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60968U - 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60968U
CN219560968U CN202320555245.5U CN202320555245U CN219560968U CN 219560968 U CN219560968 U CN 219560968U CN 202320555245 U CN202320555245 U CN 202320555245U CN 219560968 U CN219560968 U CN 219560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etal
vehicle body
repair
control box
repa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52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振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Oul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Oul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Oul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Oul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552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60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60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60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包括车身钣金修复底梁、可选择稳定组件、立柱、牵拉组件和换向组件,所述车身钣金修复底梁下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地轮架,两个地轮架两侧均通过自转轴设有移动轮,可选择稳定组件包括千斤顶和轮胎压板,通过该装置可对车身轮眉(翼子板)、门下坎、车门等三大位置的受损钣金维修使用,可在钣金维修作业过程中,通过旋转组件配合牵拉组件和收放组件调整拉拔的力度、高度及位置,通过换向组件可任意调整拉力的方向,让车身最难修复部位的维修作业变的更加高效,极大的提高了修复质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
背景技术
经过分析车身钣金受损的部位占比,其中70%以上的受损部位是轮眉部位(翼子板),主要因为该部位在整个车身中位置较突出,在车辆入库、狭窄车道、各种路障等路况模式下该部位更加容易受损,且因为该部位钣金较厚,大部分车辆都带有棱角眼线等各种造型,受损后修复难度大;
现有技术中以传统人工拉拔修复和大梁校正仪(汽修拉塔)等手段进行局部拉拔修复和操作;
但是人工拉拔修复费工费力且效率低下,如果采用大梁校正仪(汽修拉塔)修复极易造成修复过度无法还原,目前市面上该类型的拉塔多为修复门下坎等部位,针对修复轮眉位置的钣金使用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所述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包括:
车身钣金修复底梁,所述车身钣金修复底梁下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地轮架,两个地轮架两侧均通过自转轴设有移动轮;
可选择稳定组件,所述可选择稳定组件包括千斤顶和轮胎压板,且千斤顶和轮胎压板均通过第一组装螺栓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一侧;
立柱,所述立柱通过旋转组件竖直活动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远离千斤顶一侧,旋转组件包括两个稳定板;
牵拉组件,所述牵拉组件通过收放组件设于稳定板一侧,牵拉组件包括收放卷辊和尼龙拉带,收放组件包括控制箱和驱动齿轮;
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两个换向轮架,两个换向轮架分别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和立柱一侧。
优选的,所述车身钣金修复底梁为中空钢管结构设置,车身钣金修复底梁一侧上端对称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千斤顶下端设有底座,轮胎压板呈L形结构设置,轮胎压板一侧设有U形钢杆,U形钢杆一侧插接车身钣金修复底梁一侧设置,千斤顶的底座水平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设有第一螺栓孔一侧设置,第一组装螺栓通过螺纹竖直插接第一螺栓孔设置,且第一组装螺栓贯穿第一螺栓孔一侧分别贯穿插接千斤顶的底座和U形钢杆上端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稳定板下端之间水平设有焊接板,稳定板呈半圆结构设置,两个稳定板之间水平设有支撑轴,立柱下端插接两个稳定板之间并活动套接支撑轴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稳定板一侧均贯穿开设有弧形槽,稳定板位于弧形槽一侧水平贯穿开设有螺杆槽,螺杆槽内水平贯穿插接设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两侧分别贯穿两个稳定板的弧形槽设置,固定螺杆贯穿一侧弧形槽并一体设有固定转盘,固定螺杆远离固定转盘一侧通过螺纹套接设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一侧与稳定板相接触设置,稳定板位于固定螺母一侧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弧形滑动挡板,两个弧形滑动挡板与弧形槽同圆心设置,且固定螺母两侧分别与两个弧形滑动挡板一侧滑动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