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1693U -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1693U
CN220031693U CN202321616369.6U CN202321616369U CN220031693U CN 220031693 U CN220031693 U CN 220031693U CN 202321616369 U CN202321616369 U CN 202321616369U CN 220031693 U CN220031693 U CN 220031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carbon
tank body
vehicle body
carbo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63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清
杨武
梁锋
曾国汀
王鹏
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163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1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1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1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该车身后部结构包括油箱、碳罐本体、地板总成和油管;所述油箱和所述碳罐本体均固定在所述地板总成上,所述碳罐本体位于所述油箱的后部;所述油管固定在地板总成上,与所述油箱和所述碳罐本体相连。本实用新型中,碳罐本体位于油箱的后部,油管固定在地板总成上,与油箱和碳罐本体相连;这样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把碳罐本体布置在轮罩后部,可以避免轮罩非对称设计、侵占行李箱空间,减小对其设计周期、产品的商品性的影响,减小单侧轮罩前后跨距,保障其弯扭性能,而且碳罐本体位于油箱的后部,碳罐本体与油箱的距离较近,可缩短油管的总体长度,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减轻重量,利于轻量化设计。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后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车辆对空气的污染,满足尾气排放标准,需在汽车后部靠近油箱位置设置碳罐,目前车型碳罐本体多布置在轮罩后部,导致轮罩非对称设计、侵占行李箱空间,影响设计周期、产品的商品性,使单侧轮罩前后跨距大,影响弯扭性能;而且碳罐本体与油箱的距离较远,导致需要的油管较长,不利于轻量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以解决现有车辆中碳罐与油箱的距离较远,导致需要的油管较长,不利于轻量化设计的问题。
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包括油箱、碳罐本体、地板总成和油管;
所述油箱和所述碳罐本体均固定在所述地板总成上,所述碳罐本体位于所述油箱的后部;
所述油管固定在地板总成上,与所述油箱和所述碳罐本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碳罐支架,所述碳罐本体通过所述碳罐支架固定在所述地板总成上。
优选地,所述地板总成包括中地板、后地板和后地板下横梁;
所述中地板的后端与所述后地板的前端相接,所述后地板下横梁沿车身横向布置在所述后地板上;
所述油箱固定在所述中地板的底部,所述碳罐本体通过所述碳罐支架固定在所述后地板的底部和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碳罐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
所述前支架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碳罐本体的前部,所述前支架的第二端安装在后地板的底部;所述后支架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碳罐本体的后部,所述后支架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前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后地板的底部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安装点固定;所述后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二安装点固定。
优选地,所述前支架的强度低于所述后支架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碳罐本体的竖向最高点的离地高度大于所述油箱的竖向最高点的离地高度。
优选地,所述油箱和所述碳罐本体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优选地,所述油箱和所述碳罐本体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的重叠高度小于或等于35mm。
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车身后部结构包括油箱、碳罐本体、地板总成和油管;地板总成作为安装基础,油箱和碳罐本体均固定在地板总成上,碳罐本体位于油箱的后部,此处的前后方向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油管固定在地板总成上,与油箱和碳罐本体相连;这样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把碳罐本体布置在轮罩后部,可以避免轮罩非对称设计、侵占行李箱空间,减小对其设计周期、产品的商品性的影响,减小单侧轮罩前后跨距,保障其弯扭性能,而且碳罐本体位于油箱的后部,碳罐本体与油箱的距离较近,可缩短油管的总体长度,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减轻重量,利于轻量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身后部结构的轴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身后部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身后部结构的仰视图;
图4是图3中B-B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地板总成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1、油箱;2、碳罐本体;3、地板总成;31、中地板;32、后地板;33、后地板下横梁;4、油管;5、碳罐支架;51、前支架;52、后支架;6、第一安装点;7、第二安装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参照图1-6,该车身后部结构包括油箱1、碳罐本体2、地板总成3和油管4;油箱1和碳罐本体2均固定在地板总成3上,碳罐本体2位于油箱1的后部;油管4固定在地板总成3上,与油箱1和碳罐本体2相连。
