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3837U - 灯盘结构及面板灯 - Google Patents

灯盘结构及面板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3837U
CN219933837U CN202321139800.2U CN202321139800U CN219933837U CN 219933837 U CN219933837 U CN 219933837U CN 202321139800 U CN202321139800 U CN 202321139800U CN 219933837 U CN219933837 U CN 219933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panel
assembly
diffusion plate
assembly groove
pane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98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泽鑫
吴思良
张磊
谢志荣
王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98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3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3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3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盘结构及面板灯,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包括灯盘主体,灯盘主体具有向前开口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的前开口为出光口,灯盘主体上,沿出光口的周向开设有可变形的装配槽,装配槽向内侧开口,且装配槽的前后宽度从外向内逐渐增大。装配槽的开口区域对扩散板的边缘形成导向作用,扩散板的四周边缘能方便的进入装配槽,装配便捷性高;扩散板与灯盘结构直接卡装,避免单独设置面框和相应的锁附螺丝等构件,零部件数量少,装配难度低,能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装配步骤,提升装配效率;压合后,装配槽的前侧壁和后侧壁能在前后方向上可靠夹持扩散板的边缘,能有效改善因构件的制造及装配误差导致扩散板装配不良的问题。

Description

灯盘结构及面板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盘结构及面板灯。
背景技术
面板灯在现代家居中被广泛使用,其外观造型简洁美观,光线柔和,是一种高品质的照明装备。现有的面板灯,主要包括灯盘、光源、面框和扩散板,光源安装于灯盘上,面框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安装于灯盘上,面框和灯盘配合固定扩散板,这种装配方式存在一下缺陷:1)由于采用面框以及锁附螺丝等零件,零件数量多,组装过程繁琐,生产及组装成本均较高;2)成品设计时,还需要考虑面框对整灯出光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因面框的制造和装配误差累积,导致扩散板装配不牢而晃动的问题,整灯设计难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灯盘结构及面板灯,旨在解决现有面板灯需要使用面框等构件进行扩散板的装配,面板灯的零部件数量众多,装配难度高,且容易出现装配不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灯盘结构,包括灯盘主体,所述灯盘主体具有向前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前开口为出光口,所述灯盘主体上,沿所述出光口的周向开设有可变形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向内侧开口,且所述装配槽的前后宽度从外向内逐渐增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配槽的前侧壁从外至内逐渐向前倾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槽的后侧壁垂直于前后方向。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槽的后侧壁从外至内逐渐向前倾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配槽内,于所述装配槽的前侧壁处还固装有密封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的后侧面形成有密封凸条,所述密封凸条沿所述出光口的周向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凸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密封凸条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分布。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灯盘主体的侧壁从后至前逐渐向外倾斜。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灯盘主体前端的外边缘向后折弯形成安装翻边。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灯盘主体上形成装配槽,利用扩散板自身的弹性和韧性,装配时稍微拱起扩散板,就能使扩散板的四周边缘全部进入装配槽中,最后通过治具压合,即可完成扩散板的装配,这种装配方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装配槽的前后宽度从外向内逐渐增大,装配槽的开口区域对扩散板的边缘形成导向作用,扩散板的四周边缘能方便的进入装配槽,实现扩散板与灯盘主体的预定位,装配便捷性高;2)扩散板与灯盘结构直接卡装,避免单独设置面框和相应的锁附螺丝等构件,零部件数量少,装配难度低;3)压合后,装配槽的前侧壁和后侧壁能在前后方向上可靠夹持扩散板的边缘,能有效改善因构件的制造及装配误差导致扩散板装配不良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面板灯,包括:
上述的灯盘结构;
光源模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扩散板,边缘嵌装于所述装配槽中,且所述扩散板的前板面与所述密封圈紧密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灯盘结构,实现灯盘与扩散板装配结构的一体化设计,且由于装配槽的前后宽度从外向内逐渐增大,扩散板的四周边缘能方便的进入装配槽,装配便捷性高;同时,避免单独设置面框和相应的锁附螺丝等构件,整灯零部件数量少,装配难度低;另外,由于装配槽的后侧壁和密封圈在压合后前后夹持扩散板,密封圈还提供弹性的夹持作用力,通过密封圈与扩散板的紧密贴合,能有效避免扩散板前后晃动的问题,进而有效改善因构件的制造及装配误差导致扩散板装配不良的问题,密封圈还能在扩散板与灯盘结构的装配位置进行有效密封,对灯盘结构内部的光源进行有效防护,同时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面板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面板灯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灯盘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灯盘主体的局部断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采用的灯盘主体和扩散板的局部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面板灯的局部断面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采用的灯盘主体的局部断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灯盘结构;
100、灯盘主体;101、容置空间;102、出光口;110、装配槽;111、前侧壁;112、后侧壁;113、支撑凸条;120、密封圈;121、密封凸条;122、容胶槽;130、侧壁;140、安装翻边;150、延伸边;160、导向部;
2、扩散板;
3、驱动器;
4、安装件;
5、光源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术语“前”指的是平行于整灯出光方向的方向,术语“后”指的是背离整灯出光方向的方向,术语“内”指的是朝向灯盘主体前后中轴的方向,术语“外”指的是背离灯盘主体前后中轴的方向。其余方位词,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上”、“下”、“左”、“右”、“顺时针”、“逆时针”、“高”、“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盘结构进行说明。所述灯盘结构1,包括灯盘主体100,灯盘主体100具有向前开口的容置空间101,容置空间101的前开口为出光口102,灯盘主体100上,沿出光口102的周向开设有可变形的装配槽110,装配槽110向内侧开口,且装配槽110的前后宽度从外向内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灯盘主体100为一体成型构件,其成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体冲压成型。灯盘主体100整体呈薄板状,装配槽110也由薄板结构折弯形成,一方面能减轻灯盘主体100的重量且便于散热,另一方面,也方便压紧装配槽100。
本实施例中,为了在扩散板2卡入装配槽110后实现装配槽的压紧变形,灯盘主体100整体可采用铝合金等材质,方便通过治具挤压变形,同时重量也较轻。
本实施例中,光源一般设于灯盘主体100的后侧面,故而灯盘主体100的后侧面为薄弱区域,灯盘主体100的后侧面可设置多个向前凸出的凸筋,相邻的凸筋之间形成光源安装区域,光源安装在相邻两个凸筋之间,凸筋对灯盘主体100的后侧面形成有效的加强作用,同时,还能增加灯盘主体100后侧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凸筋示例性的被示出为矩形凸筋。
本实施例提供的灯盘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灯盘主体100上形成装配槽110,利用扩散板2自身的弹性和韧性,装配时稍微拱起扩散板2,就能使扩散板2的四周边缘全部进入装配槽110中,最后通过治具压合,即可完成扩散板的装配,这种装配方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装配槽110的前后宽度从外向内逐渐增大,装配槽110的开口区域对扩散板2的边缘形成导向作用,扩散板2的四周边缘能方便的进入装配槽110,实现扩散板2与灯盘主体100的预定位,装配便捷性高;2)扩散板2与灯盘结构1直接卡装,避免单独设置面框和相应的锁附螺丝等构件,零部件数量少,装配难度低,能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装配步骤,提升装配效率;3)压合后,装配槽110的前侧壁111和后侧壁112能在前后方向上可靠夹持扩散板2的边缘,能有效改善因构件的制造及装配误差导致扩散板2装配不良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扩散板2的装配导向,装配槽110的前侧壁111从外至内逐渐向前倾斜,如图4、图5及图7所示。在扩散板2卡入的过程中,前侧壁111首先迎向扩散板2,故而将前侧壁111倾斜设置,能更加方便扩散板2进入装配槽110。本实施例中,前侧壁111为平直的侧壁,不仅方便制造,还能更好的与治具贴合而变形,在变形后也能更好的与扩散板2的前侧面适配,以实现可靠的夹持固定。
在前侧壁111倾斜设置的基础上,装配槽110的后侧壁112垂直于前后方向,如图4至图7所示。后侧壁112的垂直设置能在扩散板2卡入后对扩散板2的后板面进行贴合定位,仅需挤压前侧壁111即可实现对扩散板2的夹紧,挤压操作更加方便,装配稳定性更好。