水平设于立柱上端一侧,收放卷辊通过自转轴活动设于控制箱内一侧上端,收放卷辊上缠绕设有尼龙拉带,控制箱内一侧上端活动设有导向辊,尼龙拉带一侧搭接导向辊设置,控制箱内靠近收放卷辊一侧水平贯穿插接设有齿轮轴,齿轮轴贯穿控制箱一侧设有手摇杆,齿轮轴位于控制箱内一侧套接设有驱动齿轮,收放卷辊一侧同轴设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一侧与驱动齿轮一侧啮合相连设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靠近驱动齿轮一侧水平设有扭力轴,扭力轴上活动套接设有扭转活动块,扭转活动块套接扭力轴一侧套接设有扭力弹簧,扭转活动块靠近驱动齿轮一侧竖直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一侧与驱动齿轮的齿牙抵接设置,且限位杆与驱动齿轮的齿牙呈夹角设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靠近限位杆一侧设有约束块,且扭转活动块远离限位杆一侧设有拨杆。
优选的,所述车身钣金修复底梁和立柱一侧均水平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两个换向轮架均呈U形结构设置,换向轮架内均通过轮轴活动设有换向轮,尼龙拉带一侧贯穿控制箱下端与一侧换向轮搭接设置,且尼龙拉带贯穿换向轮架一侧设有多爪拉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该装置可对车身轮眉(翼子板)、门下坎、车门等三大位置的受损钣金维修使用,可在钣金维修作业过程中,通过旋转组件配合牵拉组件和收放组件调整拉拔的力度、高度及位置,通过换向组件可任意调整拉力的方向,让车身最难修复部位的维修作业变的更加高效,极大的提高了修复质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胎压板独立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身钣金修复底梁与千斤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放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中: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移动轮2、千斤顶3、轮胎压板4、立柱5、稳定板6、弧形槽7、弧形滑动挡板8、固定螺母9、固定转盘10、控制箱11、收放卷辊12、尼龙拉带13、从动齿轮15、手摇杆16、驱动齿轮17、扭转活动块18、限位杆19、扭力弹簧20、约束块21、换向轮架22、多爪拉钩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6,本申请提供以下四种优选方案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按照修复位置,选择合适的装置稳定方式,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包括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所述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下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地轮架,两个地轮架两侧均通过自转轴设有移动轮2,可选择稳定组件,所述可选择稳定组件包括千斤顶3和轮胎压板4,且千斤顶3和轮胎压板4均通过第一组装螺栓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一侧,所述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为中空钢管结构设置,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一侧上端对称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千斤顶3下端设有底座,轮胎压板4呈L形结构设置,轮胎压板4一侧设有U形钢杆,U形钢杆一侧插接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一侧设置,千斤顶3的底座水平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设有第一螺栓孔一侧设置,第一组装螺栓通过螺纹竖直插接第一螺栓孔设置,且第一组装螺栓贯穿第一螺栓孔一侧分别贯穿插接千斤顶3的底座和U形钢杆上端设置,U形钢杆插接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的长度可调,给维修工人提供合适的作业空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需要对修复下边梁以上的部位使用时,将千斤顶3通过第一组装螺栓固定在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的上端,然后将千斤顶3上端顶升至与车辆下边梁,千斤顶3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手摇千斤顶,在车身重量作用下,对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和立柱5位置进行稳定,当需要修复轮胎以上的部位,且下边梁顶无法使用时,同理通过第一组装螺栓将轮胎压板4进行安装,然后使待维修车辆的车轮压在轮胎压板4上方,对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和立柱5进行稳定,保障拉拔的稳定性,操作简单省心。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对轮眉的弧形结构,调整立柱5的位置,立柱5通过旋转组件竖直活动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远离千斤顶3一侧,旋转组件包括两个稳定板6,两个所述稳定板6下端之间水平设有焊接板,稳定板6呈半圆结构设置,两个稳定板6之间水平设有支撑轴,立柱5下端插接两个稳定板6之间并活动套接支撑轴设置,两个所述稳定板6一侧均贯穿开设有弧形槽7,稳定板6位于弧形槽7一侧水平贯穿开设有螺杆槽,螺杆槽内水平贯穿插接设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两侧分别贯穿两个稳定板6的弧形槽7设置,固定螺杆贯穿一侧弧形槽7并一体设有固定转盘10,固定螺杆远离固定转盘10一侧通过螺纹套接设有固定螺母9,固定螺母9一侧与稳定板6相接触设置,稳定板6位于固定螺母9一侧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弧形滑动挡板8,两个弧形滑动挡板8与弧形槽7同圆心设置,且固定螺母9两侧分别与两个弧形滑动挡板8一侧滑动接触设置,通过旋转固定转盘10,固定螺母9被弧形滑动挡板8进行旋转限位,无需通过扳手对固定螺母9进行操作,即可完成立柱5的旋转松动,然后沿着支撑轴,旋转立柱5至合适位置,期间固定螺母9沿着两个弧形滑动挡板8进行滑动,并旋转10,对立柱5进位置固定。