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5570U - 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5570U
CN219115570U CN202223435581.0U CN202223435581U CN219115570U CN 219115570 U CN219115570 U CN 219115570U CN 202223435581 U CN202223435581 U CN 202223435581U CN 219115570 U CN219115570 U CN 219115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reinforcing
protrusion
projec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55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进军
张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55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5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5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5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该A柱上加强板包括:上加强板主体,设置于车辆的A柱内板的上方,并位于侧围外板的内侧;以及加强凸起,设置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朝向所述侧围外板的表面,并凸出设置。在上加强板主体上设置加强凸起,加强凸起能够增加上加强板主体的截面面积,以对上加强板主体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以提升A柱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整体抗弯折性能。同时,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加强凸起能够分散碰撞能量,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而提升车辆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出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及生产厂家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视,作为被动安全的主要载体,车身驾驶舱的抗变形性能就显得更加重要。具体到车身A柱,为提升A柱抗折弯性能,传统设计方案如下:提升A柱上加强板和A柱内板的材料等级,从而提升A柱的刚度及抗折弯性能;增加A柱上加强板和A柱内板的料厚,从而提升A柱的刚度及抗折弯性能等等。
但是,采用上述方案提升A柱的结构强度时,受材料成本、加工可行性、加工成本限制,A柱上加强板和A柱内板的材料等级提升对A柱刚度提升及抗折弯性能的费效比不高,会造成车身成本的增加,降低了整车的性价比和竞争力,通过增加A柱上加强板和A柱内板料厚来提升刚度及抗折弯性能,会造成车身重量的增加,降低整车的轻量化性能,增加了整车的能耗,降低了整车的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增加A柱结构强度会降低性价比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增加结构强度与抗弯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性能的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
一种A柱上加强板,包括:
上加强板主体,设置于车辆的A柱内板的上方,并位于侧围外板的内侧;以及
加强凸起,设置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朝向所述侧围外板的表面,并凸出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沿所述上加强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的顶部,所述加强凸起的宽度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的宽度尺寸范围为1mm~3mm,所述第二端的宽度尺寸范围为8mm~11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具有凸起部以及位于所述凸起部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所述上加强板主体的方向凸出,并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之间存在预设间距;
所述凸起部的纵截面形状成弧形或多边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的高度尺寸范围为17mm~26mm;
所述加强凸起的高度尺寸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凸起间隔设置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包括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尺寸范围为17mm~22mm,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尺寸范围为22mm~26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对应所述侧围外板的第一凸出,所述第二凸起对应所述侧围外板的第二凸出,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凸出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凸起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凸出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
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以及A柱结构,所述A柱结构包括A柱内板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A柱上加强板,所述A柱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A柱上加强板设置于所述A柱内板的外侧。
本公开的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该A柱上加强板的上加强板主体设置在车辆的A柱内板的上方,以对A柱内板进行加强,上加强板主体的外侧照射侧围外板,加强凸起凸出设置在上加强板主体,并且,加强凸起朝向侧围外板的表面凸出设置。通过加强凸起对上加强板主体进行加强,提高A柱上加强板的结构强度。
本公开的A柱上加强板在上加强板主体上设置加强凸起,加强凸起能够增加上加强板主体的截面面积,以对上加强板主体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以提升A柱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整体抗弯折性能。同时,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加强凸起能够分散碰撞能量,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进而提升车辆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车辆中A柱上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车辆在A-A处的截面示意图,以示意出A柱上加强板与侧围外板及A柱内板配合的纵截面示意图。
