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4121U - 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4121U
CN219584121U CN202321220151.9U CN202321220151U CN219584121U CN 219584121 U CN219584121 U CN 219584121U CN 202321220151 U CN202321220151 U CN 202321220151U CN 219584121 U CN219584121 U CN 219584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threshold
harness box
box body
wire harness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201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敏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 Lia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201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4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4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4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包括线束盒本体,线束盒本体设于后门槛内板与后门槛饰板之间;其中,线束盒本体与后门槛内板连接,且线束盒本体与后门槛饰板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点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通过在线束盒本体与后门槛饰板之间设置连接点对两者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对于后门槛饰板的边界控制效果,避免后门槛饰板在线束盒本体的长度范围内因缺少连接点而出现凸起、凹陷、装配间隙大的问题,从而提升后门槛饰板的整体装配质量和观感。

Description

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蓄电池和中控通常位于车身前部,而车身后部也具有用电需求,因此需要在车身内部布置线束,而且为了避免线束散乱,通常会在车身内部空间中布置线束盒。
其中,在车辆后门槛处进行线束布置的常规设计中,通常是将线束盒设置在后门槛内板与后门槛饰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将线束盒与后门槛内板进行固定,同时后门槛饰板直接与后门槛内板进行固定,由于在线束盒的长度范围内后门槛饰板与后门槛内板之间难以布置连接点,因此后门槛饰板会因连接点间的距离太远而无法有效控制边界,从而容易造成后门槛饰板局部凸起、缺少支撑、边界间隙不一致等问题,影响车辆组装质量和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后门槛线束盒影响后门槛饰板与后门槛内板之间装配质量的问题,提高车辆后门槛饰板的边界控制效果和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包括线束盒本体,线束盒本体设于后门槛内板与后门槛饰板之间;其中,线束盒本体与后门槛内板连接,且线束盒本体与后门槛饰板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点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束盒本体上设有卡孔,后门槛饰板上设有卡舌,卡舌向下穿过卡孔并与卡孔卡接固定。
一些实施例中,线束盒本体的前端底壁上设有向上凸起的拱盒,卡孔设于拱盒的顶壁上。
示例性的,卡舌的下端插入卡孔内并设有楔形卡块,楔形卡块与拱盒的内顶壁抵接;卡舌的两侧边缘位于楔形卡块上方的部位分别设有外延部,外延部与拱盒的外顶壁抵接。
举例说明,卡舌背离楔形卡块的一侧设有竖筋,竖筋的顶端与后门槛饰板的下板面固定连接,且竖筋自上而下逐渐收窄,竖筋伸入卡孔并与卡孔的孔壁抵触。
一些实施例中,卡舌上间隔分布有两条竖槽,楔形卡块位于两条竖槽之间。
示例性的,线束盒本体的前端底壁上设有插孔,插孔内向下穿设有卡扣,线束盒本体的前端通过卡扣与后门槛内板上的连接孔卡接固定。
举例说明,插孔位于拱盒的侧方,拱盒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筋,限位筋向下抵压于卡扣的顶端。
一些实施例中,拱盒靠近插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插孔为与第一避让槽连通的槽孔,且插孔与第一避让槽连通的部位形成适于卡扣的颈部通过的缩口型;拱盒远离插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避让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通过在线束盒本体与后门槛饰板之间设置连接点对两者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对于后门槛饰板的边界控制效果,避免后门槛饰板在线束盒本体的长度范围内因缺少连接点而出现凸起、凹陷的问题,提高后门槛饰板的边界间隙一致性,从而提升后门槛饰板的整体装配质量和观感。