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9720U -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9720U
CN219939720U CN202321297260.0U CN202321297260U CN219939720U CN 219939720 U CN219939720 U CN 219939720U CN 202321297260 U CN202321297260 U CN 202321297260U CN 219939720 U CN219939720 U CN 219939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valve
atomizing
ventilat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72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宿继东
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72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9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9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9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雾化组件具有储液腔,储液腔用于容纳雾化介质,雾化组件还包括换气管,换气管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连通外部大气,换气管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漂浮于雾化介质中并使第二开口位于雾化介质的液面上方。储液腔通过换气阀和换气管进行换气,不会受到其他零件的装配一致性、零件精度、雾化介质液面高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换气管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漂浮于雾化介质中并使第二开口位于雾化介质的液面上方,因此当温度升高导致储液腔内的气压大于外部大气的气压时,也不会有雾化介质进入换气管中以防止电子雾化装置漏液。

Description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因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吸收方式。电子雾化装置是指将存储的雾化介质通过加热或超声等方式形成气溶胶的装置。雾化介质包括含有尼古丁(烟碱)的烟油、医疗药物、烟草等,将这些雾化介质雾化,可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然而,在利用液态的雾化介质生成气溶胶的电子雾化装置中,随着雾化介质的消耗产生负压,需要设置换气通道将外界空气补充至电子雾化装置中,但换气通道的设置导致存在漏液等问题,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子雾化装置漏液的问题,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一种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具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容纳雾化介质,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换气管,所述换气管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连通外部大气,所述换气管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漂浮于所述雾化介质中并使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雾化介质的液面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储液腔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漂浮单元,所述漂浮单元设于所述换气管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用于为所述换气管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提供浮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换气阀,所述换气阀安装于所述储液腔的腔壁并连通所述第一开口;
其中,所述换气阀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气流从外部大气单向流入所述换气管;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换气阀阻止外部大气流入所述换气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气阀包括可开合的阀片;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阀片打开所述第一开口,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阀片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气阀还包括连通片,所述连通片具有与外部大气连通的第一连通槽,所述阀片位于所述连通片朝向所述储液腔的一侧,所述阀片具有第一开合部;
其中,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与所述连通片之间具有换气间隙,所述第一连通槽通过所述换气间隙与所述换气管连通;
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贴合于所述连通片以封闭所述第一连通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片还设有第二开合部,所述阀片还开设有连通储液腔的第二连通槽;
所述换气阀还包括第三状态,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开合部与所述阀片之间具有换气间隙,所述第二连通槽通过所述换气间隙与外部大气连通,所述第一开合部贴合于所述连通片以封闭所述第一连通槽,气流从换气管单向流入外部大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具有位于所述储液腔一侧的泄压腔,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泄压腔连通外部大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气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储液腔的深度,当所述换气管沿所述储液腔的深度方向延伸时,所述第二开口抵持于所述储液腔的腔底壁。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上述的雾化组件,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性连接以为所述雾化组件供电。
