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9714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9714U
CN219939714U CN202321167589.5U CN202321167589U CN219939714U CN 219939714 U CN219939714 U CN 219939714U CN 202321167589 U CN202321167589 U CN 202321167589U CN 219939714 U CN219939714 U CN 219939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er
atomizing
side wall
flow block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75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冠宇
孙洪涛
李蒸文
姚雪刚
雷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75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9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9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9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壳体组件、雾化芯和阻流件,壳体组件具有雾化腔,雾化腔的底部具有进气孔,雾化芯至少部分设置于雾化腔内,阻流件设置于雾化腔内,且位于雾化芯与进气孔之间,雾化芯和进气孔均与阻流件间隔设置。通过上述设置,由设置于雾化芯与进气孔之间的阻流件对经由进气孔进入到雾化腔的空气进行阻挡,有效避免了空气直接冲击雾化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雾化器中空气直接冲击雾化芯导致雾化芯温度低、雾化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升了雾化口感。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器一般包括雾化芯、雾化腔和进气孔,雾化芯用于在通电状态下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进气孔与雾化腔流体连通,空气经进气孔进入到雾化腔中与气溶胶混合并流出气孔。
现有技术中,空气容易直接冲击雾化芯,导致雾化芯温度下降,进而导致雾化效率降低,影响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雾化器中空气直接冲击雾化芯导致雾化芯温度低、雾化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壳体组件,具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的底部具有进气孔;
雾化芯,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
阻流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且位于所述雾化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所述雾化芯和所述进气孔均与所述阻流件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壳体,具有出气管;
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安装座具有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腔的顶部具有出气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安装座包括密封件和底座,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端;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密封件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具有环形侧壁和底壁,所述凹槽的底壁设置有所述进气孔;所述阻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环形侧壁和底壁均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包括导液件和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置于所述导液件的外表面,所述发热丝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引脚,所述阻流件通过所述引脚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流件对应于所述引脚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引脚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以将所述阻流件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的宽度大于所述雾化器的厚度,所述环形侧壁包括沿所述雾化器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沿所述雾化器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间距和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二侧壁的间距相等,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间距为2.5-4mm;和/或
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三侧壁的间距和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四侧壁的间距相等,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三侧壁的间距为1.5-2.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出气管一端的盖设部,所述盖设部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进液孔,所述进液孔流体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芯;所述盖设部靠近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对应于所述凹槽设置,所述连通槽与所述凹槽配合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连通槽的底壁设置有所述出气孔,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嵌设于所述出气孔内,所述出气孔流体连通所述出气管和所述雾化腔;
