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1170U -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1170U
CN219141170U CN202120925911.0U CN202120925911U CN219141170U CN 219141170 U CN219141170 U CN 219141170U CN 202120925911 U CN202120925911 U CN 202120925911U CN 219141170 U CN219141170 U CN 219141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inlet
outlet
diver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259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杰
郎壮
金玉朋
朱方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259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117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3801 priority patent/WO2022227742A1/zh
Priority to JP2023557170A priority patent/JP2024518234A/ja
Priority to KR1020237040635A priority patent/KR20240001209A/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1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1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2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 F16L41/03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comprising junction pieces for four or more pipe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25B41/42Arrangements for diverging or converging flows, e.g. branch lines or jun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流器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流器,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内腔,本体上开设有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本体的两端,进口和出口通过内腔相连通,本体由金属板拉伸成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换热器以及上述分流器,分流器设于换热器的入口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用金属板将本体拉伸成型,采用通过金属板一体拉伸成型本体的方式,使得本体上无焊缝,增强整体气密性,该方式也可以使得制造成本得以降低,制造周期得以缩短,进而使得后续的使用和维护都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流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分流器又称分液器、分配器,是空调制冷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部件,起到将流体(液体、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混合并均匀的分配到各管路中去的作用。分流器通常安装于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的入口处,用于将介质均匀地分配给换热器的各个换热管中进行换热。
现有的分流器中,分流器本体的加工工艺通常是通过铜棒车削加工形成的,先将铜棒切断,再利用刀具依次加工多个分流孔,这种方式加工效率低,制造成本高,制造周期长,且不利于后续的使用与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造成本低的单向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流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内腔,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两端,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通过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本体由金属板拉伸成型。
本申请通过用所述金属板将所述本体拉伸成型,采用通过所述金属板一体拉伸成型所述本体的方式,使得所述本体上无焊缝,增强整体气密性,该方式也可以使得制造成本得以降低,制造周期得以缩短,进而使得后续的使用和维护都更加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互相连接的进口段和锥形段,所述进口开设于所述进口段上,所述锥形段到所述本体轴线的垂直距离自所述进口朝向所述出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进口段和所述锥形段之间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位于所述进口段和所述锥形段连接位置,用于过渡所述本体内流体的流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所述过渡段的设置,使得应力不会集中在所述过渡段位于所述进口段和所述锥形段连接位置,避免因应力集中而造成结构断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段沿轴向的截面为圆弧段,所述圆弧段的弧口朝向所述本体外侧,且所述圆弧段的半径R≥15mm。
