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9431U - 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9431U
CN220009431U CN202321376219.2U CN202321376219U CN220009431U CN 220009431 U CN220009431 U CN 220009431U CN 202321376219 U CN202321376219 U CN 202321376219U CN 220009431 U CN220009431 U CN 220009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system
heat exchange
exchange management
electric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62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张雪峰
宋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62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9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9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9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设置在电动车辆的驾驶室后侧且支架可拆卸的连接电动车辆的纵梁,包括用于承载换电热管理系统的支架主体以及分别与支架主体和纵梁相连接的支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电池包及换电热管理系统均设置在驾驶室后方侧的方式,能够降低车辆驾驶室的重心,降低车辆倾翻风险;相较于将电池包及换电热管理系统均设置底盘下部的方式,能够减少换电热管理系统与电机、变速箱之间的干涉,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且能够避免底盘结构复杂影响电动车辆特别是电动重卡的通过率。

Description

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包含有电动机、电池组以及电控系统,前两者是会产生热量并需要进行散热的,后者则不需要。电动机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但相对来说并不多,重点的热源会在电池组,无论是否处于充电状态,电池组在工作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热量产生。因此对于大部分纯电动汽车而言,对电动机、电池组进行散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但是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通常临近电池组安装在底盘下部或挂装在驾驶室的后部。安装在底盘下部一来会导致底盘结构复杂,装配难度高,二来也存在影响车辆通过率的问题。而挂装在驾驶室后部时,由于热管理系统通常自重较大,这又会导致车辆重心上升,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增加行车风险。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诸多弊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设置在电动车辆的驾驶室后侧且所述支架可拆卸的连接于电动车辆的纵梁,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的支架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纵梁相连接的支脚。
将换电热管理系统设置在车辆驾驶室的后部的纵梁上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安装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避免与电机、变速箱之间的干涉。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换电热管理系统挂装在驾驶室后方侧的方式,能够降低车辆的重心,降低车辆倾翻风险,提高行车过程中的车辆稳定性,保障行车安全;相较于将换电热管理系统设置底盘下部的方式,能够减少换电热管理系统与电机、变速箱之间的干涉,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且能够避免底盘结构复杂影响电动车辆特别是电动重卡的通过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支脚采用钣金一体成型。
采用钣金成型的方式,具有加工速度快,成型效率高的优点且一体成型的方式也有利于保障整个支架结构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其承载能力。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支脚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支脚采用角钢焊接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支架主体与支脚与分体设置方便分体包装及运输,且采用角钢焊接,材料易寻且材料成本低、加工成本低;同时采用角钢焊接也方便在支架主体的主要承载受力点做加固设计,结构强度高。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支脚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支脚采用矩形管焊接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支架主体与支脚与分体设置方便分体包装及运输,且采用矩形管焊接支架主体成型方便,同时也方便在支架主体的主要承载受力点做加固设计;支架成型方便且材料易寻、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低。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脚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纵梁设置有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供锁紧件穿过以将所述支架锁紧固定在所述纵梁上。
在上述方案中,连接板能够跟电动车辆的纵梁表面进行紧密的贴合,且其形状加工方便,可以根据电动车辆的纵梁的实际形状快速调整;连接孔加工方便且锁紧件与连接孔的配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装配效率高。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主体的上部设置缓冲结构,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缓冲结构与支架主体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从而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震动一直通过支架主体传递到换电热管理系统上导致换电热管理系统受损或与支架主体脱松等问题的产生。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和所述支架主体之间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在上述方案中,缓冲垫的结构简单,设置方便且成本低,但是需要定期检查和/或更换缓冲垫。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部的浮动板,所述浮动板通过弹性件与所述支架主体相连接且所述浮动板能够沿水平和/或竖直方向相对所述支架主体浮动。
