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10558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10558U
CN211910558U CN201921999907.8U CN201921999907U CN211910558U CN 211910558 U CN211910558 U CN 211910558U CN 201921999907 U CN201921999907 U CN 201921999907U CN 211910558 U CN211910558 U CN 211910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ir
atomizing
sealing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99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纪永
陈松开
邓晓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99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10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10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10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主体机构,开设有用于存储液体的储液腔和连通外界的进气通道;及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覆盖部分所述雾化芯、且与所述主体机构相抵压以密封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芯具有侧周面,所述雾化面用于供液体雾化并相对所述侧周面更远离所述储液腔;外界进入所述进气通道中的空气能够从所述主体机构和雾化组件之间,经所述侧周面穿透所述雾化芯进入所述储液腔。从而减少空气从侧周面处穿透雾化芯时的流动阻力,当外界空气进入进气通道后,该空气将快速从侧周面处穿透雾化芯而在短时间内进入储液腔,确保下液顺畅,防止因液体供应不足而导致雾化芯干烧。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包含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与普通香烟相似的外观和口感,但通常不含有香烟中的焦油、悬浮微粒等其他有害成分,因此电子雾化装置普遍用作香烟的替代品。但是,传统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组件在雾化液体的过程中,随着液体的逐渐消耗,储液腔中的压力减少,使得单位时间内储液腔向雾化芯供应的液体量减少,导致雾化组件因液体供应不足而形成干烧,进而影响用户的抽吸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雾化器产生干烧。
一种雾化器,包括:
主体机构,开设有用于存储液体的储液腔和连通外界的进气通道;及
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覆盖部分所述雾化芯、且与所述主体机构相抵压以密封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芯具有侧周面;其中,外界进入所述进气通道中的空气能够从所述主体机构和雾化组件之间,经所述侧周面穿透所述雾化芯进入所述储液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部和底壁部,所述侧周面位于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侧壁部和底壁部共同围设成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缓存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部的壁厚小于所述底壁部的壁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机构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缓存腔和所述储液腔的进液通道,所述储液腔中的液体经过所述进液通道流入所述缓存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还具有顶面,所述顶面与所述侧周面连接并朝向所述储液腔,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覆盖所述顶面并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还包括覆盖在所述侧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密封部连接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上开设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中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抵达至所述侧周面以穿透所述雾化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还具有与所述侧周面弯折连接并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台阶面,所述密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连接的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覆盖所述台阶面并所述主体机构相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机构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雾化芯盖合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所述主体机构与所述雾化组件围成空腔,所述空腔同时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座与上盖,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上盖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接并与所述限位部卡扣连接,所述支撑部、第二密封部和上盖共同围成所述空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隔液透气件,所述隔液透气件用于阻止液体流出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并允许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液透气件抵压在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主体机构之间、并封堵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远离所述侧周面的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液透气件包括聚四氟乙烯片、芳烯片或植物纤维片,所述隔液透气件