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6900A - 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6900A
CN109346900A CN201811195995.6A CN201811195995A CN109346900A CN 109346900 A CN109346900 A CN 109346900A CN 201811195995 A CN201811195995 A CN 201811195995A CN 109346900 A CN109346900 A CN 109346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crimping
component
binding post
feed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959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6900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ling Wangk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孙来庆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孙来庆 filed Critical 孙来庆
Priority to CN2018111959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69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6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6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6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69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5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contact member feeding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内设有电控箱,在电控箱内设置电控系统,在机架上设置工作台,在工作台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取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第四上料机构、压接机构及检测机构,工作台上还设有传输机构,取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第四上料机构、压接机构及检测机构均设置在传输机构的后侧;在取料机构的下侧设置供料台,将电机外壳放置在供料台上;在传输机构上设置多个载板,载板上设置定位部,定位部与电机外壳相适配;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自动化,可连续工作,节省人工,满足生产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组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背景技术
电机上都需要设置接线柱,通常是采用螺接或焊接,而且现有组装工艺是由人工完成,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时间不同,致使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的真正需求,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内设有电控箱,在电控箱内设置电控系统,在机架上设置工作台,在工作台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取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第四上料机构、压接机构及检测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传输机构,所述取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第四上料机构、压接机构及检测机构均设置在传输机构的后侧;
在取料机构的下侧设置供料台,将电机外壳放置在供料台上;在传输机构上设置多个载板,所述载板上设置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电机外壳相适配;通过取料机构的夹持组件将供料台上的电机外壳夹取,并移动至传输机构的入料口处的载板上;传输机构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一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第一上料机构将第一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一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一安装孔内;传输机构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二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第二上料机构将第二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二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二安装孔内;传输机构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三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第三上料机构将第三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三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三安装孔内;传输机构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四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第四上料机构将第四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四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四安装孔内;传输机构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压接机构的工作位置,由压接机构将电机外壳与各接线柱铆压完成组装;然后传输机构将组装好的电机外壳移至检测机构的工作位置,由检测机构检测是否组装合格,通过检测机构后侧的不良再加工传输线,将检测组装不合格的电机外壳移动到不良再加工传输线;在检测机构的右侧将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收盘。