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2589U - 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2589U
CN219582589U CN202320176325.XU CN202320176325U CN219582589U CN 219582589 U CN219582589 U CN 219582589U CN 202320176325 U CN202320176325 U CN 202320176325U CN 219582589 U CN219582589 U CN 219582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rotor
driven wheel
fram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63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耀
何勇
刘亚东
王金玉
赵楠
马学涛
冯乐乐
王雅军
张超
刘长智
李志伟
吴迪
高暨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63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2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2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2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包括:机架、驱动装置、用于固定和传送转子的传送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内侧,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多个主动轮和环形双面齿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多个主动轮均与双面齿带内侧面的齿啮合传动;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滑槽、从动轮和定位夹具。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转子打磨时存在的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用于和谐电力机车的电机通常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从而可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但是,由于转子作高速旋转运动,长期处于高温、高速的工况中,转子的铜体部分极易发生氧化腐蚀,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因此,在铁路工务系统,转子是重点检修对象之一,需要定期将失效的转子取出并维修。
在现有技术中,转子铜体部分的腐蚀层通常是通过以下几步去除的:第一步,维修工将转子固定在定位块上;第二步,维修工手持铜刷在转子铜体部分来回打磨,凭个人检验判断打磨效果是否合格;第三步,将转子手动旋转30°角度来打磨另一弧面,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直至旋转一周打磨完成。这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方式的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且打磨后的合格率无法保证,往往需要多次返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从而可以较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转子打磨时存在的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包括:机架、驱动装置、用于固定和传送转子的传送装置和打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内侧,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多个主动轮和环形双面齿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多个主动轮均与双面齿带内侧面的齿啮合传动;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滑槽、从动轮和定位夹具;所述滑槽设置在机架的内侧壁上,且滑槽的内侧面设置有与从动轮配合的齿条;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滑槽内,并位于驱动装置的外侧,从动轮的一端与滑槽内的齿条啮合,其另一端与双面齿带的外侧面的齿啮合传动;定位夹具连接于从动轮的上方,用于放置转子;
所述打磨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一侧,位于传送装置的上方,用于对定位夹具上放置的转子进行打磨。
较佳的,所述打磨装置进一步包括:壳体、高压气泵、砂泵、至少一台伺服电机、至少一根转轴和多个喷枪;
所述壳体跨接固定在机架一侧的上方;
每根转轴的两端部均与壳体间转动连接,其一端伸出壳体并与固定在壳体上的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多个喷枪间隔固定在转轴上,且每个喷枪均分别与固定在壳体上的高压气泵和砂泵连通。
较佳的,每个喷枪通过锁紧套圈固定在转轴上,并分别通过进气管与高压气泵连通,通过进砂管与砂泵连通。
较佳的,所述定位夹具通过连接轴连接于从动轮的上方,连接轴的上端与定位夹具的底面固定连接,其下端通过轴承与从动轮转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从动轮、连接轴及定位夹具设置有多组。
较佳的,所述机架内侧壁上的滑槽的底面宽于其上部。
较佳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还进一步包括放产品工位台和取产品工位台,放产品工位台和取产品工位台设置于机架的外侧,并位于远离打磨装置的一侧。
较佳的,转轴设置有两根,每根转轴的两端部与壳体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主动轮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于机架的四个边角的内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四台,分别连接于四个主动轮的下方。
较佳的,所述驱动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两块连接板,每块连接板分别与两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
