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7151U - 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7151U
CN219447151U CN202320330092.4U CN202320330092U CN219447151U CN 219447151 U CN219447151 U CN 219447151U CN 202320330092 U CN202320330092 U CN 202320330092U CN 219447151 U CN219447151 U CN 219447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frame
longitudinal beam
block
wre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00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aoda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aoda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aoda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aoda Heavy Industry Machiner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00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7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7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71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障车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夹具具有组装定位和焊接固定功能,第一定位梁预先拍齐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进行横向定位,第二定位梁预先拍齐第一顶紧机构和第二顶紧机构实现横向定位,确保第一定位梁和第二定位梁沿纵向延伸,然后在第一定位梁的一旁放置第一纵梁,第一纵梁拍齐第一定位梁,然后在第二定位梁的一旁放置第二纵梁,第二纵梁拍齐第二定位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相互平行,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一端紧靠在挡板上,另一端通过压块固定,继而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放置横梁,横梁抵靠在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上实现纵向定位。最后工作人员利用连接角件和螺栓对横梁、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进行组装固定形成支架。

Description

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障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清障车具有对故障车辆和城市违规车辆移动的功能,将发生故障或事故的汽车与清障车的后托臂连接,就可将事故车辆拖拉至清障车的平板上。
在清障车的制造过程中,清障车的平板下方需要焊接支架,一方面可以提高平板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平板借助支架固定在车身上。支架主要包括两根纵梁和多根间隔排布在纵梁上的横梁,横梁和纵梁通过连接角件和螺栓组装固定。现在支架一般直接将纵梁和横梁放在地面进行组装,由于没有定位夹具固定,只能凭借组装经验将纵梁和横梁放置在一个相对合适的初始组装位置,后续需要频繁调整,才能保两根纵梁相互平行、横梁与纵梁相互垂直;支架组装完成后还需吊车将支架吊运至焊接机架上,才能使平板和支架进行焊接,操作繁琐,阻碍生产效率提高。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旨在对支架进行组装和焊接定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包括第一机架、设置在第一机架后方的第二机架、与第一纵梁并列组合设置的第一定位梁、以及与第二纵梁并列组合设置的第二定位梁;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挡板、用于对第一纵梁和第一定位梁横向定位的第一定位组件、以及用于推动第二定位梁侧壁对第二纵梁实现定位的第一顶紧机构;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纵梁和第一定位梁横向定位的第二定位组件、用于推动第二定位梁侧壁对第二纵梁实现定位的第二顶紧机构、以及压紧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至挡板上的压块;所述第一定位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梁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凸起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和对应的第二定位凸起共同对横梁进行纵向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顶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垫板、两根设置在第一垫板上且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导轨、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推块、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推块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顶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第二垫板、两根设置在第二垫板上且沿纵向延伸的第二导轨、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推块、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推块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推块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二推块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均为顶紧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固设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垫块、竖直设置在第一垫块上的定位块、以及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块用于对第一定位梁进行定位,所述定位座用于限制第二定位梁朝远离定位块的方向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长形孔,所述定位座通过螺栓与第一长形孔配合实现与第一机架的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上均设有用于对第二定位梁和第二纵梁定位的第二垫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通过连接架衔接,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举升横梁的举升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两个并列间隔设置的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架上的底板、竖直设置在底板上的举升气缸,所述举升