上述雾化组件,储液腔通过换气阀和换气管进行换气,不会受到其他零件的装配一致性、零件精度、雾化介质液面高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换气管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漂浮于雾化介质中并使第二开口位于雾化介质的液面上方,因此当温度升高导致储液腔内的气压大于外部大气的气压时,也不会有雾化介质进入换气管中以防止电子雾化装置漏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换气管处于漂浮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换气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换气阀的换气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换气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换气阀的换气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换气阀处于另一状态时的换气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处于倒置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雾化装置;120、雾化组件;121、壳体;121a、储液腔;121b、安装槽;121c、安装孔;122、中心管;122a、出气通道;123、发热顶盖;124、顶盖密封件;125、雾化芯;126、换气阀;1261、阀外壳;1263、连通片;1263a、第一连通槽;1263b、第二开合部;1263c、第二分割槽;1265、阀片;1265a、第一开合部;1265b、第一分割槽;1265c、第二连通槽;128、换气管;129、漂浮单元;140、电源组件;160、泄压盖;200、雾化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长度”、“宽度”、“上”、“下”、“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雾化组件120及电源组件140,雾化组件120配接于电源组件140的一端并与电源组件140电性连接,雾化组件120可在电源组件140的电能作用下加热雾化液态的雾化介质200。其中,电源组件140的具体构造不属于本申请的主要发明点,故不在此赘述。
如图3及图4所示,雾化组件120包括壳体121、中心管122、发热顶盖123、顶盖密封件124以及雾化芯125。具体地,壳体121呈一端开口的壳状结构,图3中的Z方向为壳体121的纵向方向,壳体121的开口端位于其纵向上的一端。发热顶盖123收容于壳体121的开口端内,发热顶盖123内形成雾化腔,顶盖密封件124罩设于发热顶盖123朝向壳体121的封闭端的一端。雾化芯125由陶瓷等多孔材料形成,雾化芯125收容于前述雾化腔内,用于吸收并加热雾化介质200。
中心管122的一端自壳体121的封闭端插设于壳体121内并配接于顶盖密封件124,中心管122内形成出气通道122a,出气通道122a的一端连通雾化腔,出气通道122a的另一端伸出壳体121并连通外部大气。壳体121与中心管122之间形成沿周向环绕出气通道122a的储液腔121a,顶盖密封件124的表面形成储液腔121a的腔底壁,储液腔121a用于储存液态的雾化介质200,储液腔121a中的雾化介质200可流入雾化腔中,雾化芯125吸入雾化介质200并加热雾化,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可通过出气通道122a流出以供使用者吸食。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管122与壳体121一体设置。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随着雾化介质200不断进入雾化腔中,储液腔121a内的雾化介质200减少产生的空腔使得储液腔121a内产生负压,从而影响雾化介质200顺利导入至雾化芯12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及图7所示,本申请的雾化组件120包括换气阀126,换气管128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连通外部大气,换气管128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漂浮于雾化介质200中并使第二开口位于雾化介质200的液面上方。
如此,储液腔121a通过换气管128进行换气,其换气效果不会装配等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换气管128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漂浮于雾化介质200中并使第二开口位于雾化介质200的液面上方,因此当温度升高导致储液腔121a内的气压大于外部大气的气压时,也不会有雾化介质200进入换气管128中以防止电子雾化装置100漏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0还包括换气阀126,换气阀126安装于储液腔121a的腔壁,第一开口连通换气阀126。换气阀126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换气阀126处于第一状态时,气流从外部大气单向流入换气管128;当换气阀126处于第二状态时,换气阀126阻止外部大气流入换气管128。
具体地,当储液腔121a内的气压与外部大气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换气阀126处于第二状态,外部大气无法流入换气管128中。而随着储液腔121a中雾化介质200的不断消耗,储液腔121a中的压力逐渐减小,外部大气的压力逐渐大于储液腔121a中的压力,当外部大气的压力与储液腔121a中的压力的差值达到阈值时,换气阀126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外部大气通过换气阀126单向流入储液腔121a中,储液腔121a内的气压逐渐增大直至重新与外部大气的气压处于平衡状态,从而保证了雾化介质200的顺畅流动。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平衡状态并不是指外部大气与储液腔121a中的压力值完全相等,只要二者的差值能够达到换气阀126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的条件即可。一般的,储液腔121a内的压力始终小于外界大气,从而避免储液腔121a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不断流向雾化芯125而导致漏液。
请再次参阅图3及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21包括壳体顶壁及自壳体顶壁的边缘朝同一方向形成的壳体侧壁,壳体121设有壳体顶壁的一端形成壳体121的封闭端,壳体121远离壳体顶壁的一端形成壳体121的开口端。壳体顶壁具有用于安装换气阀126的安装槽121b和用于安装换气管128的安装孔121c,且安装槽121b位于壳体顶壁背向储液腔121a的一侧并连通外部大气,安装孔121c位于安装槽121b朝向储液腔121a的一侧并连通安装槽121b与储液腔121a。
换气管128为截面呈圆形的软管,换气管128的两个轴向端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换气管128设有第一开口的一轴向端插设于壳体顶壁的安装孔121c中并与安装孔121c过盈配合。由此可见,换气管128的第一开口位于储液腔121a的顶部,因此雾化组件120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倒置时,第二开口位于雾化介质200的液面以上,换气管128不与雾化介质200连通。
雾化组件120还包括漂浮单元129,漂浮单元129设于换气管128设有第二开口的一轴向端,漂浮单元129的密度小于雾化介质200的密度,从而用于为换气管128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提供浮力。
如此,如图4所示,在漂浮单元129的浮力作用下,换气管128发生弯曲,换气管128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漂浮于雾化介质200中,第二开口伸出雾化介质200的液面。可以理解,漂浮单元129的具体构造不限,只要能为换气管128提供足够的浮力即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漂浮单元129为中空球状结构。
图4、图6以及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换气阀126,换气阀126包括阀外壳1261、连通片1263以及阀片1265。阀外壳1261嵌设于壳体顶壁的安装槽121b内,阀外壳1261呈中空的回转体状结构,包括外壳顶壁及自外壳顶壁的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的外壳侧壁,且外壳侧壁沿周向围绕外壳顶壁。
连通片1263安装于阀外壳1261内位于外壳顶壁朝向储液腔121a的一侧,连通片1263呈形状与阀外壳1261的形状相匹配的圆形薄片状结构,连通片1263具有连通外部大气的第一连通槽1263a。
