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9632U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9632U
CN211379632U CN201921760956.6U CN201921760956U CN211379632U CN 211379632 U CN211379632 U CN 211379632U CN 201921760956 U CN201921760956 U CN 201921760956U CN 211379632 U CN211379632 U CN 211379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ase
atomizer
ventilation channe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09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周伟
陈松开
李光辉
杨纪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09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9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9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9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雾化座、安装于该雾化座上的雾化组件以及与所述雾化组件导液连接的储液腔;该雾化器还包括将所述储液腔与外界相连通的换气通道以及设置于该换气通道内的隔液换气装置,该隔液换气装置允许气体经所述换气通道与外部交换,但阻止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经由所述换气通道流出。本实用新型中的雾化器由于设置了将储液腔与外界相连通的换气通道,以及还在换气通道中设置了隔液换气装置,可以有效缓解储液腔和外部大气之间的压差,保证下液顺畅。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器,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1.容易漏液,即烟液等液态介质泄露,导致液态介质浪费,用户体验差,甚至出现液态介质污染电子元器件,导致电子元器件失灵的情况;2.当液态介质雾化速度快时,出现供液不畅,使得液态介质无法快速补充到雾化元件处,导致雾化元件干烧过热,从而造成雾化元件损坏,产生焦味,产生有害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雾化座、安装于该雾化座上的雾化组件以及与所述雾化组件导液连接的储液腔;该雾化器还包括将所述储液腔与外界相连通的换气通道以及设置于该换气通道内的隔液换气装置,该隔液换气装置允许气体经所述换气通道与外部交换,但阻止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经由所述换气通道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通道形成于所述雾化座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下座体以及安装于该下座体上方的上座体,所述雾化组件夹设于所述下座体和所述上座体之间;所述换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下座体中的第一换气通道以及形成于所述上座体中的第二换气通道,所述第二换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换气通道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换气通道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换气通道的进气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上座体顶面的收容槽,所述隔液换气装置嵌置于该收容槽中,所述收容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换气通道的出气口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换气通道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套设于所述上座体顶部的密封盖,所述换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密封盖上的换气口,所述换气口与所述收容槽正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液换气装置包括至少一层防水透气膜和/或至少一层隔液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液换气装置包括嵌置于所述收容槽中的筒状外套体、设置于该外套体内的至少一层防水透气膜、设置于该外套体内并叠置于防水透气膜上的密封垫、设置于该外套体内并叠置于密封垫上的内套体以及嵌置于内套体中的至少一层隔液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液换气装置包括铺设于收容槽底部的第一隔液棉、叠设于该第一隔液棉顶面的隔板、设置于该隔板顶面的第二隔液棉以及设置于第二隔液棉顶面的固定件;所述隔板与所述收容槽相适配,所述隔板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导气槽,以导通所述隔板的上下侧;所述第一隔液棉、第二隔液棉的尺寸均小于所述隔板;所述固定件与收容槽相适配,且中部形成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被所述第二隔液棉完全覆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座体包括基座、从该基座一端向上伸出的第一支撑臂以及从基座另一端向上伸出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间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台阶;所述上座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支撑于该第一台阶和该第二台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气通道由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延伸至所述下座体的底面,所述第二换气通道形成于所述上座体的第一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的两端分别支撑于该第一台阶和该第二台阶上,且底面和所述基座的顶面之间形成有间隔,该间隔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上座体和所述下座体卡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储液腔、与该储液腔并排布置的出气通道以及位于该储液腔和该出气通道下部的筒状套接部;所述储液腔包括位于下部的出液口,所述出气通道包括位于下部的进气口,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与该筒状套接部相连通;该套接部套接于所述雾化座上,让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组件导液连接,以及与所述出气通道导气连接。
