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7726U -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7726U
CN219787726U CN202320384077.8U CN202320384077U CN219787726U CN 219787726 U CN219787726 U CN 219787726U CN 202320384077 U CN202320384077 U CN 202320384077U CN 219787726 U CN219787726 U CN 219787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ovable table
workbench
mounting bracket
top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40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超杰
许�永
张春睿
朱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w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w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w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w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40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7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7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7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台,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一侧和活动台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安装架,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和活动台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该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通过设置有支撑板、通槽、橡胶垫、固定压板和顶出气缸,在进行倒角加工之前将两组钢板放置在工作台顶部两端的支撑板顶端,启动多组顶出气缸带动顶端的固定压板运动,使固定压板紧贴在钢板的顶端,并向下压钢板使钢板贴合在橡胶垫的顶端,橡胶垫保证压紧后稳定性的同时防止钢板偏移,保证加工时钢板的稳定性,解决的是不能方便的对钢板进行固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集装箱立柱折弯前对钢板的倒角工作都是人工用角磨机来进行打磨,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高,而且对产品倒角尺寸无法把握常出现倒角尺寸不一,而且此类工作容易吸入有害粉末,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一些代替人工的自动倒角装置在使用中也仍存在一些缺陷,在进行倒角时不能方便的对钢板进行固定,也不能自动地将倒角机构带动至所需的加工位置进行打磨,且不能对不同长度的钢板进行倒角加工,所以现在需要一种新型的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来解决以上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能方便的对钢板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台,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一侧和活动台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安装架,所述工作台的顶端和活动台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和活动台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九组顶出气缸,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和活动台的底端分别开设有九组通槽,所述顶出气缸的输出端贯穿通槽和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压板。
优选的,所述橡胶垫与固定压板活动连接,所述通槽与顶出气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的顶端并延至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锥,所述驱动电机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卡套,所述安装架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板,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的一侧并延伸至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一侧和活动台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驱动滑轨,所述安装架底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底槽,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一侧和活动台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滑轨。
优选的,所述限位卡套与限位条板活动连接,所述底槽与限位滑轨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滑轨与驱动轮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台内部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台内部的顶端固定有固定套板,所述活动台内部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杆,所述工作台内部两端的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套筒,所述活动台底部一侧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一组滑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板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筒与限位杆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不仅实现了快速对钢板定位,实现了自动驱动倒角机构至需要打磨位置,而且实现了可以对不同尺寸的钢板加工;
