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9318U - 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9318U
CN219209318U CN202320077398.3U CN202320077398U CN219209318U CN 219209318 U CN219209318 U CN 219209318U CN 202320077398 U CN202320077398 U CN 202320077398U CN 219209318 U CN219209318 U CN 219209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gas
dust removing
communicated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73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振兴
廖新伟
闫泽民
钟宁
樊灏
杨一鸣
孙健
尤宏星
苗林
罗祖南
杨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Zhongtai Group Engineering Co ltd
Xinjiang Zhongtai Xing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Zhongtai Group Engineering Co ltd
Xinjiang Zhongtai Xing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Zhongtai Group Engineering Co ltd, Xinjiang Zhongtai Xing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Zhongtai Group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73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9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9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9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包括烟气进口管道、除尘仓、净气室、集气单元、反吹清洗单元和灰斗;除尘仓下端与灰斗连通,烟气进口管道设在除尘仓和灰斗连接处并与除尘仓和灰斗均连通;净气室安装在除尘仓上端,在净气室和除尘仓连接处设有花板,花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多个扁孔,每个扁孔连通有竖向的除尘布袋;集气单元与净气室连通,从烟气进口管道进入除尘仓的烟气经除尘布袋除尘后由净气室进入集气单元;反吹清洗单元一端连通集气单元,另一端设在花板上,从集气单元收集的气体能经反吹清洗单元向除尘布袋反吹进行除尘。本实用新型节省空间,节省钢材,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灰尘能更快的沉降在集尘室中,提高了集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创新型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工业尾气净化装置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其中,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袋式除尘器具有以下优点:除尘效率高(一般在99%以上)、处理风量的范围广、结构简单、维护操作方便、造价低等,因此在我国各类涉气排放企业中应用较为广泛。
此外,近年来,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快速上升。2000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2.1×106蒸吨,到2005年增长至19.1×106蒸吨,年均增长10%。未来,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将继续增长,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30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将达到35.4×106蒸吨,势必会对环境质量带来影响。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布袋除尘器本体结构主要由上部箱体、中部箱体、下部箱体(灰斗)、清灰系统和排灰机构等部分组成。当前市场上的布袋除尘器都是圆袋(圆筒形)结构,虽然在结构上还分为上进风/下进风以及外滤式/内滤式等差异,但整体布局均以在方形结构中布置圆筒形滤袋为主。传统布袋除尘器的布置形式浪费了大量空间,导致箱体内大量空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进而浪费了大量钢材与厂区面积。而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导致除尘器凝露的问题逐渐凸显,除尘器外保温的工作正在逐步推进;除尘器体积过大导致保温材料费用高也是制约当前除尘器构型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此外,目前市场上布袋皆集中于清灰处理,能够实现多污染物协同处理的布袋仍属于市场空白,而且现有的除尘布袋主要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目前工业运行存在的问题如下:
1)SCR和SNCR-SCR氨逃逸造成的糊袋使得布袋的有效过滤面积大幅减小,布袋的透气量急剧下降,运行阻力大大增加,进而造成引风机的负荷增加,能耗上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引风机出现风机失速、保护停机等事故。并且逃逸氨很容易产生气溶胶加重雾霾,造成二次污染且造成经济浪费。
2)另一方面,除尘布袋的压降居高不下使得在线清灰系统频繁清灰,不但消耗大量的压缩空气,还会造成布料机械强度的损失,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3)目前对于氮氧化物的标准日益严格,但存在大量已建成设备系统,未预留专用脱硝装备的场地,且本身氮氧化物排放量处于超标边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解决现有技术中仪器空间浪费,氨逃逸,糊袋,氮氧化物超标等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包括烟气进口管道、除尘仓、净气室、集气单元、反吹清洗单元和灰斗;
所述除尘仓下端与灰斗连通,烟气进口管道设在除尘仓和灰斗连接处并与除尘仓和灰斗均连通;所述净气室安装在除尘仓上端,在净气室和除尘仓连接处设有花板,花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多个扁孔,每个扁孔连通有竖向的除尘布袋且除尘布袋位于除尘仓内;所述集气单元与净气室连通,从烟气进口管道进入除尘仓的烟气经除尘布袋除尘后由净气室进入集气单元;所述反吹清洗单元一端连通集气单元,另一端设在花板上,从集气单元收集的气体能经反吹清洗单元向除尘布袋反吹进行除尘。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
具体的,所述除尘仓内设有开口朝下的V形的导流集尘板,导流集尘板的两个侧板上设有多个长条形的导流孔,每个导流孔上设有斜向的挡板;导流集尘板一端与烟气进口管道相接。
具体的,所述扁孔为圆角矩形结构,除尘布袋为筒形结构且除尘布袋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集气单元包括集气管、引风机和排气烟囱;集气管一端与净气室密闭连通,集气管另一端安装引风机,引风机连接排气烟囱。
具体的,所述反吹清洗单元包括反吹清洗管、吹灰总管和盖板;反吹清洗管一端与排气烟囱连通,反吹清洗管另一端与净气室内的吹灰总管一端连通,吹灰总管另一端通过吹气喷头与花板上的盖板相连,反吹清洗管与吹灰总管之间可转动连通,吹灰总管与吹气喷头之间可转动连通;所述盖板中部设有多个通气孔,且该通气孔与花板上的扁孔能对齐,吹气喷头能对准通气孔进行反吹以对除尘布袋进行除尘。
具体的,所述盖板两端通过滑轮安装在花板两边缘的滑轨上以使盖板能在花板上移动。
具体的,所述盖板上表面设有两个平行的轨道,且该轨道垂直于所述滑轨,所述通气孔位于两个轨道之间且阵列分布,吹气喷头位于两个轨道之间并能沿轨道移动。
具体的,所述灰斗下端设有卸灰阀。
具体的,所述灰斗上设有仓壁振荡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同等烟气处理量的条件下,预期可降低除尘器体积30%,节约近40%钢材用量,同时大幅降低保温材料与施工费用.以一台10万Nm3/h处理量的布袋除尘器为例,每一台10万Nm3/h处理量的布袋除尘器每年可节省约39万元。同时可减少设备维修费,设备运营等人工成本,并为未预留氮氧化物处理设备空间的企业提供了低成本氮氧化物达标解决方案。在保证原有布袋透气性的同时,实现消耗逃逸氨同时降解氮氧化物的功能,预期氨去除率可达10%,氮氧化物去除率~10%,充分发挥布袋除尘器功能,减少氨逃逸造成的糊袋现象,并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袋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袋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尘布袋排布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集尘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反吹清洗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
1.烟气进口管道,2.除尘仓,3.净气室,4.集气单元,5.反吹清洗单元,6.灰斗,7.花板,8.除尘布袋,21.导流集尘板,22.导流孔,23.挡板,41.集气管,42.引风机,43.排气烟囱,51.反吹清洗管,52.吹灰总管,53.盖板,54.吹气喷头,61.固定板,62.卸灰阀,63.仓壁振荡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充分利用除尘器内部空间,将传统的圆筒布袋改为一种扁袋(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的筒状除尘布袋),充分利用除尘器内部空间,在同等烟气处理量的条件下,预期可降低除尘器体积30%,节约近40%钢材用量,同时大幅降低保温材料与施工费用。同时将进气口的一部分安装在除尘器的腔室里,这样可以压缩除尘器的高度,以节省空间,节省钢材,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并且灰尘可以更快的沉降在集尘室中,提高了集尘效率;进气口管道呈三角形,在两个斜面上增加斜面集尘板,导流口旁增设挡板,形成多个鱼鳞状的“小天窗”,可提升烟气分布均匀性并防止清灰时布袋落下的灰尘进入五边形通风管道与烟气混合形成扬尘再次粘附在布袋上,提升清灰效率。灰斗外部增设振荡器,连接至斜面集尘板,可定时抖落集尘板和灰斗上沉降堆积的灰尘,落至灰斗底部。
