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1542U - 滚筋胀筋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滚筋胀筋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81542U CN219581542U CN202223412593.1U CN202223412593U CN219581542U CN 219581542 U CN219581542 U CN 219581542U CN 202223412593 U CN202223412593 U CN 202223412593U CN 219581542 U CN219581542 U CN 2195815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b
- rolling
- gear
- cam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滚筋胀筋一体机,本一体机包括:滚筋内模,胀开机构,滚筋机构,升降机构,以及动力装置,其中,滚筋内模的外表面包括凹槽和凸条,所述凹槽与所述滚筋轮对应设置,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平行且与所述滚筋轮错开设置。本一体机使得容器的滚筋和胀筋工艺能够在同一个工序完成,且工序简单,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容器加工领域,尤其涉及滚筋胀筋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200升大桶的加工过程所采取的翻边、胀筋、滚筋、卷封工艺都是采取分步完成,加工工序较多,较多的工序导致了生产效率较低、整个生产线的占地面积大、以及工件搬送次数较多,工件搬送次数较多容易将桶身表面的膜层刮花。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筋胀筋一体机,以使得在同一个工序完成胀筋和滚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筋胀筋一体机,用于在容器的侧壁形成筋条,其包括:
滚筋内模,包括分布于同一圆周的多个模瓣;
胀开机构,设于所述滚筋内模的内侧,用于推动所述滚筋内模向外胀开;
滚筋机构,设于所述滚筋内模的外侧,所述滚筋机构包括滚筋轮,所述滚筋轮用于沿所述容器的周向在所述容器的外侧壁滚动,与所述滚筋内模配合在所述容器的侧壁形成筋条;
升降机构,设于所述滚筋内模的下侧,用于向所述滚筋内模送/取所述容器;
第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胀开机构;
第二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滚筋机构;以及
第三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
其中,所述滚筋内模的外表面包括凹槽和凸条,所述凹槽与所述滚筋轮对应设置,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平行且与所述滚筋轮错开设置。
上述滚筋胀筋一体机中,滚筋内模的外表面包括凹槽和凸条,所述凹槽与所述滚筋轮对应设置,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平行且与所述滚筋轮错开设置,使得当胀开机构推动滚筋内模胀开时,能够先通过凸条对容器侧壁产生从内向外的压力,使容器侧壁被胀压形成第二筋条,再使滚筋内模的外表面的基面与容器内侧壁抵接,对所述容器形成夹固作用,滚筋机构能够与凹槽配合在容器侧壁滚压形成第一筋条,从而使得滚筋工艺和胀筋工艺能够在同一个工序完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筋机构还包括:
固定设置于机架的主轴;
转动设置于所述主轴的转盘;
环绕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多个第一转轴;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与所述凹槽对应的第一支臂,所述滚筋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以及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实现所述滚筋轮进给的第一摆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
第二电机;
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
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与所述第二齿轮共轴设置的第三齿轮;以及
套设于所述主轴的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及第一凸轮;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且与所述第一凸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与第三齿轮的齿数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凸轮与转盘产生差动关系;
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摆臂传动配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筋机构还包括在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凸条对应的整形轮。进一步设置整形轮后,能够对胀压形成的筋条的边沿进行整形。
在设置了整形轮后,所述滚筋机构还包括:
固定设置于机架的主轴;
转动设置于所述主轴的转盘;
环绕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多个第一转轴和多个第二转轴;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与所述凹槽对应的第一支臂,所述滚筋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实现所述滚筋轮进给的第一摆臂;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与所述凸条对应的第二支臂,所述整形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臂;以及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以实现所述整形轮进给的第二摆臂。