可以理解的是,如若所述圆弧段的半径R过低,则起不到避免应力集中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还包括出口段,所述出口段连接于所述锥形段远离所述进口段一端,所述出口开设于所述出口段上;所述进口段的壁厚为t1,所述锥形段的壁厚为t2,所述出口段的壁厚为t3,t1、t2和t3满足以下关系式:t1>t3>t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器还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安装于所述本体上的所述出口位置,所述分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分流孔,所述分流孔通过所述内腔与所述进口相连通,所述分流板经冲压形成所述分流孔。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分流孔在所述分流板上冲压成型,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板上冲压形成有扩张的翻边,所述分流孔形成于所述翻边所围设的空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边朝向远离所述进口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边的轴线和所述本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且α满足以下关系式:α≤9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限定α≤90°,使得所述分流器在保证流体不受阻碍的前提下提升分流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上相对靠近所述出口的位置设有限位结构,且所述分流板能够抵靠在所述限位结构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限位结构来限位所述分流板的安装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板为不锈钢板。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本体制作成不锈钢材质,能够提高所述分流板和所述本体之间的焊接强度,提高耐压能力及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系统,包括换热器以及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设于所述换热器的入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用所述金属板将所述本体拉伸成型,采用通过金属板一体拉伸成型所述本体的方式,使得本体上无焊缝,增强整体气密性,该方式也可以使得制造成本得以降低,制造周期得以缩短,进而使得后续的使用和维护都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流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0、分流器;10、本体;11、内腔;12、进口;121、进管;13、出口;14、进口段;15、锥形段;16、过渡段;17、出口段;20、分流板;21、分流孔;211、出管;22、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流器100,该分流器100通常安装于制冷系统中的换热器的入口处,用于将介质均匀地分配给换热器的各个换热管中进行换热。在本实施例中,分流器100安装在蒸发器中的入口处,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流器100还可安装于冷凝器的入口处,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流器100包括本体10,本体10具有内腔11,本体10上开设有进口12和出口13,进口12和出口13分别位于本体10的两端,进口12和出口13通过内腔11相连通,本体10由金属板拉伸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分流器中,分流器本体的加工工艺通常是通过铜棒车削加工形成的,先将铜棒切断,再利用刀具依次加工多个分流孔,这种方式加工效率低,制造成本高,制造周期长,且不利于后续的使用与维护。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金属板将本体10拉伸成型,采用通过金属板一体拉伸成型本体10的方式,使得本体10上无焊缝,增强整体气密性,该方式也可以使得制造成本得以降低,制造周期得以缩短,进而使得后续的使用和维护都更加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用金属板将本体10拉伸成型的具体方法为:将金属板毛坯只从两边夹紧,拉伸至塑性区,然后在过半处包住凸模,卸下凹模,完成对本体10的拉伸成型,这种加工工艺的优点在于,在弹簧的作用下能自动的卸件,以此提高卸件效率,并且不会损坏零件,模具结构简单,如此便降低了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进而使得后续的使用和维护都更加方便。
优选地,金属板为不锈钢板,即,本体10的材质为不锈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金属板也可以为铜板、铝板或者铁板等其他材质的板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黄铜材质的分流器100,不锈钢材质的本体10能够降低成本,且耐压能力高,密封性高,同时可避免使用黄铜材料制作在做氨熏试验时发生开裂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体10包括互相连接的进口段14和锥形段15。进口段14设置为沿本体1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直段,锥形段15到本体10轴线的垂直距离自进口12朝向出口13的方向逐渐增大,即,锥形段15呈朝向出口13方向的扩口设置。进口段14的一端开设有进口12,另一端和锥形段15的小径端相连接。具体地,进口段14和锥形段15之间设有过渡段16,过渡段16位于进口段14和锥形段15连接位置,且过渡段16的两端分别连接进口段14和锥形段15,过渡段16用于过渡本体10内流体的流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金属板通过拉伸成型的方式拉伸出进口段14和锥形段15的过程中,因为进口段14和锥形段15之间会存在一个直径突然增大的拐点,会导致应力集中在拐点处,则会在折弯的过程中引起结构的断裂,因此本申请通过过渡段16的设置,使得应力不会集中在进口段14和锥形段15的连接位置处,如此避免因应力集中而造成结构断裂。
所述过渡段沿轴向的截面为圆弧段,所述圆弧段的弧口朝向所述本体外侧,且所述圆弧段的半径R≥15mm。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过渡段16沿轴向的截面为圆弧段,圆弧段的两端分别连接进口段14和锥形段15,且圆弧段的半径R≥15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过渡段16还可以采用圆角或者倒角等其他类型的过渡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过渡段16沿轴向的截面为圆弧段,其中的沿轴向的截面指的是沿本体10的轴线方向的过渡段16的剖面的侧边为圆弧段,且该圆弧段的弧口朝向本体外侧。
可以理解的是,如若圆弧段的半径过低,则可能导致圆弧段的弧长过短,从而起不到避免应力集中的效果,因此通过限定圆弧段的半径≥15mm,起到了避免应力集中而造成结构断裂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体10是存在壁厚的,也就是说,进口段14和锥形段15的连接处会存在两个直径突然增大的拐点,即,将过渡段16沿本体10的轴线方向剖开,过渡段16剖面的侧边会存在位于本体10外壁和内壁的两段圆弧段,那么此处则存在三种实施方式,分别为将仅在本体10的外壁面上设置圆弧段、仅在本体10的内壁面上设置圆弧段和本体10的内壁面和外壁面上同时设置有圆弧段,在此对圆弧段的具体设置位置不作限定。
如图2所示,本体10还包括出口段17。出口段17连接于锥形段15远离进口段14一端,出口13开设于出口段17上。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进口12开设于进口段14远离锥形段15一端,出口13开设于出口段17远离锥形段15一端,而进口12、进口段14所围设的空间、锥形段15所围设的空间、出口段17所围设的空间和出口13的总围设空间统称为本体10的内腔11。