的厚度为0.5mm~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座与上盖,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雾化组件盖合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接并与所述限位部卡扣连接,所述支撑部、第二密封部和上盖共同围成空腔,所述隔液透气件收容在所述空腔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空气穿透所述隔液透气件进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空气穿透所述隔液透气件进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横截面尺寸为0.1mm~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雾化芯;所述密封件包括硅胶密封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壳体和安装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部和插置部,所述本体部围设成内腔,所述插置部和所述安装组件均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本体部、插置部和安装组件三者将部分所述内腔分隔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插置部的一端插置在所述安装组件上、并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通道。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组件用于向所述雾化组件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是:由于液体不易受重力的影响而填充在雾化芯靠近侧周面处的微孔中,从而减少空气从侧周面处穿透雾化芯时的流动阻力,同时密封件密封储液腔,当外界空气进入进气通道后,该空气将快速从侧周面处穿透雾化芯而在短时间内进入储液腔,进入储液腔中的空气将增加储液腔内的空气压力,在该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储液腔中的液体能快速渗入雾化芯中,即确保下液顺畅,防止因液体供应不足而导致雾化芯干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其中一方向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另外一方向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去除壳体后其中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去除壳体后另外一视角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去除壳体和隔液透气件后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去除壳体和隔液透气件后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去除壳体后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去除壳体后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雾化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同时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10包括壳体100、安装组件200和雾化组件300,壳体100和安装组件200两者构成主体机构。雾化组件300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为代表的液体进行加热,从而将液体雾化形成供用户抽吸的烟雾。安装组件200上设置有进气通道13,雾化组件300与安装组件200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通道11,该第二气流通道11与进气通道13相互连通。雾化组件300上开设有第一气流通道12,第二气流通道11用于向第一气流通道12导入空气,第一气流通道12用于向储液腔130中导入空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本体部110和插置部120,本体部110围设形成一个内腔,安装组件200位于该内腔中,插置部120呈长条状且同样位于该内腔中,插置部120的上端与本体部110固定连接,插置部120的下端插置在安装组件200中,插置部120内开设有出气通道140,该出气通道140的上端即为连通外界的吸嘴口141,当在该吸嘴口141抽吸时,雾化组件300将液体雾化形成的烟雾将通过出气通道140被用户吸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组件200包括上盖210和底座220,雾化组件300则安装在底座220和上盖210之间,安装组件200的上盖210、壳体100的本体部110和插置部120三者共同将上述内腔的上部分隔形成储液腔130,液体则存储在该储液腔130中。上盖210上还可以套设密封塞230,该密封塞230抵压在本体部110与上盖210之间,从而提高储液腔130的密封性能,防止液体从本体部110与上盖210之间的间隙中泄露。
同时参阅图1至图7,底座220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221和限位部222,进气通道13设置在支撑部221上,进气通道13连通外界和出气通道140,当用户抽吸时,外界空气从进气通道13进入、并携带烟雾进入出气通道140以被用户吸取。支撑部221上具有水平设置的支撑面221b,限位部222上具有竖直设置的限位面222a,限位面222a可以与该支撑面221b垂直连接,限位面222a上开设有卡孔222b,上盖210的下端与该支撑面221b相抵接,上盖210可以设置有凸起213,当下盖与支撑面221b抵接时,该凸起213与卡孔222b配合,从而实现上盖210与底座220之间的卡扣连接。当然,卡孔222b设置在上盖210,而凸起213设置在限位部222上,同样可以实现上盖210与底座220之间的卡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300包括雾化芯310、密封件320和发热体,雾化芯310可以为多孔陶瓷雾化芯310,即雾化芯310采用多孔陶瓷材料制成,故雾化芯310内存在大量的微孔而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孔隙率可以定义为物体中孔隙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该雾化芯310的孔隙率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0%~70%,例如其具体取值为20%、40%、50%或70%等。雾化芯310因存在微孔而具有毛细作用,使得储液腔130的液体在该毛细作用下渗透至雾化芯310的内部,故雾化芯310具有导液和缓存液体的功能。