在前侧壁111倾斜设置的基础上,一些变形实施例为:装配槽110的后侧壁112从外至内逐渐向前倾斜,图中未示出。后侧壁112的倾斜设置进一步扩大了装配槽110的开口面积,更加方便扩散板2卡入装配槽110。基于此,在压紧过程中,需要同时对前侧壁111和后侧壁112施力,以使后侧壁112能有效贴合扩散板2的后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槽110内还设有密封圈120,密封圈120固定于装配槽110的前侧壁111,如图4至图7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术语“装配槽110内”是指朝向装配槽110所形成的容置腔的方向。这种设置方式有如下有益效果:1)在压紧的过程中,密封圈120对扩散板2的前侧起到弹性缓冲作用,能避免扩散板2因压力过大出现结构性的损坏;2)密封圈120能与扩散板2的前侧面发生更加紧密的贴合接触,其与后侧壁112配合,能保证前后夹持的稳定性,还能在内外方向上通过摩擦力更有效的限制扩散板2的位移,避免压合后扩散板2发生晃动;3)密封圈120能与扩散板2的前侧面发生更加紧密的贴合接触,能保证扩散板2与灯盘主体100配合区域的密封性,提升防潮、防尘性能。
本实施例中,密封圈120的外侧壁临近装配槽110的外侧壁,在压合后,密封圈120的外侧壁能基本贴合于装配槽110的外侧壁(如图6所示),通过装配槽110的外侧壁对密封圈120进行内外限位,提升密封圈120位置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4至图7,密封圈120的后侧面形成有密封凸条121,密封凸条121沿出光口102的周向延伸,其中,密封凸条121与密封圈120的主体一体成型。密封凸条121能减少与扩散板2的接触面积,在密封凸条121发生弹性形变的前提下,较小的接触面积能保证密封凸条121与扩散板2充分接触,进而提升与扩散板3接触的可靠性和密封性,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在设置密封凸条121的基础上,参见图4至图7,密封凸条121设有多个,多个密封凸条121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分布。多个密封凸条121在内外方向上形成多道密封,进一步提升密封的可靠性,同时,增加密封凸条121与扩散板2的接触位置数量,使扩散板2受力更加均匀;另外,多道密封凸条121还能有效增强与扩散板2的摩擦接触作用,提升密封圈120的限位效果。
在密封凸条121的基础上,密封圈120与装配槽110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粘接、卡接等。以粘接固定方式为例,参见图7,密封圈120的前侧面开设有容胶槽122,容胶槽122能增加密封圈120与前侧壁111之间的容胶量,保证粘接强度;或者,密封圈120的前侧面凸出设有多个接触凸点,相邻的接触凸点之间可形成容胶空间,容胶空间也能增加密封圈120与前侧壁111之间的容胶量,保证粘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装配槽110内,装配槽110的后侧壁112处凸出设有多个支撑凸条113,如图7所示,每个支撑凸条113均沿出光口102的周向延伸,且多个支撑凸条113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分布。其中,支撑凸条113的外侧面为球面,支撑凸条113与后侧壁112一体成型。另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术语“装配槽110内”是指朝向装配槽110所形成的容置腔的方向。支撑凸条113能减少与扩散板2的接触面积,较小的接触面积能保证支撑凸条113与扩散板2充分接触,进而提升与扩散板3接触的可靠性,同时,多个支撑凸条113能增加后侧壁112与扩散板2的接触位置数量,使扩散板2受力更加均匀,还能有效增强与扩散板2的摩擦接触作用,提升内外方向上的限位效果。具体实施时,单个支撑凸条113可沿出光口102的周向连续分布或断续分布,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参阅图1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灯盘主体100的侧壁130从后至前逐渐向外倾斜,故而使容置空间101的截面积从后向前逐渐增加,可以实现多个灯盘结构1在前后方向上的堆叠摆放,且多个灯盘结构1堆叠后的厚度要小于多个灯盘结构1的厚度之和,即存放占用空间较小,方便转运。
参阅图1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灯具整体与墙面等基体的装配,灯盘主体100前端的外边缘向后折弯形成安装翻边140。安装翻边140上可设置安装孔,用以连接安装件4,进而实现灯具与墙面等基体结构的装配。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设置安装翻边140,在装配槽110的前侧还向外折弯形成延伸边150,如图6所示,延伸边150的外边缘向后折弯形成安装翻边140;同时,延伸边150还可以对灯盘主体110上设置装配槽110的区域进行遮挡,以美化灯具整体的外观。
在设置延伸边150的基础上,为了方便扩散板2与装配槽110的开口对齐,在延伸边150和装配槽110之间还设有导向部160,导向部160从后至前逐渐向外倾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面板灯,包括上述的灯盘结构1、光源模组5和扩散板2;光源模组5设于容置空间101内;扩散板2的边缘嵌装于装配槽110中,且扩散板2的前板面与密封圈120紧密贴合。