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了将储液腔与外界相连通的换气通道,以及还在换气通道中设置了隔液换气装置,可以有效缓解储液腔和外部大气之间的压差,保证下液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雾化器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雾化座和雾化组件组合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雾化座和雾化组件组合的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隔液换气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隔液换气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隔液换气装置的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隔液换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隔液换气装置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隔液换气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需要理解的是,“前”、“后”、“左”、“右”、“上”、“下”、“第一”、“第二”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殊的差别,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该雾化器1可与电池装置(未图示)配合构成电子雾化装置,以对烟液、液态药物等液态介质的加热雾化。该雾化器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雾化座10、设置于该雾化座10内的雾化组件20、套设于雾化座10上部的壳体30以及套设于雾化座 10下部并与壳体30卡扣的底盖40。
一同参阅图5及图6,雾化座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下座体11、卡扣于下座体11上部的上座体12、嵌设于上座体12顶部的隔液换气装置13以及套设于上座体12顶部的密封盖14。雾化组件20架设于下座体11上,并给上座体12向下紧压,从而被下座体11和上座体12紧密地夹持住。
再如图所示,下座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大致呈椭圆形的基座111、从基座111一端向上伸出的第一支撑臂112以及从基座111另一端向上伸出的第二支撑臂113,第一支撑臂112和第二支撑臂113间隔相对设置,且第一支撑臂112与第二支撑臂113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台阶1120,第二支撑臂113 与第一支撑臂112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台阶1130。雾化组件20的两端分别支撑于该第一台阶1120和第二台阶1130上,且底面与基座111顶面之间形成有间隔,该间隔形成雾化腔110。第一支撑臂112和第二支撑臂113的上端还分别设有横向贯通的第一卡孔1122和第二卡孔1132,以与上座体12卡扣连接。第二支撑臂113上开设有出气口1133,以将该雾化腔110与第二支撑臂 113外侧相连通。
基座1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由顶面下凹形成的收容槽1110以及凸设于该收容槽1110底面的进气部1112,该收容槽1110用于收容该雾化座10内的漏液。该进气部1112凸起于该收容槽1110的底面,可以防止漏液轻易地泄漏到雾化器1的外部而污染环境。下座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对导电柱114,该一对导电柱114穿设于基座111中,其上端突出于收容槽1110 的底面分别与雾化组件20电性连接,下端暴露于基座111的底面,以与电源装置的正负极电性连接。
下座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第一换气通道115以及覆盖于该第一换气通道115上的密封圈116,该第一换气通道115由第一台阶1120的台阶面一直延伸至基座111的底面。该密封圈116设置于该第一台阶1120的台阶面上并环绕在该第一换气通道115的出气口上。
再一同参阅图5及图6,上座体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一端121以及与第一端121相对的第二端122,该第一端121和该第二端122分别架设于下座体11的第一台阶1120和第二台阶1130的台阶面上。上座体12的底面与雾化组件20对应处朝顶面的方向凹陷形成有收容腔120,以便紧密地套设于雾化组件20的上部。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卡勾1211 和第二卡勾1221,以分别与下座体11的第一卡孔1122和第二卡孔1132相卡扣。上座体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两个进液孔121,该两个进液孔121由上座体12的顶面贯穿至收容腔120,以让液态介质能够进入到雾化组件20中。上座体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由顶面下凹形成的收容槽124,以供隔液换气装置13嵌置于其中。第一端121与密封圈116对应处还设有一个纵向延伸的第二换气通道1210,该第二换气通道1210将第一换气通道115与该收容槽 124相连通。收容槽124和第二换气通道12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柱状,且两者的轴线呈平行间隔地布置。
密封盖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其可包括顶壁141 以及连接于该顶壁141周缘并向下延伸的侧壁142,顶壁141的底面紧贴在上座体12的顶面,侧壁142的内壁面则紧密的结合在上座体12的侧壁的上端周缘上。顶壁141对应上座体12的进液孔121处设有进液口1410,对应上座体12的收容槽124处设有换气口1412。于此,换气口1412、收容槽124、第二换气通道1210、密封圈116的中心通孔以及第一换气通道115依序串联,形成该雾化器1的换气通道。设置于收容槽124中的隔液换气装置13,其一方面可以让空气通过,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液态介质经由该换气通道泄漏到雾化器1的外部,以便实现良好的气液平衡效果。
如图8至图9所示,隔液换气装置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筒状外套体 131、设置于外套体131内的防水透气膜132、设置于外套体131内并叠置于防水透气膜132上的硅胶密封垫133、设置于外套体131内并叠置于硅胶密封垫133上的内套体134以及嵌置于内套体134中的隔液棉135。
外套体1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其可包括底壁1311以及立设于底壁1311周缘上的侧壁1312,底壁1311的中部形成有第一穿孔1310,侧壁1312的外径与收容槽124的孔径相适配,以便该外套体131紧密地嵌置于该收容槽124。