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托板,所述举升气缸的缸体顶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若干个滑套,所述导向板的底面设置有与滑套相配合的导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夹具具有组装定位和焊接固定功能,第一定位梁预先拍齐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进行横向定位,第二定位梁预先拍齐第一顶紧机构和第二顶紧机构实现横向定位,确保第一定位梁和第二定位梁沿纵向延伸,然后在第一定位梁的一旁放置第一纵梁,第一纵梁拍齐第一定位梁,然后在第二定位梁的一旁放置第二纵梁,第二纵梁拍齐第二定位梁,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相互平行,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一端紧靠在挡板上,另一端通过压块固定,继而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放置横梁,横梁抵靠在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上实现纵向定位。最后工作人员利用连接角件和螺栓对横梁、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进行组装固定形成支架,解决了需要频繁调整横梁、第一纵梁以及第二纵梁位置的技术问题。
另外通过第一顶紧机构和第二顶紧机构张紧支架,平板放置在支架上即可进行焊接,操作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的主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第一机架、12-第二机架、13-连接架、21-第一纵梁、22-第二纵梁、23-横梁、31-第一定位梁、32-第二定位梁、33-第一定位凸起、34-第二定位凸起、41-挡板、42-压块、5-第一定位组件、51-第一垫块、52-定位块、53-定位座、6-第二定位组件、8-第一顶紧机构、81-第一垫板、82-第一导轨、83-第一推块、84-第一直线驱动机构、85-第一滑块、9-第二顶紧机构、91-第二垫板、92-第二导轨、93-第二推块、94-第二直线驱动机构、95-第二滑块、102-第二垫块、7-举升机构、71-举升组件、711-底板、712-举升气缸、713-托板、714-导向板、715-滑套、716-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包括第一机架11、设置在第一机架11后方的第二机架12、与第一纵梁21并列组合设置的第一定位梁31、以及与第二纵梁22并列组合设置的第二定位梁32;所述第一机架11的顶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挡板41、用于对第一纵梁21和第一定位梁31横向定位的第一定位组件5、以及用于推动第二定位梁32侧壁对第二纵梁22实现定位的第一顶紧机构8;所述第二机架12的顶部设有用于对第一纵梁21和第一定位梁31横向定位的第二定位组件6、用于推动第二定位梁32侧壁对第二纵梁22实现定位的第二顶紧机构9、以及压紧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至挡板41上的压块42;所述第一定位梁3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一定位凸起33,第二定位梁32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凸起33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凸起34,第一定位凸起33和对应的第二定位凸起34共同对横梁23进行纵向定位。
在对支架进行组装时,第一定位梁31预先拍齐第一定位组件5和第二定位组件6进行横向定位,第二定位梁32预先拍齐第一顶紧机构8和第二顶紧机构9实现横向定位,确保第一定位梁31和第二定位梁32沿纵向延伸,然后在第一定位梁31的一旁放置第一纵梁21,第一纵梁21拍齐第一定位梁31,然后在第二定位梁32的一旁放置第二纵梁22,第二纵梁22拍齐第二定位梁32,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相互平行,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的一端紧靠在挡板41上,另一端通过压块42固定,继而在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上放置横梁23,具体可按照第一定位凸起33和第二定位凸起34的位置摆放横梁23,使横梁23抵靠在第一定位凸起33和第二定位凸起34上实现纵向定位。最后工作人员利用连接角件和螺栓对横梁23、第一纵梁21以及第二纵梁22进行组装固定形成支架,解决了需要频繁调整横梁23、第一纵梁21以及第二纵梁22位置的技术问题。需要理解的是,此时支架无需再进行吊装搬运,平板放置在支架上即可进行焊接,操作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在焊接前,第一定位组件5和第二定位组件6夹紧第一纵梁21和第一定位梁31,第一顶紧机构8和第二顶紧机构9进一步推动第二定位梁32往外移动,由于第一纵梁21在第一定位组件5和第二定位组件6的限制下不能横向移动,所以第二纵梁22在第二定位梁32的推力作用下而张紧固定,从而使整个支架固定在定位夹具上。在支架的上方放置平板,就可将平板和支架焊接在一起。
具体的,所述第一顶紧机构8包括设置在第一机架11上的第一垫板81、两根设置在第一垫板81上且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导轨82、与第一导轨82滑动连接的第一推块83、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推块83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84,第一直线驱动机构84的输出端与第一推块83连接,第一推块83可顺畅的横向移动。通过这样设置,第一顶紧机构8结构紧凑,不仅可以拍齐第二定位梁32,还可以对整个支架起到固定的作用。
同样的,所述第二顶紧机构9包括设置在第二机架12上的第二垫板91、两根设置在第二垫板91上且沿纵向延伸的第二导轨82、与第二导轨92滑动连接的第二推块93、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推块93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94。第一顶紧机构8和第二顶紧机构9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两者同步协调工作,对第二定位梁32和第二纵梁22进行调整。
所述第一推块83通过第一滑块85与第一导轨92连接,所述第二推块93通过第二滑块95与第二导轨92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84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94均为顶紧气缸。顶紧气缸设有磁性行程开关,磁性行程开关可控制活塞杆的伸出距离长度,从而调整第一推块83和第二推块93的推移位置。需要理解的是,顶紧气缸为初始状态时,顶紧气缸的活塞杆已为伸出状态,第二定位梁32拍齐在第一推块83和第二推块93上进行定位;顶紧气缸为顶紧状态时,顶紧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长度更长。
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5包括固设在第一机架11上的第一垫块51、竖直设置在第一垫块51上的定位块52、以及设置在第一机架11上的定位座53,所述定位块52用于对第一定位梁31进行定位,即第一定位梁31借助定位块52实现拍齐,所述定位座53用于限制第二定位梁32朝远离定位块52的方向移动,即在焊接前,定位座53和定位块52共同限制第一定位梁31和第一纵梁21横移活动。
较佳的是,所述第一机架11上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长形孔,所述定位座53通过螺栓与第一长形孔配合实现与第一机架11的连接,这样可以使得定位座53的位置可调,避免定位座53与连接角件的安装位置发生干涉。
同理,所述第二机架12上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二长形孔,压块42通过螺栓与第二长形孔配合实现与第二机架12的连接,这样可以使得压块42的位置可调。
