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6367U - 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6367U
CN219406367U CN202320472071.6U CN202320472071U CN219406367U CN 219406367 U CN219406367 U CN 219406367U CN 202320472071 U CN202320472071 U CN 202320472071U CN 219406367 U CN219406367 U CN 219406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beam
collision
reinforcing part
reinforcing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20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磊
赵海兵
田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20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6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6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6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本体、后防撞梁加强部和后拖车钩连接部,其中,后防撞梁加强部设于后防撞梁本体的腔体内,后防撞梁加强部包括与腔体的前壁连接的前部加强部,和与腔体的后壁连接的后部加强部,后拖车钩连接部为多个,各后拖车钩连接部均分别与前部加强部和后部加强部连接,后防撞梁本体和后部加强部上设有用于避让后拖车钩的避让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前部加强部可对后防撞梁本体的前部进行加强,而后部加强部可对后防撞梁本体的后部进行加强,且后拖车钩连接部分别与前部加强部和后部加强部连接,在使用后拖车钩拖拽车辆时,可较好的防止损坏后防撞梁本体。

Description

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防撞梁总成。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该后防撞梁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后防撞梁是位于车身后部的构件,其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后防撞梁可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以保护车内乘员和车辆内部零件结构的完好,同时后防撞梁对整个车架的扭转刚度也有着很大的提升。
一般来讲,后防撞梁的两端分别焊接于车架两侧的纵梁上,在后防撞梁的中部设有拖拽安装位置,在拖拽安装位置处焊接方螺母,如此便于和后拖车钩连接,以可通过拖拽后拖车钩拖拽车辆。
然而如上结构的拖拽结构,在整车姿态过高或是拖拽点悬臂过大时,后防撞梁本体和螺母的连接部位容易产生强度与疲劳问题,会增加车辆的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后防撞梁总成,以在使用后拖车钩拖拽后防撞梁本体时,防止拖拽过程中产生强度与疲劳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防撞梁总成,包括后防撞梁本体、后防撞梁加强部和后拖车钩连接部;
所述后防撞梁本体内形成有腔体;
所述后防撞梁加强部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后防撞梁加强部包括前部加强部和后部加强部,所述前部加强部与所述腔体的前壁连接,所述后部加强部与所述腔体的后壁连接;
所述后拖车钩连接部为多个,各所述后拖车钩连接部均分别与所述前部加强部和所述后部加强部连接;
所述后防撞梁本体和所述后部加强部上设有用于避让后拖车钩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和所述后拖车钩连接部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各所述后拖车钩连接部均为与所述前部加强部和所述后部加强部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用于与所述后拖车钩连接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后防撞梁本体包括后防撞梁内板和后防撞梁外板,所述后防撞梁内板和所述后防撞梁外板连接形成有所述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前部加强部包括与所述后防撞梁内板连接的前部加强板;和/或,所述后部加强部包括与所述后防撞梁内板连接的后部加强板。
进一步的,所述后防撞梁总成还包括两根纵梁,各所述纵梁的后端均设有后防撞梁连接部;所述后防撞梁本体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所述后防撞梁连接部于车辆的前后方向连接;所述后防撞梁本体的两端还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和所述纵梁的下表面分别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防撞梁本体和各所述纵梁的连接部位分别设有连接件;各所述连接件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纵梁和所述后防撞梁本体连接。