同时参阅图2至图4,及图12,雾化芯310包括侧壁部311和底壁部312,侧壁部311和底壁部312共同围成一个缓存腔314,侧壁部311连接在底壁部312的上部。安装组件200的上盖210设置有进液通道212,该进液通道212能够连通缓存腔314和储液腔130,储液腔130中的液体可以通过该进液通道212流入缓存腔314中。侧壁部311具有侧周面311a和顶面311b,顶面311b水平设置,侧周面311a竖直设置,顶面311b连接在侧周面311a与缓存腔314的侧壁314a之间,也可以理解为侧周面311a与缓存腔314的侧壁314a相对设置,顶面311b与缓存腔314的底壁314b相对设置。上述侧周面311a与侧壁314a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以定义以侧壁部311的壁厚h。底壁部312的底面为雾化面312a,显然,雾化面312a相对侧周面311a更加远离储液腔130,雾化面312a与顶面311b朝向相反,即两者相背设置。发热体设置在该雾化面312a上,缓存腔314中的液体可以通过底壁部312的内部不断渗透至雾化面312a,当发热体产生热量时,雾化面312a上的液体将吸收该热量而雾化形成烟雾。多孔陶瓷材料制成的雾化芯310具有很好的耐高温特性,渗透在雾化芯310中的液体不会在高温条件下与雾化芯310产生化学反应,防止液体因参与不必要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浪费,也能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该雾化面312a与缓存腔314的底壁314b刚好朝向相反,即两者相背设置,该底壁314b与雾化面312a之间的竖直距离可以定义为底壁部312的壁厚H,此时,侧壁部311的壁厚h小于底壁部312的壁厚H。
参阅6至图8、及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参阅图13,密封件320可以仅包括第一密封部322,第一密封部322水平设置并位于侧壁部311的顶面311b,此时,第一密封部322抵压在上盖210与该顶面311b之间,即第一密封部322覆盖顶面311b,第一密封部322上开设有通孔322a,该通孔322a连通缓存腔314和进液通道212,储液腔130中的液体依次经进液通道212和通孔322a而流入缓存腔314。该第一密封件321并未对雾化芯310的侧周面311a形成套设(即裹覆)作用,这样外界进入进气通道13中的空气可以从侧周面311a直接穿透侧壁部311进入缓存腔314,最后再从缓存腔314进入储液腔130。又如,密封件320还包括与第一密封部322连接的第二密封部321,该第二密封部321竖直设置并套设在侧壁部311的侧周面311a上,即第二密封部321覆盖侧周面311a,使得第二密封部321抵压在雾化芯310与上盖210、底座220之间。通过设置该第二密封部321,可以有效防止进液通道212中的液体经雾化芯310与上盖210之间的缝隙泄露,避免雾化器10产生漏油。第二密封部321上开设有贯穿孔321a,贯穿孔321a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该贯穿孔321a即为上述第一气流通道12。再如,密封件320还可以包括与第二密封部321的下端连接的第三密封部323,侧壁部311上具有与侧周面311a弯折连接的台阶面311c,该台阶面311c可以水平设置并与侧周面311a垂直,台阶面311c与雾化面312a的朝向相同,两者均朝下设置,第三密封部323抵接在该台阶面311c与底座220的支撑面221b之间,即第三密封部323覆盖台阶面311c。当密封件320同时包括第二密封部321、第一密封部322和第三密封部323时,密封件320的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且,密封件320从周向和轴向两个方向对雾化芯310同时形成包覆作用,进一步提高密封件320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密封件320对雾化芯310形成保护作用。
密封件320可以为硅胶密封件,即密封件320采用硅胶材料制成,密封件320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防止雾化芯310上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壳体100上,避免用户握持壳体100时产生发烫的感觉。并且,也避免雾化芯310上的热量损失,尽可能使得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全部用来对液体进行雾化,即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参阅图6至图9,安装组件200的底座220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21a,第一凹槽221a由支撑面221b的一部分向下凹陷设定深度形成,第一凹槽221a与进气通道13连通,密封件320的第二密封部321和第三密封部323可以对第一凹槽221a在支撑面221b上的部分开口进行盖合,并且,底座220的支撑部221、第二密封部321与上盖210三者共同围成一个空腔101,该空腔101同时连通第一凹槽221a和第一气流通道12,此时,第一凹槽221a与空腔101两者共同形成上述第二气流通道11。当然,第一凹槽221a也可以开设在密封件320上。外界空气依次经进气通道13、第一凹槽221a和空腔101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2时,由于雾化芯310的侧壁部311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加上密封件320隔断进气通道13与储液腔130之间的连通,第一气流通道12中的空气将继续透过侧壁部311而快速进入缓存腔314,即通过侧壁部311中的微孔导入缓存腔314。当储液腔130中的液体减少时,进入缓存腔314中的空气将填充储液腔130因液体减少而释放的空间(图9中虚线箭头所指路径即为空气的流动路径),从而提高储液腔130中的空气压力,使得储液腔130中的液体在单位时间内快速抵达雾化面312a进行雾化(图9中实线箭头所指路径即为液体的流动路径),即下液顺畅,防止因液体供应不足而导致雾化芯310干烧,最后避免干烧所产生的焦味和其它有害物质,提高用户抽吸体验,同时延长整个雾化组件300的使用寿命。
对于传统的雾化组件300,进气通道13中空气直接从雾化面312a透过底壁部312进入缓存腔314,即通过底壁部312中的微孔导入缓存腔314。但是底壁部312微孔的孔径较小且延伸方向不一致,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再加上液体在雾化面312a处被雾化,缓存腔314中的液体更容易朝向雾化面312a流动(即向下流动),使得底壁部312的微孔中填充了较多的液体,故空气在底壁部312中的流动阻力较大,使得单位时间内经缓存腔314进入储液腔130中的空气不够而无法形成足够的空气压力,导致储液腔130中的液体无法快速抵达雾化面312a,即下液不畅,最终使得雾化芯310产生干烧。而对于上述实施例,由于液体不易受重力的影响而填充在侧壁部311的微孔中,从而减少空气从侧周面311a穿透侧壁部311时的流动阻力,同时,侧壁部311的壁厚h小于底壁部312的壁厚H,空气通过侧壁部311的路径较短,故空气通过侧壁部311的流动阻力和路径较小,使得空气透过侧壁部311进入缓存腔314的时间大幅小于空气透过底壁部312进入缓存腔314的时间,因此,单位时间内存在更多量的空气从第一气流通道12透过侧壁部311进入缓存腔314,该更多量的空气最后进入储液腔130而形成相对更高的空气压力,确保储液腔130的液体快速抵达雾化面312a以防止干烧。
为防止液体通过第二密封部321的第一气流通道12(即贯穿孔321a)泄露至雾化组件300之外,第一气流通道12的横截面尺寸控制在0.1mm~2mm之间,其具体取值可以为0.1mm、0.5mm、0.8mm或2mm等。当液体的粘度增大时,可以适当增大第一气流通道12的横截面尺寸,反之,当液体的粘度减少时,可以适当减少第一气流通道12的横截面尺寸。
