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8550U - 差速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差速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8550U
CN219388550U CN202320786455.5U CN202320786455U CN219388550U CN 219388550 U CN219388550 U CN 219388550U CN 202320786455 U CN202320786455 U CN 202320786455U CN 219388550 U CN219388550 U CN 219388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planetary gear
gear shaft
rive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64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uzhen Automobile Pow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fu Automotiv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fu Automotiv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fu Automotive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64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8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8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8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壳体和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为铆接连接,行星齿轮轴的端部设置用于铆接的薄壁段。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总成,通过采用铆接的方式来对行星齿轮轴进行固定,在能够防止行星齿轮轴旋转及轴向窜动的同时,可以减少零件,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差速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差速器结构中,为了防止行星齿轮轴旋转及轴向窜动,主要有两种结构:
1.使用弹性销插入行星齿轮轴和差速器壳体相应的空中,以将行星齿轮轴固定在差速器壳体上;
2.使用圆柱销插入行星齿轮轴和差速器壳体相应的空中,并利用差速器齿圈端面压住圆柱销,以将行星齿轮轴固定在差速器壳体上。
以上两种目前常用的方案均有一个问题,即:需要额外增加一个件,即弹性销或者圆柱销,从而不利于成本的控制。
公告号为CN20269095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十字轴及行星齿轮垫片防转结构,包括十字轴及行星齿轮垫片,十字轴的杆部插入行星齿轮垫片的孔中;十字轴的杆部包括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第二杆部的直径大于第一杆部的直径,使得十字轴的杆部形成为台阶式;第一杆部上形成有杆部削平边结构;衬套以过盈配合压装于第二杆部;行星齿轮垫片形成为球冠状,其中部形成有对应于十字轴的杆部的孔,孔形成有对应于杆部削平边结构的垫片削平边结构。杆部削平边结构与垫片削平边结构一起,起到防止行星轮垫片自转的作用,从而降低行星齿轮垫片与差速器壳球面的磨损。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也无法解决上述记载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总成,目的是能够防止行星齿轮轴旋转及轴向窜动的同时,减少零件,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壳体和行星齿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为铆接连接,行星齿轮轴的端部设置用于铆接的薄壁段。
所述差速器壳体上设置用于铆接的凹槽。
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均设置所述薄壁段。
所述行星齿轮轴上设置行星齿轮和第一垫片,第一垫片位于行星齿轮和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
所述差速器壳体内设置半轴齿轮和第二垫片,第二垫片位于半轴齿轮和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
所述差速器壳体上设置差速器齿圈。
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总成,通过采用铆接的方式来对行星齿轮轴进行固定,在能够防止行星齿轮轴旋转及轴向窜动的同时,可以减少零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差速器总成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差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差速器齿圈;2、差速器壳体;3、行星齿轮轴;4、第一垫片;5、行星齿轮;6、半轴齿轮;7、第二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壳体2、行星齿轮轴3、行星齿轮5和半轴齿轮6。行星齿轮轴3与差速器壳体2为铆接连接,行星齿轮轴3的两端部设置用于铆接的薄壁段,差速器壳体2上设置用于铆接的凹槽,薄壁段嵌入凹槽中。
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行星齿轮轴3上设置行星齿轮5和第一垫片4,第一垫片4位于行星齿轮5和差速器壳体2之间。差速器壳体2内设置半轴齿轮6和第二垫片7,第二垫片7位于半轴齿轮6和差速器壳体2之间,半轴齿轮6与行星齿轮5相啮合,行星齿轮5设置两个,两个行星齿轮5套设于行星齿轮轴3上,半轴齿轮6设置两个,两个行星齿轮5位于两个半轴齿轮6之间,行星齿轮轴3也位于两个半轴齿轮6之间,两个半轴齿轮6用于与车辆的半轴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行星齿轮轴3的两端,设计预留用于铆接的薄壁段,该薄壁段可机加工或者毛坯锻造时成型。对行星齿轮轴3两端预留用于铆接的薄壁段在进行热处理硬化时进行保护,防止两端被硬化。在差速器壳体2上,与行星齿轮轴3相配合的内孔两端同样预留用于铆接的凹槽。在进行差速器总成装配时,依次插入件差速器壳体2、第一垫片4以及行星齿轮的内孔中并依靠直径尺寸进行配合。差速器总成组装完成后利用铆接工装对行星齿轮轴3两端同时进行铆接。最终依靠两侧的铆接变形来防止行星齿轮轴3的旋转以及轴向窜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差速器壳体2上设置差速器齿圈1,差速器齿圈1与差速器壳体2固定连接且两者同轴。差速器齿圈1传递动力到差速器壳体2,经由差速器壳体2传递到行星齿轮轴3并依次将扭矩传递至行星齿轮、半轴齿轮6,最终传递至驱动车轮。其中,当左、右驱动轮因打滑、转弯等原因产生速差时,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也会绕行星齿轮轴3进行自转。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差速器总成,包括差速器壳体和行星齿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轴与所述差速器壳体为铆接连接,行星齿轮轴的端部设置用于铆接的薄壁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设置用于铆接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均设置所述薄壁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轴上设置行星齿轮和第一垫片,第一垫片位于行星齿轮和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内设置半轴齿轮和第二垫片,第二垫片位于半轴齿轮和所述差速器壳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上设置差速器齿圈。
CN202320786455.5U 2023-04-11 2023-04-11 差速器总成 Active CN219388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6455.5U CN219388550U (zh) 2023-04-11 2023-04-11 差速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6455.5U CN219388550U (zh) 2023-04-11 2023-04-11 差速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8550U true CN219388550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69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6455.5U Active CN219388550U (zh) 2023-04-11 2023-04-11 差速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8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09381A (en) Splined press fit connection in gear wheel assembly
CN108412981B (zh) 一种行星齿轮式差速器
RU2487283C1 (ru)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ы с лобовыми шестернями и встроенным передающим момент кольцом
CN209738812U (zh) 一种反传动分离前驱动桥及其半轴离合装置
CN219388550U (zh) 差速器总成
JP2006138373A (ja) 軸受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US7258645B2 (en) Axle assembly with side gears having dual shaft retention features
CN201535345U (zh) 一种行星齿轮减速机
JP4203550B2 (ja) 車輌用差動歯車装置
CN209781612U (zh) 汽车驱动轴与差速器的连接结构
CN113183754A (zh) 一种电驱动桥总成的花键密封连接系统
CN107795659B (zh) 一种新型贯通桥轴间差速器结构
CN218863206U (zh) 四行星高强度差速桥
CN220168486U (zh) 一种带人字轴的轴间差速器壳总成
CN217683187U (zh) 一种汽车主换挡轴结构
CN212500637U (zh) 一种汽车转向轴结构
CN110657222A (zh) 一种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结构
CN216200345U (zh) 一种新型变速箱二轴上齿轮的装配定位结构
CN218084952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半轴套管
CN209781622U (zh) 一种齿轮与轴联接结构
CN213744826U (zh) 减速箱用一级传动齿轮轴一体式结构
CN210290671U (zh) 一种齿轮与轴联接结构
CN204387157U (zh) 带行星减速机构的单向离合器
CN218882948U (zh) 车辆用主减速器的动力输入组件以及车辆
CN219888639U (zh) 一种纵置动力输入驱动箱总成及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9

Address after: Room 32, 5th Floor, Comprehensive Service Building,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Fanc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Fancha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241000

Patentee after: Anhui Fuzhen Automobile Power System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000 16F, building a, vitality Business Plaza, No. 185 jumao street, Yuanhe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fu Automotive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