所述环形侧壁包括沿所述雾化器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对应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密封件的表面对应于两个所述进液孔还设置有两个集液槽,沿着所述雾化器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集液槽间隔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所述雾化芯的两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且延伸至所述集液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所述长边的长度为7-9mm;和/或,所述短边的长度为3-4mm;和/或,所述阻流件的厚度为0.2-0.8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流件呈平板状;或所述阻流件呈弧形板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阻流件呈弧形板状,所述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40-6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
雾化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任一种雾化器;
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用于为所述雾化器提供能量。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壳体组件、雾化芯和阻流件,壳体组件具有雾化腔,雾化腔的底部具有进气孔,雾化芯至少部分设置于雾化腔内,阻流件设置于雾化腔内,且位于雾化芯与进气孔之间,雾化芯和进气孔均与阻流件间隔设置。通过上述设置,由设置于雾化芯与进气孔之间的阻流件对经由进气孔进入到雾化腔的空气进行阻挡,有效避免了空气直接冲击雾化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雾化器中空气直接冲击雾化芯导致雾化芯温度低、雾化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升了雾化口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阻流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提供的阻流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雾化芯附近温度场分布图;
图10是现有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附近温度场分布图;
图11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出气孔温度场分布图;
图12是现有技术的雾化器的出气孔温度场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300,该电子雾化装置300可用于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电子雾化装置30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雾化器100和电源组件200。
其中,雾化器100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该雾化器100具体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美容、休闲吸食等。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00可用于电子气溶胶化装置,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并产生气溶胶,以供抽吸者抽吸,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休闲吸食为例。
雾化器100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实施例所涉及的雾化器100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电源组件200包括电池(图未示)和控制器(图未示)。电池用于为雾化器100的工作提供电能,以使得雾化器100能够加热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气溶胶;控制器用于控制雾化器100工作。电源组件200还包括电池支架(图未示)、气流传感器(图未示)等其他元件。
参阅图2至图6,图2是图1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另一截面示意图,图5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和图4,本申请中,雾化器100包括壳体组件、雾化芯3和阻流件4,壳体组件具有雾化腔21,雾化腔21的底部具有进气孔22,雾化芯3至少部分设置于雾化腔21内,阻流件4设置于雾化腔21内,且位于雾化芯3与进气孔22之间,雾化芯3和进气孔22均与阻流件4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通过在雾化芯3与进气孔22之间设置阻流件4,可以使得经进气孔22进入到雾化腔21的空气被阻流件4阻挡分流,不会直接流向雾化芯3对雾化芯3造成冲击,使得流经雾化芯3的雾化面的空气减少,不会导致雾化芯3温度降低,避免了对雾化芯3的雾化效率的影响,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雾化器中空气直接冲击雾化芯导致雾化芯温度低、雾化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升了雾化温度,进而提升了雾化口感;同时,将阻流件4与雾化芯3和进气孔22均间隔设置,可以保证空气经进气孔22顺畅的进入到雾化腔21内,通过阻流件4的扰流作用,也使得空气与雾化腔21内的气溶胶可以更充分更均匀的混合,有利于降低出气孔235的温度,进一步提升雾化口感。
参见图3至图6,壳体组件包括壳体1和安装座2,安装座2设置于壳体1内,与壳体1配合形成储液腔11,储液腔1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安装座2具有雾化腔21,安装座2的底部具有进气孔22,雾化腔21与进气孔22流体连通,壳体1具有出气管12,雾化腔21的顶部具有出气孔235,出气管12与出气孔235连通。
具体的,安装座2包括密封件23和底座24,密封件23套设于底座24靠近出气管12的一端,密封件23与壳体1配合形成了储液腔11,储液腔1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底座24靠近密封件23的表面具有凹槽241,凹槽241为雾化腔21的一部分,凹槽241具有环形侧壁和底壁243,进气孔22设置于凹槽241的底壁243,从而使得进气孔22与雾化腔21流体连通。雾化芯3部分设置于凹槽241内,阻流件4设置于凹槽241内且与环形侧壁和底壁243均间隔设置,且阻流件4位于底壁243与雾化芯3之间,以对进入雾化腔21的空气进行阻挡。
本实施例中,密封件23包括盖设部231和环绕连接于盖设部231外沿的围设部232,盖设部231设置于底座24靠近出气管12的一端,围设部232环绕设置于底座24的外围。盖设部231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进液孔233,进液孔233流体连通储液腔11和雾化芯3,以使得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被雾化芯3吸收并加热雾化生成气溶胶。盖设部231靠近底座24的表面设置有连通槽234,连通槽234对应于底座24的凹槽241的位置设置,连通槽234与凹槽241配合形成了雾化腔21。连通槽234的底壁设置有出气孔235,出气管12靠近底座24的一端嵌设于出气孔235内,使得出气孔235流体连通出气管12和雾化腔21,雾化芯3加热雾化生成的气溶胶与从进气孔22进入到雾化腔21内的空气混合后经出气孔235流向出气管12并最终被用户吸食。