同时参阅图6至图7,图10至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300还包括隔液透气件330,隔液透气件330大致呈片状结构,隔液透气件330可以包括四氟乙烯片、芳烯片或植物纤维片,即隔液透气件330可以采用四氟乙烯、芳烯或植物纤维等材料支撑,植物纤维可以为无纺布、有机棉或生态棉等。通过采用上述材料,可以使得空气能快速透过隔液透气件330,即空气从隔液透气件330的一侧流经隔液透气件330内部而进入隔液透气件330另的一侧,隔液透气件330具有很好的透气性能;同时使得液体无法透过隔液透气件330,即液体无法从隔液透气件330的一侧流经隔液透气件330内部而进入隔液透气件330另的一侧,隔液透气件330具有很好的隔液性能。因此,隔液透气件330具有良好的隔液性能和透气性能。并且,在保证隔液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基础上,上述材料制成的隔液透气件330可以很薄,从而减少隔液透气件330的体积和安装空间,使得整个雾化组件300结构更加紧凑。隔液透气件330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5mm~2mm,其具体取值可以为0.5mm、0.9mm、1mm或2mm等。
隔液透气件330可以容置在上述空腔101中,并且可以完全填充整个空腔101,使得隔液透气件330抵压在第二密封部321和整个安装组件200之间,进而使得隔液透气件330封堵第一气流通道12远离侧壁部311的端口。此时,第一凹槽221a构成第二气流通道11,第一凹槽221a与隔液透气件330的底面相对应,第一凹槽221a中的空气从隔液透气件330的底面进入隔液透气件330的内部并到达第一气流通道12,因此,进气通道13中的空气依次经第一凹槽221a、隔液透气件330、第一气流通道12和侧壁部311并最终进入储液腔130。当然,上盖210还可以开设有第二凹槽211,第二凹槽21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与第一凹槽221a相互连通,第二凹槽211与隔液透气件330的侧面相对应,此时,第一凹槽221a和第二凹槽211两者共同构成第二气流通道11,第一凹槽221a中的空气同样先从隔液透气件330的底面进入隔液透气件330的内部并到达第一气流通道12,第二凹槽211中的空气则从隔液透气件330的侧面进入隔液透气件330的内部并到达第一气流通道12,即第二气流通道11中的空气可以同时从隔液透气件330的底面和侧面两个位置进入隔液透气件330的内部,这样能进一步提高空气透过隔液透气件330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2并最终到达储液腔130的速度。
通过设置上述隔液透气件330,使得隔液透气件330对第一气流通道12的端口形成封堵作用,隔液透气件330能够阻止液体流出第一气流通道12并允许空气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2。换言之,其良好的透气性能可以保证第二气流通道11中的空气快速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2;同时,其良好的隔液性能可以更加有效阻止雾化芯310中的液体经第一气流通道12泄露出去,从而避免液体的浪费,也避免泄露的液体对其它元器件构成污染或侵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0,电源组件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底座220的底部,电源组件通过电极400与雾化面312a上的发热体连接,使得电源组件能够对发热体供电,进而使得发热体将电能转化为供液体雾化形成烟雾的热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机构,开设有用于存储液体的储液腔和连通外界的进气通道;及
雾化组件,包括雾化芯和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覆盖部分所述雾化芯、且与所述主体机构相抵压以密封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芯具有侧周面;其中,外界进入所述进气通道中的空气能够从所述主体机构和雾化组件之间,经所述侧周面穿透所述雾化芯进入所述储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部和底壁部,所述侧周面位于所述侧壁部上,所述侧壁部和底壁部共同围设成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缓存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的壁厚小于所述底壁部的壁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缓存腔和所述储液腔的进液通道,所述储液腔中的液体经过所述进液通道流入所述缓存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具有顶面,所述顶面与所述侧周面连接并朝向所述储液腔,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覆盖所述顶面并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包括覆盖在所述侧周面上并与所述第一密封部连接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上开设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中的空气能够经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抵达至所述侧周面以穿透所述雾化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具有与所述侧周面弯折连接并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台阶面,所述密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密封部连接的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三密封部覆盖所述台阶面并所述主体机构相抵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雾化芯盖合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所述主体机构与所述雾化组件围成空腔,所述空腔同时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座与上盖,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上盖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接并与所述限位部卡扣连接,所述支撑部、第二密封部和上盖共同围成所述空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隔液透气件,所述隔液透气件用于阻止液体流出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并允许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液透气件抵压在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主体机构之间、并封堵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远离所述侧周面的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液透气件包括聚四氟乙烯片、芳烯片或植物纤维片,所述隔液透气件的厚度为0.5mm~2mm。