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车辆采用了上述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通过在线束盒本体与后门槛饰板之间设置连接点对两者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对于后门槛饰板的边界控制效果,避免后门槛饰板在线束盒本体的长度范围内因缺少连接点而出现凸起、凹陷的问题,提高后门槛饰板的边界间隙一致性,从而提升后门槛饰板的整体装配质量和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门槛饰板上的卡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束盒本体与后门槛饰板的连接点处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线束盒本体与后门槛饰板的连接点处的局部仰视示意图。
图中:10、线束盒本体;101、卡孔;102、插孔;11、拱盒;111、限位筋;112、第一避让槽;113、第二避让槽;20、后门槛内板;21、连接孔;30、后门槛饰板;31、卡舌;311、楔形卡块;312、外延部;313、竖筋;314、竖槽;4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示例性的,术语“前端”是指在车辆的车身前后方向上朝向车头的一端。
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进行说明。所述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包括线束盒本体10,线束盒本体10设于后门槛内板20与后门槛饰板30之间;其中,线束盒本体10与后门槛内板20连接,且线束盒本体10与后门槛饰板30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点固定。
应当理解,后门槛内板20与后门槛饰板30之间围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空腔,从而提供了安装线束盒本体10的空间,线束盒本体10与后门槛内板20之间可以是通过螺钉螺接、铆钉锚接、结构胶粘接或其它方式进行连接,而线束盒本体10与后门槛饰板30之间优选采用卡接或螺接以方便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保证拆下后门槛饰板30即可检修或布置线束。
此外,在后门槛饰板30与后门槛内板20位于线束盒本体10之外的区域具有直接连接点的基础上,考虑到线束盒本体10的前端所对应的后门槛饰板30的部位经常承受乘坐人员的踩踏作用力,因此可优选在该位置上设置一个连接点,使线束盒本体10的前端作为联合结构将后门槛饰板30与后门槛内板20连为一体,不仅能够控制后门槛饰板30的边界位置,而且能够提高后门槛饰板30的支撑性,避免踩踏凹陷或变形凸起,保证后门板饰板的边界间隙的一致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线束盒本体10与后门槛饰板30之间设置连接点对两者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对于后门槛饰板30的边界控制效果,避免后门槛饰板30在线束盒本体10的长度范围内因缺少连接点而出现凸起、凹陷的问题,提高后门槛饰板30的边界间隙一致性,从而提升后门槛饰板30的整体装配质量和观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至图5,线束盒本体10上设有卡孔101,后门槛饰板30上设有卡舌31,卡舌31向下穿过卡孔101并与卡孔101卡接固定。卡舌31向下穿过卡孔101后两者之间形成卡接配合,从而实现后门槛饰板30与线束盒本体10之间的连接,拆装方便。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4,线束盒本体10的前端底壁上设有向上凸起的拱盒11,卡孔101设于拱盒11的顶壁上。将卡孔101设置在拱盒11的顶壁上能够利用拱盒11下方的空间容纳卡舌31穿过卡孔101的部分,避免卡舌31与后门槛内板20干涉,保证卡舌31与卡孔101的卡装稳定性和可靠性;而由于拱盒11位于线束盒本体10的前端底壁上,因此能够对后门槛饰板30经常承受踩踏的部分提供支撑和约束,从而避免后门槛饰板30凹陷变形或凸起,保证其边界缝隙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图3,卡舌31的下端插入卡孔101内并设有楔形卡块311,楔形卡块311与拱盒11的内顶壁抵接;卡舌31的两侧边缘位于楔形卡块311上方的部位分别设有外延部312,外延部312与拱盒11的外顶壁抵接。
应当说明的是,为方便卡舌31与卡孔101的卡接固定,楔形卡块311的尖端朝下,组装时将卡舌31插入卡孔101内直至楔形卡块311整体通过卡孔101后勾紧拱盒11的内顶壁,从而避免卡舌31向上脱出卡孔101,同时卡舌31两侧的外延部312向下抵压在拱盒11的外顶壁上,从而避免卡舌31进一步深入卡孔101,并形成对后门槛饰板30的支撑;拆卸时只需通过工具拨动卡舌31使楔形卡块311与拱盒11位于卡孔101边缘的内顶壁脱离即可,操作简单省力。
为了提高卡舌31与卡孔101的卡接可靠性,避免非正常脱落,在本实施例中卡舌31背离楔形卡块311的一侧设有竖筋313,竖筋313的顶端与后门槛饰板30的下板面固定连接,且竖筋313自上而下逐渐收窄,竖筋313伸入卡孔101并与卡孔101的孔壁抵触。利用竖筋313与卡孔101的孔壁抵接作用能够使卡舌31设有楔形卡块311的侧壁与卡孔101的抵紧力,从而保证楔形卡块311整体通过卡孔101后能够可靠勾挂在拱盒11的内顶壁位于卡孔101边缘的位置上;当然,为进一步提高卡接稳定性,竖筋313可以沿卡舌3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两条,从而形成与卡孔101的孔壁之间的至少两个抵触支撑点,避免因卡舌31弯扭而导致卡接失效,从而提高后门槛饰板30与线束盒本体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卡舌31上间隔分布有两条竖槽314,楔形卡块311位于两条竖槽314之间。通过开设竖槽314能够使卡舌31位于两条竖槽314之间的部位上具备韧性变形能力,从而能够在组装时随着楔形卡块311和竖筋313逐渐深入卡孔101而挤压该部位,从而使楔形卡块311能够完全通过卡孔101,并在楔形卡块311整体通过卡孔101后该部位失去挤压力而恢复原状,从而使楔形卡块311勾挂在拱盒11的内顶壁上,避免因卡舌31的刚性过大而造成楔形卡块311无法穿过卡孔101的现象。