防水透气膜132平铺于底壁1311的上表面上,并完全覆盖第一穿孔1310。密封垫133平铺于防水透气膜132上,其中心开设有第二穿孔1330。防水透气膜1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聚四氟乙烯(ePTFE)制成。
内套体1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平置于密封垫133上的底壁1341以及立设于该底壁1341周缘上的侧壁1342,该底壁1341上形成有第三穿孔1340,该第三穿孔1340与密封垫133上的第二穿孔1330正对。侧壁1342的外径与外套体131的侧壁1312的内径相适配,以便内套体134紧密地嵌置于该外套体131中。内套体134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软质材料制成。
隔液棉13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隔液棉,其可采用成分为植物纤维的无纺布、有机棉、生态棉等,但不限于此,也可为具有透气性和较强吸水性的其他材。
由于换气通道设了隔液换气装置13,隔液换气装置13中防水透气膜132 和隔液棉135由于其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隔液性能(吸水性能),当储液腔 31内形成负压时,外部空气从换气通道经过防水透气膜132和隔液棉135进入储液腔31,缓解储液腔31和外部大气压差,保证下液顺畅。可以理解地,隔液换气装置13中并不局限于同时具备防水透气膜132和隔液棉135,一些场合下,只具备防水透气膜132和隔液棉135二者之一即可。
雾化组件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多孔陶瓷式雾化芯21以及套设于该雾化芯21周围的密封套22,该雾化芯21顶部可下凹形成凹槽210,以增加吸液面积,减小液体传输距离。密封套22顶部设有与该凹槽210对应的开口 220。
再如图2及图4所示,壳体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纵向设置的储液腔 31、与储液腔31并排布置的出气通道32以及位于储液腔31和出气通道32 下部的筒状套接部33。储液腔31包括位于下部的出液口310,出气通道32 包括位于下部的进气口320,该出液口310和该出气口320均与该筒状套接部 33相连通。该套接部33套接于雾化座10上,雾化座10的密封盖14封堵在该出液口310上,让储液腔31中的液态介质能够经由密封盖14上的进液口1410进入到雾化组件20中。雾化座10的出气口1133则与出气通道32的进气口320相连通。底盖40呈罩状,其底壁兜套在下座体11周缘,侧壁卡扣在壳体30上。
图10至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隔液换气装置13a,该隔液换气装置13a可以用于替换上述的隔液换气装置13。如图所示,隔液换气装置13a可包括铺设于收容槽124的第一隔液棉131a、叠设于第一隔液棉131a 顶面的隔板132a、设置于隔板132顶面的第二隔液棉133a以及设置于第二隔液棉133a顶面的固定件134a。隔板132的直径与收容槽124的内径相适配,隔板132的边缘设有一对导气槽1321,以导通隔板132的上下侧。第一隔液棉131a、第二隔液棉133a的直径均小于隔板132的直径。固定件134a呈圆柱状,其直径与收容槽124的内径相适配,且中部形成轴向通孔1340a,该轴向通孔1340a被第二隔液棉133a完全覆盖。
可以理解地,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座、安装于该雾化座上的雾化组件以及与所述雾化组件导液连接的储液腔;其特征在于,该雾化器还包括将所述储液腔与外界相连通的换气通道以及设置于该换气通道内的隔液换气装置,该隔液换气装置允许气体经所述换气通道与外部交换,但阻止所述储液腔内的液体经由所述换气通道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形成于所述雾化座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下座体以及安装于该下座体上方的上座体,所述雾化组件夹设于所述下座体和所述上座体之间;所述换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下座体中的第一换气通道以及形成于所述上座体中的第二换气通道,所述第二换气通道与所述第一换气通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换气通道的出气口和所述第二换气通道的进气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上座体顶面的收容槽,所述隔液换气装置嵌置于该收容槽中,所述收容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换气通道的出气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换气通道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套设于所述上座体顶部的密封盖,所述换气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密封盖上的换气口,所述换气口与所述收容槽正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液换气装置包括至少一层防水透气膜和/或至少一层隔液棉。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液换气装置包括嵌置于所述收容槽中的筒状外套体、设置于该外套体内的至少一层防水透气膜、设置于该外套体内并叠置于防水透气膜上的密封垫、设置于该外套体内并叠置于密封垫上的内套体以及嵌置于内套体中的至少一层隔液棉。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液换气装置包括铺设于收容槽底部的第一隔液棉、叠设于该第一隔液棉顶面的隔板、设置于该隔板顶面的第二隔液棉以及设置于第二隔液棉顶面的固定件;所述隔板与所述收容槽相适配,所述隔板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导气槽,以导通所述隔板的上下侧;所述第一隔液棉、第二隔液棉的尺寸均小于所述隔板;所述固定件与收容槽相适配,且中部形成轴向通孔,该轴向通孔被所述第二隔液棉完全覆盖。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包括基座、从该基座一端向上伸出的第一支撑臂以及从基座另一端向上伸出的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间隔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台阶;所述上座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支撑于该第一台阶和该第二台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通道由所述第一台阶的台阶面延伸至所述下座体的底面,所述第二换气通道形成于所述上座体的第一端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的两端分别支撑于该第一台阶和该第二台阶上,且底面和所述基座的顶面之间形成有间隔,该间隔形成雾化腔;所述上座体和所述下座体卡扣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该雾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储液腔、与该储液腔并排布置的出气通道以及位于该储液腔和该出气通道下部的筒状套接部;所述储液腔包括位于下部的出液口,所述出气通道包括位于下部的进气口,所述出液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与该筒状套接部相连通;该套接部套接于所述雾化座上,让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组件导液连接,以及与所述出气通道导气连接。