如上可见,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合理设置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的结构,使其驱动装置、传送装置及打磨装置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实现转子腐蚀层去除工作的流水线作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节约了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喷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滑槽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包括:机架1、驱动装置2、用于固定和传送转子100的传送装置3和打磨装置4;
所述驱动装置2设置在机架1的内侧,驱动装置2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23、多个主动轮21和环形双面齿带22;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主动轮21固定连接,多个主动轮21均与双面齿带22内侧面的齿啮合传动;
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滑槽32、从动轮31和定位夹具33;所述滑槽32设置在机架1的内侧壁上,且滑槽的内侧面设置有与从动轮31配合的齿条35;所述从动轮31设置在滑槽32内,并位于驱动装置2的外侧,从动轮31的一端与滑槽内的齿条35啮合,其另一端与双面齿带22的外侧面的齿啮合传动;定位夹具33连接于从动轮31的上方,用于放置转子100;
所述打磨装置4设置于机架1的一侧,位于传送装置3的上方,用于对定位夹具上放置的转子100进行打磨。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2中的驱动电机23提供驱动力,驱动主动轮21转动,从而带动双面齿带22传动,双面齿带22的外侧面的齿与从动轮31啮合,而从动轮31同时与机架上的滑槽内的齿条35啮合,从而在双面齿带22的带动下,可以使从动轮31在滑槽32内沿着齿条35边旋转边前进,从而可以带动定位夹具33不断环绕运动,当从动轮带动定位夹具33及其上的转子100绕行到打磨装置4的下方,此时打磨装置4将对转子100进行腐蚀层打磨去除,待从动轮带动定位夹具33及其上的转子100继续绕行到打磨装置4的外部,打磨工作完成。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的结构,从而可以实现转子打磨的流水线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无需再人工打磨,节约了劳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使用多种实现方法来实现上述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以下将以其中的一种实现方式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例如,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打磨装置4可以进一步包括:壳体46、高压气泵45、砂泵44、至少一台伺服电机43、至少一根转轴42和多个喷枪41;
所述壳体46跨接固定在机架1一侧的上方;
每根转轴42的两端部均与壳体46间转动连接,其一端伸出壳体并与固定在壳体上的伺服电机43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多个喷枪41间隔固定在转轴42上,且每个喷枪41均分别与固定在壳体46上的高压气泵45和砂泵44连通。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转轴42可以设置有两根,每根转轴的两端部可以与壳体41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每个喷枪41可以通过锁紧套圈413固定在转轴42上,并分别通过进气管411与高压气泵45连通,通过进砂管412与砂泵44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伺服电机43驱动转轴42转动适当角度(比如,45°角度),从而带动固定在转轴42上的喷枪41上下摆动,当传送装置3带动转子运动到喷枪41的下方时,高压气泵45提供外喷压力,砂泵44提供打磨砂,从而使喷枪喷出高压打磨砂,使喷枪上下摆动的同时对转子进行均匀打磨。
再例如,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主动轮21可以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于机架1的四个边角的内侧;所述驱动电机23可以设置有四台,分别连接于四个主动轮21的下方,为主动轮提供驱动力和支撑力。
较佳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两块连接板24,每块连接板24可以分别与两台驱动电机23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与机架1固定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连接板24将驱动电机23固定在机架1上,为驱动装置2提供支撑力。
此外,作为示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定位夹具33可以通过连接轴34连接于从动轮31的上方,连接轴34的上端与定位夹具33的底面固定连接,其下端通过轴承与从动轮31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转子100可以夹紧固定在定位夹具33上,而由于从动轮与连接轴34的下端是转动连接,从动轮31在旋转前进的过程中,只能带动定位夹具及其上的转子平移前进而不会旋转;而当喷枪喷出的高压打磨砂喷射在转子上时,高压打磨砂的喷射力将使转子、定位夹具及连接轴34发生转动,且并不会影响从动轮的运动。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转子平移前进的同时发生转动,从而可以使高压打磨砂均匀的喷射在转子外表面的各个位置,除去腐蚀层的同时保证了打磨的均匀度和合格率。
另外,作为示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轮31、连接轴34及定位夹具33可以设置有多组,从而可以实现多个转子同时运输,使转子腐蚀层去除工作实现流水线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劳动力。
此外,作为示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机架内侧壁上的滑槽32的底面可以宽于其上部,从而可以使从动轮31在其底面上运动,为从动轮31提供支撑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而其上部较窄可以为定位夹具33预留出足够的空间。
较佳的,作为示例,可以在滑槽32的底面刷涂润滑剂,从而可以减小从动轮与滑槽底面之间的摩擦阻力。
较佳的,作为示例,可以适当调整位于机架四个拐角处的双面齿带22外侧面的齿及齿条35的齿间距,从而保证从动轮在机架的四个拐角处,可以与双面齿带22及齿条35正常啮合传动,实现从动轮31的环绕运动。
