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2124U - 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2124U
CN219172124U CN202320204678.6U CN202320204678U CN219172124U CN 219172124 U CN219172124 U CN 219172124U CN 202320204678 U CN202320204678 U CN 202320204678U CN 219172124 U CN219172124 U CN 219172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bilizer bar
layer
fracture
bush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46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伟
冯春华
齐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oton Ouhui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oton Ouhui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oton Ouhui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oton Ouhui New Energy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46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2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2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2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pring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组件和车辆,横向稳定杆衬套包括:衬套本体和连接件,衬套本体用于套固在横向稳定杆上,衬套本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固定层、内弹性层、中间支撑层、外弹性层和外固定层,内固定层、中间支撑层和外固定层均为硬质层,内弹性层和外弹性层均为软质层;连接件用于连接车架,连接件外套连接在衬套本体上。通过设置多层复合结构内弹性层和外弹性层可产生弹性形变,不但可提升对横向稳定杆的连接稳定性,还可产生扭转形变,满足横向稳定杆的扭转运动需求,使横向稳定杆可正常起到使车身保持平衡的作用,内固定层与横向稳定杆紧固连接,避免横向稳定杆由于扭转与横向稳定杆衬套产生摩擦异响。

Description

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横向稳定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它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尽量使车身保持平衡,横向稳定杆能够提高车身的横向稳定,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横向稳定杆通过衬套固定在车架上,衬套对横向稳定杆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
市面上的衬套与横向稳定杆过盈配合,卡箍将衬套与车架固定连接,从而将横向稳定杆与车架相对固定。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两侧悬架跳动高度不一致,使得横向稳定杆发生扭转,以使车身保持平衡。在此过程中,横向稳定杆与衬套发生相对旋转运动,这种旋转运动导致横向稳定杆与衬套之间产生摩擦异响,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由于衬套的橡胶发硬导致更大的异响。
现有技术中,为了消除异响会在衬套内增加储油坑,在润滑油的作用下横向稳定杆与衬套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摩擦异响减小,但是在润滑油的作用下,横向稳定杆在旋转运动中也易产生窜动,还需要额外增设横向稳定杆抱箍,将横向稳定杆固定防止横向稳定杆的窜动,不但增加了装配工作量,也提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该横向稳定杆衬套与横向稳定杆之间的摩擦异响小,并且可避免横向稳定杆的窜动,横向稳定杆衬套的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横向稳定杆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包括用于套固在所述横向稳定杆上的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固定层、内弹性层、中间支撑层、外弹性层和外固定层,所述内固定层、所述中间支撑层和所述外固定层均为硬质层,所述内弹性层和所述外弹性层均为软质层;用于连接车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外套连接在所述衬套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通过设置多层复合结构内弹性层和外弹性层可产生弹性形变,不但可提升对横向稳定杆的连接稳定性,还可产生扭转形变,满足横向稳定杆的扭转运动需求,使横向稳定杆可正常起到使车身保持平衡的作用;内固定层与横向稳定杆紧固连接,外固定层与连接件紧固连接,避免横向稳定杆由于扭转与横向稳定杆衬套产生摩擦异响。本实用新型不必额外增设阻止横向稳定杆窜动的稳定杆抱箍,可精简横向稳定杆衬套的结构,减小装配工作量,降低设计制造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套本体和所述连接件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相配合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在所述外固定层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在所述连接件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凸起和/或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一一对应的定位凹槽和/或定位凸起。
在一些实施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座和盖板,所述固定座用于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两端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两端,所述盖板与所述固定座形成环形且外套所述衬套本体;所述固定座和/或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定位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套本体上开设有断口,以供所述横向稳定杆从所述断口处卡入或脱离所述衬套本体。
