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66804U - 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66804U
CN220466804U CN202322161394.6U CN202322161394U CN220466804U CN 220466804 U CN220466804 U CN 220466804U CN 202322161394 U CN202322161394 U CN 202322161394U CN 220466804 U CN220466804 U CN 220466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carrier
vertical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613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海浪
王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Americ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Americ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Americ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Americ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613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66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66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66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包括:抓取机械手,其用于抓取线缆;机械手安装架,所述抓取机械手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上;载具升降驱动装置,其上设有线缆载具,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线缆载具沿竖直方向移动分别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所述抓取机械手抓取线缆至线缆载具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通过设置的抓取机械手能够自动将线缆抓取至线缆载具上,线缆载具上设置的压紧组件能够将线缆固定在线缆载具上,从而使得线缆随着线缆载具进行直线移动,上述过程完全采用机械手、升降装置与线缆治具之间的协同配合,不需要人工干预,减少了工人的需求量,提高了自动化的生产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的生产及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由几根或几组线芯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线芯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
电缆的端头需要连接至电子器件,在对端头进行对接前需要将线缆的外皮进行剥离,线缆上的绝缘皮一般较硬且厚,施工人员无法快速通过手工进行剥皮作用,无法快速的对线缆进行剥皮作用,影响线缆对接的效率。现在的自动化剥皮机已经在电缆的自动化生产作业中使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电缆剥皮机多为半自动化的,即人工将电线匹配到剥皮机的绝缘外壁切割位置。在大规模连续生产作业中,操作工长时间作业后会产生疲劳,由于电缆都很细,经常出现操作用眼疲劳导致电线送料不到位导致压接失败产生残次品,更有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缆的剥皮作业采用人工进行上料,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人工容易出现疲劳,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包括:抓取机械手,其用于抓取线缆;机械手安装架,所述抓取机械手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上;载具升降驱动装置,其上设有线缆载具,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线缆载具沿竖直方向移动分别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所述抓取机械手抓取线缆至线缆载具上;所述线缆载具包括底板、线缆夹持组件和线缆放置块,所述线缆放置块设置在底板上,并且所述线缆放置块上设有线缆放置槽,所述线缆夹持组件安装在底板上,并且所述线缆夹持组件用于将线缆锁止在线缆放置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放置块为矩形体,并且所述线缆放置块的外侧壁上设有U型凹槽,所述线缆夹持组件设置在U型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夹持组件包括转轴、扭簧、线缆压紧爪、扭簧挡轴、驱动气缸、连接板和顶杆,所述转轴和顶杆平行设置在U型凹槽的内壁上,所述扭簧和线缆压紧爪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扭簧挡轴相抵,并且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和线缆压紧爪相抵,所述驱动气缸通过连接板和顶杆连接,并且驱动气缸驱动顶杆与线缆压紧爪的下端面相接触,所述线缆压紧爪用于压紧线缆在线缆放置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型凹槽两侧的线缆放置块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凸部,