进一步的,各所述纵梁均包括纵梁主体、纵梁后段和纵梁后部加强部;所述纵梁后段连接于所述纵梁主体的后端,所述纵梁后部加强部分别与所述纵梁主体和所述纵梁后段连接,所述纵梁后部加强部的后部与所述后防撞梁本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后部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内外两侧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加强板和各所述第一翻边均分别与所述纵梁主体和所述纵梁后段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后部与所述后防撞梁外板连接,内侧的所述第一翻边的后部与所述后防撞梁内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纵梁后部加强部包括第二加强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内外两侧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加强板和各所述第二翻边均分别与所述纵梁主体和所述纵梁后段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包罩所述第二加强板,各所述第一翻边均包罩对应侧的所述第二翻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设置的前部加强部可对后防撞梁本体的前部进行加强,而后部加强部可对后防撞梁本体的后部进行加强,可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本体的结构强度,使后拖车钩连接部分别与前部加强部和后部加强部连接,在使用后拖车钩拖拽车辆时,可较好的防止损坏后防撞梁本体。
此外,将后拖车钩连接部设为连接管,并在连接管内设置螺纹孔,既方便与前部加强部和后部加强部连接,还方便与现有的拖车钩连接。
另外,后防撞梁本体包括后防撞梁内板和后防撞梁外板,可采用现有零部件,而降低生产成本。前部加强部采用前部加强板,而后部加强部采用后部加强板,结构简单,方便与后防撞梁内板和后防撞梁外板连接,并便于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本体的结构强度。
同时,在纵梁上设置后防撞梁连接部,并使后防撞梁本体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后防撞梁连接部于车辆的前后方向连接,后防撞梁本体的两端还与纵梁的上表面和纵梁的下表面分别连接,可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本体和纵梁连接部位的连接可靠性,从而防止拖车时损坏该连接部位。而将连接件设置在后防撞梁本体和各纵梁的连接部位,并使连接件分别连接对应侧的纵梁和后防撞梁,可进一步提高后防撞梁本体和纵梁连接部位的连接可靠性。
而纵梁后部加强部分别与纵梁主体和纵梁后段连接,且纵梁后部加强部的后部与后防撞梁本体连接,可较好的提高纵梁主体和纵梁后段的连接可靠性,同时提高后防撞梁本体和纵梁连接部位的连接可靠性。使纵梁后部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一翻边,便于整体布置,可较好的提高纵梁后部加强部对纵梁和后防撞梁本体的加强作用,同时使纵梁后部加强部包括第二加强板和第二翻边,能进一步提高纵梁后部加强部对对纵梁和后防撞梁本体的加强作用,从而可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总成的结构强度和应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与前述的后防撞梁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防撞梁本体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防撞梁加强部和后拖车钩连接部的装配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纵梁和后防撞梁内板的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防撞梁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纵梁、后防撞梁本体和加强部的装配图;
图8为图7未装配第一加强板和第一翻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一翻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加强板和第二翻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防撞梁本体;101、后防撞梁内板;102、后防撞梁外板;1021、第一避让孔;
2、后防撞梁加强部;201、前部加强部;202、后部加强部;2021、第二避让孔;
3、后拖车钩连接部;
4、纵梁;401、纵梁主体;402、纵梁后段;4021、后防撞梁连接部;403、纵梁后部加强部;4031、第一加强板;4032、第一翻边;4033、第二加强板;4034、第二翻边;
5、连接件;501、连接主体;502、第三翻边;504、第四翻边;505、第五翻边;
6、车身悬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后防撞梁总成,以通过改进其结构,使得后防撞梁总成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较优的拖拽可靠性,从而在使用后拖车钩拖拽该后防撞梁总成时,使得后防撞梁总成不易产生强度和疲劳问题。
基于以上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后防撞梁总成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结构上,该后防撞梁总成主要包括后防撞梁本体1、后防撞梁加强部2和后拖车钩连接部3。