具体地,所述内固定层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圆弧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一子断口;所述中间支撑层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二圆弧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二子断口;所述外固定层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三圆弧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三子断口;所述内弹性层上设有第四子断口;所述外弹性层上设有第五子断口;其中一所述第一子断口、一所述第四子断口、一所述第二子断口、一所述第五子断口、一所述第三子断口沿所述衬套本体径向设置,以构成所述断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弹性层上仅设一所述第四子断口;所述外弹性层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五圆弧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五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所述第五子断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套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断口周向间隔开的形变槽;其中一所述第三子断口、一所述第五子断口、一所述第二子断口沿所述衬套本体径向设置,以构成所述形变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固定层、所述中间支撑层和所述外固定层均为金属层;所述内弹性层和所述外弹性层均为橡胶层,所述内弹性层硫化固定在所述内固定层、所述中间支撑层之间,所述外弹性层硫化固定在所述外固定层、所述中间支撑层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组件,包括:横向稳定杆和至少一个横向稳定杆衬套,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所有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均外套在所述横向稳定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组件,通过设置上述横向稳定杆衬套,降低摩擦噪声,减少横向稳定杆的窜动,提升横向稳定杆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架和上述横向稳定杆组件,横向稳定杆组件中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横向稳定杆组件,车辆行驶噪声降低,提升驾驶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衬套本体;11、内固定层;12、内弹性层;13、中间支撑层;14、外弹性层;15、外固定层;16、第一定位部;1a、断口;1b、形变槽;
2、连接件;21、固定座;22、盖板;23、螺栓;
3、横向稳定杆;
4、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包括:衬套本体1和连接件2,衬套本体1用于套固在横向稳定杆3上,衬套本体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固定层11、内弹性层12、中间支撑层13、外弹性层14和外固定层15,内固定层11、中间支撑层13和外固定层15均为硬质层,内弹性层12和外弹性层14均为软质层。连接件2用以连接车架4,连接件2外套在衬套本体1上,以将衬套本体1与车架4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用于将横向稳定杆3固定在车架4上,横向稳定杆衬套对横向稳定杆3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横向稳定杆衬套包括衬套本体1和连接件2,衬套本体1套固在横向稳定杆3上,连接件2外套在衬套本体1上,连接件2与车架4连接,从而将横向稳定杆3固定在车架4上。
衬套本体1为多层结构的复合结构,如图3所示,衬套本体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固定层11、内弹性层12、中间支撑层13、外弹性层14和外固定层15,衬套本体1为五层复合结构,其中内固定层11、中间支撑层13和外固定层15为固定件,内弹性层12和外弹性层14可产生弹性形变,内固定层11、中间支撑层13和外固定层15的强度和刚度高于内弹性层12和外弹性层14。衬套本体1套固在横向稳定杆3上,衬套本体1的内固定层11直接套在横向稳定杆3上,内固定层11与横向稳定杆3紧固连接,并且由于内弹性层12和外弹性层14可产生弹性形变,内弹性层12可产生朝向内侧形变的径向力,因此内固定层11在内弹性层12的径向力的作用下进一步与横向稳定杆3紧固连接,横向稳定杆3与衬套本体1稳固连接,避免横向稳定杆3与衬套本体1之间的摩擦,从而可降低横向稳定杆衬套与横向稳定杆3之间的摩擦异响。
同理地,连接件2外套在衬套本体1上,连接件2将衬套本体1与车架4固定连接,连接件2直接外套在外固定层15上,外固定层15与连接件2紧固连接,并且在外弹性层14的径向力的作用下,衬套本体1与连接件2进一步紧固连接,提升连接件2与衬套本体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出现摩擦噪声。
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车辆转弯等行驶情况下,由于两侧悬架跳动高度不一致,位于外侧的悬架会压向横向稳定杆,使得横向稳定杆发生扭转,以使车身保持平衡。
横向稳定杆3在产生扭转时,本实用新型的衬套本体1的内固定层11与横向稳定杆3稳定连接,衬套本体1中的内弹性层12和外弹性层14可产生弹性形变,内弹性层12和外弹性层14即可产生扭转形变来支持横向稳定杆3的扭转以及与横向稳定杆3紧固连接的内固定层11的扭转运动。通过将衬套本体1设计为多层结构的复合结构,不但可满足横向稳定杆3的扭转运动需求,还可避免横向稳定杆衬套与横向稳定杆3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异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在衬套中增加储油坑的设计,本实用新型不但可减小横向稳定杆3与横向稳定杆衬套之间的摩擦异响,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与横向稳定杆3稳固连接还可避免横向稳定杆3产生窜动。由此本实用新型不必额外增设阻止横向稳定杆3窜动的稳定杆抱箍,可精简横向稳定杆衬套的结构,减小装配工作量,降低设计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通过设置多层复合结构内弹性层12和外弹性层14可产生弹性形变,不但可提升对横向稳定杆3的连接稳定性,还可产生扭转形变,满足横向稳定杆3的扭转运动需求,使横向稳定杆3可正常起到使车身保持平衡的作用;内固定层11与横向稳定杆3紧固连接,外固定层15与连接件2紧固连接,避免横向稳定杆3由于扭转与横向稳定杆衬套产生摩擦异响。本实用新型不必额外增设阻止横向稳定杆3窜动的稳定杆抱箍,可精简横向稳定杆衬套的结构,减小装配工作量,降低设计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衬套本体1和连接件2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相配合的第一定位部16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16形成在外固定层15的外表面上,第二定位部形成在连接件2的内表面上。