另外,作为示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放产品工位台6和取产品工位台7,放产品工位台6和取产品工位台7可以设置于机架1的外侧,并位于远离打磨装置4的一侧。当需要进行转子腐蚀层的去除作业时,只需要待某个定位夹具运动到放产品工位台6的前方时,将待打磨转子放置于该定位夹具上,定位夹具将带动转子运动到打磨装置下方,经过打磨后,当其继续运动到取产品工位台7的前方时,可以将定位夹具上已经打磨完成的转子取走,完成转子腐蚀层的去除工作。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合理设置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的结构,使其驱动装置、传送装置及打磨装置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实现转子腐蚀层去除工作的流水线作业,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节约了劳动力,进一步地,还能保证转子打磨的合格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装置、用于固定和传送转子的传送装置和打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内侧,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多个主动轮和环形双面齿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多个主动轮均与双面齿带内侧面的齿啮合传动;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滑槽、从动轮和定位夹具;所述滑槽设置在机架的内侧壁上,且滑槽的内侧面设置有与从动轮配合的齿条;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滑槽内,并位于驱动装置的外侧,从动轮的一端与滑槽内的齿条啮合,其另一端与双面齿带的外侧面的齿啮合传动;定位夹具连接于从动轮的上方,用于放置转子;
所述打磨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一侧,位于传送装置的上方,用于对定位夹具上放置的转子进行打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进一步包括:壳体、高压气泵、砂泵、至少一台伺服电机、至少一根转轴和多个喷枪;
所述壳体跨接固定在机架一侧的上方;
每根转轴的两端部均与壳体间转动连接,其一端伸出壳体并与固定在壳体上的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多个喷枪间隔固定在转轴上,且每个喷枪均分别与固定在壳体上的高压气泵和砂泵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喷枪通过锁紧套圈固定在转轴上,并分别通过进气管与高压气泵连通,通过进砂管与砂泵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具通过连接轴连接于从动轮的上方,连接轴的上端与定位夹具的底面固定连接,其下端通过轴承与从动轮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连接轴及定位夹具设置有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侧壁上的滑槽的底面宽于其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还进一步包括放产品工位台和取产品工位台,放产品工位台和取产品工位台设置于机架的外侧,并位于远离打磨装置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设置有两根,每根转轴的两端部与壳体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于机架的四个边角的内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四台,分别连接于四个主动轮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两块连接板,每块连接板分别与两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其两端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
CN202320176325.XU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 Active CN219582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6325.XU CN219582589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6325.XU CN219582589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2589U true CN219582589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6325.XU Active CN219582589U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2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12146U (zh)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万向清洗设备
CN202556211U (zh) 一种铝包钢用钢丝表面抛光装置
CN203853350U (zh) 刷洗装置
CN111468999B (zh) 一种不锈钢法兰制造加工处理系统
CN219582589U (zh) 一种电机转子腐蚀层去除装置
CN114789393A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壳体打磨抛光设备
CN104999355A (zh) 一种适用于无缝钢管加工的抛光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10625496A (zh) 一种手机壳用五轴联动抛光机
CN109048346B (zh) 一种转子精加工生产线
CN112808706A (zh) 一种钢板表面清洁设备及其清洁方法
CN112548243A (zh) 一种电解超声磁粒复合研磨光整加工曲轴系统及方法
CN113070806B (zh) 一种用于齿轮类零件批量加工的磨粒流光整设备
CN208373628U (zh) 一种钢板预处理流水线用清洗装置
CN209222447U (zh) 一种防止工件倾斜的五金喷漆传送装置
CN210732065U (zh) 一种法兰盘加工用抛光装置
CN212385245U (zh) 一种轴承打磨抛光装置
CN208577081U (zh) 一种流水线用直线输送机
CN218856527U (zh) 一种电机转子打磨装置
CN207616282U (zh) 一种压缩机轴承加工用清扫装置
CN111216024A (zh) 一种钢管除锈机
CN210816406U (zh) 单面刷洗机
CN213411554U (zh) 一种化工管材中的管道除锈机
CN220762150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制造原料预处理设备
CN213730802U (zh) 一种防腐管涂层加工装置
CN218692421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定转子的防锈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