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凸部之间设有线缆支撑块,所述线缆放置槽贯穿矩形凸部和线缆支撑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竖直线性模组、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竖直升降架体和对接导轨,所述竖直线性模组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均设置在支撑框架上,并且竖直导轨和竖直线性模组平行设置,所述竖直升降架体和竖直线性模组的滑块连接,并且所述竖直升降架体上连接有竖直滑块,所述竖直滑块和竖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对接导轨设置在竖直升降架体上,所述对接导轨用于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矩形平板状的线缆支撑板,所述线缆支撑板的两个相对边上设有挡边,所述挡边与线缆支撑板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抓取机械手包括平移直线模组、竖直驱动气缸、夹爪气缸和夹爪气缸安装板,所述平移直线模组固定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的水平横梁上,所述竖直驱动气缸和平移直线模组的滑块连接,所述夹爪气缸通过夹爪气缸安装板和竖直驱动气缸连接,所述夹爪气缸上连接有两组线缆夹爪,所述两组线缆夹爪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两组线缆夹爪用于抓取线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夹爪相对的夹持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凸部,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凸部之间为夹持凹槽,所述夹持凹槽的截面为弧形,并且所述夹持凹槽的内壁角部位置处设置为圆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线缆搭接板,所述线缆搭接板位于底板与线缆支撑板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线缆搭接板的截面为“T”型,所述线缆搭接板与底板之间设有镂空部,线缆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线缆搭接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缆放置槽设置在线缆放置块的上端面上,并且所述线缆放置槽的截面为“U”型,所述线缆放置槽的内壁角部位置处均设置为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通过设置的抓取机械手能够自动将线缆抓取至线缆载具上,线缆载具上设置的压紧组件能够将线缆固定在线缆载具上,从而使得线缆随着线缆载具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完成加工过程,从而完成线缆的自动上料,上述过程完全采用机械手、升降装置与线缆治具之间的协同配合,不需要人工干预,减少了工人的需求量,提高了自动化的生产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载具升降驱动装置和线缆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载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载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抓取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抓取机械手1、平移直线模组11、竖直驱动气缸12、夹爪气缸13、夹爪气缸安装板14、线缆夹爪15、夹持凸部151、夹持凹槽152、机械手安装架2、载具升降驱动装置3、支撑框架31、竖直线性模组32、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33、竖直升降架体34、U型光电341、感应导轨342、感应滑板343、感应板344、感应滑块345、感应边346、U型通孔347、滚轮348、对接导轨35、竖直滑块36、线缆载具4、底板41、线缆支撑板411、挡边412、治具滑块413、线缆搭接板414、镂空部415、弧形凹槽416、线缆夹持组件42、转轴421、扭簧422、线缆压紧爪423、扭簧挡轴424、驱动气缸425、连接板426、顶杆427、线缆放置块43、线缆放置槽431、U型凹槽432、矩形凸部433、线缆支撑块4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包括:抓取机械手1、机械手安装架2、载具升降驱动装置3和线缆载具4;抓取机械手1,其用于抓取线缆;机械手安装架2,所述抓取机械手1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2上;载具升降驱动装置3,其上设有线缆载具4,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线缆载具4沿竖直方向移动分别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所述抓取机械手1抓取线缆至线缆载具4上。载具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空的线缆载具4上升到位后,抓取机械手1从上一个工位抓取线缆放置到线缆载具4上,线缆载具4将线缆夹持住,然后线缆随着线缆载具4移动,从而在不同的工位处进行相应的加工。
参照图3、4所示,所述线缆载具4包括底板41、线缆夹持组件42和线缆放置块43,所述线缆放置块43设置在底板41上,并且所述线缆放置块43上设有线缆放置槽431,所述线缆夹持组件42安装在底板41上,并且所述线缆夹持组件42用于将线缆锁止在线缆放置槽431内。所述线缆放置块43为矩形体,并且所述线缆放置块43的外侧壁上设有U型凹槽432,所述线缆夹持组件42设置在U型凹槽432内。抓取机械手1抓取线缆放置在线缆放置槽431内,线缆夹持组件42将线缆压紧后,抓取机械手1释放线缆,从而将线缆固定在线缆载具4上。
