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51274U - 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51274U
CN219651274U CN202320191521.4U CN202320191521U CN219651274U CN 219651274 U CN219651274 U CN 219651274U CN 202320191521 U CN202320191521 U CN 202320191521U CN 219651274 U CN219651274 U CN 219651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nnection structure
connection
longitudinal beam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9152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隽祺
孙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Contemporary Amperex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anghai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9152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51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51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51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车辆的后纵梁,包括梁本体以及多个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与车辆的上车体连接。梁本体包括面向上车体的顶壁,连接结构设于顶壁。多个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相交。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后纵梁中设置连接结构,能够实现后纵梁与车体的稳定连接,保证后纵梁在车体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并且将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相交,提高后纵梁上安装点的动刚度值,提升车体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能。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会产生大量的能量,纵梁作为车辆主要的变形吸能和传力结构之一,能够吸收部分碰撞能量,分解并降低传递至乘客舱的碰撞载荷,提高车辆的可靠性。
目前,后纵梁与车身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包括焊接、卡接以及铆接等。上述的连接方式,由于后纵梁与上车体的连接面积小,连接强度低,在汽车运动过程中底盘的振动传递至上车体,导致上车体振感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后纵梁以及车辆,能够降低后纵梁与上车体之间的振动噪声,降低整个车辆的振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后纵梁,包括梁本体以及多个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与车辆的上车体连接。梁本体包括面向上车体的顶壁,连接结构设于顶壁。多个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相交。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后纵梁中设置连接结构,能够实现后纵梁与上车体的稳定连接,保证后纵梁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并且将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相交,能够增大后纵梁与上车体连接面积,提高后纵梁连接的动刚度值,减少底盘传递至上车体的振动,提高后纵梁上安装点的动刚度值,提升车辆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设有螺纹孔。上述的结构,设置螺纹孔能够实现连接结构与其他连接件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后纵梁与上车体之间的装配,提高检修以及更换后纵梁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梁本体包括多个加强筋,加强筋设于顶壁,各连接结构连接于至少两个加强筋。通过设置加强筋,有效提高了后纵梁的结构强度,减低后纵梁变形的概率,同时将连接结构设于两个加强筋的交汇处,能进一步提高后纵梁与上车体连接的强度,提高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连接结构依次连接形成的连接线为沿梁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折线。上述的结构,将连接结构设置在两个相交设置的加强筋的交点,能有效增大后纵梁与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后纵梁与车身连接的强度,提高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壁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具有朝向上车体的第一表面,加强筋沿第一表面凸出于第一板体。将加强筋设于第一板体朝向上车体的一侧,能够在保证第一板体与上车体接触面积的情况下,提高第一板体的结构形状以及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与第一板体共同围合形成缓冲腔。通过设置缓冲腔,能够吸收部分撞击产生的冲击力,降低撞击对车体造成的损坏,提高乘员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梁本体还包括与顶壁相交设置的侧壁,侧壁包括:第二板体以及加强组件。第二板体连接于第一板体背离加强筋的一侧。加强组件沿第二板体的表面凸出形成。通过设置加强组件提高了第二板体的结构强度以及结构稳定性,降低了第二板体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变形的概率,提高了车辆的运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连接线、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三连接结构的连接线以及第三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的连接线依次相交并在第一板体上划分出第一安装区,第一板体朝向上车体的一侧还设有弹簧座安装孔,弹簧座安装孔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板体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第一安装区内。上述的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弹簧座与顶壁之间连接稳定性,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可靠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底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后纵梁。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车体、连接件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后纵梁,连接件用于连接上车体和后纵梁。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后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后纵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后纵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详细说明
1000、车辆;100、电池;200、控制器;300、马达;400、后纵梁;401、第一连接结构;402、第二连接结构;403、第三连接结构;404、连接结构;405、梁本体;406、加强筋;407、顶壁;408、侧壁;409、弹簧座安装孔;410、第四连接结构;411、后副车架安装孔;412、第一板体;413、第一表面;414、缓冲腔;500、连接件;501、第一连接件;502、第二连接件;503、第三连接件;504、第四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人们对车辆的可靠性以及乘车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辆各部件连接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后纵梁与车身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包括焊接、卡接以及铆接等。上述的连接方式,由于后纵梁与上车体的连接面积小,连接强度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将底盘的振动传递至上车体,导致上车体震感强烈,振动噪声高。
