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0533U - 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0533U
CN217640533U CN202221719260.0U CN202221719260U CN217640533U CN 217640533 U CN217640533 U CN 217640533U CN 202221719260 U CN202221719260 U CN 202221719260U CN 217640533 U CN217640533 U CN 217640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ower frame
display module
upper frame
protru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92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飞
刘宏俊
安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Qingyu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Qingyu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Qingyu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Qingyu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92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0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0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0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显示模组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上边框包括上边框水平部和上边框翻边部,上边框翻边部位于上边框水平部的侧部,且垂直于上边框水平部延伸;下边框包括下边框水平部和下边框翻边部,下边框翻边部位于下边框水平部的侧部,且垂直于下边框水平部延伸;上边框翻边部的内侧表面具有第一突出部,下边框翻边部的外侧表面具有第二突出部;在显示模组边框水平放置时,第二突出部适于自第一突出部的上方顶抵第一突出部。本实用新型的显示模组边框中上边框和下边框配合安装结构加工精度要求低,且制作运输过程中不容易变形。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显示模组在安装于显示装置时一般需加装边框结构以进行周边结构的物理保护,减少来自周边的物理冲击和灰尘对显示模组的不良影响。通常显示模组的边框结构包括相对安装在一起的上边框和下边框,通过上边框或下边框中设置向壁面内凹陷的间隔的多个凹槽,下边框或上边框中设置间隔突出的多个卡扣,利用卡扣和凹槽配合将上边框和下边框安装在一起。这中卡合配合的方式,对凹槽和卡扣的加工精度要求都很高。如果加工的偏差较大,则成品的凹槽和卡扣会无法配合卡合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工修模,从而增加了模具成本,降低了产品生产效率。此外,中型尺寸及以上的显示模组在制作和运输过程中,在凹槽及卡扣处由于强度问题容易产生变形,进而造成背光显示不良。因此需要一种方案,解决显示模组边框中上边框和下边框配合安装结构加工精度要求高和制作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以解决显示模组边框中上边框和下边框配合安装结构加工精度要求高和制作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上边框包括上边框水平部和上边框翻边部,上边框翻边部位于上边框水平部的侧部,且垂直于上边框水平部延伸;下边框包括下边框水平部和下边框翻边部,下边框翻边部位于下边框水平部的侧部,且垂直于下边框水平部延伸;上边框翻边部的内侧表面具有第一突出部,下边框翻边部的外侧表面具有第二突出部;在显示模组边框水平放置时,第二突出部适于自第一突出部的上方顶抵第一突出部。
可选的,第一突出部为坡面凸台结构,坡面凸台结构的斜面背向上边框水平部,坡面结构的平面朝向上边框水平部。
可选的,第二突出部为下边框翻边部沿垂直下边框水平部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后折返延伸形成的U形部的一端。
可选的,上边框翻边部完全包围上边框水平部的四周,第一突出部沿上边框翻边部的表面环绕上边框水平部所述设置。
可选的,下边框翻边部完全包围下边框水平部的四周,第二突出部沿下边框翻边部的表面环绕下边框水平部所述设置。
可选的,显示模组边框还包括:填充胶层;填充胶层填充于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填充胶层的侧部朝向上边框一侧具有背向上边框翻边部凹陷的卡合凹槽;下边框翻边部的内侧表面具有第三突出部,在显示模组边框水平放置时,第三突出部适于插入卡合凹槽,且顶抵卡合凹槽朝向下边框水平部一侧的壁面。
可选的,第三突出部为坡面凸台结构,坡面凸台结构的斜面背向下边框水平部,坡面结构的平面朝向下边框水平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模组边框。还包括显示模组,以及连接显示模组的引出线路板。显示模组边框环绕显示模组设置,引出线路板从所述显示模组边框的侧部穿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模组边框,上边框和下边框分别设置翻边部,在显示模组边框水平放置时,下边框的第二突出部适于自上边框的第一突出部的上方顶抵第一突出部。通过上下边框的翻边部上的突出部相互顶抵实现卡合,避免了使用凹槽,从而降低了加工精度的要求,即使加工精度偏差稍大,突出部结构之间仍然能够相互卡合。并且,由于是翻边结构上额外设置突出部结构,相比于普通的凹槽-卡扣配合结构,边框结构整体更加厚实,不易发生变形。此外,现有技术的凹槽-卡扣配合结构,凹槽处边框结构较薄,凹槽与卡扣配合不良时容易出现漏光。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由于不适用凹槽结构,整体上结构较厚实,并且使用突出部结构,使得边框的厚度进一步增加,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漏光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边框与显示模组组装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显示模组边框水平放置时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显示模组边框A处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显示模组边框中上边框和下边框配合安装结构加工精度要求高和制作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边框、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上边框包括上边框水平部和上边框翻边部,上边框翻边部位于上边框水平部的侧部,且垂直于上边框水平部延伸;下边框包括下边框水平部和下边框翻边部,下边框翻边部位于下边框水平部的侧部,且垂直于下边框水平部延伸;上边框翻边部的内侧表面具有第一突出部,下边框翻边部的外侧表面具有第二突出部;在显示模组边框水平放置时,第二突出部适于自第一突出部的上方顶抵第一突出部。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边框120,包括:
