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3282U - 一种双头压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头压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3282U
CN219833282U CN202320316966.0U CN202320316966U CN219833282U CN 219833282 U CN219833282 U CN 219833282U CN 202320316966 U CN202320316966 U CN 202320316966U CN 219833282 U CN219833282 U CN 219833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rimping
twist
sleev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169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uazhong Las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uazhong Las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uazhong Las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uazhong Las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169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3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3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3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头压接设备,包括基座、针套上料机构、麻花针上料机构、机械手运载机构、第一压接机构、第二压接机构以及手动穿线机构,所述针套上料机构、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分别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的两侧将麻花针以及针套送入第一压接机构内,使针套一端与麻花针压接,机械手运载机构将其转运至第二压接机构,使针套另一端与手动穿线机构送入的线束进行压接。上述机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双侧压接。只需要一个设备即可实现麻花针、线束与针套的双侧压接,产出对应的产品,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双头压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绞线插针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头压接设备。
背景技术
绞线式弹性插针(俗称麻花针),由两层多股铜线反向扭绞,两端熔焊成束,一端压入套管,另一端镦粗隆起,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接触可靠的特点,广泛用于电子元器件。
在进行加工时,有的客户需要针套两端分别压接麻花针以及线束的产品。对于这样的需求,现有的处理方式就是分别制造压接麻花针与针套的设备、线束与针套压接的设备;将麻花针与针套压接设备压接形成的产品再送入线束与针套压接设备内,将针套另一端与线束压接。
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将生产过程拆分成两部分,需求准备两台设备,生产成本太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头压接设备,能够实现双头压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头压接设备,包括:
基座、针套上料机构、麻花针上料机构、机械手运载机构、第一压接机构、第二压接机构以及手动穿线机构,所述针套上料机构、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所述第一压接机构、所述第二压接机构以及所述手动穿线机构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用于从一侧向所述第一压接机构运送麻花针,所述针套上料机构用于从另一侧向所述第一压接机构运送针套并使针套套设于麻花针一端,所述第一压接机构用于压接麻花针套设有针套的一端;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能够将一端与麻花针完成压接的针套运送至所述第二压接机构一侧进行对接,所述手动穿线机构用于从另一侧向所述第二压接机构运送线束并使所述运送线束一端伸入针套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压接机构用于对针套另一端压接。
可选的,所述针套上料机构包括针套圆振盘、针套振动器、针套输料管以及针套送入件,所述针套圆振盘固定在所述针套振动器上,所述针套圆振盘上设有螺旋轨道,所述针套输料管一端与所述螺旋轨道对接,所述针套送入件能够相对针套输料管移动,至少具有与所述针套输料管对接的针套接入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对接的针套送出状态。
可选的,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包括麻花针圆振盘、麻花针振动器、麻花针输料管以及麻花针送入件,所述麻花针圆振盘固定在所述麻花针振动器上,所述麻花针圆振盘上设有螺旋轨道,所述麻花针输料管一端与所述螺旋轨道对接,所述麻花针送入件能够相对麻花针输料管移动,至少具有与所述麻花针输料管对接的麻花针接入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对接的麻花针送出状态。
可选的,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包括机械臂以及装载头,所述机械臂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装载头与所述机械臂的活动端固定,所述机械臂的活动覆盖所述针套上料机构、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所述第一压接机构、所述第二针套上料机构、所述第二压接机构,所述装载头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物料的装载通孔,所述机械臂能够带动所述装载头平移、转动以使所述装载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或所述第二压接机构对接。
可选的,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还包括支撑架、识别摄像头以及定位针,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机械臂的一侧,所述识别摄像头固定在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定位针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且部分相对所述支撑架凸出,所述装载头上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装载通孔连通,以使所述装载通孔内的物料至少部分露出,所述机械臂能够驱动所述装载头移动,使所述缺口至少某一时刻位于所述识别摄像头下方,使所述装载通孔能够与所述定位针对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接机构包括第一压接头、麻花针顶入部件以及针套顶入部件,所述第一压接头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麻花针送入件、所述针套送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接头两侧,所述麻花针顶入部件与所述麻花针送入件同侧设置,用于将所述麻花针送入件上的麻花针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内,所述针套顶入部件与所述针套送入件同侧设置,用于将所述针套送入件上的针套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内并套设在麻花针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压接头用于对麻花针套设有针套的一端压接。