具体地,进口段14的壁厚为t1,锥形段15的壁厚为t2,出口段17的壁厚为t3,t1、t2和t3满足关系式:t1>t3>t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本体10是通过将不锈钢板拉伸成圆筒,然后进行尾部缩口的,此时尾部缩口的加工方式使得出口段17的壁厚增加,从而使得进口段14、锥形段15和出口段17的壁厚关系通过拉伸成型的工艺形成为t1>t3>t2这样的关系式。
进一步地,分流器100还包括分流板20,分流板20安装于本体10上的出口13位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大致呈圆筒状,与之相匹配的,分流板20则呈圆盘状,圆盘状的分流板20安装于圆筒状的本体10的出口13位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10和分流板20也可以呈其他形状,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板20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的分流板20能够降低成本,且耐压能力高,密封性高,分流板20能够利用激光焊或氩弧焊焊接在本体10内,不需要焊料,热影响区域小,熔点高,能够提高焊接一致性,提高焊接强度;而铜制的本体10及分流板20只能通过火焰焊或者高频焊焊接,焊接熔深要求比较高,焊接渗透要求比较长,一旦焊接熔深或焊接深透达不到要求,都会影响焊接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流板20也可以采用其他材质,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分流板20上开设有多个分流孔21,分流孔21通过内腔11与进口12相连通,分流板20经冲压形成分流孔21。相较于传统的铜棒车削加工分流孔21,如此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具体地,分流板20上冲压形成有扩张的翻边22,分流孔21形成于翻边22所围设的空间内。即,分流板20冲压成型形成有多个翻边22,且每个翻边22对应具有一个分流孔21,分流孔21在分流板20上均匀分布。
可选地,翻边22可以朝向远离内腔11的方向延伸设置,或者,翻边22也可以朝向靠近内腔11的方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翻边22朝向远离内腔11的方向延伸设置。
优选地,翻边22的轴线相对本体10的轴线倾斜设置,且翻边22的轴线与本体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α≤90°。
可以理解的是,在流体从进口12流入内腔11再从分流孔21流出后,其流动方向相对本体10的轴线倾斜,从而提升流体的分流效率,若翻边22的轴线与本体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超过90°,则流体从分流孔21流出时需要转弯,便会增加流动阻力,不利于流体的正常分流。
进一步地,本体10上设有限位结构(图未示),分流板20固定于出口13处,且能够抵靠在限位结构上,通过设置限位结构来限位分流板20的安装位置,即,在本实施例中,分流板20安装于本体10上的出口13位置,则将限位结构设置于出口段17的内壁上,当分流板20安装于本体10的出口13位置时,能够抵靠在限位结构上限位,以此来限制分流板20的安装位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可以为限位凸起或者限位凸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也可以设置为缩口结构或者扩口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进口12处插设有进管121,进管121通过焊接固定于进口12处,进管121用于用户与外部器件连接,例如节流阀等。分流孔21位于内腔11外的孔口处设有出管211,出管211与翻边2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如此设置,能够增加出管211的连接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进管121也可套设于进口12处,且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进口12处;同样的,出管211可部分接插于分流孔21中,也可部分套设于翻边22外侧壁,这样不仅能够加强连接强度,还能够使得翻边22与不同管径的出管21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多根出管211与蒸发器的多根换热管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连接对象,出管211还能与不同的器件连接,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进管121与出管211可为不锈钢管也可为铜管,由于不锈钢管成本低,且与本体10的材质相同,能够降低焊接的难度;同样的,由于制冷系统的管路通常为铜管,进管121与出管211设置为铜管,能够方便用户焊接。本实用新型的分流器100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不锈钢材质或筒材质的进管121及出管211,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流器,通过将不锈钢板采用拉伸成型的加工工艺制作出本体10,使得制造成本得以降低,制造周期得以缩短,进而使得后续的使用和维护都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图未示),包括换热器(图未示)及上述分流器100,分流器100设于换热器的入口处。换热器可为蒸发器或冷凝器。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流器100,能够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具有内腔(11),所述本体(10)上开设有进口(12)和出口(13),所述进口(12)和所述出口(13)分别位于所述本体(10)的两端,所述进口(12)和所述出口(13)通过所述内腔(11)相连通,所述本体(10)由金属板拉伸成型;
所述本体(10)包括进口段(14)、锥形段(15)、出口段(17),所述进口段(14)通过过渡段(16)与所述锥形段(15)相连接,所述出口段(17)连接于所述锥形段(15)远离所述进口段(14)一端,所述进口(12)开设于所述进口段(14)上,所述出口(13)开设于所述出口段(17)上;