连接件2外套在衬套本体1上,连接件2与车架4连接,连接件2直接外套在外固定层15上,通过在外固定层15上设置第一定位部16,在连接件2的内表面上设置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16和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进一步提升衬套本体1与连接件2的连接稳定性,避免衬套本体1与连接件2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噪声。
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部16和第二定位部可进一步提升连接件2与横向稳定杆衬套的连接稳定性,第一定位部16和第二定位部的结构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6包括定位凸起和/或定位凹槽,第二定位部包括与第一定位部16一一对应的定位凹槽和/或定位凸起。
在外固定层15上可设置有定位凸起,相对应地在连接件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还可为,在外固定层15上设置有定位凹槽,相对应地在连接件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还可为,在外固定层15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同时在外固定层15上还设置有定位凹槽,在连接件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对外固定层15相对应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的布置位置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外固定层15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在连接件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2包括固定座21和盖板22,固定座21用于与车架4固定连接,盖板22的两端连接固定座21的两端,盖板22与固定座21形成环形且外套衬套本体1。固定座21和盖板22共同形成环形的容纳腔,衬套本体1的外轮廓形状也为环装,衬套本体1设置在容纳腔内时与固定座21和盖板22紧密贴合,固定座21和盖板22共同将横向稳定杆衬套限位在容纳腔内,提升连接件2与横向稳定杆衬套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固定座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在盖板22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柱,在固定柱内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螺栓23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将固定座21和盖板22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衬套本体1构造为圆环形,内固定层11、内弹性层12、中间支撑层13、外弹性层14和外固定层15均构造为圆环形,固定座21和盖板22共同形成圆形的容纳腔。这种设计方式可降低横向稳定杆衬套的制造难度,提升生产装配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内固定层11与横向稳定杆3紧固连接,内固定层11的形状是由横向稳定杆3的形状来决定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在横向稳定杆3的圆周面上可设置有平直台,内固定层11与横向稳定杆3紧密贴合,内固定层11也构造为具有平直段的弧形环状,可进一步避免横向稳定杆3与内固定层11产生相对转动,避免产生摩擦噪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外固定层1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6,固定座21和/或盖板2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可设置在固定座21的内表面上,第二定位部还可设置在盖板22的内表面上,还可为在固定座21的内表面和盖板22的内表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的布置位置和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外固定层1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在固定座21的内表面上和盖板22的内表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定位凹槽。
可选地,当衬套本体1设置在容纳腔内时,外固定层15与固定座21的内表面相配合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定位凸起的数量,与外固定层15与盖板22的内表面相配合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定位凸起的数量不同,或者外固定层15与固定座21的内表面相配合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定位凸起的位置,与外固定层15与盖板22的内表面相配合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定位凸起的位置不同,由此衬套本体1设置在容纳腔时就只有一个固定的布置位置。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部16和第二定位部,不但可提升连接件2与衬套本体1的连接稳定性,还可起到定位作用,提升衬套本体1的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衬套本体1上开设有断口1a,以供横向稳定杆3从断口1a处卡入或脱离衬套本体1,提升横向稳定杆3与衬套本体1的装配或者拆卸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衬套本体1为多层的复合结构,因此在衬套本体1上开设有断口1a,会将多层结构分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固定层11为圆环状,内固定层11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两个第一圆弧板,两个第一圆弧板的形状、长度相同,两个第一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一子断口,第一子断口为两个。