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座与上盖,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之间,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部和限位部,所述支撑部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雾化组件盖合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所述上盖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接并与所述限位部卡扣连接,所述支撑部、第二密封部和上盖共同围成空腔,所述隔液透气件收容在所述空腔中,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空气穿透所述隔液透气件进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的空气穿透所述隔液透气件进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横截面尺寸为0.1mm~2m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雾化芯;所述密封件包括硅胶密封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壳体和安装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部和插置部,所述本体部围设成内腔,所述插置部和所述安装组件均位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本体部、插置部和安装组件三者将部分所述内腔分隔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插置部的一端插置在所述安装组件上、并开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通道。
18.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和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组件用于向所述雾化组件供电。
CN201921999907.8U 2019-11-19 2019-11-19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1910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9907.8U CN211910558U (zh) 2019-11-19 2019-11-19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9907.8U CN211910558U (zh) 2019-11-19 2019-11-19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10558U true CN211910558U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9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9907.8U Active CN211910558U (zh) 2019-11-19 2019-11-19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105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1603A1 (zh) * 2020-09-23 2022-03-3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15964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1603A1 (zh) * 2020-09-23 2022-03-31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15964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3016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9768986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EP3895562B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1101193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736927U (zh) 雾化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137963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191055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45884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48297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216488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1466614A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2852497U (zh) 电加热气溶胶形成装置
WO2019157875A1 (zh) 抛弃式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WO2023011553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450494A (zh) 雾化器支架、雾化器组件和雾化器
CN113208176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545544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09092U (zh) 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CN210329335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13369903U (zh) 一种具有缓冲仓防漏液的雾化装置
CN2132153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3287789A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6268602A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3170925A (zh) 一种负压防漏式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