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94455U - 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 - Google Patents

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94455U
CN219694455U CN202321056871.6U CN202321056871U CN219694455U CN 219694455 U CN219694455 U CN 219694455U CN 202321056871 U CN202321056871 U CN 202321056871U CN 219694455 U CN219694455 U CN 219694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ium
detector
detection
gas channel
communic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568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豪
罗晓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h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h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h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h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568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94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94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94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连通装置包括氦检仪及氦检下模,氦检下模上设置有氦检孔,氦检仪通过氦检管道与氦检下模的氦检孔相连,氦检管道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上设有第一气体通道及第二气体通道,氦检仪工作时,第二气体通道关闭,氦检仪通过第一气体通道与氦检孔连通;氦检仪暂停工作时,第一气体通道关闭,新鲜空气通过第二气体通道进入控制组件与氦检仪之间的氦检管道内。本实用新型的连通装置能够提高氦检仪在氦气浓度比较高的环境中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氦检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
背景技术
电池顶盖板的防爆阀的密封性对电池的使用安全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电池顶盖板的密封性,在电池顶盖板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封性检测。目前市面上一般采用氦检机进行检测。
用于对电池顶盖板进行密封性检测的氦检机上设置有氦检仪、氦检上模及氦检下模,氦检仪通过氦检管道与氦检下模相连,在向氦检下模充入氦气后,通过氦检仪进行检测。如在申请号为201711461001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电池顶盖板密封性的真空氦检机构,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下压堵注液机构、上顶抽真空机构、定位治具,吸头支撑板上连接有外部氦检仪的检测孔。该真空氦检机构在检测时,首先由吸头通过吸头支撑板的带入,插入抽气孔中,吸头连接外部真空泵,使放置在定位治具中的定位座内的电池顶盖板内部形成真空空间,再由注气孔中喷入的氦气分布在电池顶盖板内部空间,最后由外部氦气检测仪通过检测孔检测是否有氦气泄露。由上述专利公开的内容可知,氦气检测仪是通过氦检管道直接与检测孔连接的,在气密性检测完成后,氦检管道内残留有氦气,当氦气残留过多时会导致氦检仪的检测效率明显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能够提高氦检仪在氦气浓度比较高的环境中的工作效率。
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包括氦检仪及氦检下模,氦检下模上设置有氦检孔,氦检仪通过氦检管道与氦检下模的氦检孔相连,氦检管道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上设有第一气体通道及第二气体通道,氦检仪工作时,第二气体通道关闭,氦检仪通过第一气体通道与氦检孔连通;氦检仪暂停工作时,第一气体通道关闭,新鲜空气通过第二气体通道进入控制组件与氦检仪之间的氦检管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氦检仪在不检漏时,第一气体通道关闭,第二气体通道打开,新鲜空气通过第二气体通道进入氦检管道内。氦检仪启动时,第一气体通道打开,第二气体通道关闭,实现氦检仪与氦检下模的氦检孔的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组件通过第二气体通道向氦检管道内吹入新鲜空气,可以保证氦检管道内保持有没有受过氦气污染的气体,从而提高氦检仪在氦气浓度比较高的环境中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控制组件为真空负压三通阀。
进一步优选地,真空负压三通阀具有常闭端、排气端及进气端;氦检仪通过氦检管道与真空负压三通阀的常闭端相连,真空负压三通阀的进气端通过氦检管道与氦检孔相连,真空负压三通阀的排气端与新鲜空气源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常闭端与进气端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常闭端与排气端之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
