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35370U - 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35370U
CN219635370U CN202320383555.3U CN202320383555U CN219635370U CN 219635370 U CN219635370 U CN 219635370U CN 202320383555 U CN202320383555 U CN 202320383555U CN 219635370 U CN219635370 U CN 219635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ont fork
temple
auxiliary
dirtbi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35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帅
单晓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unfeng Kaitemo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unfeng Kaitemo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unfeng Kaitemo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unfeng Kaitemo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35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35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35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35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边撑支架包括支撑主体、前叉连接件及定位凸柱,前叉连接件横向连接于支撑主体,且前叉连接件用于连接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以使支撑主体能够对前叉的减震压缩进行限位;定位凸柱安装于支撑主体上,用于插接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以使支撑主体能够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本实用新型的边撑支架配套越野摩托车使用,可实现一物两用,一方面能够防止越野摩托车在运输的过程中因张紧带的强力压缩而造成前叉减震压缩过量,进而具有确保前叉在越野摩托车中的良好性能,另一方面还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可便于后续对越野摩托车的驻车,这样使得该边撑支架能够,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

Description

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配件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背景技术
越野摩托车,常见的有林道越野摩托车和场地越野摩托车,为了提高越野摩托车的越野性能,以满足在场地里大飞大跳的使用需求,通常需要将越野摩托车进行轻量化设计,为此,现有的越野摩托车通常对金属边撑进行取消,以进一步满足越野摩托车轻量化的使用需求。使得越野摩托车在驻车时,需要使用外置工具对越野摩托车进行支撑,或者直接将越野摩托车平放在地面上,这样不便于对越野摩托车的驻车;而且,越野摩托车在运输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张紧带强力压缩减震的方式来达到固定越野摩托车的目的,这样很容易造成越野摩托车的前叉因过度压缩弹簧而丧失良好的性能,从而降低后续对越野摩托车的驾驶感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一种边撑支架,用于配套越野摩托车;所述边撑支架包括支撑主体、前叉连接件及定位凸柱,所述前叉连接件横向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且所述前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以使所述支撑主体能够对所述前叉的减震压缩进行限位;
所述定位凸柱安装于所述支撑主体上,用于插接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以使所述支撑主体能够对所述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
在本申请中,越野摩托车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将该边撑支架的前叉连接件连接于越野摩托车的前叉,并用支撑主体来实现对前叉减震压缩的限位,这样能够防止越野摩托车在运输的过程中因张紧带的强力压缩而造成前叉减震压缩过量,进而具有确保前叉在越野摩托车中的良好性能;而当越野摩托车在驻车时,能够将边撑支架的定位凸柱插接于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并用支撑主体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这样可便于后续对越野摩托车的驻车,这样使得该边撑支架能够配套越野摩托车使用,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包括支撑主杆、第一辅助支撑杆及第二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均连接于所述支撑主杆,且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及所述支撑主杆相互配合,以共同用于对所述越野摩托车的进行驻车支撑;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相对所述支撑主杆叉开设置,用于避让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支撑主杆、第一辅助支撑杆及第二辅助支撑杆的结构设置,这样具体实现该支撑主体的结构设置,能够提高该边撑支架用于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的稳定性,而且也不影响该边撑支架在越野摩托车前叉上的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杆、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连接并形成有竖向支撑部,所述竖向支撑部用于抵接并支撑所述越野摩托车的下联板;
