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7341U - 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7341U
CN219567341U CN202320391962.9U CN202320391962U CN219567341U CN 219567341 U CN219567341 U CN 219567341U CN 202320391962 U CN202320391962 U CN 202320391962U CN 219567341 U CN219567341 U CN 219567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side plate
frame body
flexible freight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19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Jinmingda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Jinmingda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Jinmingda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Jinmingda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19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7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7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7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包括:架体和料仓;架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区,料仓转动设于架体上且可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实现翻转;料仓包括连接侧板、限滑侧板、固定托板以及活动托板;连接侧板与架体转动连接,固定托板和活动托板分别设于连接侧板的两端,固定托板与连接侧板固定连接,活动托板可以相对连接侧板滑动从而可以改变其与固定托板间的距离,限滑侧板固定设于连接侧板的一侧,从而形成用于放置货物的容置区;此外,固定托板的外侧设有用于锁住集装袋吊环的机械夹爪组件。本实用新型利用集装袋代替托盘,有效降低装卸成本,结合翻转装置实现货物的运输和装卸,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装备,特别涉及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货物水平放置装置。集装袋又称吨袋或吨包袋,是一种柔性包装容器,多应用于产业链上游行业,如矿产品、化工品、粮食、水泥等大宗商品的包装运输,是一种低成本、大容量,适用于快速装卸的包装物,已被广泛使用近二十年。
目前,随着人力及土地要素成本的上涨,很多企业仓储物流升级加速,自动化立体库建设需求爆发,部分大型企业已经建立起覆盖包装、码垛、套膜、入库、存储、装卸车等全流程的智能物流体系,整个过程以托盘作为存储单元、计量单元介质进行一贯化联运,以提高整体供应链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绝大多数企业的托盘都是在企业内部周转,而企业外部因托盘规格不统一,回收困难、托盘运输降低装载空间等因素,造成托盘不能在物流作业链中流通使用。
为了解决流通环节中的问题,目前具有两种方案:
1.在物流链中使用廉价的一次性托盘,在产品出库前,将场内托盘替换为厂外托盘,进行倒托盘作业;但此方案需要另外购置厂外托盘,增加托盘购买成本;且一次性托盘会造成物流链中的浪费,与国家提倡的循环经济理念相悖;多种托盘管理也带来管理效率问题。
2.利用翻转器将托盘去除,在叉车上配属推出器,将无托盘的货物装载到物流车内;此方案,需要另外购置叉车推出器,增加装卸成本;无托盘的货物在下一个物流环节中不能实现机械化叉车作业,增加了下游的人工和装卸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可以实现将托盘替换为集装袋,能够减少下游企业物流环节中的装卸成本,且翻转装置结构简单,机械夹爪和料仓的配合实现自动化翻转,操作便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包括:架体和料仓;所述架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区,所述料仓转动设于所述架体上且可由旋转驱动组件驱动实现翻转;所述料仓包括连接侧板、限滑侧板、固定托板以及活动托板;所述连接侧板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托板和所述活动托板分别设于连接侧板的两端,所述固定托板与连接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托板可以相对所述连接侧板滑动从而可以改变其与所述固定托板间的距离,所述限滑侧板固定设于所述连接侧板的一侧,从而形成用于放置货物的容置区;此外,所述固定托板的外侧设有用于锁住集装袋吊环的机械夹爪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安装区和容置区的开设能够分别对料仓以及集装袋货物进行容置放置,减少整体空间的占用;机械夹爪组件能够对集装袋的吊环在翻转后进行吊装运输,免去传统在货物底部增加托盘进行运输装卸的方式,通过集装袋和货物一同装载运输,能够在下游物流环节中减少人工成本和装卸成本,整体的结构简单,叉运和装卸便利;固定托板以及活动托板分别对集装袋货物起到支撑和压缩的作用,避免翻转过程中集装袋货物的散落。