进一步优选地,氦检下模置于双工位氦检机上,氦检机上设置有两个氦检下模,氦检仪通过连通组件、两个真空负压三通阀及氦检管道与氦检下模相连。
进一步优选地,连通组件包括氦检主管、第一氦检支管、第二氦检支管及第三氦检支管,氦检主管的两端分别与氦检仪及第一氦检支管相连,第二氦检支管及第三氦检支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氦检支管相连,第二氦检支管及第三氦检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真空负压三通阀相连。
进一步优选地,连通装置还包括空气输送管,空气输送管的一端与新鲜空气源相连,空气输送管与两个真空负压三通阀的排气端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通过令真空负压三通阀的排气端与新鲜空气源相连通。在氦检仪没有启动时,通过排气端向氦检管内通入新鲜空气,从而使氦检管道内始终有没有被氦气污染的气体,提高氦检仪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双工位氦检机,包括氦检机主体及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连通装置设置于氦检机主体上。
进一步优选地,氦检机上设置有两个氦检工位,氦检仪通过氦检管道及控制组件与两个氦检工位上的氦检下模的氦检孔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双工位氦检机上设置有两个氦检工位,每一个氦检工位上均设置有氦检下模,氦检机通过氦检管道与两个氦检下模相连,可通过实现两个电池顶盖板的漏气检测,提高检测效率。氦检机与两个氦检下模相连的氦检管道上均设置有真空负压三通阀,在氦检机暂停工作时,可通过真空负压三通阀向氦检管道内吹入新鲜空气,使氦检管道内始终有没有被氦气污染的气体,提高氦检仪的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氦检仪1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包括氦检仪1及氦检下模。优选地,氦检仪1为氦质谱检漏仪。在检测时,电池顶盖板置于氦检下模上。为了实现氦检仪1与氦检下模的连接,在氦检下模上设置有氦检孔,氦检仪1通过氦检管道3与氦检下模的氦检孔相连。氦检管道3上设置有控制组件2,控制组件2上设有第一气体通道及第二气体通道。氦检仪1工作时,第二气体通道关闭,氦检仪1通过第一气体通道与氦检孔连通;氦检仪1暂停工作时,第一气体通道关闭,新鲜空气通过第二气体通道进入控制组件2与氦检仪1之间的氦检管道3内。
本实施例的氦检仪1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氦检仪1在不检漏时,第一气体通道关闭,第二气体通道打开,新鲜空气通过第二气体通道进入氦检管道3内。氦检仪1启动时,第一气体通道打开,第二气体通道关闭,实现氦检仪1与氦检下模的氦检孔的连通。本实施例的控制组件2通过第二气体通道向氦检管道3内吹入新鲜空气,可以保证氦检管道3内保持有没有受过氦气污染的气体,从而提高氦检仪1在氦气浓度比较高的环境中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2为真空负压三通阀。真空负压三通阀具有常闭端(P端)、排气端(R端)及进气端(A端)。其中,氦检仪1通过氦检管道3与真空负压三通阀的常闭端相连,真空负压三通阀的进气端通过氦检管道3与氦检孔相连,真空负压三通阀的排气端与新鲜空气源相连通。常闭端与进气端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常闭端与排气端之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
氦检下模置于双工位氦检机8上,氦检机8上设置有两个氦检下模,氦检仪1通过连通组件、两个真空负压三通阀及氦检管道3与氦检下模相连。优选地,连通组件包括氦检主管4、第一氦检支管5、第二氦检支管6及第三氦检支管7,氦检主管4的两端分别与氦检仪1及第一氦检支管5相连,第二氦检支管6及第三氦检支管7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氦检支管5相连,第二氦检支管6及第三氦检支管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真空负压三通阀相连。连通装置还包括空气输送管,空气输送管的一端与新鲜空气源相连,空气输送管与两个真空负压三通阀的排气端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氦检仪1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通过令真空负压三通阀的排气端与新鲜空气源相连通。在氦检仪1没有启动时,通过排气端向氦检管内通入新鲜空气,从而使氦检管道3内始终有没有被氦气污染的气体,提高氦检仪1的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工位氦检机8,包括氦检机8主体及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氦检仪1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连通装置设置于氦检机8主体上。氦检机8上设置有两个氦检工位,氦检仪1通过氦检管道3及控制组件2与两个氦检工位上的氦检下模的氦检孔相连。
本实施例的双工位氦检机8上设置有两个氦检工位,每一个氦检工位上均设置有氦检下模,氦检机8通过氦检管道3与两个氦检下模相连,可通过实现两个电池顶盖板的漏气检测,提高检测效率。