本实施例中,雾化芯3包括导液件31和发热丝32,发热丝32设置于导液件31的外表面,发热丝3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引脚33,阻流件4通过引脚33固定于凹槽241内。具体的,如图3所示,阻流件4对应于雾化芯3的两个引脚33的位置设置有通孔41,两个引脚33分别穿设于两个通孔41内,通过阻流件4的通孔41与发热丝32的引脚33之间的摩擦力将阻流件4固定于凹槽241内。其中,通孔41的孔径与发热丝32两端的引脚33的直径匹配,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发热丝32两端的引脚33为圆柱状,通孔41为圆孔,通孔41的孔径为0.2-0.3mm的范围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热丝32两端的引脚33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长条状或片状;阻流件4上也可以不设置通孔41,引脚33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将阻流件4固定于凹槽241内,例如,两个引脚33弯折形成对应设置的卡设部或支撑部,阻流件4的两端设置于引脚33的卡设部或支撑部内,引脚33的卡设部或支撑部对阻流件4进行支撑固定或夹持固定,以将阻流件4固定于凹槽241内,保证引脚33对阻流件4的固定效果。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通过发热丝32两端连接的引脚33将阻流件4固定于凹槽241内,避免了在凹槽241内设置单独的结构件以固定阻流件4,节省了构件,简化了结构;同时,也避免了直接通过阻流件4与凹槽241的环形侧壁接触而固定阻流件4时,阻流件4与环形侧壁接触设置而没有间隙,在接触位置处阻流件4对空气进行阻挡导致空气不能从阻流件4与环形侧壁的接触位置处进入到阻流件4与雾化芯3之间的问题,进而避免了空气与雾化生成的气溶胶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发生,保证雾化效率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雾化口感。
本实施例中,雾化器100的宽度大于雾化器100的厚度,凹槽241的环形侧壁包括沿雾化器1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244和第二侧壁245,阻流件4与第一侧壁244的间距和阻流件4与第二侧壁245的间距相等,具体的,阻流件4与第一侧壁244之间的间距为2.5-4mm,阻流件4与第二侧壁245之间的间距也为2.5-4mm。可以理解,将阻流件4与第一侧壁244和第二侧壁245均间隔设置且阻流件4与第一侧壁244和第二侧壁245之间等间距设置,可以使得流经阻流件4与第一侧壁244之间的间隙和阻流件4与第二侧壁245之间的间隙的空气更均匀,沿着雾化器100的宽度方向,流经阻流件4两侧的空气的流量相差不大,更有利于空气与雾化芯3加热雾化生成的气溶胶更均匀的混合,提升了雾化口感。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阻流件4与第一侧壁244之间的间距和阻流件4与第二侧壁245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相等,阻流件4与第一侧壁244之间的间距和阻流件4与第二侧壁245之间的间距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具体的,可以根据凹槽241的第一侧壁244和第二侧壁245之间的距离进行设置,只要保证空气可以经阻流件4与第一侧壁244之间的间隙和阻流件4与第二侧壁245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阻流件4与雾化芯3之间与气溶胶进行混合即可。
环形侧壁还包括沿雾化器10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246和第四侧壁247,本实施例中,阻流件4与第三侧壁246之间的间距和阻流件4与第四侧壁247之间的间距相等,具体的,阻流件4与第三侧壁246之间的间距为1.5-2.5mm,阻流件4与第四侧壁247之间的间距也为1.5-2.5mm。可以理解,将阻流件4与第三侧壁246和第四侧壁247均间隔设置且阻流件4与第三侧壁246和第四侧壁247之间等间距设置,可以使得流经阻流件4与第三侧壁246之间的间隙和阻流件4与第四侧壁247之间的间隙的空气更均匀,沿着雾化器100的厚度方向,流经阻流件4两侧的空气的流量相差不大,更有利于空气与雾化芯3加热雾化生成的气溶胶更均匀的混合,提升了雾化口感。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阻流件4与第三侧壁246之间的间距和阻流件4与第四侧壁247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相等,例如,阻流件4与第三侧壁246之间的间距小于阻流件4与第四侧壁247之间的间距;阻流件4与第三侧壁246之间的间距和阻流件4与第四侧壁247之间的间距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具体的,可以根据凹槽241的第三侧壁246和第四侧壁247之间的距离进行设置,只要保证空气可以经阻流件4与第三侧壁246之间的间隙和阻流件4与第四侧壁247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阻流件4与雾化芯3之间与气溶胶进行混合即可。
阻流件4设置于雾化芯3与进气孔22之间,进气孔22设置于凹槽241的底壁243,具体的,阻流件4与雾化芯3和阻流件4与凹槽241的底壁243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可以理解,将阻流件4与雾化芯3和阻流件4与凹槽241的底壁243之间等间距设置,可以使得阻流件4对空气的扰流作用更强,效果更好,更有效减少流经雾化芯3的雾化面的空气,进一步提升雾化芯3的雾化温度,提升雾化效率;同时,经进气孔22进入到凹槽241内的空气经阻流件4的扰流作用后,与雾化芯3加热雾化生成的气溶胶进行更好更均匀的混合,使得空气与气溶胶混合更充分,降低了出气孔235处的温度,进一步提升了雾化口感。
如图6所示,底座24的凹槽241的第一侧壁244和第二侧壁245靠近出气管12的一端对应设置有安装槽248,底座24靠近密封件23的表面还设置有两个集液槽249,两个集液槽249分别对应于两个进液孔233的位置设置,沿着雾化器100的宽度方向,两个集液槽249分别设置于凹槽241的两侧且与凹槽241间隔设置。沿着雾化器100的宽度方向,雾化芯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安装槽248内且延伸至集液槽249内,可以将雾化芯3稳定的固定安装于安装座2上。储液腔1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经进液孔233流向雾化芯3的两端被雾化芯3吸收并加热雾化。可以理解,在底座24上对应于密封件23的进液孔233的位置设置集液槽249,可以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泄漏,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流向电源组件200一侧影响电子雾化装置300的性能,同时,集液槽249也可以盛积冷凝液,避免液体泄漏。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液件31呈柱状,导液件31可以为导液棉或多孔陶瓷等其他材料制备形成的多孔结构。导液件31包括发热段(图未标)和支撑段(图未标),沿着雾化器100的宽度方向,支撑段连接于发热段的两端,支撑段设置于安装槽248内且延伸至集液槽249内,发热段设置于雾化腔21内,具体的,发热段设置于底座24的凹槽241内,发热丝32绕设于雾化芯3的雾化面,具体的,发热丝32绕设于位于发热段的导液件31的外表面,发热丝3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引脚33以固定阻流件4。