可选的,所述手动穿线机构包括线束放置台、线束固定件以及线束引导件,所述线束放置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接机构一侧,所述线束引导件固定在所述线束放置台上并与所述第二压接机构贴合,所述线束固定件与所述线束放置台滑动连接,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线束引导件,所述线束固定件用于固定待处理线束并使待处理线束朝向所述线束引导件的一端相对所述线束固定件凸出。
可选的,所述第二压接机构包括第二压接头、吹料部件,所述第二压接头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线束放置台以及所述第二针套送入件之间,所述第二压接头一侧与所述线束引导件对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针套送入件对接,所述吹料部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吹料部件能够相对所述移动,具有吹落压接不合格麻花针的去除工位以及与所述第二压接头之间间隔形成容纳所述装载头第二空隙的吹料工位;处于所述去除工位时,所述吹料部件用于吹落所述装载头内压接不合格的麻花针;处于所述吹料工位时,所述吹料部件能够与处于所述第二空隙内的所述装载头对接,用于将所述装载头内一端压接有麻花针的针套吹入所述第二压接头内。
可选的,所述吹料部件包括垂直气缸、平移气缸以及气嘴,所述垂直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平移气缸固定,带动所述平移气缸以及所述气嘴沿垂直所述第二压接头的方向移动,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气嘴固定,带动所述气嘴沿平行所述第二压接头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垂直气缸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且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时,所述吹料部件处于所述去除工位;当所述垂直气缸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且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吹料部件处于所述吹料工位。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接机构包括第一压接头、麻花针顶入部件以及针套顶入部件,所述第一压接头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麻花针送入件、所述针套送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接头两侧,所述麻花针顶入部件与所述麻花针送入件同侧设置,用于将所述麻花针送入件上的麻花针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内,所述针套顶入部件与所述针套送入件同侧设置,用于将所述针套送入件上的针套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内并套设在麻花针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压接头用于对麻花针套设有针套的一端压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头压接设备,包括基座、针套上料机构、麻花针上料机构、机械手运载机构、第一压接机构、第二压接机构以及手动穿线机构,所述针套上料机构、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分别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的两侧将麻花针以及针套送入第一压接机构内,使针套一端与麻花针压接,机械手运载机构将其转运至第二压接机构,使针套另一端与手动穿线机构送入的线束进行压接。上述机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双侧压接。只需要一个设备即可实现麻花针、线束与针套的双侧压接,产出对应的产品,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头压接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去除机械手运载机构后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针套上料机构以及麻花针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麻花针装载板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针套装载板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第一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机械手运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装载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第二针套上料机构、第二压接机构、手动穿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吹料部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手动穿线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第二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线束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2-针套上料机构,21-针套圆振盘,22-针套输料管,23-针套送入件,231-针套送入气缸,232-针套装载板,233-针套通孔,3-麻花针上料机构,31-麻花针圆振盘,32-麻花针输料管,33-麻花针送入件,331-麻花针送入气缸,332-麻花针装载板,333-麻花针通孔,4-机械手运载机构,41-机械臂,42-装载头,421-装载通孔,422-缺口,43-支撑架,44-识别摄像头,45-定位针,5-第一压接机构,51-第一压接头,511-第一固定环,512-第一压接组件,513-第一固定基座,52-麻花针顶入部件,521-伸缩件,522-顶针,53-针套顶入部件,531-针套吹气装置,532-伸缩气缸,6-第二压接机构,61-第二压接头,611-第二固定环,612-第二压接组件,613-第二固定基座,62-吹料部件,621-垂直气缸,622-平移气缸,623-气嘴,7-手动穿线机构,71-线束放置台,711-滑动槽,72-线束固定件,721-固定基座,722-翻转盖,73-线束引导件,731-引导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以及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头压接设备,其包括:基座1、针套上料机构2、麻花针上料机构3、机械手运载机构4、第一压接机构5、第二压接机构6以及手动穿线机构7,所述针套上料机构2、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