参照图5所示,所述线缆夹持组件42包括转轴421、扭簧422、线缆压紧爪423、扭簧挡轴424、驱动气缸425、连接板426和顶杆427,所述转轴421和顶杆427平行设置在U型凹槽432的内壁上,所述扭簧422和线缆压紧爪423套设在转轴421上,所述扭簧422的一端与扭簧挡轴424相抵,并且所述扭簧422的另一端和线缆压紧爪423相抵,所述驱动气缸425通过连接板426和顶杆427连接,并且驱动气缸425驱动顶杆427与线缆压紧爪423的下端面相接触,所述线缆压紧爪423用于压紧线缆在线缆放置槽431内。所述线缆放置槽431设置在线缆放置块43的上端面上,并且所述线缆放置槽431的截面为“U”型,所述线缆放置槽431的内壁角部位置处均设置为圆角。所述U型凹槽432两侧的线缆放置块43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凸部433,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凸部433之间设有线缆支撑块434,所述线缆放置槽431贯穿矩形凸部433和线缆支撑块434。驱动气缸425的活塞杆伸出,带动顶杆427向上移动,顶杆427推顶线缆压紧爪423的下端部,扭簧422被扭转,此时线缆压紧爪423由于离开线缆放置槽431,使得线缆放置槽431被打开,从而能够将线缆放入线缆放置槽431内,然后驱动气缸425的活塞杆收回,使得顶杆427下移释放对线缆压紧爪423的推顶,线缆压紧爪423在扭簧422的作用下复位,覆盖住线缆放置槽431,同时压紧线缆放置槽431内的线缆。
参照图2所示,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3包括支撑框架31、竖直线性模组32、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33、竖直升降架体34和对接导轨35,所述竖直线性模组32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33均设置在支撑框架31上,并且竖直导轨33和竖直线性模组32平行设置,所述竖直升降架体34和竖直线性模组32的滑块连接,并且所述竖直升降架体34上连接有竖直滑块36,所述竖直滑块36和竖直导轨33滑动连接,所述对接导轨35设置在竖直升降架体34上,所述对接导轨35用于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
上述结构中,竖直升降架体34上设有载具感应组件,载具感应组件包括U型光电341、感应导轨342、感应滑板343、感应板344和感应滑块345,所述U型光电341和感应导轨342均固定设置在竖直升降架体34上,所述感应滑板343和感应滑块345固定连接,所述感应滑块345和感应导轨342滑动连接,所述感应板344与感应滑板343的下端部连接,所述感应板344上设有感应边346,所述感应边346上设有U型通孔347,所述感应边346与U型光电341之间进行信号感应,所述感应滑板343的上端部设有滚轮348,所述底板41上设有弧形凹槽416,所述滚轮348可置于弧形凹槽416内。感应滑板343在弹簧的作用下保持一定的高度位置,当线缆载具4移动到线缆放置位置时,即滚轮348进入弧形凹槽416内后,此时U型光电341感应到信号,判定线缆载具4到位。
上述结构中,所述底板41上连接有矩形平板状的线缆支撑板411,所述线缆支撑板411的两个相对边上设有挡边412,所述挡边412与线缆支撑板411垂直设置。底板41的下端面连接有治具滑块413,所述治具滑块413和对接导轨35滑动连接。所述底板41上连接有线缆搭接板414,所述线缆搭接板414位于底板41与线缆支撑板411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线缆搭接板414的截面为“T”型,所述线缆搭接板414与底板41之间设有镂空部415,线缆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线缆搭接板414上。
参照图6所示,所述抓取机械手1包括平移直线模组11、竖直驱动气缸12、夹爪气缸13和夹爪气缸安装板14,所述平移直线模组11固定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2的水平横梁上,所述竖直驱动气缸12和平移直线模组11的滑块连接,所述夹爪气缸13通过夹爪气缸安装板14和竖直驱动气缸12连接,所述夹爪气缸13上连接有两组线缆夹爪15,所述两组线缆夹爪15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两组线缆夹爪15用于抓取线缆。所述线缆夹爪15相对的夹持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凸部151,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凸部151之间为夹持凹槽152,所述夹持凹槽152的截面为弧形,并且所述夹持凹槽152的内壁角部位置处设置为圆角。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抓取机械手,其用于抓取线缆;
机械手安装架,所述抓取机械手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上;
载具升降驱动装置,其上设有线缆载具,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线缆载具沿竖直方向移动分别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所述抓取机械手抓取线缆至线缆载具上;