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中,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取料支撑架、X轴驱动组件、Z轴驱动组件及夹持组件,所述取料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X轴驱动组件固定在取料支撑架上,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工作端,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工作端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中,所述X轴驱动组件包括X轴丝杆电机、X轴丝杆、X轴安装板、X轴连接板及光电限位部件,所述X轴安装板固定在取料支撑架的上侧,所述X轴丝杆电机固定在X轴安装板的一端,在X轴安装板的另一端设置轴承座,所述X轴丝杆的一端与X轴丝杆电机连接,X轴丝杆的另一端设置在轴承座内,所述X轴连接板固定在X轴丝杆的螺母连接座上。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中,所述Z轴驱动组件包括Z轴推杆气缸及Z轴连接板,所述Z轴推杆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X轴连接板的上部,所述Z轴推杆气缸的工作端向下运动,所述Z轴推杆气缸的工作端与Z轴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中,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构件和装料构件,所述上料构件设置在传输机构的后侧,所述装料构件设置在传输机构的上侧;
所述装料构件包括装料支撑架、Y轴驱动部件、Z轴驱动部件及上料部件,所述装料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Y轴驱动部件固定在装料支撑架上,所述Z轴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Y轴驱动部件的工作端,所述Z轴驱动部件的工作端与所述上料部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中,所述Y轴驱动部件包括Y轴丝杆电机、Y轴丝杆及Y轴连接块,所述Y轴丝杆电机固定在装料支撑架的后端,在装料支撑架的前端设置轴承固定座,所述Y轴丝杆的一端与Y轴丝杆电机连接,Y轴丝杆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轴承座固定内,所述Y轴连接块固定在Y轴丝杆的螺母固定座上;在所述Y轴丝杆的左右两侧各设一导轨组件;
所述Z轴驱动部件包括Z轴气缸、Z轴安装板及Z轴连接块,所述Z轴安装板与Y轴连接块连接,所述Z轴气缸安装在所述Z轴安装板的上部,所述Z轴气缸的推杆向下运动,所述Z轴气缸的推杆通过Z轴连接板连块与上料部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中,所述上料构件包括振动盘组件和直振分料组件,所述直振分料组件的料槽座对应振动盘组件的出料口设置,接线柱从振动盘组件的出料口传送到直振分料组件的料槽座,经料槽座传送到上料部件的工作位置;
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及第四上料机构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中,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输送链和链条张紧机构,所述输送链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一端的输送链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伺服电机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链条张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另一端,所述链条张紧机构与输送链的另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中,所述压接机构包括压接支撑架、压接固定板、压接定位组件及铆压组件,所述压接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压接固定板垂直固定在压接支撑架上,在压接固定板的顶部设置压接安装板,所述压接定位组件及铆压组件安装在压接安装板上,所述压接固定板的中部设有压接连接座;
所述压接定位组件包括压接升降气缸及压接定位板,所述压接升降气缸固定在压接安装板上,所述压接升降气缸的活动杆向下运动,所述压接连接座对应压接升降气缸的位置设有过孔,所述压接升降气缸的活动杆穿过过孔与压接定位板连接,所述压接定位板上设有四个定位孔,在定位孔的底部周缘设置定位片;
所述铆压组件包括铆压气缸,所述铆压气缸固定在压接安装板上,所述铆压气缸的活动端向下运动,所述铆压气缸的活动端设有压杆连接座,所述压杆连接座上设置四个压杆,所述压接连接座对应压杆的位置设置导向轴承座,压杆穿设在导向轴承座内,四个压杆分别对应四个定位孔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支架、CCD照相部件及照明部件,所述检测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CCD照相部件设置在检测支架的上部,所述照明部件在检测支架的中部;
所述CCD照相部件包括相机固定座和照相组件,所述相机固定座固定在检测支架的上部,所述照相组件固定在相机固定座上,所述照相组件为至少一CCD探头,所述CCD探头呈圆柱形;
