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1689U - 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1689U
CN219881689U CN202321267706.5U CN202321267706U CN219881689U CN 219881689 U CN219881689 U CN 219881689U CN 202321267706 U CN202321267706 U CN 202321267706U CN 219881689 U CN219881689 U CN 219881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ositioning
supporting plate
screw ro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677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海
勾森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enge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enge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enge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enge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677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1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1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1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定位夹具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影响车身侧围的焊接效率的问题;包括:安装底板、支撑板、定位孔、定位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定位孔开设在所述支撑板的中部;所述定位件插接在所述定位孔的内侧;所述第一连接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二丝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侧;本实用新型便于对不同长度的车身侧围进行夹持,提高了车身侧围的焊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在进行汽车车身焊接时,需要使用定位夹具对车身左右侧围进行定位,现有的定位夹具通常由工作平台、夹具底板、支撑主架、安全栏杆等组成。
例如CN202020331113.0公开了一种车身侧围总成定位夹具,其包括工作平台及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夹具底板和滑移机构,滑移机构与夹具底板连接并用于驱动夹具底板在工作平台上往复运动以夹紧车身侧围总成,夹具底板远离车身侧围总成的端部沿轴向设有安全栏杆,夹具底板上安装有脚踏台,脚踏台与安全栏杆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在夹具底板上设置安全栏杆和脚踏台,安全栏杆和夹具底板之间形成一个焊接通道,安全栏杆避免操作人员跌落工作平台,脚踏台和夹具底板同步运动,使夹具底板夹紧车身侧围时,脚踏台刚好也靠近车身侧围,以便于操作员进行人工焊接车身工作,在减少占地面积的同时,减少机器人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焊装线体投资。
基于上述,现有的定位夹具在对不同长度的车身侧围进行夹持时,需要通过拆装定位螺栓修改夹具的位置,不仅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影响车身侧围的焊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以解决现有的定位夹具在对不同长度的车身侧围进行夹持时,需要通过拆装定位螺栓修改夹具的位置,不仅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影响车身侧围的焊接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包括:安装底板、支撑板、定位孔、定位件、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的上端面;所述定位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孔均开设在所述支撑板的中部;所述定位件插接在两个所述定位孔的内侧,所述定位件通过弹簧与所述支撑板弹性连接,所述定位件的内侧面为锥形面;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匀分布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丝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丝杆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两个所述第一丝杆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丝杆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第一丝杆和两个所述第二丝杆均为双头丝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丝杆包括有移动板和定位块;所述移动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移动板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丝杆的上下两侧,四个所述移动板分别与四个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所述移动板的外侧面,所述定位块为橡胶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包括有换向齿轮;所述换向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中部;
第一连接板包括有控制齿条;所述控制齿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控制齿条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侧面,两个所述控制齿条均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控制齿条均与所述换向齿轮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导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丝杆包括有夹持板和夹持垫;所述夹持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夹持板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丝杆的左右两侧,四个所述夹持板均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垫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夹持垫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所述夹持板的内侧面,所述夹持垫为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还包括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导向杆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面,四个所述导向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定位夹具的基础上