3、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4、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以及所述手动穿线机构7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3用于从一侧向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运送麻花针,所述针套上料机构2用于从另一侧向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运送针套并使针套套设于麻花针一端,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用于压接麻花针套设有针套的一端;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4能够将一端与麻花针完成压接的针套送出或运送至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一侧进行对接,所述手动穿线机构7用于从另一侧向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运送线束并使所述运送线束一端伸入针套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用于对针套另一端压接。
具体的,所述基座1上具有一平整的固定面,所述针套上料机构2、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3、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4、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以及所述手动穿线机构7固定在所述固定面上。所述基座1设有供电线路以及供气供油线路,与所述针套上料机构2、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3、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4、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以及所述手动穿线机构7实现连接,能够保障所述针套上料机构2、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3、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4、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以及所述手动穿线机构7正常工作。供电线路以及供气供油线路为本领域常规的技术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故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的,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针套上料机构2包括针套圆振盘21、针套振动器、针套输料管22以及针套送入件23,所述针套圆振盘21固定在所述针套振动器上,所述针套圆振盘21上设有螺旋轨道,所述针套输料管22一端与所述螺旋轨道对接,所述针套送入件23能够相对针套输料管22移动,至少具有与所述针套输料管22对接的针套接入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对接的针套送出状态。所述针套振动器能够驱动所述针套圆振盘21作垂直方向振动以及绕其垂直轴做扭摆振动,使所述针套圆振盘21内的麻花针沿所述螺旋轨道上升并送入所述针套输料管22内,当所述针套送入件23处于所述针套接入状态时,所述针套输料管22内的针套送入所述针套送入件23,所述针套送入件23处于所述针套送出状态时,则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对接,将针套送入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
进一步的,所述针套送入件23包括针套送入气缸231、针套装载板232,所述针套送入气缸231的活动端与所述针套装载板232固定,能够推动所述针套装载板232往复运动,在所述针套接入状态以及所述针套送出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针套装载板232上开设有用于装载针套的针套通孔233,所述针套通孔233与针套相匹配;当所述针套送入件23切换至所述针套接入状态时,所述针套通孔233与所述针套输料管22对接,所述针套输料管22将针套输入所述针套通孔233内,当所述针套送入件23切换至所述针套送出状态时,所述针套通孔233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对接,从而完成针套的上料过程。
具体的,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3包括麻花针圆振盘31、麻花针振动器、麻花针输料管32以及麻花针送入件33,所述麻花针圆振盘31固定在所述麻花针振动器上,所述麻花针圆振盘31上设有螺旋轨道,所述麻花针输料管32一端与所述螺旋轨道对接,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能够相对麻花针输料管32移动,至少具有与所述麻花针输料管32对接的麻花针接入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对接的麻花针送出状态。所述麻花针振动器能够驱动所述麻花针圆振盘31作垂直方向振动以及绕其垂直轴做扭摆振动,使所述麻花针圆振盘31内的麻花针沿所述螺旋轨道上升并送入所述麻花针输料管32内,当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处于所述麻花针接入状态时,所述麻花针输料管32内的麻花针送入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处于所述麻花针送出状态时,则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对接,将麻花针送入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
进一步的,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包括麻花针送入气缸331、麻花针装载板332,所述麻花针送入气缸331的活动端与所述麻花针装载板332固定,能够推动所述麻花针装载板332往复运动,在所述麻花针接入状态以及所述麻花针送出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麻花针装载板332上开设有用于装载麻花针的麻花针通孔333,所述麻花针通孔333与麻花针相匹配;当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切换至所述麻花针接入状态时,所述麻花针通孔333与所述麻花针输料管32对接,所述麻花针输料管32将麻花针输入所述麻花针通孔333内,当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切换至所述麻花针送出状态时,所述麻花针通孔333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对接,从而完成麻花针的上料过程。