(1)通过设置有支撑板、通槽、橡胶垫、固定压板和顶出气缸,在进行倒角加工之前将两组钢板放置在工作台顶部两端的支撑板顶端,启动多组顶出气缸带动顶端的固定压板运动,使固定压板紧贴在钢板的顶端,并向下压钢板使钢板贴合在橡胶垫的顶端,橡胶垫保证压紧后稳定性的同时防止钢板偏移,实现了可以方便地对待加工的钢板进行定位,保证加工时钢板的稳定性;
(2)通过设置有打磨锥、驱动气缸、驱动电机、安装架、伺服电机、底槽、限位滑轨、驱动滑轨、驱动轮、空腔、限位卡套和限位条板,在进行打磨时,启动伺服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贴合在驱动滑轨顶端运动的同时带动安装架运动,安装架底端的底槽贴合在限位滑轨外部运动保证安装架的稳定,安装架运动至钢板需要倒角的位置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打磨锥转动,再启动驱动气缸带动驱动电机下降,一侧的限位条板通过限位卡套对驱动电机限位保证打磨时的稳定,快速转动的打磨锥在下降的同时对钢板进行打磨倒角,实现了可以自动地调节位置对钢板进行倒角;
(3)通过设置有限位套筒、限位杆、固定套板、滑轮、活动台和液压缸,在进行加工之前,根据待加工钢板的长度,启动液压缸带动活动台运动,活动台底端的滑轮保证运动时的流畅,而工作台内部的限位套筒通过限位杆对活动台限位,防止活动台运动时偏移,将活动台运动至合适位置,可以对钢板进行安装时关闭液压缸对活动台定位,实现了可以根据钢板长度调节装置安装位置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垫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磨锥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撑板;3、通槽;4、橡胶垫;5、固定压板;6、打磨锥;7、驱动气缸;8、驱动电机;9、安装架;10、伺服电机;11、顶出气缸;12、限位套筒;13、限位杆;14、固定套板;15、滑轮;16、活动台;17、液压缸;18、底槽;19、限位滑轨;20、驱动滑轨;21、驱动轮;22、空腔;23、限位卡套;24、限位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台16,工作台1顶端的一侧和活动台16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安装架9,工作台1的顶端和活动台16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
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工作台1的底端和活动台16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九组顶出气缸11,工作台1的底端和活动台16的底端分别开设有九组通槽3,顶出气缸11的输出端贯穿通槽3和支撑板2并延伸至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压板5;
橡胶垫4与固定压板5活动连接,通槽3与顶出气缸11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进行倒角加工之前将两组钢板放置在工作台1顶部两端的支撑板2顶端,启动多组顶出气缸11带动顶端的固定压板5运动,使固定压板5紧贴在钢板的顶端,并向下压钢板使钢板贴合在橡胶垫4的顶端,橡胶垫4保证压紧后稳定性的同时防止钢板偏移,实现了可以方便地对待加工的钢板进行定位,保证加工时钢板的稳定性。
实施例2:安装架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7,驱动气缸7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9的顶端并延至安装架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锥6,驱动电机8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卡套23,安装架9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板24,安装架9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2,安装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9的一侧并延伸至空腔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21,工作台1顶端的一侧和活动台16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驱动滑轨20,安装架9底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底槽18,工作台1顶端的一侧和活动台16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滑轨19;
限位卡套23与限位条板24活动连接,底槽18与限位滑轨19活动连接,驱动滑轨20与驱动轮21活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进行打磨时,启动伺服电机10带动驱动轮21转动,驱动轮21贴合在驱动滑轨20顶端运动的同时带动安装架9运动,安装架9底端的底槽18贴合在限位滑轨19外部运动保证安装架9的稳定,安装架9运动至钢板需要倒角的位置后,启动驱动电机8带动打磨锥6转动,再启动驱动气缸7带动驱动电机8下降,一侧的限位条板24通过限位卡套23对驱动电机8限位保证打磨时的稳定,快速转动的打磨锥6在下降的同时对钢板进行打磨倒角,实现了可以自动地调节位置对钢板进行倒角。
实施例3:活动台16内部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液压缸17,液压缸17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活动台16内部的顶端固定有固定套板14,活动台16内部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杆13,工作台1内部两端的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套筒12,活动台16底部一侧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一组滑轮15;固定套板14与液压缸17固定连接,限位套筒12与限位杆13活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进行加工之前,根据待加工钢板的长度,启动液压缸17带动活动台16运动,活动台16底端的滑轮15保证运动时的流畅,而工作台1内部的限位套筒12通过限位杆13对活动台16限位,防止活动台16运动时偏移,将活动台16运动至合适位置,可以对钢板进行安装时关闭液压缸17对活动台16定位,实现了可以根据钢板长度调节装置安装位置的长度。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进行加工之前,根据待加工钢板的长度,启动液压缸17带动活动台16运动,活动台16底端的滑轮15保证运动时的流畅,而工作台1内部的限位套筒12通过限位杆13对活动台16限位,防止活动台16运动时偏移,将活动台16运动至合适位置,可以对钢板进行安装时关闭液压缸17对活动台16定位,在进行倒角加工之前将两组钢板放置在工作台1顶部两端的支撑板2顶端,启动多组顶出气缸11带动顶端的固定压板5运动,使固定压板5紧贴在钢板的顶端,并向下压钢板使钢板贴合在橡胶垫4的顶端,橡胶垫4保证压紧后稳定性的同时防止钢板偏移,在进行打磨时,启动伺服电机10带动驱动轮21转动,驱动轮21贴合在驱动滑轨20顶端运动的同时带动安装架9运动,安装架9底端的底槽18贴合在限位滑轨19外部运动保证安装架9的稳定,安装架9运动至钢板需要倒角的位置后,启动驱动电机8带动打磨锥6转动,再启动驱动气缸7带动驱动电机8下降,一侧的限位条板24通过限位卡套23对驱动电机8限位保证打磨时的稳定,快速转动的打磨锥6在下降的同时对钢板进行打磨倒角。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活动台(16),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一侧和活动台(16)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安装架(9),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和活动台(16)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
