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3397U - 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3397U
CN219533397U CN202320559782.7U CN202320559782U CN219533397U CN 219533397 U CN219533397 U CN 219533397U CN 202320559782 U CN202320559782 U CN 202320559782U CN 219533397 U CN219533397 U CN 219533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adjustment
test bench
radar test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97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小飞
李二飞
孙永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 Thih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 Thih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 Thih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 Thih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597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3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3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3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座以及滑动设置于基座上的台架;其中,所述台架包括:横向调节支撑板、垂直调节支撑板、纵向调节支撑板、水平张角调节组件、垂直仰角调节组件以及雷达安装支撑板;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滑动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垂直调节支撑板滑动设置于横向调节支撑板上,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滑动设置于垂直调节支撑板的表面,所述雷达安装支撑板通过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垂直仰角调节组件安装于纵向调节支撑板的一端,且所述雷达安装支撑板通过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垂直仰角调节组件实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角度转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准确地模拟雷达在汽车保险杠上的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属于汽车辅助驾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超声波雷达布置在保险杠的何处位置及安装角度深刻影响探测障碍物的性能,需要多次尝试并配合软件进行测试,模拟不同场景标定,如马路牙子,车库柱子,灌木丛,行人等等。
由于布置位置各不相同,且需要多次尝试,重复使用,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模拟雷达在汽车保险杠上的安装显得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快速准确地模拟雷达在汽车保险杠上的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座以及滑动设置于基座上的台架;其中,所述台架包括:横向调节支撑板、垂直调节支撑板、纵向调节支撑板、水平张角调节组件、垂直仰角调节组件以及雷达安装支撑板;
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滑动设置于基座上,所述垂直调节支撑板滑动设置于横向调节支撑板上,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滑动设置于垂直调节支撑板的表面,所述雷达安装支撑板通过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垂直仰角调节组件安装于纵向调节支撑板的一端,且所述雷达安装支撑板通过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垂直仰角调节组件实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角度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调节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紧密贴合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松紧螺丝,所述第一松紧螺丝穿过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矩形的第二滑槽,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通过第二滑槽套接横向调节支撑板并实现在垂直调节支撑板上滑动,所述垂直调节支撑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松紧螺丝,所述第二松紧螺丝的螺帽与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的表面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与水平张角调节组件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通孔,并安装有第一转轴穿过第一通孔,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的旋转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使得水平张角调节组件沿着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仰角调节组件通过第二转轴与水平张角调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配置有弹簧与第二转轴相配合,所述弹簧与第二转轴相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仰角调节组件的旋转中心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第四通孔,使得垂直仰角调节组件连通第二转轴一起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与第四通孔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垂直设置于台架上,且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刻度板。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上,沿着所述第二滑槽的边沿位置设置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的表面以所述第一转轴为圆心,环绕设置有一圈角度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上设置有角度刻度板,所述角度刻度板的圆心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二转轴可在第三通孔内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台架。
进一步的,地面上设有地面标线,所述基座对齐地面标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通过设置五个方向的调节组合,成为一套完整的调节系统,能够在汽车雷达模拟布置上进行很好地运用,本实用新型调节方便,并配置可视化刻度,可以快速准确地模拟雷达在汽车保险杠上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极大的提高了开发阶段的准确率、效率和重复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的整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台架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向位置调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垂直位置调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向位置调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平张角调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平张角调节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垂直仰角调节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垂直仰角调节示意图。
图中:1、底面标线;2、基座;3、台架;4、第一滑槽;5、固定板;6、横向调节支撑板;7、垂直调节支撑板;8、纵向调节支撑板;9、第二滑槽;10、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1、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2、雷达安装支撑板;13、滑块;14、限位板;15、第一松紧螺丝;16、第二松紧螺丝;17、第一转轴;18、第二转轴;19、弹簧;20、角度刻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座2以及滑动设置于基座2上的台架3;地面上设有地面标线,台架3基座2对齐地面标线,标线定位汽车前方或后方标定物距离;多个台架3安装在其基座2上,往往是1个基座24个台架3,台架3数量由雷达颗数来定。
如图2所示,所述台架3包括:横向调节支撑板6、垂直调节支撑板7、纵向调节支撑板8、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以及雷达安装支撑板12;分别用于调节5个方向对应雷达安装的5个关键参数;
如图3所示,所述基座2上带有距离刻度用于指明横向位置;所述基座2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6的底部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槽4滑动连接的滑块13;所述滑块13设有2个或多个,这些滑块13滑入第一滑槽4内,使其在滑行时位置一直保持在横向方向上;
如图4所示,所述垂直调节支撑板7上开孔并套于横向调节支撑板6上,使其在向调节支撑板上滑行,所述垂直调节支撑板7设有与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6紧密贴合的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松紧螺丝15,所述第一松紧螺丝15穿过所述限位板14与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6相抵触,用于锁止支撑板高度位置;
如图5所示,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的表面开设有矩形的第二滑槽9,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上,沿着所述第二滑槽9的边沿位置设置有刻度线,用于指明纵向位置;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通过第二滑槽9套接横向调节支撑板6并实现在垂直调节支撑板7上滑动,所述垂直调节支撑板7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松紧螺丝16,所述第二松紧螺丝16的螺帽与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的表面相抵触。