在上述方案中,浮动板同样具有结构简单、设置方便且成本低的特点;同时,由于浮动板配合弹性件的缓冲行程更大,故其缓冲减震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提升。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与所述浮动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与所述浮动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缓冲垫与浮动板的结合,二者共同作用能够进一步减少传递到换电热管理系统的震动,从而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震动一直通过支架主体传递到换电热管理系统上导致换电热管理系统受损或与支架主体脱松等问题的产生。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弹性垫片的设置能够减少由纵梁传递到支架主体的震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传递到换电热管理系统的震动,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震动一直通过支架主体传递到换电热管理系统上导致换电热管理系统受损或与支架主体脱松等问题的产生。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包括换电热管理系统和如上所述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换电热管理系统挂装在驾驶室后方侧的方式,能够降低车辆驾驶室的重心,降低车辆倾翻风险;相较于将换电热管理系统设置底盘下部的方式,能够减少换电热管理系统与电机、变速箱之间的干涉,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且能够避免底盘结构复杂影响电动车辆特别是电动重卡的通过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成本低。将其设置在车辆驾驶室的后部的纵梁上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安装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避免与电机、变速箱之间的干涉;另一方面采用设置方式方便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的装配,也方便换电热管理系统的安装、检修维护。同时采用上述结构也能够避免车辆底盘结构过于复杂而导致车辆底盘通过高度变低影响车辆的地形适应能力,且相较于将换电热管理系统挂装在驾驶室后部有利于降低车辆重心,提高行车过程中的车辆稳定性,保障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采用钣金成型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角钢焊接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矩形管焊接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钣金成型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换电热管理系统与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
11支架主体,12支脚,13连接板,131连接孔,14加强部,15浮动板,151弹性件,16弹性垫片,17缓冲垫,18安装槽;
2换电热管理系统;
3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5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该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设置在电动车辆的驾驶室后侧且支架可拆卸的连接于电动车辆的纵梁3,包括用于承载换电热管理系统2的支架主体11以及分别与支架主体11和纵梁3相连接的支脚12。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将换电热管理系统2设置在车辆驾驶室的后部的纵梁上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安装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避免与电机、变速箱之间的干涉。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换电热管理系统2挂装在驾驶室后方侧的方式,能够降低车辆的重心,降低车辆倾翻风险,提高行车过程中的车辆稳定性,保障行车安全;相较于将换电热管理系统2设置底盘下部的方式,能够减少换电热管理系统与电机、变速箱之间的干涉,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且能够避免底盘结构复杂影响电动车辆特别是电动重卡的通过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中的支架主体11与支脚12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也可以采用分体结构焊接的方式制成。在一个示例中,参照图1所示,支架主体11与支脚12采用钣金一体成型,采用钣金成型的方式,具有美观度高、加工速度快,成型效率高的优点且一体成型的方式也有利于保障整个支架结构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从而保证其承载能力;在另一个示例中,参照图2及图3所示,支架主体11与支脚12采用分体式结构且支架主体11与支脚12采用角钢或矩形管焊接制成。支架主体11与支脚12与分体设置方便分体包装及运输,且采用角钢或矩形管焊接,材料易寻且材料成本低、加工成本低;同时采用钣金成型、角钢或矩形管焊接也方便在支架主体11的主要承载受力点做加固设计,结构强度高,参照图1-5所示,在支架主体11和支脚12之间均设置有加强部14。
进一步地,参照图1-5所示,支脚12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及纵梁3设置有对应的连接孔131,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穿过连接孔131将支架锁紧固定在纵梁3上。在上述方案中,连接板13能够跟电动车辆的纵梁3表面进行紧密的贴合,且其形状加工方便,可以根据电动车辆的纵梁3的实际形状快速调整;连接孔131加工方便且锁紧件与连接孔131的配合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装配效率高。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架主体11的上部设置缓冲结构,换电热管理系统2通过缓冲结构与支架主体11相连接。通过缓冲结构的设置能够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从而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震动一直通过支架主体11传递到换电热管理系统2上导致换电热管理系统2受损或与支架主体11脱松等问题的产生。在一个示例中,缓冲结构为设置在换电热管理系统2和支架主体11之间的缓冲垫17;缓冲垫17采用弹性材料,如橡胶,制成。缓冲垫17的结构简单,设置方便且成本低,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定期检查和/或更换缓冲垫17。在另一个示例中,参照图4及图5所示,缓冲结构为设置在支架主体11上部的浮动板15,换电热管理系统2与浮动板15固定连接且换电热管理系统2与浮动板15之间设置有缓冲垫17,支架主体11的上部设置有安装浮动板15的安装槽18,浮动板15及换电热管理系统2的底部的一部分设置该安装槽18中,浮动板15通过弹性件151,如弹簧或缓冲缸,与支架主体11相连接且浮动板15能够沿水平和/或竖直方向相对支架主体11浮动。