所述线缆载具包括底板、线缆夹持组件和线缆放置块,所述线缆放置块设置在底板上,并且所述线缆放置块上设有线缆放置槽,所述线缆夹持组件安装在底板上,并且所述线缆夹持组件用于将线缆锁止在线缆放置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放置块为矩形体,并且所述线缆放置块的外侧壁上设有U型凹槽,所述线缆夹持组件设置在U型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持组件包括转轴、扭簧、线缆压紧爪、扭簧挡轴、驱动气缸、连接板和顶杆,所述转轴和顶杆平行设置在U型凹槽的内壁上,所述扭簧和线缆压紧爪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扭簧挡轴相抵,并且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和线缆压紧爪相抵,所述驱动气缸通过连接板和顶杆连接,并且驱动气缸驱动顶杆与线缆压紧爪的下端面相接触,所述线缆压紧爪用于压紧线缆在线缆放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凹槽两侧的线缆放置块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凸部,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矩形凸部之间设有线缆支撑块,所述线缆放置槽贯穿矩形凸部和线缆支撑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竖直线性模组、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竖直升降架体和对接导轨,所述竖直线性模组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竖直导轨均设置在支撑框架上,并且竖直导轨和竖直线性模组平行设置,所述竖直升降架体和竖直线性模组的滑块连接,并且所述竖直升降架体上连接有竖直滑块,所述竖直滑块和竖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对接导轨设置在竖直升降架体上,所述对接导轨用于与上料输送线和载具回流皮带输送线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矩形平板状的线缆支撑板,所述线缆支撑板的两个相对边上设有挡边,所述挡边与线缆支撑板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械手包括平移直线模组、竖直驱动气缸、夹爪气缸和夹爪气缸安装板,所述平移直线模组固定安装在机械手安装架的水平横梁上,所述竖直驱动气缸和平移直线模组的滑块连接,所述夹爪气缸通过夹爪气缸安装板和竖直驱动气缸连接,所述夹爪气缸上连接有两组线缆夹爪,所述两组线缆夹爪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所述两组线缆夹爪用于抓取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夹爪相对的夹持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凸部,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凸部之间为夹持凹槽,所述夹持凹槽的截面为弧形,并且所述夹持凹槽的内壁角部位置处设置为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连接有线缆搭接板,所述线缆搭接板位于底板与线缆支撑板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线缆搭接板的截面为“T”型,所述线缆搭接板与底板之间设有镂空部,线缆的端部设置在所述线缆搭接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放置槽设置在线缆放置块的上端面上,并且所述线缆放置槽的截面为“U”型,所述线缆放置槽的内壁角部位置处均设置为圆角。
CN202322161394.6U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Active CN220466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1394.6U CN220466804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61394.6U CN220466804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66804U true CN220466804U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76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61394.6U Active CN220466804U (zh) 2023-08-11 2023-08-11 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66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5495B (zh) 一种pcb板自动组装焊接设备
CN212577734U (zh) 变压器焊接组装一体化生产线
CN111531238A (zh) 一种变压器焊接组装一体化生产线
CN112452818B (zh) 一种电源线自动测试系统
CN220466804U (zh) 一种线缆的载具上料机构
CN109818230B (zh) 一种圆形电连接器与多芯电缆自动焊接生产线
CN112886355B (zh) 一种全自动焊锡组装生产线
CN217866511U (zh) 一种载具入料回收系统
CN109879042B (zh) 一种自动排线放线机
CN210648928U (zh) 一种自动沾锡流水线的外被挪移机构
CN220120922U (zh) 一种设有线束夹持结构的高压检测台
CN217135796U (zh) 一种多机种适应的pcb贴片设备夹持工装
CN220127829U (zh) 一种换向器耳仔碰焊机
CN115085120B (zh) 集电气机械材料相结合的太阳能光伏接线盒及其加工方法
CN115365790B (zh) 一种压装吊弦心形环和钳压管的方法
CN215069633U (zh) 一种用于线圈的自动化加工处理设备
CN219833300U (zh) 一种顶升夹料装置及加工设备
CN210557892U (zh) 一种端子检测摆盘设备
CN111987570B (zh) 排线剪切测试设备及方法
CN114952130B (zh) 光伏接线盒双工位同步加工装置
CN219760231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配件组装成型装置
CN218448847U (zh) 一种具有防脱线机构的端子弹片机
CN216055629U (zh) 一种电子连接线镀锡端子精准对接装置
CN115609911B (zh) 一种高速线缆用具有智能化夹持功能的加工装置
CN219041017U (zh) 一种连接器压盖自动组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