增设了控制齿条和换向齿轮,通过控制齿条和换向齿轮使两个第一连接板对向滑动,从而改变两个第一丝杆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对夹具位置进行调整,便于对不同长度的车身侧围进行夹持,有效地避免了对定位螺栓的重复拆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地减少了调整夹具位置所耗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车身侧围的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定位夹具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一丝杆和定位块,通过转动第一丝杆使移动板向外侧移动抵紧车身侧围,从而方便对不同高度的车身侧围进行定位,有效地提高了定位夹具的通用性,通过定位块提高了夹具与车身侧围的贴合度,有效地提高了定位效果,同时避免了对车身侧围造成磨损,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定位夹具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二丝杆和夹持垫,通过转动第二丝杆使夹持板移动,通过夹持板对车身侧围的中部进行夹持,通过夹持垫提高了夹具与车身侧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车身侧围在定位过程中出现滑动,有效地提高了对车身侧围的定位效率。
本实用新型方便对夹具位置进行调整,便于对不同长度的车身侧围进行夹持,有效地避免了对定位螺栓的重复拆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地减少了调整夹具位置所耗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车身侧围的焊接效率,避免了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动,保证了使用时的稳定性,有效地提高了定位夹具的通用性,提高了夹具与车身侧围的贴合度,有效地提高了定位效果,同时避免了对车身侧围造成磨损,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的生产质量,提高了对车身侧围的定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安装底板;2、支撑板;201、换向齿轮;3、定位孔;4、定位件;5、第一连接板;501、控制齿条;6、第二连接板;601、导向板;602、导向杆;7、第一丝杆;702、移动板;703、定位块;8、第二丝杆;801、夹持板;802、夹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包括:安装底板1、支撑板2、定位孔3、定位件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第一丝杆7和第二丝杆8;支撑板2固定连接在安装底板1的上端面;定位孔3设置有两个,两个定位孔3均开设在支撑板2的中部;定位件4插接在两个定位孔3的内侧,定位件4通过弹簧与支撑板2弹性连接,定位件4的内侧面为锥形面;第一连接板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板5分别滑动连接在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第二连接板6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二连接板6均匀分布滑动连接在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第一丝杆7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丝杆7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连接板5的外侧,两个第一丝杆7分别与四个第二连接板6转动连接;第二丝杆8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丝杆8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2的上下两侧;两个第一丝杆7和两个第二丝杆8均为双头丝杆。
其中,支撑板2包括有换向齿轮201;换向齿轮201转动连接在支撑板2的中部;
第一连接板5包括有控制齿条501;控制齿条501设置有两个,两个控制齿条50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连接板5的内侧面,两个控制齿条501均与支撑板2滑动连接;两个控制齿条501均与换向齿轮201相互啮合;在使用中,通过拉动第一连接板5使控制齿条501向外侧滑动,通过换向齿轮201使另一个控制齿条501带动另一个第一连接板5向相反方向滑动,从而改变两个第一丝杆7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对夹具位置进行调整,便于对不同长度的车身侧围进行夹持,有效地避免了对定位螺栓的重复拆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地减少了调整夹具位置所耗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车身侧围的焊接效率。
其中,第二连接板6包括有导向板601;导向板601设置有四个,四个导向板601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第二连接板6的内侧面;在使用中,通过第二连接板6对第一丝杆7进行定位,通过导向板601对第二连接板6的移动进行导向,通过支撑板2对夹具进行定位,在确定好夹具位置后,通过将定位件4插入定位孔3中实现对控制齿条501的固定,从而避免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动,保证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其中,第二连接板6还包括有导向杆602;导向杆602设置有四个,四个导向杆602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第二连接板6的内侧面,四个导向杆602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板5固定连接;在使用中,通过导向杆602对移动板702进行导向,从而确定移动板702的移动方向,同时提高移动板702的移动稳定性。
其中,第一丝杆7包括有移动板702和定位块703;移动板702设置有四个,四个移动板702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第一丝杆7的上下两侧,四个移动板702分别与四个导向杆602滑动连接;定位块703设置有四个,四个定位块703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移动板702的外侧面,定位块703为橡胶块;在使用中,通过转动第一丝杆7使移动板702向外侧移动抵紧车身侧围,从而方便对不同高度的车身侧围进行定位,有效地提高了定位夹具的通用性,通过定位块703提高了夹具与车身侧围的贴合度,有效地提高了定位效果,同时避免了对车身侧围造成磨损,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的生产质量。