具体的,如图6、图7以及图9所示,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4包括机械臂41以及装载头42,所述机械臂41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装载头42与所述机械臂41的活动端固定,所述机械臂41的活动覆盖所述针套上料机构2、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3、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能够带动所述装载头42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对接或者与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对接,所述装载头4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物料的装载通孔421,所述装载通孔421能够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或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4还包括支撑架43、识别摄像头44以及定位针45,所述支撑架43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且位于所述机械臂41的一侧,所述识别摄像头44固定在所述支撑架43顶部,所述定位针45固定在所述支撑架43且部分相对所述支撑架43凸出,所述装载头42上开设有一缺口422,所述缺口422与所述装载通孔421连通,以使所述装载通孔421内的物料至少部分露出,所述机械臂41能够驱动所述装载头42移动,使所述缺口422至少某一时刻位于所述识别摄像头44下方,使所述装载通孔421能够与所述定位针45对接。当所述装载头42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对接后,所述装载通孔421内装载有物料,所述机械臂41带动所述装载头42移动,使所述装载通孔421与所述定位针45对接,所述定位针45将物料向所述装载通孔421内部顶,使物料上经过压接的区域与所述缺口422对应;所述机械臂41带动所述装载头42移动,使所述缺口422位于所述识别摄像头44的下方,对所述缺口422内的麻花针压接区域进行识别,判断压接是否合格。
具体的,如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包括第一压接头51、麻花针顶入部件52以及针套顶入部件53,所述第一压接头51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所述针套送入件2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接头51两侧,所述麻花针顶入部件52与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同侧设置,用于将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上的麻花针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所述针套顶入部件53与所述针套送入件23同侧设置,用于将所述针套送入件23上的针套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并套设在麻花针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压接头51用于对麻花针套设有针套的一端压接。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压接头51包括第一固定环511、至少一个第一压接组件512以及第一固定基座513,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具有两个可以相对运动的压接面,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基座513的槽内,所述第一固定环51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对应的凹凸面,当所述第一固定环511转动至凸面与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接触时,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的两个压接面相对运动,对处于所述第一固定环511的圆心位置处的物料进行压接;当所述第一固定环511转动至凹面与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接触时,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的两个压接面相背运动,与处于所述第一固定环511的圆心位置处的物料脱离接触。所述麻花针顶入部件52以及所述针套顶入部件53分别将麻花针、针套送至所述压接面,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的所述压接面相对移动,对麻花针、针套进行压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接头51具有两个第一所述压接组件512,两个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的轴线相互垂直。两个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能够从四个方向上对处于所述第一固定环511的圆心位置处的麻花针进行压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包括第一压接块、第二压接块、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基座513上,所述第一压接块与所述第一弹性件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压接块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当所述第一固定环511转动至凹面与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接触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压接块、所述第二压接块相背运动,使所述第一压接块、所述第二压接块与处于所述第一固定环511的圆心位置处的物料脱离接触。
在实际过程中,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固定环511转动使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工作,当所述第一针套顶入部件53将针套吹入时,三个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工作,所述第一压接块、所述第二压接块相对运动,从六个方向上将针套夹住;当第一麻花针顶入部件52将麻花针顶入针套内时,三个所述第一压接组件512继续工作,所述第一压接块、所述第二压接块进一步相对运动,对针套进行挤压,使麻花针与针套压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麻花针顶入部件52包括麻花针顶入驱动件、伸缩件521、顶针522,所述麻花针顶入驱动件与所述伸缩件521固定,能够驱动所述伸缩件52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压接头51的方向上移动,所述顶针522固定在所述伸缩件521上,与处于所述麻花针送出状态的所述麻花针通孔333同轴且位于所述麻花针装载板332背离所述第一压接头51的一侧,所述伸缩件521移动,带动所述顶针522将所述麻花针通孔333内的麻花针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当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切换至所述麻花针送出状态时,所述麻花针通孔333与所述顶针522同轴,所述伸缩件521移动,带动所述顶针522伸入所述麻花针通孔333内,将麻花针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顶针522的作用不仅是将麻花针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还可以用于将完成压接的麻花针从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顶出,当完成压接后,所述伸缩件521继续伸长,使所述顶针522继续沿所述麻花针通孔333移动,将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的麻花针从另一侧顶出。
