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17088U - 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17088U
CN219617088U CN202320324067.5U CN202320324067U CN219617088U CN 219617088 U CN219617088 U CN 219617088U CN 202320324067 U CN202320324067 U CN 202320324067U CN 219617088 U CN219617088 U CN 219617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ssembly
receiving
lifting mechanism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2406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鑫磊
李国斌
高灵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kou Jinchen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kou Jinchen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kou Jinchen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kou Jinchen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2406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17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17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17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属于光伏组件生产技术领域,边框接收设备包括承接组件、第一升降机构、支撑梁和接框组件。承接组件形成有避让槽和承接部,承接部的数量为多个,承接部和避让槽沿多个承接部排列的方向交替布置。第一升降机构与承接组件连接。支撑梁与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支撑梁位于承接组件的上方,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支撑梁升降。接框组件与支撑梁连接,接框组件用于将接收的光伏组件的边框放置到承接部。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即使传输总成处于升起并输送光伏玻璃的状态,在第一升降机构的驱动下被上抬的接框组件也能够顺利地接收机械手输送过来的玻璃,从而提高了边框接收设备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组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玻璃以及连接在光伏玻璃周围的边框,组框系统用于将边框组装到光伏玻璃上,组框系统的边框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机械手输送过来的边框。相关技术中,边框接收设备的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以提高边框接收设备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包括:
承接组件,形成有避让槽和承接部,所述承接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承接部和所述避让槽沿多个所述承接部排列的方向交替布置;
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承接组件连接;
支撑梁,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梁位于所述承接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梁升降;
接框组件,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接框组件用于将接收的光伏组件的边框放置到所述承接部。
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框组件包括:
第一伸缩装置,与所述支撑梁连接;
第二伸缩装置,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升降,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具有第一夹持部;
第三伸缩装置,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连接,所述第三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第三伸缩装置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为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驱动缸、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缸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三伸缩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缸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三驱动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三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夹持件。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缸体背离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驱动缸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下方,所述第二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
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
夹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夹板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下方,所述第一夹持部形成于夹板。
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框组件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缸体连接,所述压块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缸体的下方,所述压块位于所述夹板的上方。
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框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接框组件间隔排列的方向与多个所述承接部间隔排列的方向一致。
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升降机构。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组框系统,包括:
机架;
承载台,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承载台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光伏玻璃;
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机架连接;
传输总成,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传输总成沿所述传输总成的输送方向穿设于所述承载台,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传输总成升降,所述传输总成用于输送所述光伏玻璃;