其中,所述定位凸柱垂直地安装于所述竖向支撑部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用竖向支撑部抵接并支撑越野摩托车的下联板,这样可满足该支撑主体与下联板抵接并支撑的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支撑部上形成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设置于所述竖向支撑部上背离所述定位凸柱的一侧;
所述限位挡板用于抵碰所述下联板,以限制所述竖向支撑部脱离所述下联板。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竖向支撑部上形成有的限位挡板,使得该支撑主体能够利用限位挡板与下联板之间的抵碰,来实现对竖向支撑部与下联板抵接时的限位,这样能够防止该支撑主体用竖向支撑部支撑下联板时发生脱落,进而确保支撑主体对前叉减震压缩的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杆上形成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主杆上背离所述竖向支撑部的一端部上,且所述支撑主杆能够用所述支撑板进行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在支撑主杆上设置支撑板,利用支撑板对支撑主杆进行支撑,这样能够提高该边撑支架用于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时支撑主杆自身支撑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设置为弧形结构,用以匹配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轮,且所述支撑主杆能够用所述支撑板抵靠所述前轮。
可以理解的是,将支撑板设置为匹配于前轮的弧形结构,这样能够提高当该边撑支架安装于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上时,该支撑主杆与前轮之间接触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叉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的两外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这样具体实现该前叉连接件在支撑主体上的装配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叉连接件包括第一弧形卡板、第一连杆、第二弧形卡板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弧形卡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二弧形卡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
其中,所述第一弧形卡板和所述第二弧形卡板用于卡装所述前叉。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第一弧形卡板、第一连杆、第二弧形卡板及第二连杆的结构设置,这样具体实现该前叉连接件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前叉连接件能够通过第一弧形卡板和第二弧形卡板在前叉的卡装来实现装配,以便于该前叉连接件在前叉上的拆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及所述前叉连接件均设置为塑料件,所述定位凸柱设置为金属件;
所述支撑主体、所述前叉连接件及所述定位凸柱一体注塑成型。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该边撑支撑的一个实施例。
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越野摩托车,包括摩托车本体及上述所述的边撑支架,所述边撑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摩托车本体上。
在本申请中,通过上述边撑支架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边撑支架能够配套越野摩托车使用,使得该越野摩托车在驻车时能够用该边撑支架进行驻车支撑,在运输时能够用该边撑支架对前叉的减震压缩进行限位。
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将该边撑支架的前叉连接件连接于越野摩托车的前叉,并用支撑主体来实现对前叉减震压缩的限位,这样能够防止越野摩托车在运输的过程中因张紧带的强力压缩而造成前叉减震压缩过量,进而具有确保前叉在越野摩托车中的良好性能;而当越野摩托车在驻车时,能够将边撑支架的定位凸柱插接于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并用支撑主体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这样可便于后续对越野摩托车的驻车,这样使得该边撑支架能够配套越野摩托车使用,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边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边撑支架;10、支撑主体;11、支撑主杆;111、支撑板;12、第一辅助支撑杆;13、第二辅助支撑杆;14、竖向支撑部;141、限位挡板;20、前叉连接件;21、第一弧形卡板;22、第一连杆;23、第二弧形卡板;24、第二连杆;30、定位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边撑支架100,用于配套越野摩托车(图未示),具体可将边撑支架100用作越野摩托车的配件使用。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边撑支架100,包括支撑主体10、前叉连接件20及定位凸柱30,前叉连接件20横向连接于支撑主体10,且前叉连接件20用于连接越野摩托车的前叉(图未示),以使支撑主体10能够对前叉的减震压缩进行限位;定位凸柱30安装于支撑主体10上,用于插接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图未示),以使支撑主体10能够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
