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0027U - 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0027U
CN219240027U CN202220115833.2U CN202220115833U CN219240027U CN 219240027 U CN219240027 U CN 219240027U CN 202220115833 U CN202220115833 U CN 202220115833U CN 219240027 U CN219240027 U CN 219240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 forming
cold
hot
machine body
form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158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Weix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Wei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Weix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Wei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158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0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0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00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包括机体、设于机体上方的热压成型机构、设于机体上方的冷压成型机构、设于所述机体上的链条输送机构以及固设于所述链条输送机构上的输送带;所述冷压成型机构位于所述热压成型机构的下游位置,且所述机体在对应于热压成型机构的位置处设有热压支撑板,机体在对应于冷压成型机构的位置处设有冷压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优点:与现有往返式的冷热定型方式相比,每次都能够对多个面料同时进行操作,并且成型后的面料可以沿着流水线自动汇集到接料设备,无需每次人为手动取出成型的面料;因此不仅操作起来更加方便,且可以有效提升冷热定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
背景技术
定型机是鞋面塑形等必须使用到的一种设备,在塑形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热压和冷压操作,具体是先热压后冷压。
现有定型机都采用往返式的工作方式,其在起始位置将模具和面料先放置到工作板上,再将工作板、模具和面料一起输送至热压成型工位进行热压塑形;热压完成后,将工作板、模具和热压后的面料一起输送至冷压成型工位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将工作板、模具和成型后的面料一起送回到起始位置,以便于操作人员将成型好的面料取出。如申请号为CN201921110158.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可将鞋面和模具固定的热压成型设备,就是采用往返式的工作方式。
但是在往返式的工作方式中,操作人员每次都需要手动将成型好的面料取下,再往工作板上继续放置待加工的面料,整体效率比较低。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案发明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解决现有往返式的定型机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包括机体、设于机体上方的热压成型机构、设于机体上方的冷压成型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机体上的链条输送机构以及固设于所述链条输送机构上的输送带;所述冷压成型机构位于所述热压成型机构的下游位置,且所述机体在对应于热压成型机构的位置处设有热压支撑板,所述机体在对应于冷压成型机构的位置处设有冷压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链条输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体的两侧的传送链条、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两端的传动轴以及与任一所述传动轴相连接的驱动部件;每所述传送链条均通过链轮与两端的所述传动轴相连接。
优选地,每所述传送链条上均间距固设有若干个连接部,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的两侧通过锁付件与所述连接部锁付固定。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为透明输送带。
优选地,所述热压支撑板和冷压支撑板的上表面均与位于上半部分的输送带的下表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为固设于所述机体上的伺服电机。
优选地,所述热压成型机构和冷压成型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
优选地,两所述热压成型机构之间的间距与两所述冷压成型机构之间的间距相等,处于相邻的所述热压成型机构与冷压成型机构之间的间距等于两所述热压成型机构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的出料端处配设有接料设备,且所述接料设备的上端低于输送带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链条输送机构和输送带配合对面料和模具进行流水线式输送,并利用布置在流水线上的热压成型机构和冷压成型机构对输送带上输送的面料进行热压和冷压操作,与现有往返式的冷热定型方式相比,每次都能够对多个面料同时进行操作,并且成型后的面料可以沿着流水线自动汇集到接料设备,无需每次人为手动取出成型的面料;因此不仅操作起来更加方便,且可以有效提升冷热定型效率。