在设置了整形轮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
第二电机;
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
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与所述第二齿轮共轴设置的第三齿轮;以及
套设于所述主轴的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且与所述第一凸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与第三齿轮的齿数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凸轮及第二凸轮与转盘产生差动关系;
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摆臂传动配合;
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二摆臂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固定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轮的升程小于所述第一凸轮的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滚筋胀筋一体机中,滚筋内模的外表面包括凹槽和凸条,所述凹槽与所述滚筋轮对应设置,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平行且与所述滚筋轮错开设置,使得当胀开机构推动滚筋内模胀开时,能够先通过凸条对容器侧壁产生从内向外的压力,使容器侧壁被胀压形成第二筋条,再使滚筋内模的外表面的基面与容器内侧壁抵接,对所述容器形成夹固作用,滚筋机构能够与凹槽配合在容器侧壁滚压形成第一筋条,从而使得滚筋工艺和胀筋工艺能够在同一个工序完成。
把原本由滚筋机和涨筋机两台机器完成的任务用一台机实现,降低了成本,节省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滚筋和胀筋工序之前的金属桶的示意图;
图2为滚筋和胀筋工序之后的金属桶的示意图;
图3为滚筋胀筋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滚筋机构及其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滚筋内模及胀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升降机构及其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滚筋内模的一个模瓣上的凹槽和凸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无特别说明,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用于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部件,不包含重要程度、先后关系等含义。
本实施例滚筋胀筋一体机用于在容器的侧壁形成筋条,容器具体为200升规格的金属桶。图1为成筋之前的容器100,图2为成筋之后的容器100,其中侧壁成型有第一筋条102和第二筋条101,以容器100的侧壁为基准,第二筋条101为向外凸出的筋条,第二盘条102向内凹陷的筋条。
参照图3至图7,本实施例滚筋胀筋一体机包括:滚筋内模230,胀开机构260,滚筋机构240,升降机构250,第一动力装置220,第二动力装置210,第三动力装置270,它们均设置于机架200。
滚筋内模230包括若干模瓣231,若干模瓣231对应固定在若干内模支架232的外表面,具体可以采用螺丝固定,以便更换内模。若干内模支架232固定在圆盘形的内模支块234的外沿处,围成一个圆桶形结构,具体在内模支架232的顶部设有第一滚轮235,第一滚轮235与内模支块234的上表面滚动配合,使内模支架232可以沿着所述圆桶形结构的直径方向,相对内模支块234运动,带动滚筋内模230胀开或收缩复位。内模支块234固定在主轴236上,主轴236固定在机架200上。
其中,滚筋内模230的外表面包括凹槽237和凸条238,所述凹槽237与滚筋轮241对应设置,所述凸条238与所述凹槽237平行且与所述滚筋轮241错开设置。凹槽237和凸条238是相对于滚筋内模230外表面的基面239而言。凹槽237用于滚压工艺形成第一筋条102,凸条238用于胀压工艺形成第二筋条101。
内模支架232的内壁设置有若干第二滚轮233,第二滚轮233与胀开机构260对应。
胀开机构260包括中心轴262和若干锥体261,中心轴262沿所述主轴236的中心线设置,中心轴262的顶端连接偏心轮机构223,中心轴262的底端延伸进入所述圆桶形结构内,所述若干锥体261固定设置在所述中心轴262,所述若干锥体261的锥面与所述若干第二滚轮233对应配合。当所述中心轴262在所述偏心轮机构223的带动下,向下运动时,所述锥体261与所述第二滚轮233配合,将所述锥体261向下的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二滚轮233的向外的运动,使滚筋内模230胀开。当所述中心轴262在所述偏心轮机构223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时,所述锥体261对所述第二滚轮233的压力解除,在弹簧的作用下,滚筋内模230向内收缩复位。可以理解地,上述锥体261也可以与中心轴262一体成型。
胀开机构260由第一动力装置220驱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装置220具体包括第一电机221及第一减速机222,第一减速机222和第一电机221均安装在机架200的顶部,第一减速机222的动力输入端与第一电机221传动连接,第一减速机222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偏心轮机构223的中心轴传动连接。
滚筋机构240设置于所述滚筋内模230的外侧,滚筋机构240包括滚筋轮241,所述滚筋轮241用于沿所述容器的周向在所述容器100的外侧壁滚动,与所述滚筋内模230配合在所述容器的侧壁形成第一筋条102。
本实施例的滚筋机构240除了滚筋轮241,具体还包括所述主轴236、转盘244和多个第一转轴242。所述转盘244与所述主轴236转动配合,安装于所述主轴236。所述多个第一转轴242环绕所述主轴236固定于所述转盘244,可转动。第一转轴242上对应滚筋内模230上的凹槽237固定设置有第一支臂243,所述滚筋轮24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243。第一转轴242的顶端还固定设置有第一摆臂245,第一摆臂245用于与第一凸轮217配合,在第一凸轮217的驱动下摆动,带动第一转轴242转动,从而带动滚筋轮241向容器100的侧壁进给运动。