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2至图5,线束盒本体10的前端底壁上设有插孔102,插孔102内向下穿设有卡扣40,线束盒本体10的前端通过卡扣40与后门槛内板20上的连接孔21卡接固定。具体的,卡扣40可以是采用干字型扣即双层蘑菇头结构的卡扣40,上层的蘑菇头抵压在线束盒本体10的内底壁上,下层的蘑菇头支撑在线束盒本体10和后门槛内板20之间,蘑菇头的杆部设有倒刺型卡齿,在插入后门槛内板20上的连接孔21之后形成卡接配合;当然,若线束盒本体10能够贴合在后门槛内板20上,此时两者之间无缝隙,则直接采用单层的蘑菇头卡扣40进行连接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插孔102位于拱盒11的侧方,拱盒1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筋111,限位筋111向下抵压于卡扣40的顶端。插孔102设置在拱盒11的侧方,从而使线束盒本体10与后门槛饰板30的连接点靠近线束盒本体10与后门槛内板20的连接点,从而提高线束盒本体10的前端、后门槛内板20及后门槛饰板30三者之间的连接一体性,不仅能够提高连接强度,而且能够在相近的位置上完成两个点的拆装,从而降低拆装操作难度;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在拱盒11侧壁上的限位筋111对卡扣40的顶端进行抵压,能够避免卡扣40向上脱出,从而提高线束盒本体10与后门槛饰板3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可选的,上述卡扣40的顶端设有一字槽,限位筋111与一字槽插接配合,且限位筋111的底端与一字槽的槽底抵接。不仅能够避免卡扣40向上脱出,还能够避免卡扣40自由旋转,从而进一步提升卡扣40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的,为了提供充足的拆装操作空间,降低拆装难度,参见图2及图5,本实施例中拱盒11靠近插孔10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避让槽112,插孔102为与第一避让槽112连通的槽孔,且插孔102与第一避让槽112连通的部位形成适于卡扣40的颈部通过的缩口型;拱盒11远离插孔10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避让槽113。
拆装卡扣40时可从拱盒11下方的空间由第一避让槽112将其颈部(如双层蘑菇头卡扣40的上下层蘑菇头部之间,又如单层蘑菇头卡扣40的杆部)嵌入插孔102内;安装后门槛饰板30直接向卡孔101内插入卡舌31即可,而在拆卸时,需要拨动卡舌31的插入端使楔形卡块311与拱盒11的内顶壁勾连部位脱离,此时可通过第二避让槽113让开的空间供操作人员手指或工具伸入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拆装操作便利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结合图1至图5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通过在线束盒本体10与后门槛饰板30之间设置连接点对两者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对于后门槛饰板30的边界控制效果,避免后门槛饰板30在线束盒本体10的长度范围内因缺少连接点而出现凸起、凹陷的问题,提高后门槛饰板30的边界间隙一致性,从而提升后门槛饰板30的整体装配质量和观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盒本体(10),所述线束盒本体(10)设于后门槛内板(20)与后门槛饰板(30)之间;其中,所述线束盒本体(10)与所述后门槛内板(20)连接,且所述线束盒本体(10)与所述后门槛饰板(30)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点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盒本体(10)上设有卡孔(101),所述后门槛饰板(30)上设有卡舌(31),所述卡舌(31)向下穿过所述卡孔(101)并与所述卡孔(101)卡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盒本体(10)的前端底壁上设有向上凸起的拱盒(11),所述卡孔(101)设于所述拱盒(11)的顶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舌(31)的下端插入所述卡孔(101)内并设有楔形卡块(311),所述楔形卡块(311)与所述拱盒(11)的内顶壁抵接;所述卡舌(31)的两侧边缘位于所述楔形卡块(311)上方的部位分别设有外延部(312),所述外延部(312)与所述拱盒(11)的外顶壁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舌(31)背离所述楔形卡块(311)的一侧设有竖筋(313),所述竖筋(313)的顶端与所述后门槛饰板(30)的下板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