中间支撑侧为圆环状,中间支撑层13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两个第二圆弧板,两个第二圆弧板的形状、长度相同,两个第二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二子断口,第二子断口为两个。外固定层15为圆环状,外固定层15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两个第三圆弧板,两个第三圆弧板的形状、长度相同,两个第三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三子断口,第三子断口为两个。在内弹性层12上设有第四子断口,且在外弹性层14上设有第五子断口。其中,一个第一子断口、第四子断口、一个第二子断口、第五子断口、一个第三子断口沿衬套本体1径向设置,以构成断口1a。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内固定层11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一圆弧板,相邻两个第一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一子断口;中间支撑层13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二圆弧板,相邻两个第二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二子断口;外固定层15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多个第三圆弧板,相邻两个第三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三子断口。在内弹性层12上设有第四子断口,且在外弹性层14上设有第五子断口。其中一第一子断口、一第四子断口、一第二子断口、一第五子断口、一第三子断口沿衬套本体1径向设置,以构成断口1a。
本实用新型的衬套本体1为多层的复合结构,多层结构相邻的结构之间固定连接,因此即使内固定层11分为多个沿周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圆弧板,在多层结构的稳定连接下,也可保持形状,保持与横向稳定杆3的紧固连接。同理地,中间支撑件也可分为多个沿周向依次分布的第二圆弧板,外固定层15也可分为多个沿周向依次分布的第三圆弧板。内固定层11、中间支撑件和外固定层15均为多段结构,可便于衬套本体1产生形变,便于横向稳定杆3从断口1a处卡入或脱离衬套本体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弹性层12上仅设一个第四子断口,这个第四子断口为断口1a的一部分,而由于内弹性层12上仅设一个第四子断口内弹性层12保持完整性,内弹性层12与内固定层11和中间支撑层13固定连接,外弹性层14与中间支撑层13和外固定层15固定连接,内弹性层12使得整个衬套本体1仍保持为一个整体,而不会分为两个子部分。而外弹性层14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两个第五圆弧板,两个第五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五子断口,第五子断口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五子断口为断口1a的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衬套本体1上设有与断口1a周向间隔开的形变槽1b,其中,与组成断口1a不同的另一个第三子断口、与组成断口1a不同的另一个第五子断口、与组成断口1a不同的另一个第二子断口沿衬套本体1径向设置,以构成形变槽1b。除此之外,与组成断口1a不同的另一个第一子断口与形变槽1b正对。通过设置形变槽1b,衬套本体1可在形变槽1b处产生形变,以将断口1a的空间打开,从而便于横向稳定杆3从断口1a处卡入或脱离衬套本体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断口1a和形变槽1b位于衬套本体1径向方向的两端,断口1a和形变槽1b相对设置,使得断口1a可打开的空间增加,便于横向稳定杆3从断口1a处卡入或脱离衬套本体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固定层11、中间支撑层13和外固定层15均为金属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内固定层11、中间支撑层13和外固定层15均为钢层,内固定层11、中间支撑层13和外固定层15均构造为钢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内弹性层12和外弹性层14均为橡胶层,内弹性层12硫化固定在内固定层11、中间支撑层13之间,外弹性层14硫化固定在外固定层15、中间支撑层1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衬套本体1为三层金属层和两层橡胶层的复合结构,橡胶层夹设在金属层之间,衬套本体1为两层橡胶层进而三层金属层通过硫化连接到一起的复合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组件,包括:横向稳定杆3和至少一个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衬套为上述任一项的横向稳定杆衬套,所有横向稳定杆衬套均外套在横向稳定杆3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组件,通过设置上述横向稳定杆衬套,降低摩擦噪声,减小横向稳定杆3的窜动,提升横向稳定杆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稳定杆组件包括横向稳定杆3和两个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3沿左右方向延伸布置,两个横向稳定杆衬套分别靠近横向稳定杆的左右两端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架4和上述的横向稳定杆组件,横向稳定杆组件中连接件2固定连接在车架4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横向稳定杆组件,车辆行驶噪声降低,提升驾驶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稳定杆衬套的其他构成例如横向稳定杆和车架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套固在所述横向稳定杆上的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固定层、内弹性层、中间支撑层、外弹性层和外固定层,所述内固定层、所述中间支撑层和所述外固定层均为硬质层,所述内弹性层和所述外弹性层均为软质层;
用于连接车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外套连接在所述衬套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和所述连接件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相配合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形成在所述外固定层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定位部形成在所述连接件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定位凸起和/或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一一对应的定位凹槽和/或定位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座和盖板,所述固定座用于与所述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两端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两端,所述盖板与所述固定座形成环形且外套所述衬套本体;