可以理解,越野摩托车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将该边撑支架100的前叉连接件20连接于越野摩托车的前叉,并用支撑主体10来实现对前叉减震压缩的限位,这样能够防止越野摩托车在运输的过程中因张紧带的强力压缩而造成前叉减震压缩过量,进而具有确保前叉在越野摩托车中的良好性能;而当越野摩托车在驻车时,能够将边撑支架100的定位凸柱30插接于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并用支撑主体10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这样可便于后续对越野摩托车的驻车,这样使得该边撑支架100能够配套越野摩托车使用,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0包括支撑主杆11、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第二辅助支撑杆13,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第二辅助支撑杆13均连接于支撑主杆11,且第一辅助支撑杆12、第二辅助支撑杆13及支撑主杆11相互配合,以共同用于对越野摩托车的进行驻车支撑,这样具体实现该支撑主体10的结构设置,使得该支撑主体10在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具有三个支点来提供支撑作用力,这样能够提高该边撑支架100用于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该支撑主体10不局限为图示所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支撑主体10设置为两根支撑杆、四根支撑杆,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其中,第一辅助支撑杆12和第二辅助支撑杆13相对支撑主杆11叉开设置,用于避让越野摩托车的前轮,也就是说,该支撑主体10具体用支撑主杆11对前叉减震压缩进行限位,其不影响该边撑支架100在越野摩托车前叉上的安装。
该支撑主杆11、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第二辅助支撑杆13连接并形成有竖向支撑部14,竖向支撑部14用于抵接并支撑越野摩托车的下联板;其中,定位凸柱30垂直地安装于竖向支撑部14的一侧。这样可满足该支撑主体10与下联板抵接并支撑的使用需求。也就是说,当该边撑支架100通过前叉连接件20连接至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上时,该支撑主体10能够用竖向支撑部14抵接并支撑越野摩托车的下联板。
其中,竖向支撑部14上形成有限位挡板141,限位挡板141设置于竖向支撑部14上背离定位凸柱30的一侧;且限位挡板141用于抵碰下联板,以限制竖向支撑部14脱离下联板,这样具体实现该竖向支撑部14与下联板抵接时的限位,以防止该支撑主体10用竖向支撑部14支撑下联板时发生脱落,进而确保支撑主体10对前叉减震压缩的限位。
该支撑主杆11上形成有支撑板111,支撑板111设置于支撑主杆11上背离竖向支撑部14的一端部上,且支撑主杆11能够用支撑板111进行支撑,这样能够提高该边撑支架100用于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时支撑主杆11自身支撑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该支撑板111整体的尺寸大于支撑主杆11上对应部位的尺寸,以增大用支撑板111支撑支撑主杆11时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
其中,该支撑板111设置为弧形结构,用以匹配越野摩托车的前轮,且支撑主杆11能够用所述支撑板111抵靠所述前轮,这样能够提高当该边撑支架100安装于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上时,该支撑主杆11与前轮之间接触的稳定性。
由上可知,当该边撑支架100通过前叉连接件20安装至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上时,该支撑主体10上支撑主杆11能够用竖向支撑部14与越野摩托车的下联板相抵接,用支撑板111抵接前轮,并利用支撑主杆11对下联板与前轮之间被压缩的限位,即可实现对前叉减震压缩的限位。
在一实施例中,前叉连接件20设置于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第二辅助支撑杆13的两外侧,并分别与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第二辅助支撑杆13连接,这样具体实现该前叉连接件20在支撑主体10上的装配连接。
具体地,该前叉连接件20包括第一弧形卡板21、第一连杆22、第二弧形卡板23及第二连杆24,第一弧形卡板21通过第一连杆22连接于第一辅助支撑杆12,第二弧形卡板23通过第二连杆24连接于第二辅助支撑杆13,这样具体实现该前叉连接件20的结构设置。
其中,第一弧形卡板21和第二弧形卡板23用于卡装前叉,使得该前叉连接件20能够通过第一弧形卡板21和第二弧形卡板23在前叉的卡装来实现装配,以便于该前叉连接件20在前叉上的拆装。
另外,该边撑支架100上支撑主体10及前叉连接件20均设置为塑料件,定位凸柱30设置为金属件,且支撑主体10、前叉连接件20及定位凸柱30一体注塑成型。
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越野摩托车,包括摩托车本体及上述所述的边撑支架100,该边撑支架100可拆卸地安装于摩托车本体上。
综上,本申请的请求保护的边撑支架100能够配套越野摩托车使用,具体能够在越野摩托车运输时对前叉的减震压缩进行限位,以防止越野摩托车在运输的过程中因张紧带的强力压缩而造成前叉减震压缩过量,进而具有确保前叉在越野摩托车中的良好性能;也可以在越野摩托车驻车时使用,以对越野摩托车起到驻车支撑,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边撑支架,用于配套越野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撑支架(100)包括支撑主体(10)、前叉连接件(20)及定位凸柱(30),所述前叉连接件(20)横向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10),且所述前叉连接件(20)用于连接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以使所述支撑主体(10)能够对所述前叉的减震压缩进行限位;
所述定位凸柱(30)安装于所述支撑主体(10)上,用于插接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以使所述支撑主体(10)能够对所述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0)包括支撑主杆(11)、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第二辅助支撑杆(13),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均连接于所述支撑主杆(11),且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及所述支撑主杆(11)相互配合,以共同用于对所述越野摩托车的进行驻车支撑;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和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相对所述支撑主杆(11)叉开设置,用于避让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杆(11)、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连接并形成有竖向支撑部(14),所述竖向支撑部(14)用于抵接并支撑所述越野摩托车的下联板;