其中,后防撞梁本体1内形成有腔体,后防撞梁加强部2设于腔体内,其包括前部加强部201和后部加强部202,且前部加强部201与腔体的前壁连接,后部加强部202与腔体的后壁连接,后拖车钩连接部3为多个,各后拖车钩连接部3均分别与前部加强部201和后部加强部202连接,并在后防撞梁本体1和后部加强部202上设有用于避让后拖车钩的避让孔,且避让孔和后拖车钩连接部3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的后防撞梁总成,设置的前部加强部201可对后防撞梁本体1的前部进行加强,而后部加强部202可对后防撞梁本体1的后部进行加强,可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本体1的结构强度,使后拖车钩连接部3分别与前部加强部201和后部加强部202连接,在使用后拖车钩拖拽车辆时,可较好的防止拖拽过程中产生强度和疲劳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各后拖车钩连接部3均为与前部加强部201和后部加强部202连接的连接管,并于连接管内设有用于与后拖车钩连接的螺纹孔。在此,将后拖车钩连接部3设为连接管,并在连接管内设置螺纹孔,既方便与前部加强部201和后部加强部202连接,还方便与现有的拖车钩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后防撞梁本体1包括后防撞梁内板101和后防撞梁外板102,其中,后防撞梁内板101和后防撞梁外板102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前后布置,且两者扣合连接,而于后防撞梁内板101和后防撞梁外板102连接形成有腔体。
此处,后防撞梁本体1包括后防撞梁内板101和后防撞梁外板102,可采用现有零部件,而降低生产成本。如本实施例中,后防撞梁内板101和后防撞梁外板102的中部均沿车梁的前后方向向后拱出,而后防撞梁内板101和后防撞梁外板102之间形成的腔体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腔体的中部位置即拱出位置设置本实施例的后防撞梁加强部2和后拖车钩连接部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前部加强部201包括与后防撞梁内板101连接的前部加强板,后部加强部202包括与后防撞梁内板101连接的后部加强板。如此设置,使得前部加强部201的结构简单,前部加强板方便与后防撞梁内板101焊接相连,后部加强板方便和后防撞梁外板102焊接相连,并便于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本体1的结构强度。此外,还可仅使前部加强部201包括前部加强板,而后部加强部202采用其他结构,或者仅使后部加强部202包括后部加强板,而前部加强部201采用其他结构。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至图4所示的,前部加强板的中部和左右两侧均向前凸出,凸出部位可与后防撞梁内板101贴合连接,且设置凸出结构可较好的提高前部加强板自身的结构强度,而利于提高后防撞梁本体1中部位置的结构强度。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前部加强板的下部还设置有向后翻折的翻边,以和后防撞梁内板101的下部翻边贴合连接,而进一步提高前部加强板自身的结构强度以及后防撞梁本体1中部位置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继续参照图2至图4所示的,后部加强板与后防撞梁外板102贴合连接,且后部加强板的上下两侧均设有翻边,以分别与后防撞梁外板102的对应侧的翻边贴合连接,以进一步提高后部加强板自身的结构强度以及后防撞梁本体1中部位置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管的数量优选为4个,如此便于和现有的后拖车钩连接。各连接管的前部穿经前部加强板设置,各连接管的后部抵接于后部加强板的前侧,除此之外,各连接管与前部加强板和后部加强板的连接位置的结构还可采用其他结构,比如,连接管的后部穿经后部加强板设置,而连接管的前部抵接于前部加强板上。
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设于后防撞梁外板102上的避让孔为图2所示的第一避让孔1021,设于后部加强部202上的避让孔为图2所示的第二避让孔2021,第一避让孔1021和第二避让孔2021均与连接管的数量一一对应,现有的后拖车钩可穿过第二避让孔2021和第一避让孔1021,而与连接管螺接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后防撞梁总成还包括两根纵梁4,各纵梁4的后端均设有后防撞梁连接部4021,后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后防撞梁连接部4021于车辆的前后方向连接,后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还与纵梁4的上表面和纵梁4的下表面分别连接。如此设置,可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本体1和纵梁4连接部位的连接可靠性,从而防止拖车时损坏该连接部位。在此还需说明的,于各纵梁4的外侧均连接有车身悬置支架6,车身悬置支架6的结构可参照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5和图6所示的,后防撞梁连接部4021设于纵梁4的腔体内,如本实施例中,后防撞梁连接部4021具体为连接板,其正交于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该连接板的三侧设有翻边,三个翻边分别与纵梁4的腔体的三个侧壁连接,一方面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连接部4021自身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提高后防撞梁连接部4021与后梁连接的可靠性,除此之外,翻边的数量当然还可为其他数量,如其可为一个、两个、四个等。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后防撞梁外板102与纵梁4连接时,除了后防撞梁外板102的边缘与纵梁4采用原有的搭接焊道,还在后防撞梁外板102与纵梁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连接位置采用塞焊连接,且后防撞梁外板102还与后防撞梁连接部4021采用塞焊连接,三个塞焊焊道连接于一起,形成“匚”形,以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外板102和纵梁4的连接可靠性。如此设置,在拖拽过程中,塞焊焊道优先受力,可较好的改善原有搭接焊道直接受力导致的焊缝疲劳不足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至图9所示的,后防撞梁本体1和各纵梁4的连接部位分别设有连接件5,各连接件5分别与对应侧的纵梁4和后防撞梁本体1连接。此处,将连接件5设置在后防撞梁本体1和各纵梁4的连接部位,并使连接件5分别连接对应侧的纵梁4和后防撞梁,使得连接件5、纵梁4和后防撞梁本体1形成一个整体的受力体,可进一步提高后防撞梁本体1和纵梁4连接部位的连接可靠性。