所述第一机架11和第二机架12上均设有用于对第二定位梁32和第二纵梁22定位的第二垫块102。第一垫块51和第二垫块102的上表面齐平,保证第一纵梁21和第二纵梁22的高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架11和第二机架12通过连接架13衔接,所述连接架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举升横梁23的举升机构7。当支架与平板焊接完毕后,举升机构7带动支架上升而脱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夹具,便于对平板进一步的加工和搬运。
具体的,所述举升机构7包括两个并列间隔设置的举升组件71,所述举升组件71包括设置在连接架13上的底板711、竖直设置在底板711上的举升气缸712,所述举升气缸712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托板713,所述举升气缸712的缸体顶部设置有导向板714,所述导向板714上设有若干个滑套715,所述导向板714的底面设置有与滑套715相配合的导向杆716。举升气缸712的活塞杆伸出,就可带动托板713上升,导向杆716和滑套715的配合,既能对托板713的运动进行导向,确保托板713水平设置,也能对托板713起限位作用,避免举升气缸712的活塞杆受切向力而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设置在第一机架后方的第二机架、与第一纵梁并列组合设置的第一定位梁、以及与第二纵梁并列组合设置的第二定位梁;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挡板、用于对第一纵梁和第一定位梁横向定位的第一定位组件、以及用于推动第二定位梁侧壁对第二纵梁实现定位的第一顶紧机构;所述第二机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纵梁和第一定位梁横向定位的第二定位组件、用于推动第二定位梁侧壁对第二纵梁实现定位的第二顶紧机构、以及压紧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至挡板上的压块;所述第一定位梁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梁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凸起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和对应的第二定位凸起共同对横梁进行纵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垫板、两根设置在第一垫板上且沿纵向延伸的第一导轨、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推块、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推块移动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第二垫板、两根设置在第二垫板上且沿纵向延伸的第二导轨、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推块、以及用于驱动第二推块移动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块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二推块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均为顶紧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固设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垫块、竖直设置在第一垫块上的定位块、以及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块用于对第一定位梁进行定位,所述定位座用于限制第二定位梁朝远离定位块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沿纵向延伸的第一长形孔,所述定位座通过螺栓与第一长形孔配合实现与第一机架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上均设有用于对第二定位梁和第二纵梁定位的第二垫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通过连接架衔接,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举升横梁的举升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两个并列间隔设置的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架上的底板、竖直设置在底板上的举升气缸,所述举升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托板,所述举升气缸的缸体顶部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设有若干个滑套,所述导向板的底面设置有与滑套相配合的导向杆。
CN202320330092.4U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 Active CN219447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0092.4U CN219447151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0092.4U CN219447151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7151U true CN219447151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81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0092.4U Active CN219447151U (zh) 2023-02-24 2023-02-24 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71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67636U (zh) 汽车横梁装配夹具
CN113993659A (zh) 一种用于保险杠自动焊接的夹持装置的底架
WO2022116612A1 (zh) 一种整体式双t梁浇筑模具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
CN219447151U (zh) 一种清障车平板支架定位夹具
CN110625382B (zh) 磁浮悬浮架横梁装配装置
CN112355539A (zh) 转向架构架用组装工装及组焊系统
CN210189778U (zh) 一种曲轨联动仪表板安装机械手
CN110900091A (zh) 一种垃圾车车箱箱体的拼装工装
CN116021531A (zh) 一种枕簧斜楔组装机械手
CN112945588B (zh) 反力横梁升降定位机构
CN203818038U (zh) 车架前端附件总成定位分装台
CN217551608U (zh) 适应多车型的车厢补焊夹具
CN218173255U (zh) 一种变电构支架用运输装置
CN220718274U (zh) 一种叉车的磁吸式移动定位装置
CN219212091U (zh) 一种用于全铝车身骨架的快速切换工装
CN214868316U (zh) 一种人防门门框焊接平台
CN214399517U (zh) 一种车钩安装装置
CN213318734U (zh) 闸门销轴装配装置
CN115092291B (zh) 一种前罩铰链柔性装配定位系统
CN217350642U (zh) 一种移动式仓储叉车驱动单元安装机构
CN219053411U (zh) 一种起重机小车焊接工装
CN216127576U (zh) 一种活动式模具装夹夹具
CN217832355U (zh) 用于枕梁的焊接装置
CN219404289U (zh) 一种枕簧斜楔组装机械手
CN219447183U (zh) 后尾板上件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