其中,所述定位凸柱(30)垂直地安装于所述竖向支撑部(14)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部(14)上形成有限位挡板(141),所述限位挡板(141)设置于所述竖向支撑部(14)上背离所述定位凸柱(30)的一侧;
所述限位挡板(141)用于抵碰所述下联板,以限制所述竖向支撑部(14)脱离所述下联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杆(11)上形成有支撑板(111),所述支撑板(111)设置于所述支撑主杆(11)上背离所述竖向支撑部(14)的一端部上,且所述支撑主杆(11)能够用所述支撑板(111)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1)设置为弧形结构,用以匹配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轮,且所述支撑主杆(11)能够用所述支撑板(111)抵靠所述前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连接件(20)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的两外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连接件(20)包括第一弧形卡板(21)、第一连杆(22)、第二弧形卡板(23)及第二连杆(24),所述第一弧形卡板(21)通过所述第一连杆(22)连接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所述第二弧形卡板(23)通过所述第二连杆(24)连接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
其中,所述第一弧形卡板(21)和所述第二弧形卡板(23)用于卡装所述前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0)及所述前叉连接件(20)均设置为塑料件,所述定位凸柱(30)设置为金属件;
所述支撑主体(10)、所述前叉连接件(20)及所述定位凸柱(30)一体注塑成型。
10.一种越野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托车本体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边撑支架(100),所述边撑支架(1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摩托车本体上。
CN202320383555.3U 2023-02-24 2023-02-24 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Active CN219635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3555.3U CN219635370U (zh) 2023-02-24 2023-02-24 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3555.3U CN219635370U (zh) 2023-02-24 2023-02-24 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35370U true CN219635370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20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3555.3U Active CN219635370U (zh) 2023-02-24 2023-02-24 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35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24428A1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two-wheeled vehicles, particularly bicycles
CN204415122U (zh) 一种悬置结构
US20010030404A1 (en) Shock absorber for a scooter
KR101316827B1 (ko) 차량용 롤 로드 마운팅 장치
JPH0737880U (ja) 自転車用フレームのダンパー機構
CN107672450B (zh) 通用卡丁车
CN219635370U (zh) 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CN105270090A (zh) 一种后驱电动车承载式后桥装置
CN201457650U (zh) 用于助动车上的避震器
CN220595104U (zh) 电动车用缓震型车架一体车把手
US20070045979A1 (en) Vehicle frame with shock absorbing system
CN219428280U (zh) 一种控制器支架及电动车架
JP2004508233A (ja) 自動車のための多アクセサリーポート組立体
CN220032119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折叠结构
CN217074677U (zh) 自行车减震车架
CN219237263U (zh) 电动车转向杆安装结构以及电动车
CN211032894U (zh) 轻型全地形车的后摇架总成
CN219215286U (zh) 具备较长避震行程结构的代步车
CN221688704U (zh) 一种骑行用手机支架底座
CN220577406U (zh) 一种公路自行车车把固定结构
CN215706899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前轮减震结构
CN220904590U (zh) 拖车钩及车辆
CN219406763U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210707726U (zh) 摩托喇叭固定结构
CN213502754U (zh) 一种可稳定折叠的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