清灰方式采用连续反吹清灰方式,以引风机引回净气室热风通过增压装置对布袋进行喷吹清灰,通过控制移动反吹清洗单元实现行喷。盖板宽度可覆盖七排布袋,避免烟气进入,盖板盖住两侧的两排布袋口,控制进气的风门依次打开,对中间三排布袋进行喷吹,采取“吹三遮四”形式。反吹清灰时,被喷吹布袋邻近的两排布袋近乎无烟气流动,布袋外表面灰尘自然沉降,大大提高了布袋的使用效率和除尘效率。除尘后的清洁气体温度较高,可避免冬季低温造成的布袋挂糊现象。将一定量的脱硝催化剂加入一定面积的除尘布袋,通过脱硝活性评价系统评价其脱硝活性、抗水性能、抗二氧化硫性能,抗碱金属性能。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包括烟气进口管道1、除尘仓2、净气室3、集气单元4、反吹清洗单元5和灰斗6;
除尘仓2下端与灰斗6连通,烟气进口管道1设在除尘仓2和灰斗6连接处并与除尘仓2和灰斗6均连通;净气室3安装在除尘仓2上端,在净气室3和除尘仓2连接处设有花板7,花板7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多个扁孔,每个扁孔连通有竖向的除尘布袋8且除尘布袋8位于除尘仓2内;集气单元4与净气室3连通,从烟气进口管道1进入除尘仓2的烟气经除尘布袋8除尘后由净气室3进入集气单元4;反吹清洗单元5一端连通集气单元4,另一端设在花板7上,从集气单元4收集的气体能经反吹清洗单元5向除尘布袋8反吹进行除尘。
除尘仓2内设有开口朝下的V形的导流集尘板21,导流集尘板21的两个侧板上设有多个长条形的导流孔22,每个导流孔22上设有斜向的挡板23;气体导流板23能分散烟气,防止大量气流及携带的烟尘聚集在入口处发生堵塞,进而提高除尘效率;本实施例中,烟气进口管道1的竖向截面呈三角形,从而导流集尘板21一端与烟气进口管道1匹配相接。更具体的,导流集尘板21的两个侧板的相交线沿水平方向,长条形的导流孔22垂直于相交线。
本实施例中,灰斗6内设有两个固定板61,两个固定板61分别位于导流集尘板21的两个侧板下方。
扁孔为圆角矩形结构,除尘布袋8为筒形结构且除尘布袋8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在扁孔下端设有竖向的安装杆,沿每个扁孔的边缘设有多个安装杆,多个安装杆围成安装框架,除尘布袋8套在该安装框架上。
集气单元4包括集气管41、引风机42和排气烟囱43;集气管41一端与净气室3密闭连通,集气管41另一端安装引风机42,引风机42连接排气烟囱43。
反吹清洗单元5包括反吹清洗管51、吹灰总管52和盖板53;反吹清洗管51一端与排气烟囱43连通,反吹清洗管51另一端与净气室3内的吹灰总管52一端连通,吹灰总管52另一端通过吹气喷头54与花板7上的盖板53相连,反吹清洗管51与吹灰总管52之间可转动连通,吹灰总管52与吹气喷头54之间可转动连通;盖板53中部设有多个通气孔,且该通气孔与花板7上的扁孔能对齐,吹气喷头54能对准通气孔进行反吹以对除尘布袋8进行除尘。
盖板53两端通过滑轮安装在花板7两边缘的滑轨上以使盖板53能在花板7上移动,从而调节横向吹灰位置。
盖板53上表面设有两个平行的轨道,且该轨道垂直于滑轨,通气孔位于两个轨道之间且阵列分布;吹气喷头54位于两个轨道之间并能沿轨道移动以调节纵向吹灰位置。
灰斗6下端设有卸灰阀6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为星型卸灰阀。
灰斗6上设有仓壁振荡器63,仓壁震荡器63连接至导流集尘板21,可定时抖落导流集尘板21上和灰斗6上沉降堆积的灰尘,落至灰斗6底部。灰斗6收集的除尘灰通过星型卸灰阀转移处理。
具体的,烟气进口管道尺寸为φ2000mm与除尘仓和灰斗外壁相连,除尘仓尺寸9460mm×4840mm×4700mm,灰斗尺寸4800mm×4934mm。除尘仓和灰斗外壁开口为五边形,除尘仓内部导流集尘板与灰斗内部两块梯形固定板接触,底部区域未封闭,用于落灰,形成五边形通风管道。导流集尘板两个斜面上共设置58个尺寸为80mm×1718mm导流口,每个导流口旁设一个挡板,形成多个鱼鳞状的“小天窗”,可提升烟气分布均匀性并防止清灰时布袋落下的灰尘进入五边形通风管道与烟气混合形成扬尘再次粘附在布袋上,提升清灰效率。花板2尺寸9460mm×4840mm,可利用空间增加,烟气处理量的条件下,可降低除尘器体积,节约钢材用量,同时大幅降低保温材料与施工费用。同时布袋选用216mm*60mm*4500mm和216mm*60mm*3000mm两种尺寸纵横直列排布,最大程度的利用除尘仓内空间。净气室收集到的清洁气体通过集气单元和12万风量引风机引回,净气室尺寸为1482mm×11770mm×4840mm,集气单元与净气室侧板尺寸相同,5360mm×1480mm。清洁气体对除尘布袋进行喷吹清灰,通过控制反吹清洗单元实现行喷。滑轨为宽76.8mm,厚度10mm,高80mm轨道钢。滑轮直径φ133mm,宽度与滑轨相配合,旋转一周可行至下一工位。盖板宽度可覆盖七排除尘布袋,清灰时盖板可盖住清灰排数两侧的两排布袋口避免烟气进入,盖板尺寸为1200mm×4840mm。反吹清洗单元中控制进气的风门依次打开,对中间三排布袋进行喷吹,采取“吹三遮四”形式。反吹清灰时,被喷吹布袋邻近的两排布袋近乎无烟气流动,布袋外表面灰尘自然沉降,大大提高了布袋的使用效率和除尘效率。除尘后的清洁气体温度较高,可避免冬季低温造成的布袋挂糊现象。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9)

1.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进口管道、除尘仓、净气室、集气单元、反吹清洗单元和灰斗;