滚筋机构240由第二动力装置210驱动。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装置210具体包括第二电机211、第一齿轮212、第二齿轮214、第三齿轮213、第四齿轮216、第五齿轮215和第一凸轮217。第二电机211固定安装在机架200的顶部,第一齿轮212固定在机架200顶部的第一轴上,第二齿轮214和第三齿轮213固定在机架200顶部的第二轴上,第四齿轮216、第五齿轮215及第一凸轮217套设于所述主轴236,第四齿轮216通过螺丝与第一凸轮217固定连接,第五齿轮215通过轴套与转盘244固定连接,第四齿轮216与第二齿轮214啮合,第二齿轮214与第一齿轮212啮合,第五齿轮215与所述第三齿轮213啮合。工作时,第二电机211的转轴带动第一齿轮212转动,第一齿轮212带动第二齿轮214和第三齿轮213同步转动,第三齿轮213带动第五齿轮215转动,第五齿轮215带动转盘244转动,转盘244带动滚筋轮241绕容器100转动,第二齿轮214带动第四齿轮216相对所述第五齿轮215差动转动,第四齿轮216带动第一凸轮217转动,所述第一凸轮217带动滚筋轮241向所述容器100进给,滚筋轮241与滚筋内模230上的凹槽237配合,在容器100侧壁滚压形成第一筋条102。其中,所述第二齿轮214的齿数与第三齿轮213的齿数不同,以便在第一齿轮212的带动下,使第四齿轮216与第五齿轮215差动转动。
本实施例中,滚筋机构240进一步还包括在所述容器100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凸条238对应的整形轮246。进一步设置整形轮246后,能够对胀压形成的第二筋条101的边沿进行整形。
在设置了整形轮246后,相应的所述滚筋机构,在上述滚筋机构240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多个第二转轴248,多个第二转轴环绕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转盘244,第二转轴248上对应滚筋内模230上的凸条238固定设置有第二支臂247,整形轮246转动设置于第二支臂247上,第二转轴248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摆臂249,第二摆臂249用于与第二凸轮218配合,在第二凸轮218的驱动下摆动,带动第二转轴248转动,从而带动整形轮246向容器100的侧壁进给运动。
在设置了整形轮246后,相应的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在上述第二动力装置210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凸轮218,第二凸轮218套设于所述主轴236,第二凸轮218与第一凸轮217固定连接。工作时,第二电机211通过第一齿轮212带动第二齿轮214转动,第二齿轮214带动第四齿轮216转动,第四齿轮216带动第一凸轮217和第二凸轮218同步转动,第一凸轮217带动滚筋轮241进给运动,第二凸轮218带动整形轮246进给运动。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凸轮218的升程小于第一凸轮217的升程。这使得第一转轴242和第二转轴248能够通用,第一支臂243和第二支臂247能够通用。
升降机构250设置于所述滚筋内模230的下侧用于向所述滚筋内模230送/取所述容器100。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250具体包括托板256,托板256底部固定设置有托架253,对应所述托板256的一侧,在机架200沿上下方向固定设置有导轨254,导轨254滑动配合设置有滑板252,对应导轨254的两端,在机架200固定设置有两个同步轮251,两个同步轮251通过同步带255连接,所述同步带255与所述托架253固定连接,同步轮251转动时,带动同步带255上下运动,同步带255带动托架253,托架253带动托板256上下运动,实现升降。机架200上对应同步带255设置有上限位感应器和下限位感应器,用于对托板256向上运动的终点和向下运动的终点形成闭环控制,当同步带255上的感应片运动到上限位感应器或下限位感应器时,同步带255停止运动。
相比在托板的底部设置连杆凸轮机构构成的升降机构,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采用同步带255、同步轮251、导轨和滑板实现,同步带255、同步轮251、导轨254和滑板252等对应托板256的侧部设置于机架200,使得机架200的整体高度可以较低,不需要在设备下方开设基槽来安放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250由第三驱动装置270驱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装置270具体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减速机,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机架200上,第三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与第三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第三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其中的一个同步轮251传动连接。
上述滚筋胀筋一体机中,滚筋内模230的外表面包括凹槽237和凸条238,所述凹槽237与所述滚筋轮241对应设置,所述凸条238与所述凹槽237平行且与所述滚筋轮241错开设置,使得当胀开机构260推动滚筋内模230胀开时,能够先通过凸条238对容器100侧壁产生从内向外的压力,使容器100侧壁被胀压形成第二筋条101,再使滚筋内模230的外表面的基面239与容器100内侧壁抵接对所述容器100形成夹固作用,滚筋机构240能够与凹槽237配合在容器100侧壁滚压形成第一筋条102,从而使得滚筋工艺和胀筋工艺能够在同一个工序完成。
采用上述滚筋胀筋一体机实现滚筋胀筋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升降机构250将容器100向上推送至滚筋内模230的外侧;
具体地,将容器100放置在托板256后,第三电机工作,带动同步轮251转动,同步轮251带动同步带255运动,同步带255带动滑板252沿滑轨254向上运动,滑板252带动托架253和托板256,进而带动容器100向上运动,当容器100运动到滚筋内模230的外侧时,上限位感应器的输出信号控制第三电机停止,第一电机启动。