具体的,所述针套顶入部件53包括针套吹气装置531、伸缩气缸532,所述伸缩气缸532固定在所述第一压接头51远离所述麻花针顶入部件52的一侧,所述针套吹气装置531固定在所述伸缩气缸532的活动端上,所述伸缩气缸532能够带动所述针套吹气装置531沿垂直所述第一压接头51的方向往复运动,当所述伸缩气缸532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针套吹气装置531与处于所述针套送出状态的所述针套装载板232抵接,所述针套吹气装置的出气口、所述针套通孔233以及所述固定环511的圆心位置处同轴。所述针套吹气装置向所述针套通孔233吹气,使针套吹至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当所述伸缩气缸532收缩到最小状态时,所述针套吹气装置531与所述第一压接头51之间形成能够容纳所述装载头42的第一空隙,所述机械臂41带动所述装载头42移动至所述第一空隙处,所述装载通孔421与所述第一压接头51对接,所述伸缩件521继续伸长,使所述顶针522继续沿所述麻花针通孔333移动,将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的麻花针顶入所述装载通孔421内。
具体的,如图10、图11以及图13所示,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包括第二压接头61、吹料部件62,所述第二压接头61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且一侧与所述手动穿线机构7,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4与第二压接头61另一侧对接,所述吹料部件62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吹料部件62能够相对所述移动,具有吹落压接不合格麻花针的去除工位与所述第二压接头61之间间隔形成容纳所述装载头42第二空隙的吹料工位;处于所述去除工位时,所述吹料部件62用于吹落所述装载头42内压接不合格的麻花针;处于所述吹料工位时,所述吹料部件62能够与处于所述第二空隙内的所述装载头42对接,用于将所述装载头42内一端压接有麻花针的针套吹入所述第二压接头61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接头61包括所述第二压接头61包括第二固定环611、至少一个第二压接组件612,以及第二固定基座613,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具有两个可以相对运动的压接面,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嵌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基座613的槽内,所述第二固定环61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对应的凹凸面,当所述第二固定环611转动至凸面与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接触时,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的两个压接面相对运动,对处于所述第二固定环611的圆心位置处的物料进行压接;当所述第二固定环611转动至凹面与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接触时,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的两个压接面相背运动,与处于所述第二固定环611的圆心位置处的物料脱离接触。所述第二压接头61可以用于将线束与一端压接有麻花针的针套压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接头61具有两个第二所述压接组件612,两个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的轴线相互垂直。两个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能够从四个方向上对处于所述第二固定环611的圆心位置处的麻花针进行压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包括第三压接块、第四压接块、第三弹性件、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基座613上,所述第三压接块与所述第三弹性件另一端固定,所述第四压接块与所述第四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当所述第二固定环611转动至凹面与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接触时,所述第三弹性件、所述第四弹性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三压接块、所述第四压接块相背运动,使所述第三压接块、所述第四压接块与处于所述第二固定环611的圆心位置处的物料脱离接触。
在实际过程中,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固定环611转动使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工作,当所述吹料部件62将一端压接有麻花针的第一针套吹入时,两个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工作,所述第三压接块、所述第四压接块相对运动,从四个方向上将针套夹住;当所述手动穿线机构7将线束引入针套内时,两个所述第二压接组件612继续工作,所述第三压接块、所述第四压接块进一步相对运动,对针套进行挤压,使线束与针套压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吹料部件62包括垂直气缸621、平移气缸622以及气嘴623,所述垂直气缸621的活动端与所述平移气缸622固定,带动所述平移气缸622以及所述气嘴623沿垂直所述第二压接头61的方向移动,所述平移气缸622的活动端与所述气嘴623固定,带动所述气嘴623沿平行所述第二压接头61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垂直气缸621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且所述平移气缸622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时,所述吹料部件62处于所述去除工位;当所述垂直气缸621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且所述平移气缸622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吹料部件62处于所述吹料工位。
具体的,如图12、图14所示,所述手动穿线机构7包括线束放置台71、线束固定件72以及线束引导件73,所述线束放置台71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一侧,所述线束引导件73固定在所述线束放置台71上并与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贴合,所述线束固定件72与所述线束放置台71滑动连接,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线束引导件73,所述线束固定件72用于固定待处理线束并使待处理线束朝向所述线束引导件73的一端相对所述线束固定件72凸出,当所述线束固定件72靠近所述线束引导件73时,所述线束引导件73引导待处理线束相对所述线束固定件72凸出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内。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放置台7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线束固定件72的滑动槽711,所述滑动槽711垂直于所述线束引导件73,所述线束固定件72嵌设于所述滑动槽711内,能够相对所述线束放置台71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线束引导件73。