所述照明部件包括漫反射板环形灯和光源固定板,所述漫反射板环形灯通过光源固定板设于相机固定座的下端,所述CCD探头透过漫反射板环形灯照向电机外壳的安装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自动化,可连续工作,节省人工,满足生产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总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实施例的取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实施例的第一上料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1实施例的压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1实施例的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所示:机架1、工作台11、传输机构12、取料机构2、供料台21、取料支撑架22、X轴丝杆231、X轴安装板232、X轴连接板234、X轴丝杆电机235、Z轴推杆气缸241、Z轴连接板242、夹爪气缸251、夹爪252、第一上料机构3、装料支撑架31、Y轴丝杆电机321、Y轴丝杆322、Y轴连接块323、导轨组件324、Z轴气缸331、Z轴安装板332、Z轴连接块333、上料部件34、振动盘组件35、直振分料组件36、第二上料机构4、第三上料机构5、第四上料机构6、压接机构7、压接支撑架71、压接固定板72、压接安装板73、压接升降气缸74、铆压气缸75、压杆连接座751、压杆752、压接连接座76、压接定位板77、定位片771、检测机构8、检测支架81、相机固定座82、照相组件83、光源固定板84、漫反射板环形灯85、加电检测组件8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该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包括机架1,在机架1内设有电控箱,在电控箱内设置电控系统,在机架1上设置工作台11,在工作台1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取料机构2、第一上料机构3、第二上料机构4、第三上料机构5、第四上料机构6、压接机构7及检测机构8,所述工作台11上还设有传输机构12,所述取料机构2、第一上料机构3、第二上料机构4、第三上料机构5、第四上料机构6、压接机构7及检测机构8均设置在传输机构12的后侧;在取料机构2的下侧设置供料台,将电机外壳放置在供料台上;在传输机构12上设置多个载板,所述载板上设置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电机外壳相适配;通过取料机构2的夹持组件将供料台上的电机外壳夹取,并移动至传输机构12的入料口处的载板上;传输机构12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一上料机构3的工作位置,第一上料机构3将第一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一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一安装孔内;传输机构12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二上料机构4的工作位置,第二上料机构4将第二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二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二安装孔内;传输机构12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三上料机构5的工作位置,第三上料机构5将第三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三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三安装孔内;传输机构12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四上料机构6的工作位置,第四上料机构6将第四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四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四安装孔内;传输机构12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压接机构7的工作位置,由压接机构7将电机外壳与各接线柱铆压完成组装;然后传输机构12将组装好的电机外壳移至检测机构8的工作位置,由检测机构8检测是否组装合格,通过检测机构8后侧的不良再加工传输线,将检测组装不合格的电机外壳移动到不良再加工传输线;在检测机构8的右侧将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收盘。例如,在供料台的侧边设置入料机械手,或者通过人工将代加工的电机外壳放置在供料台;在检测机构8的右侧设置收料机械手,或者通过人工将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收盘;所选用的入料机械手和供料机械手均为四轴冲压机械手,型号为HC1400,机械手为现有常用机械,故此未做过多赘述,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气缸、电机等元件均为现有常用元件。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外壳与接线柱均为成品,通过本设备完成电机外壳与接线柱的组装,自动化组装,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的接线柱的中部设有绝缘套,在绝缘套的周向上设有挡板,在接线柱的上端设有带有圆柱孔的接线部,外部电缆引线接入接线部;在电机外壳的安装孔内设置导电连接片,导电连接片与电机机芯连接,将接线柱压入安装孔内,接线柱的下部与导电连接片压接。优选的,所述机架1上侧设置有上机箱,工作台11设置在上机箱内,所述上机箱的前侧设有对开门,所述对开门的门框内嵌入PVC封板,形成观察窗;优选的,所述上机箱的前侧设置操控面板,在操控面板的下侧设置多个操控按钮。优选的,所述操控面板为触控显示屏,通过触控显示屏和操控按钮可对设备进行相应操作,同时可将信息反馈至触控显示屏显示。优选的,电控箱内的电控系统对整套设备进行电控,透过观察窗可观察到内部组装情况。