步骤2,胀开机构260推动所述滚筋内模230胀开,在所述容器100的侧壁胀压成形第二筋条101,并对所述容器100形成夹固作用,以便进行滚筋作业;
具体地,第一电机221通过第一减速机222减速后,带动偏心轮机构223转动,偏心轮机构223带动胀开机构260的中心轴262向下运动,胀开机构的中心轴262带动锥体261向下运动,锥体261推动滚筋内模230胀开运动,胀开运动使滚筋内模230上的凸条238从内向外挤压容器100的侧壁,在容器100的侧壁胀压形成第二筋条101。
形成第二筋条101后,滚筋内模230外表面的基面239与容器100的内侧壁抵接,对容器100形成支撑和夹固作用,以便滚筋机构240在容器100侧壁滚筋作业。
步骤3,滚筋机构240与所述滚筋内模230配合,在所述容器100的侧壁滚压成形第一筋条102;
具体地,形成第二筋条101后,滚筋内模230外表面的基面239与容器100的内侧壁抵接,对容器100形成支撑和夹固作用。第二电机211的动力通过第一齿轮212、第二齿轮214、第三齿轮213和第五齿轮215传动后,带动转盘244转动,转盘244带动滚筋轮241绕容器100转动;同时第二齿轮214带动第四齿轮216相对第五齿轮215差动转动,第四齿轮216带动第一凸轮217转动,第一凸轮217带动第一摆臂245摆动,第一摆臂245带动第一转轴242、进而通过第一转轴242上的第一支臂243带动滚筋轮241进给运动至容器100侧壁,滚筋轮241与滚筋内模上的凹槽237配合,在容器100侧壁滚压出第一筋条102。
步骤4,所述胀开机构260复位,所述滚筋内模230收缩复位;
滚筋结束后,第一电机221的动力通过偏心轮机构223带动胀开机构260向上运动,胀开机构260的锥体261对滚筋内模230的压力被解除,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滚筋内模230向内收缩复位,与容器100脱离。
步骤5,所述升降机构250带动所述容器100向下脱出所述滚筋内模230;
滚筋内模230向内收缩复位后,第三电机的动力带动托板256向下运动,托板256带动容器100向下脱出滚筋内模230。
至此完成了对一个容器100的滚筋和胀筋工艺。本方法中,通过滚筋内模230实现胀筋、以及通过滚筋内模230与滚筋机构240的配合实现滚筋,使得一个容器100的滚筋与胀筋两个工艺中,升降机构250和胀开机构260只需要一次往复动作,具有工序简单,效率高的特点。
当滚筋机构240还包括在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凸条238对应的整形轮246时。在滚筋胀筋时,还可以对胀压形成的第二筋条101进行整形。具体的,在上述步骤3中,第二电机在带动第一凸轮217和转盘244的同时,第二凸轮218也被带动与第一凸轮217同步转动,第二凸轮218驱动第二摆臂249摆动,第二摆臂249带动第二转轴248,第二转轴248带动第二支臂摆动247,第二支臂247带动整形轮246进给运动至容器100的侧壁的第二筋条101边沿,沿第二筋条101边沿滚压整形。可见,对所述第二筋条101的边沿进行滚压整形,与所述的在所述容器100的侧壁滚压成形第一筋条102是同步进行的。
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详细的说明仅仅限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对上述方案进行的各种润饰、等效变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滚筋胀筋一体机,用于在容器的侧壁形成筋条,包括:
滚筋内模(230),包括分布于同一圆周的多个模瓣(231);
胀开机构(260),设于所述滚筋内模的内侧,用于推动所述滚筋内模向外胀开;
滚筋机构(240),设于所述滚筋内模的外侧,所述滚筋机构包括滚筋轮(241),所述滚筋轮用于沿所述容器的周向在所述容器的外侧壁滚动,与所述滚筋内模配合在所述容器的侧壁形成筋条;
升降机构(250),设于所述滚筋内模的下侧,用于向所述滚筋内模送/取所述容器;
第一动力装置(220),用于驱动所述胀开机构;
第二动力装置(210),用于驱动所述滚筋机构;以及
第三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筋内模(230)的外表面包括凹槽(237)和凸条(238),所述凹槽(237)与所述滚筋轮对应设置,所述凸条(238)与所述凹槽平行且与所述滚筋轮错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筋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筋机构(240)还包括:
固定设置于机架的主轴(236);
转动设置于所述主轴的转盘(244);
环绕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多个第一转轴(242);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与所述凹槽对应的第一支臂(243),所述滚筋轮(24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以及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实现所述滚筋轮进给的第一摆臂(2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筋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210)包括:
第二电机(211);
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212);
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214);
与所述第二齿轮共轴设置的第三齿轮(213);以及
套设于所述主轴的第四齿轮(216)、第五齿轮(215)及第一凸轮(217);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且与所述第一凸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与第三齿轮的齿数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凸轮(217)与转盘(244)产生差动关系;
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摆臂传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筋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筋机构(240)还包括在所述容器的高度方向与所述凸条(238)对应的整形轮(24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筋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筋机构还包括:
固定设置于机架的主轴(236);
转动设置于所述主轴的转盘(244);
环绕所述主轴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多个第一转轴(242)和多个第二转轴(248);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与所述凹槽对应的第一支臂(243),所述滚筋轮(24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臂;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实现所述滚筋轮进给的第一摆臂(245);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与所述凸条对应的第二支臂(247),所述整形轮(246)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臂;以及
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以实现所述整形轮进给的第二摆臂(24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筋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
第二电机(211);
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的第一齿轮(212);
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214);
与所述第二齿轮共轴设置的第三齿轮(213);以及
套设于所述主轴的第四齿轮(216)、第五齿轮(215)、第一凸轮(217)及第二凸轮(218);
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且与所述第一凸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与第三齿轮的齿数不同,以使所述第一凸轮(217)及第二凸轮(218)与转盘(244)产生差动关系;
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摆臂传动配合;
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二摆臂传动配合,所述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筋胀筋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轮的升程小于所述第一凸轮的升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12593.1U CN219581542U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滚筋胀筋一体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12593.1U CN219581542U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滚筋胀筋一体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81542U true CN219581542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92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12593.1U Active CN219581542U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滚筋胀筋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81542U (zh) |
-
2022
- 2022-12-16 CN CN202223412593.1U patent/CN2195815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442356B (zh) | 一种陶瓷滚压成型机 | |
CN209407244U (zh) | 一种管件两端同步旋压设备 | |
CN219581542U (zh) | 滚筋胀筋一体机 | |
KR200461590Y1 (ko) | 관부재 단부 성형장치 | |
CN107262566B (zh) | 一种数控反绕曲形变小直径柔性滚弯成形机 | |
CN201183086Y (zh) | 一种圆筒卷边机 | |
CN118204409A (zh) | 滚筋胀筋一体机及滚筋胀筋方法 | |
CN219560992U (zh) | 一种带有快速更换型号的折弯组件 | |
CN103692838B (zh) | 锅具外表面的滚花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 |
CN211613912U (zh) | 一种自动翻边卷板机 | |
US1994034A (en) | Machin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protuberances on sheet metal | |
CN210280393U (zh) | 一种圆弧板卷板工装 | |
CN208427640U (zh) | 圆形端口的扩口旋压装置 | |
WO2024124553A1 (zh) | 滚筋胀筋一体机及滚筋胀筋方法 | |
CN113560423A (zh) | 一种圆形非标零件具自动化定位拉升卷边的加工生产设备 | |
CN202037223U (zh) | 数控金属旋压机 | |
CN206392623U (zh) | 适用面广的翼缘矫正机 | |
CN210523488U (zh) | 薄壁轧辊的卷圆成型机 | |
CN214442704U (zh) | 一种大型铜环锻件的辗环锻造装置 | |
CN215360138U (zh) | 新型纸容器筒身搭接缝的位置纠偏机构 | |
CN213915554U (zh) | 一种异型钢用低温矫正装置 | |
CN114054627B (zh) | 一种自调角度的轮毂内翻边机 | |
CN113414266B (zh) | 一种五金制品冲压模具 | |
CN204486507U (zh) | 筒体对接焊缝压缝机 | |
CN214988568U (zh) | 一种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