第一接收设备,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为上述任一种的边框接收设备,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传输总成沿所述输送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所述传输总成穿设于所述避让槽。
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接收设备,所述传输总成的相对两侧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包括:
置框组件;
第三升降机构,与所述置框组件连接;
安装架,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三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升降;
夹持组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将接收的光伏组件的边框放置到所述置框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接收设备,第一升降机构驱动支撑梁上升从而带动接框组件上抬,上抬的接框组件能够避开传输总成,上抬的接框组件接收机械手输送过来的边框不会与升起的传输总成干涉,即使传输总成处于升起并输送光伏玻璃的状态,在第一升降机构的驱动下被上抬的接框组件也能够顺利地接收机械手输送过来的玻璃,从而提高了边框接收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组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支撑梁下降的状态;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支撑梁升起的状态;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接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承接组件1;避让槽11;承接部12;第一升降机构2;支撑梁3;接框组件4;第一伸缩装置41;第二伸缩装置42;第一夹持部421;第一安装板422;第二驱动缸423;第二安装板424;第一夹持件425;连接板4251;夹板4252;第三伸缩装置43;第二夹持部431;第三驱动缸432;第二夹持件433;压块44;机架100;承载台200;传输总成400;第一接收设备500;第二接收设备600;置框组件601;第三升降机构602;安装架603;夹持组件604。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相关技术中,运送边框的机械手直接将边框放置到边框接收设备的承接组件的承接部上,然而,用于输送光伏组件的光伏玻璃的传输总成穿过避让槽,当光伏玻璃在传输总成上进行输送,传输总成处于升起的状态,传输总成会与位于承接部的边框干涉,因此,在传输总成将光伏玻璃传输至承载台上方的过程中,边框接收设备无法接收机械手输送过来的边框,需等到传输总成将光伏玻璃输送至承载台的上方,传输总成下降以将光伏玻璃落到承载台上,下降的传输总成不再与放置在承接组件的承接部上的边框干涉,边框接收设备才接收机械手输送过来的边框。边框接收设备在传输总成输送光伏玻璃的过程中无法接收机械手输送过来的边框,因此,边框接收设备的工作效率较低。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组框系统,请参阅图1,组框系统包括机架100、承载台200、第二升降机构、传输总成400和第一接收设备500。承载台200与所述机架100连接,所述承载台200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光伏玻璃。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机架100连接。传输总成400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传输总成400沿所述传输总成400的输送方向穿设于所述承载台200,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传输总成400升降,所述传输总成400用于输送所述光伏玻璃。所述第一接收设备500与所述机架100连接,所述传输总成400沿所述输送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接收设备500,传输总成400穿设于第一接收设备500,第一接收设备500为边框接收设备。如此,第二升降机构驱动传输总成400升起,传输总成400将光伏组件的光伏玻璃输送至承载台200的上方,第二升降机构驱动传输总成400下降使光伏玻璃落到承载台200上。第一接收设备500用于接收并放置机械手输送过来的光伏组件的边框。第一接收设备500带动放置好的边框移动以将边框组装到光伏玻璃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边框接收设备,请参阅图2和图3,边框接收设备包括承接组件1、第一升降机构2、支撑梁3和接框组件4。承接组件1形成有避让槽11和承接部12,所述承接部1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承接部12和所述避让槽11沿多个所述承接部12排列的方向交替布置。第一升降机构2与所述承接组件1连接。支撑梁3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连接,所述支撑梁3位于所述承接组件1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梁3升降。接框组件4与所述支撑梁3连接,所述接框组件4用于将接收的光伏组件的边框放置到所述承接部12。如此结构形式,第一升降机构2驱动支撑梁3上升从而带动接框组件4上抬,上抬的接框组件4能够避开传输总成400,上抬的接框组件4接收机械手输送过来的边框不会与升起的传输总成400干涉,即使传输总成400处于升起并输送光伏玻璃的状态,在第一升降机构2的驱动下被上抬的接框组件4也能够顺利地接收机械手输送过来的玻璃,从而提高了边框接收设备的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传输总成400将光伏玻璃输送至承载台200的上方,第二升降机构驱动传输总成400下降到承接部12以下,光伏玻璃落到承载台200上,由于传输总成400下降到承接部12以下,传输总成400不会与承接部12上的边框干涉,第一升降机构2驱动支撑梁3下降以带动接框组件4下移,从而将接框组件4接收到的边框放置到承接部12。边框接收设备带动放置于承接部12的边框向光伏玻璃移动,实现边框与光伏玻璃的组装。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传输总成400穿设于避让槽11。
一实施例中,传输总成400能够在避让槽11内升降。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接框组件4包括第一伸缩装置41、第二伸缩装置42和第三伸缩装置43。第一伸缩装置41与所述支撑梁3连接。第二伸缩装置42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41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4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伸缩装置42升降,所述第二伸缩装置42的伸缩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42具有第一夹持部421。第三伸缩装置43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42连接,所述第三伸缩装置43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42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第三伸缩装置43具有第二夹持部431,所述第一夹持部42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431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如此结构形式,当第一升降机构2驱动支撑架上升使接框组件4抬起,机械手将待组装的边框输送至第一夹持部421和第二夹持部431之间,通过第二伸缩装置42和第三伸缩装置43的伸缩移动将边框夹持在第一夹持部421和第二夹持部431之间,实现对机械手输送过来的边框的接收。
一实施例中,第一伸缩装置41为第一驱动缸。