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4),所述工作台(1)的底端和活动台(16)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九组顶出气缸(11),所述工作台(1)的底端和活动台(16)的底端分别开设有九组通槽(3),所述顶出气缸(11)的输出端贯穿通槽(3)和支撑板(2)并延伸至支撑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压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4)与固定压板(5)活动连接,所述通槽(3)与顶出气缸(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7),所述驱动气缸(7)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9)的顶端并延至安装架(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打磨锥(6),所述驱动电机(8)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卡套(23),所述安装架(9)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板(24),所述安装架(9)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2),所述安装架(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架(9)的一侧并延伸至空腔(2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轮(21),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一侧和活动台(16)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驱动滑轨(20),所述安装架(9)底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底槽(18),所述工作台(1)顶端的一侧和活动台(16)顶端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限位滑轨(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套(23)与限位条板(24)活动连接,所述底槽(18)与限位滑轨(19)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滑轨(20)与驱动轮(21)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台(16)内部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液压缸(17),所述液压缸(17)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台(16)内部的顶端固定有固定套板(14),所述活动台(16)内部一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杆(13),所述工作台(1)内部两端的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套筒(12),所述活动台(16)底部一侧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一组滑轮(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板(14)与液压缸(17)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筒(12)与限位杆(13)活动连接。
CN202320384077.8U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 Active CN219787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4077.8U CN219787726U (zh)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4077.8U CN219787726U (zh)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7726U true CN219787726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4077.8U Active CN219787726U (zh) 2023-03-04 2023-03-04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7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18696B (zh) 一种管件端部法兰智能焊接装置及方法
CN211415498U (zh) 一种木板加工用自动夹紧定位装置
CN102248609A (zh) 一种自定心同步夹紧的硅棒切方机
CN219787726U (zh) 一种双工位全自动倒角系统
CN211388080U (zh) 一种大型轴承修复用磨削装置
CN202123583U (zh) 一种自定心同步夹紧的硅棒切方机
CN111360654A (zh) 轴端打磨抛光设备及方法
CN212824663U (zh) 装载机u形连杆抛光设备
CN114800766A (zh) 一种木工机械用封边机
CN210818281U (zh) 一种齿圈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0413852U (zh) 一种去毛刺机
CN113334252A (zh) 一种适用于机械打磨的自动夹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839403U (zh) 一种玻璃磨边装置
CN219562439U (zh) 一种去毛刺机
CN210616014U (zh) 一种实木板材的打磨装置
CN219882299U (zh) 一种粘尘纸卷生产用工装夹具
CN216463745U (zh) 铝框焊点自动打磨设备
CN215879984U (zh) 一种用于轴承座快速打孔的送料装置
CN216967361U (zh) 便于定位的高速钢加工用除锈抛光装置
CN219684850U (zh) 一种用于长芯电池壳双头自动去毛刺装置
CN113510596B (zh) 一种螺栓加工用抛光机的上料机构
CN213702846U (zh) 抓件传送型加工设备
CN220074357U (zh) 一种铝合金表面打磨机
CN217750751U (zh) 一种安装座加工用修毛刺设备
CN219819172U (zh) 一种适用于光杆生产的磨削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