如本实施例中,参照图9所示的,连接件5包括板状的连接主体501,以及分别位于连接主体501三侧的第三翻边502、第四翻边504和第五翻边505,其中,各连接主体501均连接于对应侧的纵梁4的外侧,并能够封堵后防撞梁本体1端部的开口,第三翻边502同时与后防撞梁外板102和纵梁4上表面连接,并覆盖后防撞梁外板102和纵梁4上表面连接位置处的塞焊焊道,第四翻边504与后防撞梁外板102连接,并覆盖后防撞梁外板102和后防撞梁连接部4021连接位置的塞焊焊道,第五翻边505同时与后防撞梁外板102和纵梁4下表面连接,并覆盖后防撞梁外板102和纵梁4下表面连接位置处的塞焊焊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各纵梁4均包括纵梁主体401、纵梁后段402和纵梁后部加强部403,纵梁后段402连接于纵梁主体401的后端,纵梁后部加强部403分别与纵梁主体401和纵梁后段402连接,纵梁后部加强部403的后部与后防撞梁本体1连接。该结构可较好的提高纵梁主体401和纵梁后段402的连接可靠性,同时提高后防撞梁本体1和纵梁4连接部位的连接可靠性。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的,纵梁后部加强部403包括第一加强板4031,以及设于第一加强板4031内外两侧的第一翻边4032,第一加强板4031和各第一翻边4032均分别与纵梁主体401和纵梁后段402连接,第一加强板4031的后部与后防撞梁外板102连接,内侧的第一翻边4032的后部与后防撞梁内板101连接。在此,使纵梁后部加强部403包括第一加强板4031和第一翻边4032,便于整体布置,可较好的提高纵梁后部加强部403对纵梁4和后防撞梁本体1的加强作用。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的,纵梁后部加强部403还包括第二加强板4033,以及设于第二加强板4033内外两侧的第二翻边4034,第二加强板4033和各第二翻边4034均分别与纵梁主体401和纵梁后段402连接,第一加强板4031包罩第二加强板4033,各第一翻边4032均包罩对应侧的第二翻边4034。
此处,同时使纵梁后部加强部403包括第二加强板4033和第二翻边4034,能进一步提高纵梁后部加强部403对对纵梁4和后防撞梁本体1的加强作用,从而可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总成的结构强度和应用可靠性。
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第一加强板4031、第一翻边4032、第二加强板4033和第二翻边4034,可较好的提高纵梁4后部与后防撞梁本体1连接部位的连接可靠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当然还可使纵梁后部加强部403仅包括第一加强板4031和第一翻边4032,或者仅设置第一加强板4031。
此外,同时对后防撞梁本体1的中部和两端结构进行加强,可较好的提高后防撞梁总成的结构强度和拖拽可靠性。另外,本实施例的后防撞梁本体1与本实施例中的纵梁4连接时,除了可参照如上的结构,还可使后防撞梁本体1通过吸能盒与纵梁4连接。
同时,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有如上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应用前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可提高车辆后部的结构强度,而可提高车辆的拖拽可靠性,利于降低车辆的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后防撞梁本体(1)、后防撞梁加强部(2)和后拖车钩连接部(3);
所述后防撞梁本体(1)内形成有腔体;
所述后防撞梁加强部(2)设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后防撞梁加强部(2)包括前部加强部(201)和后部加强部(202),所述前部加强部(201)与所述腔体的前壁连接,所述后部加强部(202)与所述腔体的后壁连接;
所述后拖车钩连接部(3)为多个,各所述后拖车钩连接部(3)均分别与所述前部加强部(201)和所述后部加强部(202)连接;
所述后防撞梁本体(1)和所述后部加强部(202)上设有用于避让后拖车钩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和所述后拖车钩连接部(3)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后拖车钩连接部(3)均为与所述前部加强部(201)和所述后部加强部(202)连接的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内设有用于与所述后拖车钩连接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防撞梁本体(1)包括后防撞梁内板(101)和后防撞梁外板(102),所述后防撞梁内板(101)和所述后防撞梁外板(102)连接形成有所述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部加强部(201)包括与所述后防撞梁内板(101)连接的前部加强板;和/或,
所述后部加强部(202)包括与所述后防撞梁内板(101)连接的后部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防撞梁总成还包括两根纵梁(4),各所述纵梁(4)的后端均设有后防撞梁连接部(4021);
所述后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所述后防撞梁连接部(4021)于车辆的前后方向连接;