所述取料机构2包括取料支撑架22、X轴驱动组件、Z轴驱动组件及夹持组件,所述取料支撑架22固定在工作台11上,所述X轴驱动组件固定在取料支撑架22上,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工作端,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工作端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所述X轴驱动组件包括X轴丝杆231电机235、X轴丝杆231、X轴安装板232、X轴连接板234及光电限位部件,所述X轴安装板232固定在取料支撑架22的上侧,所述X轴丝杆231电机235固定在X轴安装板232的一端,在X轴安装板232的另一端设置轴承座,所述X轴丝杆231的一端与X轴丝杆231电机235连接,X轴丝杆231的另一端设置在轴承座内,所述X轴连接板234固定在X轴丝杆231的螺母连接座上。所述Z轴驱动组件包括Z轴推杆气缸241及Z轴连接板242,所述Z轴推杆气缸241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X轴连接板234的上部,所述Z轴推杆气缸241的工作端向下运动,所述Z轴推杆气缸241的工作端与Z轴连接板242连接。优选的,光电限位部件包括初位光电限位开关和终位光电限位开关,所述初位光电限位开关与终位光电限位开关固定在X轴安装板232上,并沿X轴丝杆231的螺母连接座的行程路线设置,所述螺母连接座上设有光电感应块,所述初位光电限位开关设置在螺母连接座的初始位置,所述终位光电限位开关设置在螺母连接座的最大行程位置。优选的,夹持组件包括夹爪气缸251和设置于夹爪气缸251上的夹爪252。本实施例选用的X轴丝杆231电机235为减速机,其型号为57BYGB76P280M;Z轴推杆气缸241的型号为SYSE40;夹爪气缸251的型号为CKK SMC型的MHZ。
所述第一上料机构3包括上料构件和装料构件,所述上料构件设置在传输机构12的后侧,所述装料构件设置在传输机构12的上侧;所述上料构件包括振动盘组件35和直振分料组件36,所述直振分料组件36的料槽座对应振动盘组件35的出料口设置,接线柱从振动盘组件35的出料口传送到直振分料组件36的料槽座,经料槽座传送到上料部件34的工作位置;振动盘组件35和直振分料组件36均为标准振动盘分料机构。振动盘的型号为吉旺JS-82,直振分料组件36分为直振器和直线料槽座,直振器的型号为WNKO/稳耐可CHDSX400M。所述第一上料机构3、第二上料机构4、第三上料机构5及第四上料机构6的结构相同。
所述装料构件包括装料支撑架31、Y轴驱动部件、Z轴驱动部件及上料部件34,所述装料支撑架31固定在工作台11上,所述Y轴驱动部件固定在装料支撑架31上,所述Z轴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Y轴驱动部件的工作端,所述Z轴驱动部件的工作端与所述上料部件34连接。所述Y轴驱动部件包括Y轴丝杆322电机321、Y轴丝杆322及Y轴连接块323,所述Y轴丝杆322电机321固定在装料支撑架31的后端,在装料支撑架31的前端设置轴承固定座,所述Y轴丝杆322的一端与Y轴丝杆322电机321连接,Y轴丝杆322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轴承座固定内,所述Y轴连接块323固定在Y轴丝杆322的螺母固定座上;在所述Y轴丝杆322的左右两侧各设一导轨组件324;所述Z轴驱动部件包括Z轴气缸331、Z轴安装板332及Z轴连接块333,所述Z轴安装板332与Y轴连接块323连接,所述Z轴气缸331安装在所述Z轴安装板332的上部,所述Z轴气缸331的推杆向下运动,所述Z轴气缸331的推杆通过Z轴连接板242连块与上料部件34连接。优选的,上料部件34包括夹指气缸和设置于夹指气缸上的夹指。优选的,所述导轨组件324沿工作台11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导轨组件324包括导轨支板,在导轨支板上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导块;所述导块固定于Y轴丝杆322的螺母固定座的底部。优选的,所述Y轴驱动部件还包括光电感应装置,所述光电感应装置包括初位光电感应开关、终位光电感应开关及光电感应片,所述初位光电感应开关与终位光电感应开关安装在装料支撑架31上,并沿Y轴丝杆322的螺母固定座的行程路线设置,所述光电感应片安装在Y轴丝杆322的螺母固定座上,所述初位光电感应开关设置在螺母固定座的初始位置,终位光电感应开关设置在螺母固定座的最大行程位置。例如,Y轴丝杆322电机321为减速机,其型号为57BYGB76P280M;选用的Z轴气缸331为推杆气缸,型号为SYSE40;上料部件34的夹指气缸的型号为Mindman的MCHA-20 MCHA-16 MCHA-32。
所述传输机构12包括伺服电机、输送链和链条张紧机构,所述输送链设置在工作台11上,所述工作台11一端的输送链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设置在工作台11上的伺服电机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链条张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11的另一端,所述链条张紧机构与输送链的另一端连接。在输送链上设置多个载板,所述载板上设置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电机外壳相适配;传输机构12的伺服电机为型号4LF45N-4。通过取料机构2的夹持组件将供料台上的电机外壳夹取,并移动至传输机构12的入料口处的载板上;输送链将放有电机外壳的载板依次传至第一上料机构3、第二上料机构4、第三上料机构5、第四上料机构6的工作位置,通过四个上料机构将四个接线柱放入电机外壳的四个安装孔内;然后将电机外壳带至压接机构7的工作位置,由压接机构7完成铆压工作,之后将压接完成的电机外壳送至检测机构8的工作位置,由检测机构8检测是否组装合格,通过检测机构8后侧的不良再加工传输线,将检测组装不合格的电机外壳移动到不良再加工传输线;然后由输送链将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传至检测机构8的右侧,通过机械手或者通过人工将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收盘。
