
CN210026130U (zh) 一种行李架一体水辅成型注塑模具
CN2116832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
CN204640712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7481098U (zh) 一种汽车转向灯座注塑模具
CN207915984U (zh) 一种产品圆弧脱模结构
CN217573911U (zh) 一种零度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6579062U (zh) 一种二次行位抽芯结构
CN219114689U (zh) 一种镂空电池胶框加工用注塑模具
CN210283089U (zh) 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CN216683196U (zh) 一种脱模组件及注塑模具
CN220095338U (zh) 模具内行位顶出机构及模具
CN220659175U (zh) 一种双象鼻隐形拉链头模具
CN218985570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抽芯功能的模具框架
CN220883185U (zh) 一种底壳双色模具
CN218429725U (zh) 一种所占空间小的定模滑块结构
CN107310113A (zh) 一种汽车转向灯座注塑模具的左滑块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hi tech park,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Kaos Mold (Qingdao) Co.,Ltd.

Patentee after: Karos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hi tech park,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Molds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ier CAOS IOT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