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固定件72包括固定基座721以及翻转盖722,所述固定基座721嵌设于所述滑动槽711内,所述翻转盖722一侧与所述固定基座721铰接,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基座721转动,至少具有覆盖在所述固定基座721顶部的覆盖状态以及使所述固定基座721顶部露出的打开状态,所述固定基座72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待处理线束的固定凹糟,当所述翻转盖722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固定凹糟露出,便于人工向所述固定凹槽内放置待处理线束;当所述翻转盖722处于所述覆盖状态时,所述翻转盖722与所述固定基座721相配合,固定待处理线束。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引导件73上开设有一引导通孔731,所述引导通孔731一端与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对接,所述线束固定件72靠近所述线束引导件73时从所述引导通孔731另一端伸入所述引导通孔731内。所述引导通孔731的内径沿所述线束固定件72靠近所述线束引导件73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引导通孔731的内表面呈一锥面,当固定有待处理线束的所述线束固定件72伸入所述引导通孔731内,所述引导通孔731的锥面具有聚拢待处理线束的效果,避免待处理线束分叉,影响处理效果。
实际使用时,所述针套上料机构2、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3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5的两侧分别送入针套以及麻花针,所述麻花针顶入部件52将所述麻花针送入件33上的麻花针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所述针套顶入部件53将所述针套送入件23上的针套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并套设在麻花针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压接头51对麻花针套设有针套的一端压接;完成压接后,所述机械臂41驱动所述装载头42移动至所述第一压接头51处并与所述第一压接头51对接,所述麻花针顶入部件52继续移动,所述顶针522将所述第一压接头51内的完成压接的麻花针以及针套顶入所述装载头42内,所述装载头42在所述机械臂41的驱动下完成换向并与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对接,使针套没有压接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所述吹料部件62向所述装载通孔421内吹气,使麻花针以及针套进入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人工通过所述手动穿线机构7在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另一侧送入待处理线束,待处理线束与针套远离麻花针的一端形成穿设,所述第二压接机构6对针套与待处理线束进行压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头压接设备,包括基座、针套上料机构、麻花针上料机构、机械手运载机构、第一压接机构、第二压接机构以及手动穿线机构,所述针套上料机构、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分别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的两侧将麻花针以及针套送入第一压接机构内,使针套一端与麻花针压接,机械手运载机构将其转运至第二压接机构,使针套另一端与手动穿线机构送入的线束进行压接。上述机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双侧压接。只需要一个设备即可实现麻花针、线束与针套的双侧压接,产出对应的产品,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头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针套上料机构、麻花针上料机构、机械手运载机构、第一压接机构、第二压接机构以及手动穿线机构,所述针套上料机构、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所述第一压接机构、所述第二压接机构以及所述手动穿线机构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用于从一侧向所述第一压接机构运送麻花针,所述针套上料机构用于从另一侧向所述第一压接机构运送针套并使针套套设于麻花针一端,所述第一压接机构用于压接麻花针套设有针套的一端;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能够将一端与麻花针完成压接的针套运送至所述第二压接机构一侧进行对接,所述手动穿线机构用于从另一侧向所述第二压接机构运送线束并使所述运送线束一端伸入针套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压接机构用于对针套另一端压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头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套上料机构包括针套圆振盘、针套振动器、针套输料管以及针套送入件,所述针套圆振盘固定在所述针套振动器上,所述针套圆振盘上设有螺旋轨道,所述针套输料管一端与所述螺旋轨道对接,所述针套送入件能够相对针套输料管移动,至少具有与所述针套输料管对接的针套接入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对接的针套送出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头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包括麻花针圆振盘、麻花针振动器、麻花针输料管以及麻花针送入件,所述麻花针圆振盘固定在所述麻花针振动器上,所述麻花针圆振盘上设有螺旋轨道,所述麻花针输料管一端与所述螺旋轨道对接,所述麻花针送入件能够相对麻花针输料管移动,至少具有与所述麻花针输料管对接的麻花针接入状态以及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对接的麻花针送出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头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包括机械臂以及装载头,所述机械臂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装载头与所述机械臂的活动端固定,所述机械臂的活动覆盖所述针套上料机构、所述麻花针上料机构、所述第一压接机构、所述第二压接机构,所述装载头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物料的装载通孔,所述机械臂能够带动所述装载头平移、转动以使所述装载通孔能够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或所述第二压接机构对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头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运载机构还包括支撑架、识别摄像头以及定位针,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且位于所述机械臂的一侧,所述识别摄像头固定在