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可以对板机提供便利性的牵拉控制,所述牵拉组件通过收放组件设于稳定板6一侧,牵拉组件包括收放卷辊12和尼龙拉带13,收放组件包括控制箱11和驱动齿轮17,所述控制箱11水平设于立柱5上端一侧,收放卷辊12通过自转轴活动设于控制箱11内一侧上端,收放卷辊12上缠绕设有尼龙拉带13,控制箱11内一侧上端活动设有导向辊,尼龙拉带13一侧搭接导向辊设置,控制箱11内靠近收放卷辊12一侧水平贯穿插接设有齿轮轴,齿轮轴贯穿控制箱11一侧设有手摇杆16,齿轮轴位于控制箱11内一侧套接设有驱动齿轮17,收放卷辊12一侧同轴设有从动齿轮15,且从动齿轮15一侧与驱动齿轮17一侧啮合相连设置,所述控制箱11内靠近驱动齿轮17一侧水平设有扭力轴,扭力轴上活动套接设有扭转活动块18,扭转活动块18套接扭力轴一侧套接设有扭力弹簧20,扭转活动块18靠近驱动齿轮17一侧竖直设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一侧与驱动齿轮17的齿牙抵接设置,且限位杆19与驱动齿轮17的齿牙呈夹角设置,所述控制箱11内靠近限位杆19一侧设有约束块21,且扭转活动块18远离限位杆19一侧设有拨杆,通过旋转手摇杆16,控制收放卷辊12对尼龙拉带13的收卷操作,然后在扭力弹簧20弹性支撑的限位杆19限位作用下,对驱动齿轮17反转进行棘轮式限位,起到拉拔稳定快速的目的,且驱动齿轮17的直径远小于从动齿轮15的直径,不会对板金造成过度拉拔,当板金修复完成,推动扭转活动块18的拨杆,使限位杆19远离驱动齿轮17,进行反向松动尼龙拉带13即可;
这样就可以为受损部位提供一个持续的拉力,拉拔的高度可根据该力度大小随意调整,修复完成后可以通过锁紧装置释放拉力,该结构在整个设备的顶部,操作简便,非常省力。
在车身维修作业当中,该类型拉塔的使用需要频繁的加力与释放拉力,现有技术的拉力装置全部都在设备的底部,无论是在加力过程还是在拉力释放过程都需要频繁的弯腰俯下身子操作,及其不变,费时费力,关键会造成对拉拔力度的把控不够精准,该技术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力至少一半以上,且对力度的把控非常精准;
尼龙拉带13的使用相比现有技术的链条,成本更低,使用更安全。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可根据拉拔钣金的位置不同,选择合适尼龙拉带13牵拉高度,所述换向组件包括两个换向轮架22,两个换向轮架22分别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和立柱5一侧,所述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和立柱5一侧均水平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两个换向轮架22均呈U形结构设置,换向轮架22内均通过轮轴活动设有换向轮,尼龙拉带13一侧贯穿控制箱11下端与一侧换向轮搭接设置,且尼龙拉带13贯穿换向轮架22一侧设有多爪拉钩23,当使用轮胎压板4时,可将尼龙拉带13一侧穿过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上设置的换向轮架22,并通过若干第二螺栓孔控制换向轮架22的位置,调整适合的拉拔位置,当需要对轮眉以及车门位置进行拉拔时,可将尼龙拉带13穿过立柱5设置的换向轮架22,并通过第二螺栓孔控制换向轮架22的位置,进行拉拔轮眉钣金;
该拉塔在使用前需要定位,定位后只需要调整立柱5的位置便可以改变拉拔的位置,操作非常简便,无需对设备重新定位便可改变拉拔的位置,且轮眉多为扇形的结构,改设计非常符合该部位的使用;
换向轮架22安装在底座上时,可以调节前后的安装位置以改变拉力方向,主要针对门下坎的位置使用,安装在立柱5上时针对车门位置使用,上下灵活调节,操作方便,拉力不变,避免现有拉塔无法通过滑轮组实现上下调节,操作不便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包括:
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所述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下端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地轮架,两个地轮架两侧均通过自转轴设有移动轮(2);
可选择稳定组件,所述可选择稳定组件包括千斤顶(3)和轮胎压板(4),且千斤顶(3)和轮胎压板(4)均通过第一组装螺栓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一侧;
立柱(5),所述立柱(5)通过旋转组件竖直活动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远离千斤顶(3)一侧,旋转组件包括两个稳定板(6);
牵拉组件,所述牵拉组件通过收放组件设于稳定板(6)一侧,牵拉组件包括收放卷辊(12)和尼龙拉带(13),收放组件包括控制箱(11)和驱动齿轮(17);