竖筋(313)自上而下逐渐收窄,所述竖筋(313)伸入所述卡孔(101)并与所述卡孔(101)的孔壁抵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舌(31)上间隔分布有两条竖槽(314),所述楔形卡块(311)位于两条所述竖槽(314)之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盒本体(10)的前端底壁上设有插孔(102),所述插孔(102)内向下穿设有卡扣(40),所述线束盒本体(10)的前端通过所述卡扣(40)与所述后门槛内板(20)上的连接孔(21)卡接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102)位于所述拱盒(11)的侧方,所述拱盒(1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筋(111),所述限位筋(111)向下抵压于所述卡扣(40)的顶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盒(11)靠近所述插孔(10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避让槽(112),所述插孔(102)为与所述第一避让槽(112)连通的槽孔,且所述插孔(102)与所述第一避让槽(112)连通的部位形成适于所述卡扣(40)的颈部通过的缩口型;所述拱盒(11)远离所述插孔(10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避让槽(113)。
10.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
CN202321220151.9U 2023-05-19 2023-05-19 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584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0151.9U CN219584121U (zh) 2023-05-19 2023-05-19 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20151.9U CN219584121U (zh) 2023-05-19 2023-05-19 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4121U true CN219584121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7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20151.9U Active CN219584121U (zh) 2023-05-19 2023-05-19 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41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94646B2 (ja) 車両の内装部材の取付け構造
CN219584121U (zh) 后门槛线束盒联合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09849634B (zh) 水切端头安装结构和车辆
CN111152628A (zh) 一种汽车出风口外叶片与外叶片装饰条装配结构及方法
CN209837549U (zh) 一种集成墙面用工字形连接件的装配结构
CN211684586U (zh) 一种汽车出风口外叶片与外叶片装饰条装配结构
CN211364454U (zh) 汽车大包围结构
CN205769091U (zh) 汽车装饰件安装卡夹及汽车装饰件安装结构
CN220465356U (zh) 车灯组件和车辆
CN210760362U (zh) 汽车座椅面套吊紧结构
CN211567843U (zh) 一种装饰板及车辆
CN211567842U (zh) 一种前风挡下装饰板
US20110127804A1 (en) Trim ring having reinforced snap posts
CN210852348U (zh) 用于车辆的前格栅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172524U (zh) 车身组件、车身和车辆
CN218021159U (zh) 隐藏式遮阳帘预留结构、车门总成及汽车
CN212889807U (zh) 一种汽车天窗框结构及汽车
CN219214938U (zh) 卡接结构及汽车
CN219707119U (zh) 车辆的车身以及车辆
JP4521325B2 (ja) 合成樹脂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CN110758275A (zh) 一种汽车a柱饰板
CN218815943U (zh) 一种窗框安装结构
CN217672463U (zh) 一种客车顶部侧装饰结构
CN110588531A (zh) 一种装饰板及车辆
CN214189256U (zh) 一种新型皮卡遮阳板卡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0

Address after: No. 888 Rainbow Road, Yangshe Town, Zhangjiag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637

Patentee after: Liang Liang Automob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Patentee before: GREAT WALL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