阀片1265安装于阀外壳1261内并位于连通片1263朝向储液腔121a的一侧,阀片1265呈形状与阀外壳1261的形状相匹配的回转体状结构,阀片1265具有与第一连通槽1263a相对的第一开合部1265a。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片1265具有第一分割槽1265b,第一开合部1265a由第一分割槽1265b环绕的部分悬置,因此第一开合部1265a能够在压力差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从而使换气阀126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7所示,当换气阀12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开合部1265a发生形变而与连通片1263之间具有换气间隙,第一连通槽1263a通过换气间隙与换气管128连通,外部大气可依次经过第一连通槽1263a、换气间隙、换气管128流入储液腔121a中。当换气阀126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开合部1265a贴合于连通片1263以封闭第一连通槽1263a,因此外部大气在第一开合部1265a的阻挡下无法流过换气阀126,从而有效防止储液腔121a内的雾化介质200通过换气阀126泄漏。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阀片1265上具有两个第一分割槽1265b,两个第一分割槽1265b在阀片1265的一径向方向上相对且对称设置于阀片1265的两侧,每个第一分割槽1265b大致呈“V”字形,从而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合部1265a。与第一开合部1265a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连通片1263上也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通槽1263a。可以理解,第一开合部1265a和第一连通槽1263a的数量及设置位置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满足不同换气要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割槽1265b也可以是“U”型等其他形式,只要使得第一开合部1265a有能够在压差作用下移动的悬置部分即可。
图8至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换气阀126,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换气阀126包括阀外壳1261、连通片1263以及阀片1265。阀外壳1261嵌设于壳体顶壁的安装槽121b内,阀外壳1261呈中空的回转体状结构,包括外壳顶壁及自外壳顶壁的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的外壳侧壁,且外壳侧壁沿周向围绕外壳顶壁。
连通片1263安装于阀外壳1261内位于外壳顶壁朝向储液腔121a的一侧,连通片1263呈形状与阀外壳1261的形状相匹配的圆形薄片状结构,连通片1263具有第二开合部1263b和连通外部大气的第一连通槽1263a,第二开合部1263b和第一连通槽1263a在连通片1263的一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连通片1263具有第二分割槽1263c,第二分割槽1263c大致呈“V”字形,第二开合部1263b由第二分割槽1263c环绕的部分悬置。如此,第二开合部1263b能够在压力差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从而使换气阀126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分割槽1263c也可以是“U”型等其他形式,只要使得第二开合部1263b有能够在压差作用下移动的悬置部分即可。
阀片1265安装于阀外壳1261内并位于连通片1263朝向储液腔121a的一侧,阀片1265呈形状与阀外壳1261的形状相匹配的回转体状结构,阀片1265具有第一开合部1265a和连通储液腔121a的第二连通槽1265c,其中,第二开合部1263b与第二连通槽1265c相对设置,第一连通槽1263a与第一开合部1265a相对设置。
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片1265具有第一分割槽1265b,第一分割槽1265b大致呈“V”字形,第一开合部1265a由第一分割槽1265b环绕的部分悬置。如此,第一开合部1265a能够在压力差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从而使换气阀126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割槽1265b也可以是“U”型等其他形式,只要使得第一开合部1265a有能够在压差作用下移动的悬置部分即可。
如图10所示,当外部大气的气压大于储液腔121a内的气压时,换气阀126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开合部1265a与连通片1263之间具有换气间隙,第一连通槽1263a通过换气间隙与换气管128连通,第二开合部1263b贴合于阀片1265以封闭第二连通槽1265c。如此,外部大气可依次经过第一连通槽1263a、换气间隙、换气管128流入换气管128中,同时在第二开合部1263b的阻挡下,储液腔121a内的气流无法从换气管128流入外部大气。
当外部大气的气压与储液腔121a内的气压基本相等时,换气阀126处于第一状态,第二开合部1263b贴合于阀片1265以封闭第二连通槽1265c,第一开合部1265a贴合于连通片1263以封闭第一连通槽1263a。如此,外部大气在第一开合部1265a的阻挡下无法流过换气阀126,同时气流也无法从储液腔121a流入外部大气,从而有效防止储液腔121a内的雾化介质200通过换气阀126泄漏。
如图11所示,当外部大气的气压小于储液腔121a内的气压时,换气阀126处于第三状态,第二开合部1263b与阀片1265之间具有换气间隙,第二连通槽1265c通过换气间隙与外部大气连通,第一开合部1265a贴合于连通片1263以封闭第一连通槽1263a。如此,外部大气在第一开合部1265a的阻挡下无法流过换气阀126,而储液腔121a内的气流可从换气管128依次经过第二连通槽1265c、换气间隙流入外部大气。
可以理解,换气阀126的结构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换气阀126的阀外壳1261集成于壳体121上,而无需单独设置阀外壳1261。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换气阀126可仅包括连通片1263,通过连通片1263的开合,实现换气阀126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
如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0还包括泄压盖160,泄压盖160罩设于主壳体121设有换气阀126的一侧,泄压盖160与壳体121之间形成连通换气阀126的泄压腔,换气阀126通过泄压腔连通外部大气。如此,当存在少量雾化介质200通过换气阀126泄漏时,也可暂存至泄压腔中,当储液腔121a内的气压降低时,泄压腔中的雾化介质200可被重新吸回至储液腔121a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气阀126设于储液腔121a的深度方向上的一端,换气管128的长度大于储液腔121a的深度,当换气管128沿储液腔121a的深度方向延伸时,第二开口抵持于储液腔121a的腔底壁(即顶盖密封件124的表面)。其中,储液腔121a的深度方向为壳体121的纵向方向。如此,如图13所示,当将壳体121的封闭端朝下倒置放置时,换气管128设有第二开口的一端在漂浮单元129的浮力作用下漂浮至储液腔121a靠近雾化芯125的一端并抵持于顶盖密封件124,顶盖密封件124封闭第二开口以防止雾化介质200进入换气管128中。