如图6、图7所示,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与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通孔,并安装有第一转轴17穿过第一通孔,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的旋转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轴17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使得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沿着所述第一转轴17转动。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的表面以所述第一转轴17为圆心,环绕设置有一圈角度刻度线。
如图8、图9所示,所述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通过第二转轴18与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8上配置有弹簧19与第二转轴18相配合,所述弹簧19与第二转轴18相抵触;用于阻碍转轴转动使仰角调节组件定位,但又不至于无法转动;所述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的旋转中心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转轴18穿过第四通孔,使得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连通第二转轴18一起转动;所述第二转轴18与第四通孔为过盈配合。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上设置有角度刻度板20,所述角度刻度板20的圆心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转轴18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二转轴18可在第三通孔内转动。
使用时,将雷达安装在雷达安装支撑板12上,通过横向调节支撑板6、垂直调节支撑板7、纵向调节支撑板8、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调节雷达在基座2上的五个方向,实现模拟雷达在汽车保险杠上的安装,其中,横向调节支撑板6在第一滑槽4上滑动调节,垂直调节支撑板7在横向调节支撑板6上下滑动调节,并通过第一松紧螺丝15锁紧固定,纵向调节支撑板8在垂直调节支撑板7的表面沿纵向滑动调节,并通过第二松紧螺丝16锁紧固定,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通过第一转轴17转动调节雷达的水平角度,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通过第二转轴18转动调节雷达的垂直角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通过设置五个方向的调节组合,成为一套完整的调节系统,能够在汽车雷达模拟布置上进行很好地运用,本实用新型囊括了雷达布置所需要的五大关键参数,调节方便,并配置可视化刻度,可以快速准确地模拟雷达在汽车保险杠上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极大的提高了开发阶段的准确率、效率和重复使用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座(2)以及滑动设置于基座(2)上的台架(3);其中,所述台架(3)包括:横向调节支撑板(6)、垂直调节支撑板(7)、纵向调节支撑板(8)、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以及雷达安装支撑板(12);
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6)滑动设置于基座(2)上,所述垂直调节支撑板(7)滑动设置于横向调节支撑板(6)上,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滑动设置于垂直调节支撑板(7)的表面,所述雷达安装支撑板(12)通过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安装于纵向调节支撑板(8)的一端,且所述雷达安装支撑板(12)通过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实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角度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6)的底部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滑槽(4)滑动连接的滑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调节支撑板(7)上设有与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6)紧密贴合的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松紧螺丝(15),所述第一松紧螺丝(15)穿过所述限位板(14)与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6)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的表面开设有矩形的第二滑槽(9),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通过第二滑槽(9)套接横向调节支撑板(6)并实现在垂直调节支撑板(7)上滑动,所述垂直调节支撑板(7)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松紧螺丝(16),所述第二松紧螺丝(16)的螺帽与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的表面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与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通孔,并安装有第一转轴(17)穿过第一通孔,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的旋转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轴(17)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使得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沿着所述第一转轴(17)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通过第二转轴(18)与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8)上配置有弹簧(19)与第二转轴(18)相配合,所述弹簧(19)与第二转轴(18)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的旋转中心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转轴(18)穿过第四通孔,使得垂直仰角调节组件(11)连通第二转轴(18)一起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8)与第四通孔为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6)垂直设置于台架(3)上,且所述横向调节支撑板(6)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刻度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带有距离刻度用于指明横向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上,沿着所述第二滑槽(9)的边沿位置设置有刻度线。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节支撑板(8)的表面以所述第一转轴(17)为圆心,环绕设置有一圈角度刻度线。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张角调节组件(10)上设置有角度刻度板(20),所述角度刻度板(20)的圆心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转轴(18)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二转轴(18)可在第三通孔内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设有多个台架(3)。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地面上设有地面标线,所述基座(2)对齐地面标线。
CN202320559782.7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 Active CN219533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9782.7U CN219533397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9782.7U CN219533397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3397U true CN219533397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7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9782.7U Active CN219533397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3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2986B (zh) 万向调校支架、数显毫米波雷达调校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DE202016103584U1 (de) Vorrichtung zur Kalibrierung eines in die Windschutzscheibe eines Fahrzeuges integrierten Umfeldsensors
JPH11241901A (ja) 測定装置
CN219533397U (zh) 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
CN108709530B (zh) 汽车前轮主销后倾角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6299372A (zh) 一种五向调节汽车雷达测试台架
CN115126974A (zh) 一种智能检测桥梁墩柱竖直度用测量装置
CN210774713U (zh) 一种测量车速的模拟工装
CN210774716U (zh) 一种车辆模拟碰撞试验用旋转平台
CN113176089A (zh) 一种车用尾门撑杆的xyz三向可调式通用型测试台架
CN206351627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定位装置
CN219141720U (zh) 一种水泵轮前盖圆度检测工装
CN219304929U (zh) 摄像头模组测试固定装置
CN219064341U (zh) 用于检测汽车雨刮传动杆装配度的治具
CN216310252U (zh) 一种便携式磁传感器标定装置
CN110836780B (zh) 自动驾驶测试设备惯导架
CN215371598U (zh) 一种用于agv小车双目摄像头两轴可调整的安装固定装置
CN219493628U (zh) 一种高速相机的快速安装调节装置
CN220304481U (zh) 一种用于工件测量的图像采集装置
CN212512782U (zh) 一种汽车副驾护罩本体的检测检具
CN210741359U (zh) 用于测量车轮外倾角的测量组件
CN210638847U (zh) 一种新型转动惯量测量试验夹持装置
CN217238365U (zh) 一种便捷型、灵活型、通用型的毫米波雷达安装校准工装
CN216802399U (zh) 用于激光雷达设备的安装装置
CN213543446U (zh) 一种用于汽车碰撞试验的轨道对中测量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