相对设置的上边框121和下边框122。
上边框121包括上边框水平部和上边框翻边部,上边框翻边部位于上边框水平部的侧部,且垂直于上边框水平部延伸。
下边框122包括下边框水平部和下边框翻边部,下边框翻边部位于下边框水平部的侧部,且垂直于下边框水平部延伸。
上边框翻边部的内侧表面具有第一突出部1211,下边框翻边部的外侧表面具有第二突出部1221;在显示模组边框水平放置时,第二突出部1221适于自第一突出部1211的上方顶抵第一突出部1211。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边框120,通过上翻边部上的第一突出部1211和下翻边部上的第二突出部1221相互顶抵实现卡合,避免了使用凹槽,从而降低了加工精度的要求,即使加工精度偏差稍大,突出部结构之间仍然能够相互卡合。并且,由于是翻边结构上额外设置突出部结构,相比于普通的凹槽-卡扣配合结构,边框结构整体更加厚实,不易发生变形。此外,现有技术的凹槽-卡扣配合结构,凹槽处边框结构较薄,凹槽与卡扣配合不良时容易出现漏光。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由于不适用凹槽结构,整体上结构较厚实,并且使用突出部结构,使得边框的厚度进一步增加,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漏光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突出部1211为坡面凸台结构,坡面凸台结构的斜面背向上边框水平部,坡面结构的平面朝向上边框水平部。坡面结构容易成型,加工简单,且具有相当的承托强度,可有效增加边框的厚实程度,不易变形。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突出部1221为下边框翻边部沿垂直下边框水平部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后折返延伸形成的U形部的一端。U形部相对容易成型,容易成型,加工简单,根据U形部折返距离的长度可提供不同程度的卡合强度,端面可以与第一突出部1211的水平面互相顶抵形成配合,实现上边框和下边框的卡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边框翻边部完全包围上边框水平部的四周,第一突出部1211沿上边框翻边部的表面环绕上边框水平部所述设置。如此可将第一突出部1211形成整体的环绕结构,从而可以在环绕形式的第一突出部1211上任意一点与第二突出部1221形成配合实现卡合。根据第二突出部1221的设置,也可以在整个环绕的路径上,全部与第二突出部1221形成配合实现卡合。使得相比于凹槽-卡扣形式的配合卡合,从点卡合转换为面卡合,从而进一步降低对加工精度的要求。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下边框翻边部完全包围下边框水平部的四周,第二突出部沿下边框翻边部的表面环绕下边框水平部所述设置。如此可将第二突出部1221形成整体的环绕结构,从而可以在环绕形式的第二突出部1221上任意一点与第一突出部1211形成配合实现卡合。根据第一突出部1211的设置,也可以在整个环绕的路径上,全部与第一突出部1211形成配合实现卡合。使得相比于凹槽-卡扣形式的配合卡合,从点卡合转换为面卡合,从而进一步降低对加工精度的要求。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边框120还包括:填充胶层123。
填充胶层123填充于上边框121和下边框之间122。填充胶层123的侧部朝向上边框121一侧具有背向上边框翻边部凹陷的卡合凹槽1231。与之配合的,下边框翻边部的内侧表面具有第三突出部1222,在显示模组边框120水平放置时,第三突出部1222适于插入卡合凹槽1231,且顶抵卡合凹槽1231朝向下边框水平部一侧的壁面。
通过填充胶层123设置卡合凹槽1231与下边框122的第三突出部1222配合卡合,进一步保证下边框的卡合位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固。此外由于填充胶层123结构相对较软,加工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即使发生较大偏差,也不易影响卡合效果。并且由于填充胶层123在上边框121和下边框122的内侧,相对外界环境被上边框121和下边框122阻挡,即使设置成凹槽结构,也不易发生漏光现象。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突出部1222为坡面凸台结构,坡面凸台结构的斜面背向下边框水平部,坡面结构的平面朝向下边框水平部。坡面结构容易成型,加工简单,可有效增加边框的厚实程度,不易变形。
实施例2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100,包括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显示模组边框120。还包括显示模组110,以及连接所述显示模组110的引出线路板130。显示模组边框120环绕显示模组110设置,引出线路板130从所述显示模组边框120的侧部穿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显示模组边框120。通过上翻边部上的第一突出部1211和下翻边部上的第二突出部1221相互顶抵实现卡合,避免了使用凹槽,从而降低了加工精度的要求,即使加工精度偏差稍大,突出部结构之间仍然能够相互卡合。并且,由于是翻边结构上额外设置突出部结构,相比于普通的凹槽-卡扣配合结构,边框结构整体更加厚实,不易发生变形。此外,现有技术的凹槽-卡扣配合结构,凹槽处边框结构较薄,凹槽与卡扣配合不良时容易出现漏光。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由于不适用凹槽结构,整体上结构较厚实,并且使用突出部结构,使得边框的厚度进一步增加,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漏光的可能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2提供的显示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2提供的显示组件,进一步包括上述实施例1提供的显示模组边框。通过上翻边部上的第一突出部和下翻边部上的第二突出部相互顶抵实现卡合,避免了使用凹槽,从而降低了加工精度的要求,即使加工精度偏差稍大,突出部结构之间仍然能够相互卡合。并且,由于是翻边结构上额外设置突出部结构,相比于普通的凹槽-卡扣配合结构,边框结构整体更加厚实,不易发生变形。此外,现有技术的凹槽-卡扣配合结构,凹槽处边框结构较薄,凹槽与卡扣配合不良时容易出现漏光。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由于不适用凹槽结构,整体上结构较厚实,并且使用突出部结构,使得边框的厚度进一步增加,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漏光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实施例说明如上,相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已可通过上述实施例了解本实用新型。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显示模组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上边框和下边框;