本实施例中,装配槽110的外侧壁在压合后可与扩散板2贴合接触,进而提供内外方向上的限位作用,如图6所示;或者,装配槽110的外侧壁在压合后与扩散板2相互间隔,图中未示出,主要通过前后夹持作用限制扩散板2的位移。在压合后外侧壁与扩散板2相互间隔的基础上,密封圈120提供的摩擦力提供可靠的内外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上述的灯盘结构,实现灯盘与扩散板2装配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装配槽110的前后宽度从外向内逐渐增大,扩散板2的四周边缘能方便的进入装配槽110,装配便捷性高;2)避免单独设置面框和相应的锁附螺丝等构件,整灯零部件数量少,装配难度低;3)由于装配槽110的后侧壁和密封圈120在压合后前后夹持扩散板,密封圈120还提供弹性的夹持作用力,通过密封圈120与扩散板2的紧密贴合,能有效避免扩散板2前后晃动的问题,进而有效改善因构件的制造及装配误差导致扩散板2装配不良的问题,密封圈120还能在扩散板2与灯盘结构1的装配位置进行有效密封,对灯盘结构1内部的光源进行有效防护;4)由于实现灯盘与扩散板2装配结构的一体化设计,面板灯的厚度相比于传统面板灯更小,单个货柜能容纳更多的面板灯,减少了包装及运输成本;5)整灯设计指出考虑灯盘结构1的强度及装配需求,就能保证扩散板2装配的可靠性、平整度和出光效果,降低整灯设计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灯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盘主体,所述灯盘主体具有向前开口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前开口为出光口,所述灯盘主体上,沿所述出光口的周向开设有可变形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向内侧开口,且所述装配槽的前后宽度从外向内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的前侧壁从外至内逐渐向前倾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的后侧壁垂直于前后方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的后侧壁从外至内逐渐向前倾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槽内,于所述装配槽的前侧壁处还固装有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后侧面形成有密封凸条,所述密封凸条沿所述出光口的周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密封凸条在内外方向上间隔分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盘主体的侧壁从后至前逐渐向外倾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盘主体前端的外边缘向后折弯形成安装翻边。
10.一种面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灯盘结构;
光源模组,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扩散板,边缘嵌装于所述装配槽中,且所述扩散板的前板面与所述密封圈紧密贴合。
CN202321139800.2U 2023-05-12 2023-05-12 灯盘结构及面板灯 Active CN219933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9800.2U CN219933837U (zh) 2023-05-12 2023-05-12 灯盘结构及面板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9800.2U CN219933837U (zh) 2023-05-12 2023-05-12 灯盘结构及面板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3837U true CN219933837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500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9800.2U Active CN219933837U (zh) 2023-05-12 2023-05-12 灯盘结构及面板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3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33837U (zh) 灯盘结构及面板灯
CN216591197U (zh) 灯带连接器及灯带
CN114822262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7279716U (zh) 一种快件箱
CN218352460U (zh) 一种光伏组件用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4094330U (zh) 灯串
CN214450178U (zh) 车窗结构总成及车辆
CN209803518U (zh) 一体式背光模组封装支架及液晶显示屏
CN210771711U (zh) 一种面板灯
CN212961417U (zh) 灯具底盘及面板灯
CN113124380A (zh) 照明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15883483U (zh) 汽车行李架的端部结构及汽车行李架总成和汽车
CN217640533U (zh) 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N218599516U (zh) 面板灯
CN219304771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和光伏组件
CN212587666U (zh) 电池包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16641235U (zh) 一种用于墙板安装的阴角安装结构
CN216794920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7088037U (zh) 一种oled屏固定结构及oled电视机
CN209888623U (zh) 车门玻璃外水切胶条总成
CN214189266U (zh) 一种汽车后三角窗饰条的卡扣
CN211062360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20287218U (zh) 一种车灯pcb卡接结构
CN213453048U (zh) 灯盘及灯盘灯
CN216202660U (zh) 一种高防护等级的灯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