作为优化,所述机械夹爪组件包括:连接杆和锁钩;所述连接杆呈“十”字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托板上,所述连接杆的四个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锁钩。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连接杆以及锁钩在集装袋货物装至料仓上时与集装袋吊环对应,通过锁钩对吊环进行锁扣实现翻转后对集装袋货物的吊挂,机械夹爪组件的结构设置合理,配合叉车以及集装袋使用有效降低装卸成本。
作为优化,所述锁钩包括:固定座、转动锁钩和固定锁钩;所述固定座固定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锁钩位于所述空腔内且固定设置在固定座的内侧,所述转动锁钩位于所述空腔内且通过第一气缸转动设于所述固定座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固定座、转动锁钩以及固定锁钩安装在连接杆上,转动锁钩和固定锁钩的配合对集装袋吊环进行锁钩以及释放解锁,在料仓翻转后对集装袋货物进行吊起以配合外部叉车装卸操作。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于所述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锁钩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锁钩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锁钩铰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通过第一气缸驱动转动锁钩转动使整体的结构简单,配合控制程序能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操作,提高装卸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固定托板呈方形,其四角位置各设有一处开口,四个所述锁钩分别设于四个所述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限滑侧板对集装袋货物在翻转过程中起到防滑止挡的作用,所述连接侧板对集装袋货物在翻转过程中起到支撑的作用,在集装袋货物翻转过程中有效避免散落,开口设计能使集装袋吊环与机械夹爪组件配合实现两者的锁钩,避免固定托板的设置影响对集装袋的吊挂,内部结构设置合理。
作为优化,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组件和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连接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于所述架体的一侧,所述驱动齿轮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连接齿轮的一侧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架体上,其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形成齿轮减速机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和连接齿轮,实现料仓在架体上的180度翻转,同时驱动齿轮和连接齿轮形成的减速机构能够减少驱动电机的负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化,所述活动托板与固定设置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气缸控制所述活动托板进行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对容置区的空间压缩或释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前的后视方向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前的前视方向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后的前视方向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后的后视方向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后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钩锁合时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锁钩打开时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架体和旋转组件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架体和旋转组件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组件的正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组件的俯视图;
其中:1为架体、101为安装区、2为料仓、201为容置区、202为连接侧板、203为限滑侧板、204为固定托板、205为活动托板、3为旋转驱动组件、301为驱动电机、302为驱动齿轮、303为连接齿轮、4为空腔、5为机械夹爪组件、501为连接杆、502为锁钩、512为固定座、522为转动锁钩、532为固定锁钩、801为第一气缸、811为推杆、802为第二气缸、9为开口、10为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下没有详细说明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常识。