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包括两个换向轮架(22),两个换向轮架(22)分别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和立柱(5)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为中空钢管结构设置,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一侧上端对称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千斤顶(3)下端设有底座,轮胎压板(4)呈L形结构设置,轮胎压板(4)一侧设有U形钢杆,U形钢杆一侧插接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一侧设置,千斤顶(3)的底座水平设于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设有第一螺栓孔一侧设置,第一组装螺栓通过螺纹竖直插接第一螺栓孔设置,且第一组装螺栓贯穿第一螺栓孔一侧分别贯穿插接千斤顶(3)的底座和U形钢杆上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稳定板(6)下端之间水平设有焊接板,稳定板(6)呈半圆结构设置,两个稳定板(6)之间水平设有支撑轴,立柱(5)下端插接两个稳定板(6)之间并活动套接支撑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稳定板(6)一侧均贯穿开设有弧形槽(7),稳定板(6)位于弧形槽(7)一侧水平贯穿开设有螺杆槽,螺杆槽内水平贯穿插接设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两侧分别贯穿两个稳定板(6)的弧形槽(7)设置,固定螺杆贯穿一侧弧形槽(7)并一体设有固定转盘(10),固定螺杆远离固定转盘(10)一侧通过螺纹套接设有固定螺母(9),固定螺母(9)一侧与稳定板(6)相接触设置,稳定板(6)位于固定螺母(9)一侧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弧形滑动挡板(8),两个弧形滑动挡板(8)与弧形槽(7)同圆心设置,且固定螺母(9)两侧分别与两个弧形滑动挡板(8)一侧滑动接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1)水平设于立柱(5)上端一侧,收放卷辊(12)通过自转轴活动设于控制箱(11)内一侧上端,收放卷辊(12)上缠绕设有尼龙拉带(13),控制箱(11)内一侧上端活动设有导向辊,尼龙拉带(13)一侧搭接导向辊设置,控制箱(11)内靠近收放卷辊(12)一侧水平贯穿插接设有齿轮轴,齿轮轴贯穿控制箱(11)一侧设有手摇杆(16),齿轮轴位于控制箱(11)内一侧套接设有驱动齿轮(17),收放卷辊(12)一侧同轴设有从动齿轮(15),且从动齿轮(15)一侧与驱动齿轮(17)一侧啮合相连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1)内靠近驱动齿轮(17)一侧水平设有扭力轴,扭力轴上活动套接设有扭转活动块(18),扭转活动块(18)套接扭力轴一侧套接设有扭力弹簧(20),扭转活动块(18)靠近驱动齿轮(17)一侧竖直设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一侧与驱动齿轮(17)的齿牙抵接设置,且限位杆(19)与驱动齿轮(17)的齿牙呈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1)内靠近限位杆(19)一侧设有约束块(21),且扭转活动块(18)远离限位杆(19)一侧设有拨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钣金修复底梁(1)和立柱(5)一侧均水平贯穿开设有若干第二螺栓孔,两个换向轮架(22)均呈U形结构设置,换向轮架(22)内均通过轮轴活动设有换向轮,尼龙拉带(13)一侧贯穿控制箱(11)下端与一侧换向轮搭接设置,且尼龙拉带(13)贯穿换向轮架(22)一侧设有多爪拉钩(23)。
CN202320555245.5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 Active CN219560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5245.5U CN219560968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5245.5U CN219560968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60968U true CN219560968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58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5245.5U Active CN219560968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60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35697B (zh) 大直径筒体的直缝焊接和组队焊接设备
CN115570306B (zh) 一种管型母线辅助焊接装置
CN112846618A (zh) 一种复合钢板组焊定位装置
CN217036566U (zh) 一种光伏线缆铺设辅助装置
CN219560968U (zh) 一种车身钣金三位一体修复拉塔
CN116093824B (zh) 一种电缆支撑装置
CN112072554B (zh) 一种输电线路电缆拉紧装置
DE3335173A1 (de) Dachstaender fuer kraftfahrzeuge, insbesondere pkw
CN105234316A (zh) 节电钢筋拉直、拉伸机
KR102371218B1 (ko) 빅덴트용 판금장치
CN216441947U (zh) 一种横梁焊接夹具
CN212494628U (zh) 一种新型微修复设备
CN212714990U (zh) 一种辅助边坡喷浆作业设备
CN209698360U (zh) 卷盘喷灌机卷盘筒体点焊辅助工装
CN219821184U (zh) 一种车载可伸缩篷布
CN111744990A (zh) 一种微修复设备
CN220096234U (zh) 一种车辆苫布导引架
CN216613598U (zh) 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张力架线的导线盘支撑装置
CN219864487U (zh) 一种可调节的护栏顶移车
CN212149064U (zh) 一种便于更换车头的拖挂车
CN216070250U (zh) 一种移动式履带板紧固导轨工具车
CN219384630U (zh) 一种四柱自动抬起的上车板
CN215924019U (zh) 一种通用型钢丝绳自动收卷机
CN219598619U (zh) 一种油管内衬管拉拔机
CN220999172U (zh) 一种带滚轮的撬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