基于上述的考虑,为了降低底盘传递至上车体的振动,同时保证后纵梁与上车体连接的稳定性,发明人研究设计出一种车辆的后纵梁,包括多个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用于与车辆的上车体连接。多个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相交。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降低了后纵梁与上车体之间的振动噪声,减小了上车体的振动。通过在后纵梁中设置连接结构,以实现后纵梁与上车体的稳定连接,保证后纵梁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并且将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相交,能够增大后纵梁与上车体连接面积,提高后纵梁连接的动刚度值,减少底盘传递至上车体的振动,提升车辆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能。
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1000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1000的结构示意图。车辆1000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000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00,电池100可以设置在车辆1000的底部或头部或尾部。电池100可以用于车辆1000的供电,例如,电池100可以作为车辆1000的操作电源。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200和马达300,控制器200用来控制电池100为马达300供电,例如,用于车辆1000的启动、导航和行驶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请参考图2至图5,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辆1000的后纵梁4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辆1000的后纵梁400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辆1000的后纵梁400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连接件5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1000的后纵梁400,包括梁本体405以及多个连接结构404,连接结构404用于与车辆1000的上车体连接。梁本体405包括面向上车体的顶壁407,连接结构404设于顶壁407。多个连接结构404包括第一连接结构401、第二连接结构402和第三连接结构403,第一连接结构401和第二连接结构402的布置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402和第三连接结构403的布置方向相交。
车辆1000的纵梁设置于上车体的侧部下方,纵梁主要用于吸收一部分撞击造成的冲击力,纵梁包括前纵梁和后纵梁400,后纵梁400设于左、右后轮内侧。后纵梁400与横梁连接,并且后纵梁400与前纵梁以及横梁共同连接并形成下车体框架。后纵梁400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造,例如合金钢等,后纵梁400可以采用冲压成型的工艺制造。新能源车辆1000的电池100可以与车辆1000的车体框架进行连接。
示例性的,连接结构404可以是带螺纹的轴,或者是设置于后纵梁400上的螺纹孔,连接结构404主要是用于将后纵梁400与上车体进行牢固连接。第一连接结构401和第二连接结构402的布置方向可以是第一连接结构401以及第二连接结构402连接线的延伸方向,第二连接结构402与第三连接结构403的布置方向,可以是第二连接结构402与第三连接结构403的连接线的延伸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降低了后纵梁400与上车体之间的振动噪声,降低了上车体的振动。通过在后纵梁400中设置连接结构404,以实现后纵梁400与上车体的稳定连接,保证后纵梁400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并且将第一连接结构401和第二连接结构402的布置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402和第三连接结构403的布置方向相交,能够增大后纵梁400与上车体连接面积,提高后纵梁400连接的动刚度值,减少底盘传递至上车体的振动,提升车辆的稳定性以及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404可以设置于后纵梁400梁体横截面面积最大处,能够充分利用后纵梁400本身结构强度最稳定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连接结构404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404设有螺纹孔。上述的结构,设置螺纹孔能够实现连接结构404与其他连接件500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后纵梁400与上车体之间的装配,提高检修以及更换后纵梁400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梁本体405包括多个加强筋406,加强筋406设于顶壁407。各连接结构404连接于至少两个加强筋406。多个加强筋406可以相互相交设置。通过设置加强筋406,有效提高了后纵梁400的结构强度,减低后纵梁400变形的概率,同时将连接结构404设于两个加强筋406的交汇处,能进一步提高后纵梁400与上车体连接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连接结构404依次连接形成的连接线为沿梁本体405长度方向延伸的折线。折线为多个直线段依次相连形成,相邻的两根直线段相交设置,且相邻的两个直线段相交形成钝角,多个直线段相连形成大致沿某一方向延伸的多段线。
上述的结构,将连接结构404设置在两个相交设置的加强筋406的交点,能有效增大后纵梁400与本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后纵梁400与车身连接的强度,提高车辆1000运行的稳定性。
请结合参考图2以及图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梁本体405包括顶壁407以及侧壁408,加强筋406以及连接结构404设于顶壁407。上述结构简单,并且与上车体边缘的结构匹配,能保证梁本体405与上车体连接的面积,保证后纵梁400与上车体连接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顶壁407包括:第一板体412,第一板体412具有朝向上车体的第一表面413,加强筋406沿第一表面413凸出于第一板体412。将加强筋406设于第一板体412朝向上车体的一侧,能够在保证第一板体412与上车体接触面积的情况下,保证第一板体412的结构形状、提高结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406与第一板体412共同围合形成缓冲腔414。通过设置缓冲腔414,能够吸收部分撞击产生的冲击力,降低撞击对车体造成的损坏,提高乘员的安全。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顶壁407包括多个加强筋406,多个加强筋406沿不同的方向设置并相交形成交汇点,多个加强筋406共同连接并支撑形成梁本体405的顶壁407。其中,至少部分交汇点上设有连接结构404。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梁本体405还包括与顶壁407相交设置的侧壁408,侧壁408包括:第二板体以及加强组件。第二板体连接于第一板体412背离加强筋406的一侧。加强组件沿第二板体的表面凸出形成。通过设置加强组件提高了第二板体的结构强度以及结构稳定性,降低了第二板体在车辆1000运行过程中变形的概率,提高了车辆1000的运行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401与第二连接结构402的连接线、第二连接结构402与第三连接结构403的连接线以及第三连接结构403与第一连接结构401的连接线依次相交并在第一板体上划分出第一安装区A,第一板体412背离上车体的一侧还设有弹簧座安装孔409,弹簧座安装孔409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板体412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第一安装区A内。弹簧座安装孔409用于安装车辆1000弹簧座,弹簧座用于与车辆1000的座椅连接,为座椅减震。