作为一示例,现有技术中,轮罩布置在地板总成3后部的左右两侧,如果把碳罐本体2布置在轮罩后部,会导致轮罩非对称设计、侵占行李箱空间,使单侧轮罩前后跨距大,影响弯扭性能,油箱1与碳罐本体2之间的距离较长,油管4需要很长;车身后部结构包括油箱1、碳罐本体2、地板总成3和油管4;地板总成3作为安装基础,油箱1和碳罐本体2均固定在地板总成3上,碳罐本体2位于油箱1的后部,此处的前后方向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油管4固定在地板总成3上,与油箱1和碳罐本体2相连;这样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把碳罐本体2布置在轮罩后部,可以避免轮罩非对称设计、侵占行李箱空间,减小对其设计周期、产品的商品性的影响,减小单侧轮罩前后跨距,保障其弯扭性能,而且碳罐本体2位于油箱1的后部,碳罐本体2与油箱1的距离较近,可缩短油管4的总体长度,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减轻重量,利于轻量化设计。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6,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碳罐支架5,碳罐本体2通过碳罐支架5固定在地板总成3上。
作为一示例,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碳罐支架5,碳罐本体2通过碳罐支架5固定在地板总成3上,使碳罐本体2的安装更加安全稳固。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地板总成3包括中地板31、后地板32和后地板下横梁33;中地板31的后端与后地板32的前端相接,后地板下横梁33沿车身横向布置在后地板32上;油箱1固定在中地板31的底部,碳罐本体2通过碳罐支架5固定在后地板32的底部和后地板下横梁33上。
作为一示例,地板总成3包括中地板31、后地板32和后地板下横梁33,中地板31的后端与后地板32的前端相接,后地板下横梁33沿车身横向布置在后地板32上,形成支撑框架,为油箱1和碳罐本体2提供安装位置;油箱1固定在中地板31的底部,碳罐本体2通过碳罐支架5固定在后地板32的底部和后地板下横梁33上,使碳罐本体2位于油箱1的后部,碳罐本体2与油箱1的距离较近,可缩短油管4的总体长度,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减轻重量,利于轻量化设计。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6,碳罐支架5包括前支架51和后支架52;前支架51的第一端安装在碳罐本体2的前部,前支架51的第二端安装在后地板32的底部;后支架52的第一端安装在碳罐本体2的后部,后支架52的第二端安装在后地板下横梁33上。
作为一示例,介绍了碳罐支架5包括前支架51和后支架52;前支架51的第二端安装在后地板32的底部;后支架52的第一端安装在碳罐本体2的后部,后支架52的第二端安装在后地板下横梁33上,前支架51和后支架52固定在地板总成3的不同位置上,前支架51和后支架52与碳罐本体2呈似三角形连接,可以提高对碳罐本体2安装的稳固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6,前支架51的第二端与后地板32的底部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安装点固定;后支架52的第二端与后地板下横梁33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二安装点7固定。
作为一示例,前支架51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点6,前支架51通过紧固件作用在第一安装点6内,固定在后地板32的底部上,后支架52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安装点7,后支架52通过紧固件作用在第二安装点7内,固定在后地板下横梁33上,这样设置碳罐支架5的前侧连接弱于其后侧连接,当车辆在发生后碰时,碳罐支架5可以保障碳罐本体2整体移动变形朝上滑动,错开油箱1,以此规避在后碰时碳罐本体2挤压到油箱1。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前支架51的强度低于后支架52的强度。
作为一示例,前支架51的强度低于后支架52的强度,当发生后碰时,前支架51比后支架52先吸能变形,此时碳罐本体2整体移动变形朝上滑动,错开油箱1,以此规避在后碰时碳罐本体2挤压到油箱1。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碳罐本体2的竖向最高点的离地高度大于油箱1的竖向最高点的离地高度。
作为一示例,碳罐本体2的竖向最高点的离地高度大于油箱1的竖向最高点的离地高度,这样设置碳罐本体2与油箱1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碳罐本体2发生移动变形时可以错开油箱1,以此规避在后碰时碳罐本体2挤压到油箱1。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油箱1和碳罐本体2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作为一示例,油箱1和碳罐本体2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即油箱1和碳罐本体2沿车身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车身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其重叠高度为h,在重叠区间内,油管4与油箱1和碳罐本体2相连,可以保障正常回油功能;由于油箱1和碳罐本体2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可减小油箱1和碳罐本体2的竖向跨度,节省安装空间,可以进一步实现缩小油箱1和碳罐本体2之间的距离,缩短油管4的总体长度,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减轻重量,利于轻量化设计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油箱1和碳罐本体2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的重叠高度小于或等于35mm。
作为一示例,油箱1和碳罐本体2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的重叠高度h小于或等于35mm,使油箱1和碳罐本体2之间在满足正常回油功能的同时控制油箱1和碳罐本体2之间的重叠高度范围,使重叠高度在合理范围内,当车辆在发生后碰时,受力往前传递到碳罐本体2时,碳罐本体2发生移动变形时可以错开油箱1,以此规避在后碰时碳罐本体2挤压到油箱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后部结构。
作为一示例,地板总成3作为安装基础,油箱1和碳罐本体2均固定在地板总成3上,碳罐本体2位于油箱1的后部;油管4固定在地板总成3上,与油箱1和碳罐本体2相连;这样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把碳罐本体2布置在轮罩后部,可以避免轮罩非对称设计、侵占行李箱空间,减小对其设计周期、产品的商品性的影响,减小单侧轮罩前后跨距,保障其弯扭性能,而且碳罐本体2位于油箱1的后部,碳罐本体2与油箱1的距离较近,可缩短油管4的总体长度,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减轻重量,利于轻量化设计;