参阅图1~图12,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包括:架体1和料仓2;架体1的一侧设有安装区101,料仓2转动设于架体1上且可由旋转驱动组件3驱动实现翻转;料仓2包括连接侧板202、限滑侧板203、固定托板204以及活动托板205;连接侧板202与架体1转动连接,固定托板204和活动托板205分别设于连接侧板202的两端,固定托板204与连接侧板202固定连接,活动托板205可以相对连接侧板202滑动从而可以改变其与固定托板204间的距离,限滑侧板203固定设于连接侧板202的一侧,从而形成用于放置货物的容置区201;此外,固定托板204的外侧设有用于锁住集装袋吊环的机械夹爪组件5。
由此,架体1的一侧为“L”型,另一侧为三角形,容置区201空间大小由活动托板205进行调节,容置区201空间被压缩时集装袋货物被压实,反之集装袋货物被释放;安装区101和容置区201的开设,能够分别对料仓2以及集装袋货物进行容置放置,减少整体空间的占用;机械夹爪组件5能够对集装袋的吊环在翻转后进行吊装运输,免去传统在货物底部增加托盘进行运输装卸的方式,整体的结构简单,叉运和装卸便利;活动托板205和固定托板204对集装袋货物起到支撑和压缩的作用,避免翻转过程中集装袋货物的散落。
参阅图3、图4和图5,机械夹爪组件5包括:连接杆501和锁钩502;连接杆501呈“十”字固定设于固定托板204上,锁钩502分别设于连接杆501的四个端部。
由此,锁钩502的锁口开口方向与固定托板204对应,集装袋货物置于料仓2内时其吊环与锁钩502并通过锁钩502实现吊挂以及锁扣,连接杆501以及锁钩502在集装袋货物装至料仓2上时与集装袋的吊环对应,通过锁钩502对吊环进行锁扣实现翻转后对集装袋货物的吊挂,机械夹爪组件5的结构设置合理,配合叉车以及集装袋使用有效降低装卸成本。
参阅图7和图8,锁钩502包括:固定座512、转动锁钩522和固定锁钩532;固定座512固定设于连接杆501上,固定座512远离连接杆501的一侧开设有空腔4,固定锁钩532位于空腔4内且固定设置在固定座512的内侧,转动锁钩522位于空腔4内且通过第一气缸801转动设于固定座512的内侧。
由此,第一气缸801和转动锁钩522的一端通过连接件10连接,第一气缸801、连接件10和转动锁钩522形成三连杆结构,第一气缸801向外推动连接件10,驱动转动锁钩522向外打开;当固定座512、转动锁钩522以及固定锁钩532安装在连接杆501上,转动锁钩522和固定锁钩532的配合对集装袋吊环进行锁钩以及释放解锁,在料仓2翻转后对集装袋货物进行吊起以配合外部叉车装卸操作。
参阅图1和图7,第一气缸801固定设于连接杆501上,且第一气缸801的推杆811的一端与转动锁钩522的一端铰接,固定锁钩532的一端与转动锁钩522铰接;活动托板205与固定设置的第二气缸802的活塞杆连接。
由此,料仓2翻转前活动托板205位于架体1的上方,在集装袋货物装至料仓2内后,第二气缸802驱动底板6向下移动对集装袋货物压紧;料仓2翻转后活动托板205位于架体1的下方,机械夹爪组件5对集装袋的吊环实现锁钩后活动托板205通过第二气缸802向下移动对集装袋货物释放;通过第一气缸801驱动转动锁钩522转动使整体的结构简单,配合控制程序能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操作,提高装卸效率。
参阅图1~图6,固定托板204呈方形,其四角位置各设有一处开口9,四个锁钩502分别设于四个开口9处。
由此,连接侧板202和限滑侧板203分别垂直设于固定托板204上,连接侧板202和限滑侧板203呈垂直角度设置;连接侧板202和限滑侧板203对集装袋货物起到支撑的作用,在集装袋货物翻转过程中有效避免散落,开口9设计能使集装袋吊环与机械夹爪组件5配合实现两者的锁钩,开口9为菱形(开口9还可以是圆形、矩形等任何形状,凡是能够实现吊环与锁钩配合的形式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
参阅图9~图12,旋转驱动组件3包括旋转组件和驱动元件,驱动元件包括驱动电机301,旋转组件包括驱动齿轮302和连接齿轮303;驱动电机301固定设于架体1的一侧,驱动齿轮302设于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上,连接齿轮303的一侧可转动地设于架体1上,其另一侧与连接侧板202固定连接,驱动齿轮302与连接齿轮303啮合。驱动齿轮302与连接齿轮303形成齿轮减速机构。
由此,驱动电机301工作带动驱动齿轮302转动,驱动齿轮302和驱动电机301分别位于架体1的两侧,连接齿轮303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设于架体1上,其另一端与料仓2固定连接,驱动齿轮302转动使连接齿轮303在架体1上转动从而同步带动料仓2进行翻转。
本实施例通过集装袋对货物进行套装后,在料仓上翻转并实现机械夹爪组件5对集装袋钩挂,方便外部叉车对集装袋货物的运输和装卸,免去传统托盘的使用,替换为集装袋能够减少托盘使用成本,同时减少了下游企业的人工成本和装卸成本,翻转装置结构简单,机械夹爪组件5和料仓的配合实现自动化翻转,操作便利。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和料仓(2);所述架体(1)的一侧设有安装区(101),所述料仓(2)转动设于所述架体(1)上且可由旋转驱动组件(3)驱动实现翻转;所述料仓(2)包括连接侧板(202)、限滑侧板(203)、固定托板(204)以及活动托板(205);所述连接侧板(202)与所述架体(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托板(204)和所述活动托板(205)分别设于连接侧板(202)的两端,所述固定托板(204)与连接侧板(20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托板(205)可以相对所述连接侧板(202)滑动从而可以改变其与所述固定托板(204)间的距离,所述限滑侧板(203)固定设于所述连接侧板(202)的一侧,从而形成用于放置货物的容置区(201);此外,所述固定托板(204)的外侧设有用于锁住集装袋吊环的机械夹爪组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夹爪组件(5)包括:连接杆(501)和锁钩(502);所述连接杆(501)呈“十”字固定设于所述固定托板(204)上,所述连接杆(501)的四个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锁钩(5