所述锥形段(15)到所述本体(10)轴线的垂直距离自所述进口(12)朝向所述出口(13)的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进口段(14)的壁厚为t1,所述锥形段(15)的壁厚为t2,所述出口段(17)的壁厚为t3,t1、t2和t3满足以下关系式:t1>t3>t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16)沿轴向的截面为圆弧段,所述圆弧段的弧口朝向所述本体(10)外侧,且所述圆弧段的半径R≥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还包括分流板(20),所述分流板(20)安装于所述本体(10)上的所述出口(13)位置,所述分流板(20)上开设有多个分流孔(21),所述分流孔(21)通过所述内腔(11)与所述进口(12)相连通,所述分流板(20)经冲压形成所述分流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20)上冲压形成有扩张的翻边(22),所述分流孔(21)形成于所述翻边(22)所围设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22)朝向远离所述进口(12)的方向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22)的轴线和所述本体(10)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且α满足以下关系式:
α≤9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上相对靠近所述出口(13)的位置设有限位结构,且所述分流板(20)能够抵靠在所述限位结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不锈钢板。
9.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换热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设于所述换热器的入口处。
CN202120925911.0U 2021-04-30 2021-04-30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Active CN219141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5911.0U CN219141170U (zh) 2021-04-30 2021-04-30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PCT/CN2022/073801 WO2022227742A1 (zh) 2021-04-30 2022-01-25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JP2023557170A JP2024518234A (ja) 2021-04-30 2022-01-25 分流器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冷却システム
KR1020237040635A KR20240001209A (ko) 2021-04-30 2022-01-25 유동 분배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동 시스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5911.0U CN219141170U (zh) 2021-04-30 2021-04-30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1170U true CN219141170U (zh) 2023-06-06

Family

ID=83847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25911.0U Active CN219141170U (zh) 2021-04-30 2021-04-30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518234A (zh)
KR (1) KR20240001209A (zh)
CN (1) CN219141170U (zh)
WO (1) WO20222277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4064B2 (ja) * 1991-04-05 1999-03-24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媒分流器の製造方法
JPH10213284A (ja) * 1997-01-30 1998-08-11 Hitachi Cable Ltd 分岐ヘッダ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836828A (zh) * 2005-03-23 2006-09-27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整体式空调分液器的制作工艺及由此制备的分液器
CN201731604U (zh) * 2010-06-21 2011-02-02 珠海华宇金属有限公司 空调制冷系统中的紫铜分配器过滤结构
CN212619489U (zh) * 2020-08-14 2021-02-26 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分流器及制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518234A (ja) 2024-05-01
WO2022227742A8 (zh) 2023-11-16
KR20240001209A (ko) 2024-01-03
WO2022227742A1 (zh) 2022-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94623B2 (ja) 冷媒分配器、及びその冷媒分配器を有する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7314168B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及一种不锈钢管件的连接结构
CN212619489U (zh) 分流器及制冷系统
CN219141170U (zh) 分流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JP2013124854A (ja) 二重管の継手構造
CN206335271U (zh) 用于截止阀组件的焊接工装
CN217383869U (zh) 微通道换热器
EP2431698A1 (en) Heat exchanger especially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vehicle
CN215809501U (zh) 分流器以及空调
CN210242103U (zh) 一种分液头及其组件
CN216481714U (zh) 一种分集液管组件和空调器
CN204842717U (zh) 一种管路焊接结构
CN211039984U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及消音器
CN215260657U (zh) 分流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WO2011127838A1 (zh) 水龙头连接件、水龙头连接件拉伸壳体、水龙头及其制造方法
CN219640424U (zh) 新型集水器及空调设备
CN114001501A (zh) 一种分集液管组件和空调器
CN106931218B (zh) 一种截止阀
CN216557792U (zh) 一种中央空调分歧管
KR101694671B1 (ko) 입출구파이프를 포함한 열교환기 제조방법
CN214949948U (zh) 分配器
CN208312783U (zh) 耐压高效螺旋汽车空调管回热器
CN204987955U (zh) 钛管换热器结构
CN208432480U (zh) 一种换热管打压装置
CN220957314U (zh) 三通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