前支架51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安装点6,前支架51通过紧固件作用在第一安装点6内,固定在后地板32的底部上,后支架52上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安装点7,后支架52通过紧固件作用在第二安装点7内,固定在后地板下横梁33上,这样设置碳罐支架5的前侧连接弱于其后侧连接,当车辆在发生后碰时,碳罐支架5可以保障碳罐本体2整体移动变形朝上滑动,错开油箱1,以此规避在后碰时碳罐本体2挤压到油箱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碳罐本体、地板总成和油管;
所述油箱和所述碳罐本体均固定在所述地板总成上,所述碳罐本体位于所述油箱的后部;
所述油管固定在地板总成上,与所述油箱和所述碳罐本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碳罐支架,所述碳罐本体通过所述碳罐支架固定在所述地板总成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总成包括中地板、后地板和后地板下横梁;
所述中地板的后端与所述后地板的前端相接,所述后地板下横梁沿车身横向布置在所述后地板上;
所述油箱固定在所述中地板的底部,所述碳罐本体通过所述碳罐支架固定在所述后地板的底部和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罐支架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
所述前支架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碳罐本体的前部,所述前支架的第二端安装在后地板的底部;所述后支架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碳罐本体的后部,所述后支架的第二端安装在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后地板的底部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安装点固定;所述后支架的第二端与所述后地板下横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第二安装点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的强度低于所述后支架的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罐本体的竖向最高点的离地高度大于所述油箱的竖向最高点的离地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和所述碳罐本体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和所述碳罐本体沿车身前后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的重叠高度小于或等于35mm。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
CN202321616369.6U 2023-06-25 2023-06-25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20031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6369.6U CN220031693U (zh) 2023-06-25 2023-06-25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6369.6U CN220031693U (zh) 2023-06-25 2023-06-25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1693U true CN220031693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4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6369.6U Active CN220031693U (zh) 2023-06-25 2023-06-25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1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8029B2 (en) Battery frame and vehicle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CN103502086A (zh) 包括升高的座椅梁的机动车辆底盘
US20080309102A1 (en) Vehicle bumper structure
CN109204513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20031693U (zh) 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CN213168079U (zh) 前端底架、车体底架及轨道车辆
CN110588798A (zh) 后缓震座及汽车
CN210555111U (zh) 一种轻量化车架连接支架
CN216734514U (zh) 车辆
CN109204561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19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5905727U (zh) 用于车门的后视镜安装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765856U (zh) 车辆前端结构和车辆
CN221176489U (zh) 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和车辆
CN220924276U (zh) 后纵梁、车身后部结构及汽车
CN217893011U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汽车
CN213138934U (zh)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的轻量化下车体平台
CN218929169U (zh) 横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367300U (zh) 一种车用减振器安装架及车用减振器总成
CN211442495U (zh) 车辆储物盒的支撑组件的安装托盘
CN217730585U (zh) 车辆地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806123U (zh) 前纵梁结构及汽车
CN217170508U (zh) 单梁式二排座椅支撑构造
CN218805054U (zh) 一种安装有平台化空气泵的车辆
CN217396653U (zh) 车辆的减震器座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