阻流件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阻流件4的长边的尺寸与雾化芯3的长度以及沿着雾化器100的宽度方向上凹槽241的尺寸适配,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阻流件4的长边的长度在7-9mm的范围内。阻流件4的短边的尺寸与雾化芯3的宽度以及沿着雾化器100的厚度方向上凹槽241的尺寸适配,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阻流件4的短边的长度在3-4mm的范围内。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沿着雾化器100的轴向,阻流件4的厚度在0.2-0.8mm的范围内。将阻流件4的长边的尺寸和/或短边的尺寸和/或阻流件4的厚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得阻流件4的扰流效果更强。
参阅图7至图8,图7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阻流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提供的阻流件的截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阻流件4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参见图7,在一实施方式中,阻流件4设置为弧形板状结构,阻流件4朝向雾化芯3一侧弯曲,如图8所示,阻流件4的纵截面形状呈弧形,本实施方式中,阻流件4的弧形对应的圆心角A为40-60°。可以理解,将阻流件4设置为朝向雾化芯3一侧弯曲的弧形板状结构,可以使得阻流件4对经进气孔22进入到凹槽241内且流向阻流件4表面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弧形表面可以更好的引导空气进入到阻流件4与雾化芯3之间的位置处与气溶胶进行混合,有利于提升空气的流动速度,提升雾化效率;同时,将弧形的圆心角A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得阻流件4的扰流效果更强,更有利于空气与气溶胶均匀混合,避免弧形对应的圆心角A过小或过大时,影响雾化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阻流件4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阻流件4可以设置为平板状结构,阻流件4的纵截面形状呈矩形,只要可以对控制进行扰流和阻挡,避免经进气孔22进入凹槽241内的空气直接流向雾化芯3表面即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雾化器100的轴向的平面上,沿着雾化器100的宽度方向,阻流件4的投影覆盖雾化芯3的投影的80%-120%,即阻流件4的投影的长度为雾化芯3的投影的长度的80%-120%;沿着雾化器100的厚度方向,阻流件4的投影覆盖雾化芯3的投影的80%-120%,即阻流件4的投影的宽度为雾化芯3的投影的宽度的80%-120%,其中,阻流件4的投影的中心与雾化芯3的投影的中心重合。
可以理解,沿着雾化器100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阻流件4的投影均覆盖雾化芯3的投影的80%-120%,可以使得阻流件4对经进气孔22进入到凹槽241内的空气的阻挡和扰流效果更优,既可以避免阻流件4的投影覆盖雾化芯3的投影的比例过大时,阻流件4与环形侧壁之间的间距过小,空气不能顺畅的从阻流件4与环形侧壁之间的间隙处流行阻流件4与雾化芯3之间,导致空气与气溶胶混合不均匀,进而导致出气孔235处温度过高,影响雾化口感的问题发生,也可以避免阻流件4的投影覆盖雾化芯3的投影的比例过小时,阻流件4与环形侧壁之间的间距过大,阻流件4不能对空气进行很好的阻挡和扰流,导致空气仍会直接流向雾化芯3的雾化面,进而导致雾化芯3的雾化温度降低而影响雾化效率的问题发生,有利于提升雾化器100的雾化性能。
参阅图9至图12,图9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雾化芯附近温度场分布图,图10是现有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附近温度场分布图,图11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的出气孔温度场分布图,图12是现有技术的雾化器的出气孔温度场分布图。
参见图9至图12,发明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100与现有技术的雾化器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相同的实验,测量了雾化芯3附近的温度和出气孔235的温度,得到了如图9至图12所示的温度分布结果,发明人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本申请的雾化器100的雾化芯3附近的温度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雾化器提升了将近10℃,实验结果验证了在雾化器100的雾化芯3与进气孔22之间设置阻流件4,有效提升了雾化器100的温度,提升了雾化效率,在相同的功率下本申请的雾化器100的雾化芯3加热雾化生成了更多的气溶胶,提升了雾化口感;同时,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100的出气孔235位置处的温度相较于现有技术的雾化器降低了将近3℃,实现了对出气孔235的气溶胶温度的调控,满足了用户对合适的气溶胶温度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雾化口感,改善了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具有雾化腔;所述雾化腔的底部具有进气孔;
雾化芯,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
阻流件,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且位于所述雾化芯与所述进气孔之间,所述雾化芯和所述进气孔均与所述阻流件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壳体,具有出气管;
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安装座具有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腔的顶部具有出气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安装座包括密封件和底座,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端;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密封件的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具有环形侧壁和底壁,所述凹槽的底壁设置有所述进气孔;所述阻流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环形侧壁和底壁均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导液件和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置于所述导液件的外表面,所述发热丝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引脚,所述阻流件通过所述引脚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件对应于所述引脚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引脚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以将所述阻流件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的宽度大于所述雾化器的厚度,所述环形侧壁包括沿所述雾化器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沿所述雾化器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间距和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二侧壁的间距相等,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间距为2.5-4mm;和/或