其中,第二丝杆8包括有夹持板801和夹持垫802;夹持板801设置有四个,四个夹持板801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第二丝杆8的左右两侧,四个夹持板801均与支撑板2滑动连接;夹持垫802设置有四个,四个夹持垫802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夹持板801的内侧面,夹持垫802为橡胶垫;在使用中,通过转动第二丝杆8使夹持板801移动,通过夹持板801对车身侧围的中部进行夹持,有效地提高了车身侧围的定位效果,通过夹持垫802提高了夹具与车身侧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车身侧围在定位过程中出现滑动,有效地提高了对车身侧围的定位效率。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在使用中,通过拉动第一连接板5使控制齿条501向外侧滑动,通过换向齿轮201使另一个控制齿条501带动另一个第一连接板5向相反方向滑动,从而改变两个第一丝杆7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对夹具位置进行调整,便于对不同长度的车身侧围进行夹持,有效地避免了对定位螺栓的重复拆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地减少了调整夹具位置所耗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车身侧围的焊接效率,通过第二连接板6对第一丝杆7进行定位,通过导向板601对第二连接板6的移动进行导向,在确定好夹具位置后,通过将定位件4插入定位孔3中实现对控制齿条501的固定,从而避免夹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动,保证了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导向杆602对移动板702进行导向,从而确定移动板702的移动方向,同时提高移动板702的移动稳定性,通过转动第一丝杆7使移动板702向外侧移动抵紧车身侧围,从而方便对不同高度的车身侧围进行定位,有效地提高了定位夹具的通用性,通过定位块703提高了夹具与车身侧围的贴合度,有效地提高了定位效果,同时避免了对车身侧围造成磨损,有效地提高了汽车的生产质量,通过转动第二丝杆8使夹持板801移动,通过夹持板801对车身侧围的中部进行夹持,通过夹持垫802提高了夹具与车身侧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车身侧围在定位过程中出现滑动,有效地提高了对车身侧围的定位效率。

Claims (6)

1.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支撑板(2)、定位孔(3)、定位件(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第一丝杆(7)和第二丝杆(8);所述支撑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底板(1)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2)的中部开设有两个所述定位孔(3);所述定位件(4)插接在两个所述定位孔(3)的内侧,所述定位件(4)与所述支撑板(2)弹性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5);所述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均匀分布滑动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板(6);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一丝杆(7),所述第一丝杆(7)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上下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丝杆(8);所述第二连接板(6)还包括有导向杆(6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包括有换向齿轮(201);所述换向齿轮(201)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2)的中部;
第一连接板(5)包括有控制齿条(501);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5)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控制齿条(501),所述控制齿条(501)与所述支撑板(2)滑动连接;所述控制齿条(501)与所述换向齿轮(201)相互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包括有导向板(601);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导向板(6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60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杆(602)分别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板(6)的内侧面,多个所述导向杆(60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5)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7)包括有移动板(702)和定位块(703);每个所述第一丝杆(7)的上下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所述移动板(702),所述移动板(702)与所述导向杆(602)滑动连接;每个所述移动板(70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定位块(70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8)包括有夹持板(801)和夹持垫(802);每个所述第二丝杆(8)的左右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一个所述夹持板(801),所述夹持板(801)与所述支撑板(2)滑动连接;每个所述夹持板(80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夹持垫(802)。
CN202321267706.5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 Active CN219881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7706.5U CN21988168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7706.5U CN21988168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1689U true CN219881689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1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67706.5U Active CN21988168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1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81689U (zh) 一种车身左右侧围定位夹具
CN116689988A (zh) 一种车厢板材全自动切割装置
CN115945829A (zh) 一种铁路货车双腹板枕横梁柔性组对装置
CN109551042A (zh) 一种新能源车辆减震器精确定位装置
CN111037262B (zh) 一种压装系统
CN213435232U (zh) 一种汽车配件的制件表面涂装装置
CN220387805U (zh) 一种汽车组件铆接用双铆机
CN110666318A (zh) 一种等离子切割设备
CN220806001U (zh) 一种可调式夹具
CN220463604U (zh) 一种封口模具加工夹具
CN220825603U (zh) 一种双工位换模车焊接装置
CN219598631U (zh) 一种汽车后扭力梁衬套压装装置
CN219359242U (zh) 一种具有校准功能的机械手工装
CN220092811U (zh) 一种汽车冲压件表面整平装置
CN220330520U (zh) 一种汽车v型推力杆安装座螺栓自动拧紧装置
CN220372062U (zh) 一种具有抗拉性能的冲压模具
CN210188901U (zh) 一种前后地板手工定位焊接固定机构
CN220971275U (zh) 汽车后备箱钣金构件自动焊接用夹具
CN219336221U (zh) 一种铝型材的高效切割设备
CN219521061U (zh) 一种桁架臂起重机平衡梁及转接拉板焊接变位机
CN220659706U (zh) 一种减少焊接变形的工装
CN215238854U (zh) 一种用于汽车覆盖件工装夹具的新型定位结构
CN215700709U (zh) 一种模具制造处理用表面抛光装置
CN217551859U (zh) 消防车活动支腿机加工夹具
CN218856211U (zh) Cr450吊架卧加工装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