所述后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还与所述纵梁(4)的上表面和所述纵梁(4)的下表面分别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防撞梁本体(1)和各所述纵梁(4)的连接部位分别设有连接件(5);
各所述连接件(5)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纵梁(4)和所述后防撞梁本体(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纵梁(4)均包括纵梁主体(401)、纵梁后段(402)和纵梁后部加强部(403);
所述纵梁后段(402)连接于所述纵梁主体(401)的后端,所述纵梁后部加强部(403)分别与所述纵梁主体(401)和所述纵梁后段(402)连接,所述纵梁后部加强部(403)的后部与所述后防撞梁本体(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梁后部加强部(403)包括第一加强板(403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加强板(4031)内外两侧的第一翻边(4032);
所述第一加强板(4031)和各所述第一翻边(4032)均分别与所述纵梁主体(401)和所述纵梁后段(402)连接;
所述第一加强板(4031)的后部与所述后防撞梁外板(102)连接,内侧的所述第一翻边(4032)的后部与所述后防撞梁内板(10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梁后部加强部(403)包括第二加强板(403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加强板(4033)内外两侧的第二翻边(4034);
所述第二加强板(4033)和各所述第二翻边(4034)均分别与所述纵梁主体(401)和所述纵梁后段(402)连接;
所述第一加强板(4031)包罩所述第二加强板(4033),各所述第一翻边(4032)均包罩对应侧的所述第二翻边(4034)。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上设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防撞梁总成。
CN202320472071.6U 2023-03-13 2023-03-13 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9406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2071.6U CN219406367U (zh) 2023-03-13 2023-03-13 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2071.6U CN219406367U (zh) 2023-03-13 2023-03-13 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6367U true CN219406367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4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2071.6U Active CN219406367U (zh) 2023-03-13 2023-03-13 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6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95438B2 (ja) トレーラヒッチを備えた車体後部構造
US8870224B2 (en) Engine cradle with deflector device
CN212047576U (zh) 一种前副车架及车辆
US1180730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19406367U (zh) 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CN213473291U (zh) 纵梁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731303U (zh) 汽车后防撞梁总成
CN111137363A (zh) 驾驶室地板钣金总成及重型卡车
CN110962937A (zh) 纵梁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731585U (zh) 一种前围板加强结构
CN112109811B (zh) 车身结构和包括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CN212637074U (zh)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11731603U (zh) 驾驶室地板钣金总成及重型卡车
CN217598254U (zh) 拖车钩总成和车辆
CN100408410C (zh) 牵引挂钩的安装部构造
JP2017171133A (ja)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CN216331619U (zh) 靠背骨架内侧加强结构
CN219467834U (zh) 一种插电式混动汽车副车架结构以及车辆
CN215553569U (zh) 一种车身前端框架结构及汽车
CN217124944U (zh) 车身骨架总成、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5398042U (zh) 拖车钩总成及拖车钩搭接结构
CN217124458U (zh) 牵引装置安装结构、牵引装置总成及车辆
CN213384465U (zh) 车身后地板
CN218112796U (zh) 后地板框架结构和车辆
CN217778260U (zh) 牵引装置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