所述上边框包括上边框水平部和上边框翻边部,所述上边框翻边部位于所述上边框水平部的侧部,且垂直于所述上边框水平部延伸;
所述下边框包括下边框水平部和下边框翻边部,所述下边框翻边部位于所述下边框水平部的侧部,且垂直于所述下边框水平部延伸;
所述上边框翻边部的内侧表面具有第一突出部,所述下边框翻边部的外侧表面具有第二突出部;在显示模组边框水平放置时,所述第二突出部适于自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方顶抵所述第一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边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出部为坡面凸台结构,所述坡面凸台结构的斜面背向所述上边框水平部,所述坡面结构的平面朝向所述上边框水平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边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出部为所述下边框翻边部沿垂直所述下边框水平部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后折返延伸形成的U形部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边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边框翻边部完全包围所述上边框水平部的四周,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上边框翻边部的表面环绕所述上边框水平部所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边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边框翻边部完全包围所述下边框水平部的四周,所述第二突出部沿所述下边框翻边部的表面环绕所述下边框水平部所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边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填充胶层;所述填充胶层填充于所述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
所述填充胶层的侧部朝向所述上边框一侧具有背向所述上边框翻边部凹陷的卡合凹槽;
所述下边框翻边部的内侧表面具有第三突出部,在显示模组边框水平放置时,所述第三突出部适于插入所述卡合凹槽,且顶抵所述卡合凹槽朝向所述下边框水平部一侧的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边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突出部为坡面凸台结构,所述坡面凸台结构的斜面背向所述下边框水平部,所述坡面结构的平面朝向所述下边框水平部。
8.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边框;还包括显示模组,以及连接所述显示模组的引出线路板;所述显示模组边框环绕所述显示模组设置,所述引出线路板从所述显示模组边框的侧部穿出。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显示组件。
CN202221719260.0U 2022-07-04 2022-07-04 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17640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9260.0U CN217640533U (zh) 2022-07-04 2022-07-04 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9260.0U CN217640533U (zh) 2022-07-04 2022-07-04 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0533U true CN217640533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33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9260.0U Active CN217640533U (zh) 2022-07-04 2022-07-04 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0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5190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9031747B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3625480A (zh) 显示装置
CN210722202U (zh) 显示装置
US11930291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CN21162796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器
CN210136491U (zh) 电子白板边框及电子白板
CN217640533U (zh) 显示模组边框、显示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4822262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1479090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211741772U (zh) 一种显示模组
CN212659246U (zh) 边框及显示屏
CN210667568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CN217333069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US1140257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987363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3091874B (zh) 液晶显示器模块
CN21243354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800525U (zh) 一种镀膜治具和镀膜装置
CN11073704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1563837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11733396A (zh) 一种镀膜治具和镀膜装置
CN215500036U (zh) 一种背板件及带有该背板件的显示器
CN215494444U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电视
CN201184943Y (zh) 具有双屏的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