所述固定座和/或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上开设有断口,以供所述横向稳定杆从所述断口处卡入或脱离所述衬套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固定层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圆弧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一子断口;
所述中间支撑层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二圆弧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二子断口;
所述外固定层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三圆弧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第三子断口;
所述内弹性层上设有第四子断口;
所述外弹性层上设有第五子断口;
其中一所述第一子断口、一所述第四子断口、一所述第二子断口、一所述第五子断口、一所述第三子断口沿所述衬套本体径向设置,以构成所述断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弹性层上仅设一所述第四子断口;
所述外弹性层包括沿周向依次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五圆弧板,相邻两个所述第五圆弧板的端部之间为所述第五子断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断口周向间隔开的形变槽;
其中一所述第三子断口、一所述第五子断口、一所述第二子断口沿所述衬套本体径向设置,以构成所述形变槽。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层、所述中间支撑层和所述外固定层均为金属层;
所述内弹性层和所述外弹性层均为橡胶层,所述内弹性层硫化固定在所述内固定层、所述中间支撑层之间,所述外弹性层硫化固定在所述外固定层、所述中间支撑层之间。
9.一种横向稳定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向稳定杆;
至少一个横向稳定杆衬套,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横向稳定杆衬套,所有所述横向稳定杆衬套均外套在所述横向稳定杆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权利要求9所述的横向稳定杆组件,所述横向稳定杆组件中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车架上。
CN202320204678.6U 2023-02-02 2023-02-02 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9172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4678.6U CN219172124U (zh) 2023-02-02 2023-02-02 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4678.6U CN219172124U (zh) 2023-02-02 2023-02-02 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2124U true CN219172124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3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4678.6U Active CN219172124U (zh) 2023-02-02 2023-02-02 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2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92112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strut mount assembly with integral bearing and multiple load paths
US6666438B2 (en) Cylindrical elastic mount
JP3844002B2 (ja)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
CN212099079U (zh) 一种新型过盈压配式挡泥板支架
JP2008534380A (ja) 特に自動車の排気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振動負荷用懸架装置
US20020093170A1 (en) Antivibration sleeve and a motor vehicle including such a sleeve
JP2003104229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ー取付用ブッシュ、及びサスペンションクロスメンバーの取付構造
JPH04262112A (ja) スタビライザ用ボールジョイント
US20120074630A1 (en) Anti-vibration bush
US7798564B2 (en) Reinforcing member for vehicle
CN219172124U (zh) 横向稳定杆衬套、横向稳定杆组件和车辆
CN216733879U (zh) 组装式电机悬置及汽车
JPH04349012A (ja) スタビライザの支持ブッシュ
JP2007302084A (ja) トルクロッド
JPH1047433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用ブッシュ
CN220517974U (zh) 悬置总成及具有该悬置总成的汽车
CN218862821U (zh) 一种压缩机双级隔振悬置结构
CN220726836U (zh) 悬置衬套和车辆
CN220905151U (zh) 悬置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9757265U (zh) 副车架及具有该副车架的车辆
CN216636072U (zh) 一种新型前横向稳定杆总成
CN219257535U (zh) 一种剪切型车身悬置总成
CN218084979U (zh) 一种上控制臂结构及悬架系统
CN218913560U (zh) 衬套结构及车辆
CN217977142U (zh) 一种减震器上安装座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