所述压接机构7包括压接支撑架71、压接固定板72、压接定位组件及铆压组件,所述压接支撑架71固定在工作台11上,所述压接固定板72垂直固定在压接支撑架71上,在压接固定板72的顶部设置压接安装板73,所述压接定位组件及铆压组件安装在压接安装板73上,所述压接固定板72的中部设有压接连接座76;所述压接定位组件包括压接升降气缸74及压接定位板77,所述压接升降气缸74固定在压接安装板73上,所述压接升降气缸74的活动杆向下运动,所述压接连接座76对应压接升降气缸74的位置设有过孔,所述压接升降气缸74的活动杆穿过过孔与压接定位板77连接,所述压接定位板77上设有四个定位孔,在定位孔的底部周缘设置定位片771;所述铆压组件包括铆压气缸75,所述铆压气缸75固定在压接安装板73上,所述铆压气缸75的活动端向下运动,所述铆压气缸75的活动端设有压杆752连接座751,所述压杆752连接座751上设置四个压杆752,所述压接连接座76对应压杆752的位置设置导向轴承座,压杆752穿设在导向轴承座内,四个压杆752分别对应四个定位孔设置。优选的,铆压气缸75的型号为MPT80。压接升降气缸74选用的气缸为DNC-32-40-PPV-A气缸。优选的,所述压接固定板72的下部设有辅助导轨,辅助导轨的导块与压接定位板77连接;优选的,所述压接连接座76为U型槽,U型槽的槽口与压接固定板72的板壁围成压接升降气缸74活动杆的过孔。优选的,在铆压组件的下方设置顶升组件,顶升组件设置在传输机构12的输送链的下方,顶升组件包括顶升气缸和顶升板,所述顶升板与顶升气缸的活动杆连接,当传输机构12的输送链将电机外壳带至压接机构7的工作位置,顶升气缸带动顶升板上移与输送链的载板抵接,压接升降气缸74的活动杆向下运动,带动压接定位板77下移,放置在电机外壳上,压接定位板77上的四个定位孔套在四个接线柱上;然后铆压气缸75带动四个压杆752下压,四个压杆752的压头抵接四个接线柱,并向下压,将四个接线柱铆压在电机外壳的四个安装孔内,压入安装孔内的接线柱与安装孔内的导电连接片压接,进而完成接线柱与机芯的连接。进一步的,四个压杆752的压头设置凹口,凹口与接线柱的顶部适配,压杆752下压时,接线柱的顶部卡入压头的凹口内,防止接线柱在下压过程中偏移。进一步的,顶升气缸的型号为QGBD63(80)。
所述检测机构8包括检测支架81、CCD照相部件及照明部件,所述检测支架81固定在工作台11上,所述CCD照相部件设置在检测支架81的上部,所述照明部件在检测支架81的中部;所述CCD照相部件包括相机固定座82和照相组件83,所述相机固定座82固定在检测支架81的上部,所述照相组件83固定在相机固定座82上,所述照相组件83为至少一CCD探头,所述CCD探头呈圆柱形;所述照明部件包括漫反射板环形灯85和光源固定板84,所述漫反射板环形灯85通过光源固定板84设于相机固定座82的下端,所述CCD探头透过漫反射板环形灯85照向电机外壳的安装孔。传输机构12的输送链将压接完成的电机外壳送至检测机构8的工作位置,通过CCD探头检测接线柱是否压接合格,当检测到接线柱压接不合格,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不良品移至不良再加工传输线,等待进一步处理;优选的,在检测机构8下侧设置加电检测组件86,加电检测组件86包括加电检测支架81、加电检测伸缩气缸及加电检测组件86,加电检测支架81安装在检测支架81的下侧,所述加电检测伸缩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加电检测支架81上,所述加电检测组件86安装在加电检测伸缩气缸的活动端,通过加电检测组件86检测组装的接线柱是否与安装孔内的导电连接片压接。加电检测伸缩气缸的型号为CDM2B20-25。通过加电检测组件86对检测机构8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进行通电检测,加电检测机构8的测试头在伸缩气缸的带动下,移动到设定位置,与接线柱接触,若接线柱与安装孔内的导电连接片压接,构成回路,则组装合格,若接线柱与安装孔内的导电连接片未压接,不构成回路,则组装不合格,光纤传感器可将故障信号传给电控系统,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不良品移至不良再加工传输线,等待进一步处理;由输送链将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传至检测机构8的右侧,通过机械手或者通过人工将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收盘。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在设备运行之初,工作人员先根据代工电机外壳的大小,调整各部件的运动位置、光电开关的位置,保证该设备适应代工品。首先,通过机械手或者人工将将代加工的电机外壳放置在供料台;电控系统驱动取料机构工作,取料机构的X轴丝杆电机带动Z轴驱动组件移动至供料台的放料位置的上方,Z轴驱动组件的推杆气缸将夹持组件下降至一定高度以便于将供料台上的电机外壳夹取,然后电控系统驱动取料机构对应的Z轴推杆气缸将夹持组件上移,随后电控系统使驱动取料机构对应的X轴丝杆电机带动夹持组件右移至传输机构的入料口处的载板上方,随后电控系统驱动Z轴推杆气缸将夹持组件下降至一定高度以便于将电机外壳放置在载板上的定位部内,随后取料机构工作复位;然后,电控系统驱动传输机构工作,传输机构的伺服电机带动输送链传动,进而带动载板向右运动,将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一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然后,电控系统驱动第一上料机构工作,第一上料机构的振动盘将第一接线柱有序的传入直振分料组件,通过直振器上侧的直线料槽座有序的传送到第一上料机构的上料部件的工作位置,随后第一上料机构的Z轴气缸带动第一上料机构的上料部件下降至一定高度以便于将直线料槽座出料口的第一接线柱夹取,然后第一上料机构的Z轴气缸带动上料部件上移,然后第一上料机构的Y轴丝杆电机带动上料部件前移至传输机构的载板上方,随后电控系统驱动Z轴气缸将上料部件下降至一定高度以便于将第一接线柱放置在载板上电机外壳的第一安装孔内,随后第一上料机构复位,等待下一次上料;然后,由传输机构输送链带动载板向右运动,将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二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然后,电控系统驱动第二上料机构工作,第二上料机构的上料构件将第二接线柱有序的传入到第二上料机构的上料部件的工作位置,随后第二上料机构的Z轴气缸带动第二上料机构的上料部件下降至一定高度以便于将第二接线柱夹取,然后第二上料机构的Z轴气缸带动上料部件上移,然后第二上料机构的Y轴丝杆电机带动上料部件前移至传输机构的载板上方,随后电控系统驱动Z轴气缸将上料部件下降至一定高度以便于将第二接线柱放置在载板上电机外壳的第二安装孔内,,随后第二上料机构复位,等待下一次上料;然后,由传输机构输送链带动载板向右运动,将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三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然后,电控系统驱动第三上料机构工作,通过第三上料机构的上料构件将第三接线柱有序的传入到第三上料机构的上料部件的工作位置,随后通过第三上料机构的Z轴气缸与Y轴丝杆电机的配合,使第三上料机构的上料部件将第三接线柱夹取并放置在电机外壳的第三安装孔内,随后第三上料机构复位,等待下一次上料;然后,由传输机构输送链带动载板继续向右运动,将电机外壳移动至第四