上述雾化组件120及电子雾化装置100,在雾化介质200逐渐消耗的过程中,外部大气的气流通过换气阀126和换气管128进入储液腔121a中,从而维持了储液腔121a内的气压稳定,使雾化介质200顺畅地流入雾化芯125中,而无需在发热顶盖123等结构上开设换气通道,有效消除了因在发热顶盖123等结构上设置换气通道带来的种种弊端。而且,由于换气管128的第二开口通过漂浮单元129漂浮于雾化介质200的液面上,因此可避免雾化介质200进入换气管128中,进一步防止电子雾化装置100漏液。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具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容纳雾化介质,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换气管,所述换气管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连通外部大气,所述换气管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漂浮于所述雾化介质中并使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雾化介质的液面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储液腔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漂浮单元,所述漂浮单元设于所述换气管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用于为所述换气管设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提供浮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换气阀,所述换气阀安装于所述储液腔的腔壁并连通所述第一开口;
其中,所述换气阀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气流从外部大气单向流入所述换气管;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换气阀阻止外部大气流入所述换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阀包括可开合的阀片;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阀片打开所述第一开口,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阀片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阀还包括连通片,所述连通片具有与外部大气连通的第一连通槽,所述阀片位于所述连通片朝向所述储液腔的一侧,所述阀片具有第一开合部;
其中,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与所述连通片之间具有换气间隙,所述第一连通槽通过所述换气间隙与所述换气管连通;
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合部贴合于所述连通片以封闭所述第一连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片还设有第二开合部,所述阀片还开设有连通储液腔的第二连通槽;
所述换气阀还包括第三状态,当所述换气阀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二开合部与所述阀片之间具有换气间隙,所述第二连通槽通过所述换气间隙与外部大气连通,所述第一开合部贴合于所述连通片以封闭所述第一连通槽,气流从换气管单向流入外部大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具有位于所述储液腔一侧的泄压腔,所述第二开口通过所述泄压腔连通外部大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储液腔的深度,当所述换气管沿所述储液腔的深度方向延伸时,所述第二开口抵持于所述储液腔的腔底壁。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电子雾化装置还包括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组件电性连接以为所述雾化组件供电。
CN202321297260.0U 2023-05-24 2023-05-24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9939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7260.0U CN219939720U (zh) 2023-05-24 2023-05-24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7260.0U CN219939720U (zh) 2023-05-24 2023-05-24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9720U true CN219939720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2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7260.0U Active CN219939720U (zh) 2023-05-24 2023-05-24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9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7963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14725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4158776A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580448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30475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25908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747811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939720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593U (zh)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568352U (zh) 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95831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47810A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939718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33680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9894671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3604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951560B (zh) 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与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79050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组件
CN218337732U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446672U (zh) 雾化结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407816U (zh) 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613070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35465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可更换式储液雾化组件
CN215958372U (zh) 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