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502)包括:固定座(512)、转动锁钩(522)和固定锁钩(532);所述固定座(512)固定设于所述连接杆(501)上,所述固定座(512)远离所述连接杆(501)的一侧开设有空腔(4),所述固定锁钩(532)位于所述空腔(4)内且固定设置在固定座(512)的内侧,所述转动锁钩(522)位于所述空腔(4)内且通过第一气缸(801)转动设于所述固定座(512)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801)固定设于所述连接杆(501)上,且所述第一气缸(801)的推杆(81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锁钩(522)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锁钩(53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锁钩(522)铰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板(204)呈方形,其四角位置各设有一处开口(9),四个所述锁钩(502)分别设于四个所述开口(9)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3)包括旋转组件和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包括驱动电机(301),所述旋转组件包括驱动齿轮(302)和连接齿轮(303);所述驱动电机(301)固定设于所述架体(1)的一侧,所述驱动齿轮(302)设于所述驱动电机(301)的输出轴上,所述连接齿轮(303)的一侧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架体(1)上,其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侧板(20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302)与所述连接齿轮(303)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302)与所述连接齿轮(303)形成齿轮减速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托板(205)与固定设置的第二气缸(802)的活塞杆连接。
CN202320391962.9U 2023-03-06 2023-03-06 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 Active CN219567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1962.9U CN219567341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1962.9U CN219567341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7341U true CN219567341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7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1962.9U Active CN219567341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7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38678A (en) Cargo transport system
US7011214B2 (en) Private pallet-box cargo shipping system
US8545161B2 (en) Unloading vehicle and combination of an unloading vehicle with a container
CN204981022U (zh) 一种易装卸货物的液压平台车
CN114074900B (zh) 一种面粉厂用物料运输叉车
CN111620229A (zh) 一种集装箱翻转吊具
CN219567341U (zh) 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
US9440769B2 (en) Platform for use in a logistic system
CN116354129A (zh) 与集装袋配合使用的翻转装置及用其实现的物流方法
KR200396854Y1 (ko) 암롤 차량에 탑재 및 분리 가능한 컨테이너
CN2128214Y (zh) 多功能自动装卸货车
US20090245991A1 (en) Transport Trailer and Method
CN212245912U (zh) 一种集装箱翻转吊具
CN211767763U (zh) 一种集装箱流体袋卸料系统
CN209456031U (zh) 一种叉车运送装置
US5088795A (en) Dumping trailer and truck for a container
CN111994772A (zh) 一种集装箱翻转吊具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A2667746A1 (en) Unloading vehicle and combination of an unloading vehicle with a container
CN212196832U (zh) 一种航空运输用集装箱
CN111086775A (zh) 一种集装箱流体袋卸料系统
CN215755341U (zh) 一种可供搬运物件的自动化机器人装置
CN210681551U (zh) 一种叉车用货物存放箱及存放箱组合装置
CN219488774U (zh) 一种集装箱自动装卸箱作业机
CN217779592U (zh) 自卸转载箱
CN214421316U (zh) 一种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