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然后,电控系统驱动第四上料机构工作,通过第四上料机构的上料构件将第四接线柱有序的传入到第四上料机构的上料部件的工作位置,随后通过第四上料机构的Z轴气缸与Y轴丝杆电机的配合,使第四上料机构的上料部件将第四接线柱夹取并放置在电机外壳的第四安装孔内,随后第四上料机构复位,等待下一次上料;然后,传输机构带动载板继续向右运动,将放置有四个接线柱的电机外壳移动至压接机构的工作位置;随后,电控系统驱动压接机构工作,压接机构的顶升气缸带动顶升板上移与输送链的载板抵接,压接升降气缸的活动杆向下运动,带动压接定位板下移,放置在电机外壳上,压接定位板上的四个定位孔套在四个接线柱上,对接线柱进行定位,随后铆压气缸带动四个压杆下压,四个压杆的压头抵接四个接线柱,并向下压,将四个接线柱铆压在电机外壳的四个安装孔内,压入安装孔内的接线柱与安装孔内的导电连接片压接,进而完成接线柱与机芯的连接,随后压接机构复位,等待下一次工作;然后,传输机构的输送链将压接完成的电机外壳送至检测机构的工作位置,电控系统驱动检测机构工作,通过CCD探头检测接线柱是否压接合格,当检测到接线柱压接不合格,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不良品移至不良再加工传输线,等待进一步处理,当检测到接线柱压接合格,启动加电检测组件对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进行通电检测,加电检测机构的测试头在伸缩气缸的带动下,移动到设定位置,与接线柱接触,若接线柱与安装孔内的导电连接片压接,构成回路,则组装合格,若接线柱与安装孔内的导电连接片未压接,不构成回路,则组装不合格,光纤传感器可将故障信号传给电控系统,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不良品移至不良再加工传输线,等待进一步处理;由输送链将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传至检测机构的右侧,通过机械手或者通过人工将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收盘,完成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内设有电控箱,在电控箱内设置电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工作台,在工作台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取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第四上料机构、压接机构及检测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传输机构,所述取料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第四上料机构、压接机构及检测机构均设置在传输机构的后侧;
在取料机构的下侧设置供料台,将电机外壳放置在供料台上;在传输机构上设置多个载板,所述载板上设置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电机外壳相适配;通过取料机构的夹持组件将供料台上的电机外壳夹取,并移动至传输机构的入料口处的载板上;传输机构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一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第一上料机构将第一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一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一安装孔内;传输机构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二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第二上料机构将第二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二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二安装孔内;传输机构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三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第三上料机构将第三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三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三安装孔内;传输机构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第四上料机构的工作位置,第四上料机构将第四接线柱夹取,并移至电机外壳上方,然后将第四接线柱对准放入电机外壳的第四安装孔内;传输机构带动电机外壳移动至压接机构的工作位置,由压接机构将电机外壳与各接线柱铆压完成组装;然后传输机构将组装好的电机外壳移至检测机构的工作位置,由检测机构检测是否组装合格,通过检测机构后侧的不良再加工传输线,将检测组装不合格的电机外壳移动到不良再加工传输线;在检测机构的右侧将检测合格的电机外壳收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包括取料支撑架、X轴驱动组件、Z轴驱动组件及夹持组件,所述取料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X轴驱动组件固定在取料支撑架上,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X轴驱动组件的工作端,所述Z轴驱动组件的工作端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驱动组件包括X轴丝杆电机、X轴丝杆、X轴安装板、X轴连接板及光电限位部件,所述X轴安装板固定在取料支撑架的上侧,所述X轴丝杆电机固定在X轴安装板的一端,在X轴安装板的另一端设置轴承座,所述X轴丝杆的一端与X轴丝杆电机连接,X轴丝杆的另一端设置在轴承座内,所述X轴连接板固定在X轴丝杆的螺母连接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驱动组件包括Z轴推杆气缸及Z轴连接板,所述Z轴推杆气缸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X轴连接板的上部,所述Z轴推杆气缸的工作端向下运动,所述Z轴推杆气缸的工作端与Z轴连接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构件和装料构件,所述上料构件设置在传输机构的后侧,所述装料构件设置在传输机构的上侧;