所述除尘仓下端与灰斗连通,烟气进口管道设在除尘仓和灰斗连接处并与除尘仓和灰斗均连通;所述净气室安装在除尘仓上端,在净气室和除尘仓连接处设有花板,花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多个扁孔,每个扁孔连通有竖向的除尘布袋且除尘布袋位于除尘仓内;所述集气单元与净气室连通,从烟气进口管道进入除尘仓的烟气经除尘布袋除尘后由净气室进入集气单元;所述反吹清洗单元一端连通集气单元,另一端设在花板上,从集气单元收集的气体能经反吹清洗单元向除尘布袋反吹进行除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仓内设有开口朝下的V形的导流集尘板,导流集尘板的两个侧板上设有多个长条形的导流孔,每个导流孔上设有斜向的挡板;导流集尘板一端与烟气进口管道相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孔为圆角矩形结构,除尘布袋为筒形结构且除尘布袋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单元包括集气管、引风机和排气烟囱;集气管一端与净气室密闭连通,集气管另一端安装引风机,引风机连接排气烟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吹清洗单元包括反吹清洗管、吹灰总管和盖板;反吹清洗管一端与排气烟囱连通,反吹清洗管另一端与净气室内的吹灰总管一端连通,吹灰总管另一端通过吹气喷头与花板上的盖板相连,反吹清洗管与吹灰总管之间可转动连通,吹灰总管与吹气喷头之间可转动连通;所述盖板中部设有多个通气孔,且该通气孔与花板上的扁孔能对齐,吹气喷头能对准通气孔进行反吹以对除尘布袋进行除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两端通过滑轮安装在花板两边缘的滑轨上以使盖板能在花板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表面设有两个平行的轨道,且该轨道垂直于所述滑轨,所述通气孔位于两个轨道之间且阵列分布,吹气喷头位于两个轨道之间并能沿轨道移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下端设有卸灰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上设有仓壁振荡器。
CN202320077398.3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 Active CN219209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7398.3U CN219209318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7398.3U CN219209318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9318U true CN219209318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5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7398.3U Active CN219209318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93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8229A (zh) * 2024-01-12 2024-02-13 江苏丰鑫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布袋混合除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8229A (zh) * 2024-01-12 2024-02-13 江苏丰鑫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布袋混合除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548229B (zh) * 2024-01-12 2024-03-15 江苏丰鑫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布袋混合除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46173U (zh) 一种车间除尘装置
CN206809993U (zh) 一种焦炉烟气地面综合除尘系统
CN219209318U (zh) 一种多污染协同处理布袋除尘器
CN201320442Y (zh) 烟气除尘净化装置
CN201791438U (zh) 弹簧滤袋框架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03663677U (zh) 一种消烟除尘除臭脱硫设备
CN203764071U (zh) 火化机烟气环保处理净化系统
CN208599485U (zh) 一种高温除尘scr脱硝一体化工艺装置
CN207527815U (zh) 高效置换式再循环通风集群系统
CN207655319U (zh) 一种静电除尘系统
CN211936311U (zh) 一种燃气发电锅炉废气脱硫脱硝系统
CN214233213U (zh) 一种燃煤电厂节煤减排节能装置
CN211274048U (zh) 一种垃圾焚烧锅炉尾部烟气除尘器
CN103071345A (zh) 一种新型抗结露袋式除尘器
CN100590175C (zh) 焦炉湿法消烟除尘工艺及其设备
CN211274055U (zh) 火化机尾气处理设备
CN209630990U (zh) 用于非电行业的mpca一体化反应器
CN207614510U (zh) 一种大型电炉烟气的净化设备
CN109812875B (zh) 置换式再循环通风方法
CN107497391B (zh) 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组件
CN210356606U (zh) 一种烟气处理设备
CN2774619Y (zh) 煤烟除尘脱硫系统
CN219942385U (zh) 一种工业硅炉高温烟气尘硝一体化脱除设备的清灰系统
CN212790293U (zh) 一种除尘器二次降尘装置
CN215782534U (zh) 一种新型活性焦汇集排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