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缸为气缸或液压缸。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二伸缩装置42包括第一安装板422、第二驱动缸423、第二安装板424和第一夹持件425,所述第一安装板422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缸423的缸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42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424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425与所述第二驱动缸42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421形成于所述第一夹持件425。
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缸423为气缸或液压缸。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三伸缩装置43包括第三驱动缸432和第二夹持件433,所述第三驱动缸432的缸体与所述第二安装板424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433与所述第三驱动缸43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431形成于所述第二夹持件433。
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驱动第一安装板422升降,第一安装板422带动第二驱动缸423以及与第二驱动缸423连接的第二安装板424和第一夹持件425升降,由于第三驱动缸432与第二安装板424连接,第三驱动缸432以及与第三驱动缸432连接的第二夹持件433将跟随第二驱动缸423升降,使得第一夹持件425和第二夹持件433同步升降,确保边框能够被牢固地夹持在第一夹持件425和第二夹持件433之间。通过第二驱动缸423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第一夹持件425移动,通过第三驱动缸432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第二夹持件433移动,从而使得位于第一夹持件425的第一夹持部421和位于第二夹持件433的第二夹持部431相互靠近和远离,实现对边框的夹持。
一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缸432为气缸或液压缸。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第二安装板424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423的缸体背离所述第二驱动缸423的活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驱动缸432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423的下方,所述第二夹持件433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425和所述第二安装板424之间。如此结构形式,由于边框是在接框组件4的带动下从上往下移动到承接组件1的承接部12,第三驱动缸432位于第二驱动缸423的下方、且第二夹持件433位于第一夹持件425和第二安装板424之间,使得第一夹持件425能够较好地将边框压紧在承接部12。
示例性地,第一升降机构2驱动支撑梁3带动接框组件4下移,夹持在第一夹持部421和第二夹持部431之间的边框下落到承接部12,第三驱动缸432的活塞杆收回以使第二夹持部431与边框脱离,第二驱动缸423的活塞杆适当收回以将边框压紧在承接部1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承载台200位于第一夹持件425背离第二夹持件433的一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夹持件425包括连接板4251和夹板4252。连接板4251与所述第二驱动缸423的活塞杆连接。夹板4252与所述连接板4251连接,所述夹板4252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423的下方,所述第一夹持部421形成于夹板4252。如此结构形式,通过夹板4252的布置能够适当缓解第二驱动缸423的行程限制,使得夹板4252和第二夹持件433能够对第二气缸的缸体正下方的边框进行夹持。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接框组件4还包括压块44,所述压块44与所述第二驱动缸423的缸体连接,所述压块44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423的缸体的下方,所述压块44位于所述夹板4252的上方。如此结构形式,压块44位于第二驱动缸423的缸体的下方,压块44随着第一驱动缸驱动第一安装板422升降而相应地升降,当夹持在夹块和第二夹持件433之间的边框下落到承接部12,第一驱动缸驱动第一安装板422下降,下降的第一安装板422带动第二驱动缸423和压块44下移,使压块44压在边框的顶部,由于压块44位于夹板4252的上方,夹板4252能够从边框的侧面将边框压紧在承接部12。通过压块44和夹板4252能够较为牢固地将边框压紧在承接部1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接框组件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接框组件4间隔排列的方向与多个承接部12间隔排列的方向一致。如此结构形式,使得多个接框组件4能够在边框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地夹持边框,边框能够被夹持得较为平稳。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支撑梁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2。如此结构形式,在升降过程中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对支撑梁3的两端进行支撑,能够使支撑梁3的受力较为均匀,支撑梁3在升降移动过程中较为平稳。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组框系统还包括第二接收设备600,传输总成400的相对两侧均对应设置有第二接收设备600。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与传输总成40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为预设方向。传输总成400沿预设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接收设备600。
可以理解的是,机械手输送过来的四边的边框大致处于同一高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第二接收设备600包括置框组件601、第三升降机构602、安装架603和夹持组件604。第三升降机构602与所述置框组件601连接。安装架603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602连接,所述第三升降机构602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603升降。夹持组件604与所述安装架603连接,所述夹持组件604用于将接收的光伏组件的边框放置到所述置框组件601。如此,当第一接收设备500的接框组件4上抬接收机械手输送的边框,第三升降机构602驱动安装加带动夹持组件604上升到相应地高度使夹持组件604能够接收机械手输送过来的相应的边框。
一实施例中,夹持组件604的结构与接框组件4的结构基本相同,均通过第一夹持部421和第二夹持部431夹持机械手输送过来的边框,从而实现对相应边框的接收。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接组件,形成有避让槽和承接部,所述承接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承接部和所述避让槽沿多个所述承接部排列的方向交替布置;
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承接组件连接;
支撑梁,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梁位于所述承接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梁升降;
接框组件,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接框组件用于将接收的光伏组件的边框放置到所述承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框组件包括:
第一伸缩装置,与所述支撑梁连接;
第二伸缩装置,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升降,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具有第一夹持部;
第三伸缩装置,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连接,所述第三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第三伸缩装置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框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为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驱动缸、第二安装板和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缸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三伸缩装置包括第三驱动缸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三驱动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三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夹持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框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缸体背离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驱动缸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下方,所述第二夹持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边框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
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活塞杆连接;
夹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夹板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下方,所述第一夹持部形成于夹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框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框组件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缸体连接,所述压块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缸体的下方,所述压块位于所述夹板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边框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框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接框组件间隔排列的方向与多个所述承接部间隔排列的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边框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升降机构。
9.一种组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承载台,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承载台用于承载光伏组件的光伏玻璃;
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机架连接;
传输总成,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连接,所述传输总成沿所述传输总成的输送方向穿设于所述承载台,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传输总成升降,所述传输总成用于输送所述光伏玻璃;
第一接收设备,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为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边框接收设备,所述第一接收设备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传输总成沿所述输送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接收设备,所述传输总成穿设于所述避让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接收设备,所述传输总成的相对两侧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二接收设备,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包括:
置框组件;
第三升降机构,与所述置框组件连接;
安装架,与所述第三升降机构连接,所述第三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架升降;
夹持组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将接收的光伏组件的边框放置到所述置框组件。
CN202320324067.5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 Active CN219617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4067.5U CN21961708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24067.5U CN21961708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17088U true CN219617088U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73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24067.5U Active CN219617088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17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1831B (zh) 一种自动化冲床
CN109561649B (zh) 一种自动拼板机
KR101183207B1 (ko) 연성회로기판용 보강판 접착장치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연성회로기판용 지그조립체
CN212559292U (zh) 一种升降过渡传送装置
CN202607121U (zh) 集装箱门板自动上料压紧装置和集装箱自动生产线
CN110605562A (zh) 一种压合设备
CN219617088U (zh) 一种边框接收设备和组框系统
CN109841554B (zh) 一种硅片百片整形上料设备
CN214978592U (zh) 激光切割机
CN213111152U (zh) 一种水平移载装置
CN214203773U (zh) 电池模组紧固装置
CN209956919U (zh) 一种交替上料式偏光片储存导出装置
CN208548559U (zh) 连接引线端头自动铆接机送线装置
CN213325511U (zh) 一种伸缩式送料机构
CN112722871A (zh) 一种全自动吸料及抓料设备
CN217344060U (zh) 一种tft屏激光切割产品自动定位治具装置
CN214166575U (zh) 一种转子输送装置
CN215401827U (zh) 机械手和生产线
CN213364467U (zh) 一种高效测试治具装置
CN220764842U (zh) 隔热板包覆机上料机械手
CN109178885B (zh) 一种料板上料输送装置
CN210081598U (zh) 一种汽车阅读灯组装用治具
CN220641646U (zh) 一种改良的金属片上料装置
CN109561650B (zh) 一种自动拼板机及自动拼板方法
CN218804181U (zh) 一种压头组件、保压设备及保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