所述装料构件包括装料支撑架、Y轴驱动部件、Z轴驱动部件及上料部件,所述装料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Y轴驱动部件固定在装料支撑架上,所述Z轴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Y轴驱动部件的工作端,所述Z轴驱动部件的工作端与所述上料部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驱动部件包括Y轴丝杆电机、Y轴丝杆及Y轴连接块,所述Y轴丝杆电机固定在装料支撑架的后端,在装料支撑架的前端设置轴承固定座,所述Y轴丝杆的一端与Y轴丝杆电机连接,Y轴丝杆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轴承座固定内,所述Y轴连接块固定在Y轴丝杆的螺母固定座上;在所述Y轴丝杆的左右两侧各设一导轨组件;
所述Z轴驱动部件包括Z轴气缸、Z轴安装板及Z轴连接块,所述Z轴安装板与Y轴连接块连接,所述Z轴气缸安装在所述Z轴安装板的上部,所述Z轴气缸的推杆向下运动,所述Z轴气缸的推杆通过Z轴连接板连块与上料部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构件包括振动盘组件和直振分料组件,所述直振分料组件的料槽座对应振动盘组件的出料口设置,接线柱从振动盘组件的出料口传送到直振分料组件的料槽座,经料槽座传送到上料部件的工作位置;
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第三上料机构及第四上料机构的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输送链和链条张紧机构,所述输送链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一端的输送链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设置在工作台上的伺服电机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链条张紧机构设置在工作台的另一端,所述链条张紧机构与输送链的另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机构包括压接支撑架、压接固定板、压接定位组件及铆压组件,所述压接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压接固定板垂直固定在压接支撑架上,在压接固定板的顶部设置压接安装板,所述压接定位组件及铆压组件安装在压接安装板上,所述压接固定板的中部设有压接连接座;
所述压接定位组件包括压接升降气缸及压接定位板,所述压接升降气缸固定在压接安装板上,所述压接升降气缸的活动杆向下运动,所述压接连接座对应压接升降气缸的位置设有过孔,所述压接升降气缸的活动杆穿过过孔与压接定位板连接,所述压接定位板上设有四个定位孔,在定位孔的底部周缘设置定位片;
所述铆压组件包括铆压气缸,所述铆压气缸固定在压接安装板上,所述铆压气缸的活动端向下运动,所述铆压气缸的活动端设有压杆连接座,所述压杆连接座上设置四个压杆,所述压接连接座对应压杆的位置设置导向轴承座,压杆穿设在导向轴承座内,四个压杆分别对应四个定位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支架、CCD照相部件及照明部件,所述检测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CCD照相部件设置在检测支架的上部,所述照明部件在检测支架的中部;
所述CCD照相部件包括相机固定座和照相组件,所述相机固定座固定在检测支架的上部,所述照相组件固定在相机固定座上,所述照相组件为至少一CCD探头,所述CCD探头呈圆柱形;
所述照明部件包括漫反射板环形灯和光源固定板,所述漫反射板环形灯通过光源固定板设于相机固定座的下端,所述CCD探头透过漫反射板环形灯照向电机外壳的安装孔。
CN201811195995.6A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Active CN1093469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5995.6A CN109346900B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95995.6A CN109346900B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6900A true CN109346900A (zh) 2019-02-15
CN109346900B CN109346900B (zh) 2019-12-31

Family

ID=65310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95995.6A Active CN109346900B (zh) 2018-10-15 2018-10-15 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690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9042A (zh) * 2019-02-26 2019-06-14 韩春锋 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
CN110560583A (zh) * 2019-10-09 2019-12-13 珠海智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接机
CN111112110A (zh) * 2019-12-27 2020-05-08 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晶硅片的检测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4675Y (zh) * 1998-01-25 1999-06-16 陈有信 打端子机送料与压接装置
CN204262732U (zh) * 2014-11-21 2015-04-15 苏州金逸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装配铆接机
CN106584108A (zh) * 2017-02-23 2017-04-26 东莞市欣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替芯全自动组装机
CN206373606U (zh) * 2017-01-06 2017-08-04 东莞市新亮点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芯组装机