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定位针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且部分相对所述支撑架凸出,所述装载头上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装载通孔连通,以使所述装载通孔内的物料至少部分露出,所述机械臂能够驱动所述装载头移动,使所述缺口至少某一时刻位于所述识别摄像头下方,使所述装载通孔能够与所述定位针对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头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接机构包括第一压接头、麻花针顶入部件以及针套顶入部件,所述第一压接头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麻花针送入件、所述针套送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压接头两侧,所述麻花针顶入部件与所述麻花针送入件同侧设置,用于将所述麻花针送入件上的麻花针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内,所述针套顶入部件与所述针套送入件同侧设置,用于将所述针套送入件上的针套顶入所述第一压接头内并套设在麻花针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压接头用于对麻花针套设有针套的一端压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头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穿线机构包括线束放置台、线束固定件以及线束引导件,所述线束放置台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接机构一侧,所述线束引导件固定在所述线束放置台上并与所述第二压接机构贴合,所述线束固定件与所述线束放置台滑动连接,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线束引导件,所述线束固定件用于固定待处理线束并使待处理线束朝向所述线束引导件的一端相对所述线束固定件凸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头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接机构包括第二压接头、吹料部件,所述第二压接头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吹料部件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吹料部件能够相对所述移动,具有吹落压接不合格麻花针的去除工位以及与所述第二压接头之间间隔形成容纳所述装载头第二空隙的吹料工位;处于所述去除工位时,所述吹料部件用于吹落所述装载头内压接不合格的麻花针;处于所述吹料工位时,所述吹料部件能够与处于所述第二空隙内的所述装载头对接,用于将所述装载头内一端压接有麻花针的针套吹入所述第二压接头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头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料部件包括垂直气缸、平移气缸以及气嘴,所述垂直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平移气缸固定,带动所述平移气缸以及所述气嘴沿垂直所述第二压接头的方向移动,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气嘴固定,带动所述气嘴沿平行所述第二压接头的方向移动,当所述垂直气缸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且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时,所述吹料部件处于所述去除工位;当所述垂直气缸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且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吹料部件处于所述吹料工位。
CN202320316966.0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双头压接设备 Active CN219833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6966.0U CN219833282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双头压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16966.0U CN219833282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双头压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3282U true CN219833282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2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16966.0U Active CN219833282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双头压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3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192465A (ja) 端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端子付電線及び芯線切断装置
US10993360B2 (en) Assembly system
CN219833282U (zh) 一种双头压接设备
CN111293569B (zh) 一种端子自动压接机
CN111185761A (zh) 一种节能灯装配工艺
CN101743668A (zh) 线缆连接器的动力挤压工具
CN110600960A (zh) 一种同轴电缆线束的端部连接器组装设备和组装方法
CN116169538A (zh) 一种多模式压接设备
CN109346900A (zh) 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CN219419810U (zh) 一种压接设备
CN219746809U (zh) 一种端子连接线束焊机
KR102153639B1 (ko) 전도성 입자들을 구비한 전기 와이어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입자 어플리케이터 장치
JP3032256B2 (ja) シールドピン自動組立装置
CN219419811U (zh) 一种线束压接设备
CN115200432A (zh) 全自动电子雷管生产线
CN207234122U (zh)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上环状件装置
CN212371567U (zh) 一种连接器接头自动化组装系统
CN211516461U (zh) 焊接治具
CN113848031A (zh) 跌落测试机
CN112792543A (zh) 一种旋转式压装装置及压装系统
CN110364904A (zh) 一种端子线接线机
CN115555776B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的芯线焊接装置以及芯线的焊接方法
CN220466804U (zh) 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CN214848738U (zh) 钮扣电池组装机
CN111987570B (zh) 排线剪切测试设备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