2、输送带的两侧与链条输送机构固定连接,并且热压支撑板和冷压支撑板的上表面均与位于上半部分的输送带的下表面相贴合,能够对输送带进行有效支撑和固定,保证输送带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偏移、变形等,因此可以实现对面料和模具进行平稳输送,并有助于提升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3、整个冷热定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好,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链条输送机构和输送带的机体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有链条输送机构和输送带的机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机体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链条输送机构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送链条上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
2-热压成型机构,21-第一支撑架,22-第一伸缩缸,23-热压成型板;
3-冷压成型机构,31-第二支撑架,32-第二伸缩缸,33-冷压成型板;
4-链条输送机构,41-传送链条,411-连接部,42-传动轴,43-驱动部件,44-链轮;
5-输送带;
6-热压支撑板;
7-冷压支撑板;
8-锁付件;
9-接料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解决了现有往返式的定型机存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面料进行流水线式输送、热压和冷压,从而有效提升冷热定型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改变传统往返式的冷热定型方式,采用链条输送机构和输送带配合对面料和模具进行流水线式输送,并利用布置在流水线上的热压成型机构和冷压成型机构对输送带上输送的面料进行热压和冷压操作,成型后的面料直接从输送带的出料端送出。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这些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冷热定型装置包括机体1、设于机体1上方的热压成型机构2、设于机体1上方的冷压成型机构3以及设于所述机体1上的链条输送机构4以及固设于所述链条输送机构4上的输送带5。其中,热压成型机构2用于对输送的面料(如鞋面)进行热压操作;冷压成型机构3用于对输送的面料进行冷压操作;链条输送机构4用于带动输送带5进行传动,并且输送带5与链条输送机构4为固定连接,能够有效确保输送带5在输送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从而使热压成型机构2和冷压成型机构3能够准确地对输送带5上的面料进行热压和冷压操作。
所述冷压成型机构3位于所述热压成型机构2的下游位置,由于在对面料进行成型时,需要先对面料进行热压操作,再进行冷压操作,因此将冷压成型机构3设置在热压成型机构2的下游位置,操作者可在热压成型机构2的上游位置将面料和模具放置到输送带5上,当有面料输送至热压成型机构2的下方时,输送带5暂停输送,并启动热压成型机构2对面料进行热压操作;同理,当面料输送至冷压成型机构3的下方时,输送带5暂停输送,并启动冷压成型机构3对面料进行冷压操作。
所述机体1在对应于热压成型机构2的位置处设有热压支撑板6,以配合热压成型机构2对面料进行热压操作;所述机体1在对应于冷压成型机构3的位置处设有冷压支撑板7,以配合冷压成型机构3对面料进行冷压操作。由于在传统往返式的冷热定型方式中,工作板用于支撑面料和模具,其是需要跟随面料和模具一起进行往返运动的;而本实用新型中是利用输送带5来带动面料和模具沿着流水线往前输送,因此只需在需要热压的位置配设热压支撑板6和在需要冷压的位置配设冷压支撑板7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链条输送机构4包括设于所述机体1的两侧的传送链条41、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1的两端的传动轴42以及与任一所述传动轴42相连接的驱动部件43;每所述传送链条41均通过链轮44与两端的所述传动轴42相连接。工作时,驱动部件43输出驱动力带动连接的传动轴42进行旋转,传动轴42通过传送链条41带动另一根传动轴42也一起旋转,从而驱使两侧的传送链条41进行传动,因为输送带5的两侧均与传送链条41连接,因此传送链条41在传动的过程中也会带动输送带5一起运动,从而带动面料和模具沿着流水线往前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将传送链条41与输送带5相连接,每所述传送链条41上均间距固设有若干个连接部411,所述输送带5的两侧与所述连接部411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5的两侧通过锁付件8与所述连接部411锁付固定。其中,所述锁付件8可以是螺丝或者螺栓,通过将输送带5以锁付的方式与连接部411连接,够很好地实现对输送带5的两侧进行固定,使输送带5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容易产生偏移、形变等,从而有利于实现面料和模具的平稳输送;同时在需要更换输送带5时可方便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输送带5为透明输送带,例如可以采用PVC透明输送带、PU透明输送带等;通过采用透明输送带可方便操作人员查看到热压支撑板6和冷压支撑板7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将面料和模具放置在对应的位置,使热压支撑板6和冷压支撑板7能够对面料和模具进行有效支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输送带5为不透明输送带,并且在所述输送带5上等间距设置有面料放置标识区域(未图示);通过在输送带5上设置面料放置标识区域,可便于操作者将面料和模具准确地放置到输送带5上的对应位置,从而保证热压支撑板6和冷压支撑板7能够对面料和模具进行有效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压支撑板6和冷压支撑板7的上表面均与位于上半部分的输送带5的下表面相贴合。