CN107791022A (zh) * 2017-11-20 2018-03-13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电感器组装焊接与点胶一体机
CN107959039A (zh) * 2017-10-09 2018-04-24 中山市朗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装配集成自动化生产线
CN107999684A (zh) * 2017-12-12 2018-05-08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电磁炉阳极自动组装及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24675Y (zh) * 1998-01-25 1999-06-16 陈有信 打端子机送料与压接装置
CN204262732U (zh) * 2014-11-21 2015-04-15 苏州金逸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装配铆接机
CN206373606U (zh) * 2017-01-06 2017-08-04 东莞市新亮点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芯组装机
CN106584108A (zh) * 2017-02-23 2017-04-26 东莞市欣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替芯全自动组装机
CN107959039A (zh) * 2017-10-09 2018-04-24 中山市朗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装配集成自动化生产线
CN107791022A (zh) * 2017-11-20 2018-03-13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电感器组装焊接与点胶一体机
CN107999684A (zh) * 2017-12-12 2018-05-08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电磁炉阳极自动组装及检测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9042A (zh) * 2019-02-26 2019-06-14 韩春锋 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
CN110560583A (zh) * 2019-10-09 2019-12-13 珠海智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压接机
CN111112110A (zh) * 2019-12-27 2020-05-08 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晶硅片的检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6900B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3298B (zh) 一种异型连接件自动插件机
CN203984877U (zh) 一种异型连接件自动插件机
CN109346900A (zh) 一种电机接线柱压接设备
KR101866942B1 (ko) 배터리 셀 검사장치
CN107515226A (zh) 一种产品自动检测分拣的影像测量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08316895U (zh) 一种全自动手机摄像头模组测试设备
CN108306459A (zh) 一种电机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10546458U (zh) 一种pcb板视觉检测设备
CN111055121B (zh) 一种变速箱油泵的装配设备
CN109702480A (zh) 注射针自动组装机及使用其组装注射针的工艺
CN105931882A (zh) 行程开关底部组装机的底座上料机构
CN110116308A (zh) 一种电插头组装机
CN210894602U (zh) Pcb板自动化测试设备
CN207272602U (zh) 一种前盖上料设备
CN108414927B (zh) 基于开关自动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
CN113351524A (zh) 一种自动指纹模组电测机
CN108994186A (zh) 汽车皮带轮张紧器自动装配并检验的专机
CN111890030A (zh) 一种全自动加热件组装设备
CN114345729B (zh) 一种自动化蓝牙耳机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CN216645264U (zh) 一种大面积可旋转ccd测试机
CN115958417A (zh) 汽车空调控制器的组装生产线
CN210010191U (zh) 一种ftu自动插拔检测设备
CN111701891B (zh) 一种基于弱电工程智能化检测设备
CN110000100B (zh) 一种ftu自动插拔检测设备
CN112599835A (zh) 一种电芯智能制造系统及电芯智能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Shubing

Inventor after: Other inventors request that names not be published

Inventor before: Request for anonymit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9

Address after: 241000 Nan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usiness Incubation Park, room A, room 2018

Applicant after: Nanling Wangk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rth Block 23E, Beautiful Garden Building, Wenjin Nor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n Laiq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