在上述示例方案中,通过缓冲垫17与浮动板15的结合,二者共同作用能够进一步减少传递到换电热管理系统2的震动,从而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震动一直通过支架主体11传递到换电热管理系统2上导致换电热管理系统2受损或与支架主体11脱松等问题的产生。且浮动板15同样具有结构简单、设置方便且成本低的特点;另外,由于浮动板15配合弹性件151的缓冲行程更大,故其缓冲减震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提升。
同时,作为本申请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5所示,连接板13与纵梁3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16,该弹性垫片16可以是金属垫片也可以是橡胶或塑料垫片。通过弹性垫片16的设置能够减少由纵梁3传递到支架主体11的震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传递到换电热管理系统2的震动,减震保护效果更佳。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其应用了上述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换电热管理系统2通过该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设置在该电动车辆驾驶室后部的纵梁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电池包及换电热管理系统2均设置在驾驶室后方侧的方式,能够降低车辆驾驶室的重心,降低车辆倾翻风险;相较于将电池包及换电热管理系统2均设置底盘下部的方式,能够减少换电热管理系统2与电机、变速箱之间的干涉,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且能够避免底盘结构复杂影响电动车辆特别是电动重卡的通过率。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设置在电动车辆的驾驶室后侧且可拆卸的连接于电动车辆的纵梁,包括用于承载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的支架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纵梁相连接的支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支脚采用钣金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支脚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支架主体与所述支脚采用角钢或矩形管焊接制成。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的下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纵梁设置有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供锁紧件穿过以将所述支架锁紧固定在所述纵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上部设置缓冲结构,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通过所述缓冲结构与支架主体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和所述支架主体之间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上部的浮动板,所述浮动板通过弹性件与所述支架主体相连接且所述浮动板能够沿水平和/或竖直方向相对所述支架主体浮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与所述浮动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与所述浮动板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
10.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电热管理系统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上。
CN202321376219.2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 Active CN220009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6219.2U CN22000943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6219.2U CN22000943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9431U true CN220009431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94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6219.2U Active CN220009431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9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34248A (zh) 用于安装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各零部件的悬置结构及装置
CN215436611U (zh) 一种横梁总成、车架及车辆
CN220009431U (zh) 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
CN202016512U (zh)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117227439A (zh) 一种换电热管理系统支架及电动车辆
CN21789242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悬架结构
CN102029884B (zh) 汽车发动机悬置下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16394731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车的电机悬置装置
CN103085879B (zh) 工程车车架总成及其工程车
CN202389186U (zh) 一种新型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11223327U (zh) 蓄电池安装装置
CN220947509U (zh) 一种纯电自卸车电池箱支撑平衡梁连接结构
CN214607050U (zh) 电动重卡用内置结构动力电池箱支架
CN201249656Y (zh) 一种发动机后悬挂结构
CN212555724U (zh) 一种空气悬架导向臂的固定组件
CN220905133U (zh) 后地板的板簧横梁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9257047U (zh) 一种新型商用车换电底座悬置结构
CN216886899U (zh) 一种副车架横梁及副车架及汽车
CN215474347U (zh) 一种用于氢能汽车的空调压缩机布置结构
CN217864348U (zh) 副车架和车辆
CN211995132U (zh) 纵置发动机悬置及三轮摩托车
CN214753981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池安装装置
CN216942595U (zh) 一种高结构强度空调机支架
CN217778867U (zh) 一种可以安装大容积油箱的弯梁摩托车车架
CN217259550U (zh) 自动化码头的动力电池安装装置及码头智能导引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