示例性的,第一安装区A为三角形,第一连接结构401、第二连接结构402以及第三连接结构403分别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第一连接结构401与第二连接结构402的连接线为三角形的第一条边,第二连接结构402与第三连接结构403的连接线为三角形的第二条边,第三连接结构403与第一连接结构401的连接线为三角形的第三条边。
上述的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弹簧座与顶壁407之间连接稳定性降低弹簧座安装孔409的振动噪音,在保证座椅安装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座椅的震动,同时提高了车辆1000运行的可靠性。
请结合参考图1以及图5,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底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后纵梁。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1000,包括上车体(图未示出)、连接件50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后纵梁400,连接件500用于连接上车体和后纵梁400。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连接件500包括螺栓,连接结构404包括螺纹孔,上车体上对应螺纹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安装孔,螺栓穿过安装孔与螺纹孔连接,以将后纵梁400安装至上车体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500包括第一连接件501、第二连接件502以及第三连接件503。第一连接件501对应第一连接结构401设置并且能够相互连接,并且第二连接件502对应第二连接结构402设置并且能够相互连接,第三连接件503对应第三连接结构403设置并且能够相互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车辆1000,通过在后纵梁400中设置连接结构404,能够实现后纵梁400与上车体的稳定连接,保证后纵梁400在上车体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并且将第一连接结构401和第二连接结构402的布置方向与第二连接结构402和第三连接结构403的布置方向相交,能够增大后纵梁400与上车体连接面积,提高后纵梁400连接的动刚度值,降低底盘传递至上车体上的振动,保证车辆1000运行过程中后纵梁400与上车体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车辆1000的可靠性能。
请结合参考图3以及图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500还包括第四连接件504。连接结构404还包括第四连接结构410。第四连接件504对应第四连接结构410设置并且能够相互连接。在第四连接件504以及第四连接结构410之间还设有后副车架安装孔411。后副车架安装孔411用于将后纵梁400与上车体的后副车架进行连接。通过将后副车架安装孔411设置在第四连接件504以及第四连接结构410之间,能够降低后副车架安装孔411的动刚度值,降低振动噪声,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梁本体、多个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与车辆的上车体连接;所述梁本体包括面向所述上车体的顶壁,所述连接结构设于所述顶壁;
所述多个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三连接结构的布置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设有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本体包括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顶壁,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结构依次连接形成的连接线为沿所述梁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折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具有朝向所述上车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第一表面凸出于所述第一板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一板体共同围合形成缓冲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本体还包括与所述顶壁相交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
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背离所述加强筋的一侧;
加强组件,沿所述第二板体的表面凸出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三连接结构的连接线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连接线依次相交并在所述第一板体上划分出第一安装区,所述第一板体背离所述上车体的一侧还设有弹簧座安装孔,所述弹簧座安装孔的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板体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第一安装区内。
9.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纵梁。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车体;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后纵梁;
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上车体和所述后纵梁。
CN202320191521.4U 2023-02-09 2023-02-09 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 Active CN219651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1521.4U CN219651274U (zh) 2023-02-09 2023-02-09 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91521.4U CN219651274U (zh) 2023-02-09 2023-02-09 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51274U true CN219651274U (zh) 2023-09-08

Family

ID=8785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91521.4U Active CN219651274U (zh) 2023-02-09 2023-02-09 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51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26349U (zh) 汽车前围结构及汽车车身
CN115214788B (zh) 汽车下车身结构及汽车
WO2023016113A1 (zh) 下车身中部结构及汽车
CN114348118B (zh) 模块化车身及模块化车身制造方法
CN216943268U (zh) 纯电动微型货车下车架
CN219651274U (zh) 车辆的后纵梁、底盘以及车辆
CN211001573U (zh) 纯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
CN217022679U (zh) A柱总成和车辆
CN220374635U (zh) 汽车顶盖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8094029U (zh) 减震塔、车身稳定结构及车辆
CN109204526B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21138282U (zh) 副车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6552647B (zh) 一种可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身前部的sob防碰撞结构
CN217893010U (zh) 车身后围总成与车辆
CN217554029U (zh) 汽车中通道结构及汽车
CN219904513U (zh) 后纵梁、底盘及车辆
CN110723213A (zh) 前副车架及汽车
CN217649533U (zh) 汽车前机舱结构及汽车
CN214648574U (zh) 车辆前围构造
CN218662057U (zh) 下a柱和车辆
CN219584293U (zh) 一种中柱加强件以及汽车
CN218055385U (zh) 一种下车体框架总成、车身及车辆
CN218258353U (zh) 汽车扭力盒结构及汽车
CN219728356U (zh) 前围底部加强结构与设有其的车辆
CN220948202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