通过设计使热压支撑板6和冷压支撑板7的上表面与输送带5相贴合,使得热压成型机构2在进行热压操作和冷压成型机构3在进行冷压操作时,热压支撑板6和冷压支撑板7都能够对输送带5进行有效支撑,保证输送带5在压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形变,可以提升输送带5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3为固设于所述机体1上的伺服电机,由于伺服电机具有速度可控、位置精度准确、低速运行平稳(低速运行时不会产生振动)等优点,能够驱使输送带5与链条输送机构4进行平稳输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所述热压成型机构2和冷压成型机构3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将两个热压成型机构2设置在上游位置,将两个冷压成型机构3设置在下游位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链条输送机构4和输送带5配合对面料和模具进行流水线式输送,并且两个热压成型机构2和两个冷压成型机构3沿着流水线依次设置,因此在具体进行生产时,可利用两个热压成型机构2先对两个面料同时进行热压,之后可以利用两个热压成型机构2继续对新的两个面料同时进行热压,与此同时利用两个冷压成型机构3对热压后的两个面料进行冷压,即单次能够对4个面料同时进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压成型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架21、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1上的第一伸缩缸22以及与所述第一伸缩缸22的伸缩端相连接的热压成型板23,所述第一伸缩缸22可以采用气缸。当需要对面料进行热压成型时,第一伸缩缸22带动热压成型板23下降对面料进行热压,热压完成后,第一伸缩缸22带动热压成型板23上升归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压成型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架31、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1上的第二伸缩缸32以及与所述第二伸缩缸32的伸缩端相连接的冷压成型板33,所述第二伸缩缸32可以采用气缸。当需要对面料进行冷压成型时,第二伸缩缸32带动冷压成型板33下降对面料进行冷压,冷压完成后,第二伸缩缸32带动冷压成型板33上升归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同一时间能够对4个面料同时进行操作,两所述热压成型机构2之间的间距与两所述冷压成型机构3之间的间距相等,处于相邻的所述热压成型机构2与冷压成型机构3之间的间距等于两所述热压成型机构2之间的间距,这样在将两个新面料输送至两个热压成型机构2的下方准备进行热压时,之前热压好的两个面料正好可以被输送至两个冷压成型机构3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5的出料端处配设有接料设备9,且所述接料设备9的上端低于输送带5的上表面,以便于通过接料设备9自动接收热压成型后的面料和模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接料设备9为支撑平台,面料和模具在从输送带5的出料端出来后,会统一汇集到支撑平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接料设备9为收纳箱,面料和模具在从输送带5的出料端出来后,会掉落到收纳箱内。
本实用新型冷热定型装置在工作时,链条输送机构4、热压成型机构2和冷压成型机构3均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未图示)进行控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需要对面料(如鞋面)进行热压塑形时,由操作者将模具和面料放置到输送带5上;链条输送机构4驱使输送带5带动模具和面料沿着流水线往前输送,待将模具和面料输送至热压成型机构2的下方后停止输送,并通过第一伸缩缸22带动热压成型板23从初始位置下降,使热压成型板23将面料压紧在模具上进行热压塑形;
当热压塑形完成后,通过第一伸缩缸22带动热压成型板23上升至初始位置,链条输送机构4驱使输送带5带动模具和面料继续沿着流水线往前输送,待将热压后的面料输送至冷压成型机构3的下方后停止输送,与此同时,新的面料会被输送至热压成型机构2的下方;通过第一伸缩缸22带动热压成型板23从初始位置下降对新的面料进行热压塑形,同时第二伸缩缸32带动冷压成型板33从初始位置下降对热压后的面料进行冷压,在冷压和热压完成后,第一伸缩缸22带动热压成型板23上升至初始位置,第二伸缩缸32带动冷压成型板33上升至初始位置;链条输送机构4驱使输送带5带动模具和面料继续沿着流水线往前输送,使成型后的面料进入至接料设备9,同时后续的面料又会被继续输送至热压成型机构2和冷压成型机构3的下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往返式定型机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链条输送机构4和输送带5配合对面料和模具进行流水线式输送,并利用布置在流水线上的热压成型机构2和冷压成型机构3对输送带5上输送的面料进行热压和冷压操作,与现有往返式的冷热定型方式相比,每次都能够对多个面料同时进行操作,并且成型后的面料可以沿着流水线自动汇集到接料设备9,无需每次人为手动取出成型的面料;因此不仅操作起来更加方便,且可以有效提升冷热定型效率。