15.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1921760956.6U 2019-10-18 2019-10-18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ctive CN211379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0956.6U CN211379632U (zh) 2019-10-18 2019-10-18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0956.6U CN211379632U (zh) 2019-10-18 2019-10-18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9632U true CN211379632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9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0956.6U Active CN211379632U (zh) 2019-10-18 2019-10-18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963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1603A1 (zh) * 2020-09-23 2022-03-3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141557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WO2022151846A1 (zh) * 2021-01-13 2022-07-21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油气路分离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2247799A1 (zh) * 2021-05-25 2022-12-01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65579A1 (zh) * 2021-10-21 2023-04-27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烟弹和电子烟
WO2023116384A1 (zh) * 2021-12-25 2023-06-29 深圳摩尔雾化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形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1603A1 (zh) * 2020-09-23 2022-03-3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141557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WO2022151846A1 (zh) * 2021-01-13 2022-07-21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油气路分离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22247799A1 (zh) * 2021-05-25 2022-12-01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65579A1 (zh) * 2021-10-21 2023-04-27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烟弹和电子烟
WO2023116384A1 (zh) * 2021-12-25 2023-06-29 深圳摩尔雾化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形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7963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38143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气液平衡元件
CN21174694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101193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910517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5075498U (zh) 雾化器密封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746937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14725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534706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281426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A3149750A1 (en)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and atomizer thereof
CN21191055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83282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95831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75913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303020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79453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571563U (zh)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1835460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6059195U (zh) 电子雾化器
CN219422219U (zh) 雾化装置
CN21879050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座组件
CN218185262U (zh) 雾化组件及气雾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