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三侧壁的间距和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四侧壁的间距相等,所述阻流件与所述第三侧壁的间距为1.5-2.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出气管一端的盖设部,所述盖设部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进液孔,所述进液孔流体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雾化芯;所述盖设部靠近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对应于所述凹槽设置,所述连通槽与所述凹槽配合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连通槽的底壁设置有所述出气孔,所述出气管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嵌设于所述出气孔内,所述出气孔流体连通所述出气管和所述雾化腔;
所述环形侧壁包括沿所述雾化器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对应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密封件的表面对应于两个所述进液孔还设置有两个集液槽,沿着所述雾化器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集液槽间隔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所述雾化芯的两端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且延伸至所述集液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长边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短边,所述长边的长度为7-9mm;和/或,所述短边的长度为3-4mm;和/或,所述阻流件的厚度为0.2-0.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件呈平板状;或所述阻流件呈弧形板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件呈弧形板状,所述弧形对应的圆心角为40-60°。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用于为所述雾化器提供能量。
CN202321167589.5U 2023-05-15 2023-05-1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9939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7589.5U CN219939714U (zh) 2023-05-15 2023-05-1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7589.5U CN219939714U (zh) 2023-05-15 2023-05-1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9714U true CN219939714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5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7589.5U Active CN219939714U (zh) 2023-05-15 2023-05-15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9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95941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atomizer thereof
US20240016224A1 (en)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and vaporizer thereof and vaporization assembly
CN11331756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8551344U (zh) 电磁线圈、雾化结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91898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701634U (zh) 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993971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568752A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芯
CN21818524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8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45539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电源组件
CN211011756U (zh) 盒盖、水盒、加湿装置及吹风设备
CN216135189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93971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1303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33680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2083191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03445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83791U (zh) 雾化芯、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9613082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芯
CN2187842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1819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5958370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889285U (zh) 一种雾化芯及雾化器
CN21906946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