2、输送带5的两侧与链条输送机构4固定连接,并且热压支撑板6和冷压支撑板7的上表面均与位于上半部分的输送带5的下表面相贴合,能够对输送带5进行有效支撑和固定,保证输送带5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偏移、变形等,因此可以实现对面料和模具进行平稳输送,并有助于提升输送带5的使用寿命。
3、整个冷热定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且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好,适合推广使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包括机体、设于机体上方的热压成型机构以及设于机体上方的冷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机体上的链条输送机构以及固设于所述链条输送机构上的输送带;所述冷压成型机构位于所述热压成型机构的下游位置,且所述机体在对应于热压成型机构的位置处设有热压支撑板,所述机体在对应于冷压成型机构的位置处设有冷压支撑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输送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体的两侧的传送链条、转动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两端的传动轴以及与任一所述传动轴相连接的驱动部件;每所述传送链条均通过链轮与两端的所述传动轴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所述传送链条上均间距固设有若干个连接部,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通过锁付件与所述连接部锁付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为透明输送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支撑板和冷压支撑板的上表面均与位于上半部分的输送带的下表面相贴合。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为固设于所述机体上的伺服电机。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冷热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成型机构和冷压成型机构的数量均为两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热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热压成型机构之间的间距与两所述冷压成型机构之间的间距相等,处于相邻的所述热压成型机构与冷压成型机构之间的间距等于两所述热压成型机构之间的间距。
10.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冷热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出料端处配设有接料设备,且所述接料设备的上端低于输送带的上表面。
CN202220115833.2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 Active CN219240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5833.2U CN219240027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5833.2U CN219240027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0027U true CN219240027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5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15833.2U Active CN219240027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0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1184U (zh) 一种皮制键盘热压机
CN218079862U (zh) 一种流水线式异形管模压成型装置
CN214677855U (zh) 一种模具上下循环移动的鞋面热压设备
CN219240027U (zh) 一种新型的冷热定型装置
CN104875369B (zh) 侧面微结构热辊印机
CN214447706U (zh) 一种模具平面循环移动的自动化热压设备
CN214055677U (zh) 环保胶合板热压装置
CN112606414A (zh) 一种集热压镭雕摆盘于一体的隔墙板件生产线
CN212102887U (zh) 一种二维图案冲孔制造装置
CN218255600U (zh) 一种吸塑成型裁断机直冲机
CN210590523U (zh) 一种碳纤维自动化一体机
CN210026407U (zh) 一种双工位热压气体成型装置
CN214386349U (zh) 自动双层冷热压机
CN211807788U (zh) 一种高效加热输送装置
CN214395493U (zh) 一种集热压镭雕摆盘于一体的隔墙板件生产线
CN215532099U (zh) 一种沙滩鞋生产用高效压底装置
CN216505648U (zh) 一种汽车塑胶制品用裁切装置
CN215603567U (zh) 一种输送模具循环移动的鞋面热压设备
CN210190271U (zh) 一种吸塑塑料生产用送料装置
CN219769100U (zh) 一种编织袋覆膜加工用定位装置
CN220312122U (zh) 一种改良型橡胶模具切割装置
CN220114052U (zh) 一种摄像头热压机
CN220824012U (zh) 一种人字拖鞋底压合装置
CN218201031U (zh) 一种自动上料真空吸塑模具
CN211996307U (zh) 用于高分子板材加工的打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