氦检机8与两个氦检下模相连的氦检管道3上均设置有真空负压三通阀,在氦检机8暂停工作时,可通过真空负压三通阀向氦检管道3内吹入新鲜空气,使氦检管道3内始终有没有被氦气污染的气体,提高氦检仪1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氦检仪及氦检下模,氦检下模上设置有氦检孔,氦检仪通过氦检管道与氦检下模的氦检孔相连,氦检管道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上设有第一气体通道及第二气体通道,氦检仪工作时,第二气体通道关闭,氦检仪通过第一气体通道与氦检孔连通;氦检仪暂停工作时,第一气体通道关闭,新鲜空气通过第二气体通道进入控制组件与氦检仪之间的氦检管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组件为真空负压三通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负压三通阀具有常闭端、排气端及进气端;氦检仪通过氦检管道与真空负压三通阀的常闭端相连,真空负压三通阀的进气端通过氦检管道与氦检孔相连,真空负压三通阀的排气端与新鲜空气源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常闭端与进气端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常闭端与排气端之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氦检下模置于双工位氦检机上,氦检机上设置有两个氦检下模,氦检仪通过连通组件、两个真空负压三通阀及氦检管道与氦检下模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组件包括氦检主管、第一氦检支管、第二氦检支管及第三氦检支管,氦检主管的两端分别与氦检仪及第一氦检支管相连,第二氦检支管及第三氦检支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氦检支管相连,第二氦检支管及第三氦检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真空负压三通阀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装置还包括空气输送管,空气输送管的一端与新鲜空气源相连,空气输送管与两个真空负压三通阀的排气端相连。
8.双工位氦检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氦检机主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连通装置设置于氦检机主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工位氦检机,其特征在于:氦检机上设置有两个氦检工位,氦检仪通过氦检管道及控制组件与两个氦检工位上的氦检下模的氦检孔相连。
CN202321056871.6U 2023-05-05 2023-05-05 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 Active CN219694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6871.6U CN219694455U (zh) 2023-05-05 2023-05-05 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56871.6U CN219694455U (zh) 2023-05-05 2023-05-05 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4455U true CN219694455U (zh) 2023-09-15

Family

ID=8796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56871.6U Active CN219694455U (zh) 2023-05-05 2023-05-05 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94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19281B1 (ko) 누설 검출 시스템
CN103822761B (zh) 密封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8333779U (zh) 一种非腔体结构件的检漏装置
CN103759904B (zh) 用于密封性检测的系统
CN108871695B (zh) 一种锂电池注液前的测漏装置
CN106052978B (zh) 一种压力容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2793702U (zh) 一种用于氦质谱检漏的抽空加压装置
CN113176045B (zh) 一种半导体设备的漏率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4988699U (zh) 一种燃气比例阀测试设备
CN200996885Y (zh) 金属波纹管氦质谱检漏辅助平台
CN209802593U (zh) 电池壳体测漏装置
CN219694455U (zh) 氦检仪与连通阀的连通装置及双工位氦检机
CN203532847U (zh) 一种质谱检漏仪的组合阀体装置
CN103471778A (zh) 用于管路连接螺母氦或氢检漏的密封夹具
CN114112222A (zh) 气密性检测设备及其工艺
CN206609571U (zh) 一种真空镀膜腔体检漏系统
CN213397533U (zh) 一种电堆双极板检漏装置
JPH11307136A (ja) 密閉式蓄電池の気密試験装置
CN111912583A (zh) 一种电堆膜电极检漏装置
CN211877319U (zh) 一种新能源ev继电器测试治具
CN216846748U (zh) 一种多支路吸枪检漏系统
CN208805333U (zh) 汽车燃油箱泄漏测试工装
CN114354086A (zh) 一种集装箱式储氢气瓶气密性试验系统
CN208999032U (zh) 一种三通阀以及内外漏检测转换装置
JP5918526B2 (ja) リークテスト用チャンバおよびリークテス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Connection device between helium detector and connecting valve and dual station helium detecto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915

Pledgee: Bank of China Co.,Ltd. Dongguan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Liho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1424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