其中:10、车辆;100、A柱上加强板;110、上加强板主体;120、加强凸起;121、凸起部;122、连接部;123、第一凸起;124、第二凸起;200、A柱内板;300、侧围外板;310、第一凸出;320、第二凸出;400、B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是本公开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公开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公开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公开提供一种A柱上加强板100。该A柱上加强板100应用于车的A柱结构中。可以理解的,目前受材料成本、加工可行性、加工成本限制,A柱上加强板和A柱内板的材料等级提升对A柱刚度提升及抗折弯性能的费效比不高,会造成车身成本的增加,降低了整车的性价比和竞争力,通过增加A柱上加强板和A柱内板料厚来提升刚度及抗折弯性能,会造成车身重量的增加,降低整车的轻量化性能,增加了整车的能耗,降低了整车的竞争力。
为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新型的A柱上加强板100,该A柱上加强板100能够提升A柱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整体抗弯折性能。同时,当车辆10发生碰撞时,加强凸起120能够分散碰撞能量,提高车辆10的安全性能,进而提升车辆10的竞争力。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A柱上加强板100包括上加强板主体110以及加强凸起120。上加强板主体110设置于车辆10的A柱内板200的上方,并位于侧围外板300的内侧。加强凸起120设置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110朝向所述侧围外板300的表面,并凸出设置。
上加强板主体110为A柱上加强板100的主体部件,通过上加强板主体110对A柱结构起到加强作用,以提高A柱结构的结构强度。具体的,上加强板主体110设置在A柱内板200的上方,并在上方罩设在A柱内板200的外侧,上加强板主体110的边缘与A柱内板200的边缘焊接连接,侧围外板300设置于上加强板主体110的上方,并在上方罩设上加强板主体110。通过上加强板主体110对A柱内板200的结构进行加强,以提高A柱内板200的整体刚度和抗弯折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A柱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和抗弯刚度,本公开的A柱上加强板100在上加强板主体110上设置加强凸起120,该加强凸起120位于上加强板主体110朝向侧围外板300的表面,并凸出于上加强板主体110的表面设置。该加强凸起120能够改善上加强板主体110的受力,以对上加强板主体110进行加强。同时,加强凸起120还增加了上加强板主体110的纵截面面积,以提升上加强板主体110的整体刚度和抗弯折性能。
参见图1至图3,上述实施例的A柱上加强板100,在上加强板主体110上设置加强凸起120,加强凸起120能够增加上加强板主体110的截面面积,以对上加强板主体110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以提升A柱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整体抗弯折性能。同时,当车辆10发生碰撞时,加强凸起120能够分散碰撞能量,提高车辆10的安全性能,进而提升车辆10的竞争力。
可选地,上加强板主体110与A柱内板200围设成中空的第一腔室,上加强板主体110与侧围外板300围设成中空的第二腔室。中空的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能够在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车辆10的安全性能,提高车辆10的竞争力。
参见图1至图3,可选地,上加强板主体110的底部与侧围外板300的底部焊接连接,并连接到车身,上加强板主体110的顶部与侧围外板300的顶部连接,并连接到B柱400。值得说明的是,本公开的长宽高以车辆10的形式方向为基准,车辆10的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车辆10的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车辆10的上下方向为高度方向。加强凸起120沿上加强板主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即为加强凸起120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120沿所述上加强板主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也就是说,加强凸起120具有一定的长度,并且,加强凸起120的长度与上加强板主体110的长度相一致。加强凸起120的底部延伸至上加强板主体110与侧围外板300在底部的连接处,加强凸起120的顶部延伸至上加强板主体110与侧围外板300在顶部的连接处。具体的,加强凸起120贯穿整个上加强板主体110。这样,加强凸起120能够在上加强板主体110的任意位置对上加强板主体110进行加强,保证上加强板主体110的结构强度。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1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110的底部,并与所述车辆10的车身连接,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110的顶部,并与所述车辆10的B柱400连接,所述加强凸起120的宽度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加。
加强凸起120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并且,第一端位于加强凸起120的底部,第二端位于加强凸起120的顶部,第一端靠近车辆10的车身主体,第二端靠近车辆10的B柱400。如此,加强凸起120在上加强板主体110能够从A柱内板200贯穿至B柱400,以提升A柱上加强板100的整体刚度和抗弯折性能。而且,加强凸起120的宽度尺寸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加,以提高加强凸起120的加强作用。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的宽度尺寸范围为1mm~3mm,所述第二端的宽度尺寸范围为8mm~11mm。第一端与第二端的宽度尺寸在上述范围内,并且,加强凸起120的宽度尺寸从第一端向第二端逐渐增加,这样能够在减小A柱上加强板100的整体重量,同时还能够保证A柱上加强板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和抗弯折性能。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120具有凸起部121以及位于所述凸起部121两侧的连接部122,所述连接部122连接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110,所述凸起部121朝向远离所述上加强板主体110的方向凸出,并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110之间存在预设间距。
凸起部121与连接部122沿上加强板主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部1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部122对称设置于凸起部121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连接部122相对于凸起部121弯折设置。加强凸起120设置于上加强板主体110后,两侧的连接部122与上加强板主体110连接,凸起部121朝向远离上加强板主体110的方向凸出,即凸起部121与加强板主体11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以在上加强板主体110上形成凸起。
参见图1至图3,如此,加强凸起120呈中空状设置于上加强板主体110,这样,能够在减轻A柱上加强板100的整体重量,同时,还能够增加A柱上加强板100的纵截面面积,直接提升了A柱上加强板100的整体刚度和抗弯折性能,提升了整车的安全性,挺高了车辆10的竞争力。
值得说明的是,凸起部121的纵截面形状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凸起部121能够起到加强整体结构强度和弯折性能即可。示例性地,凸起部121的纵截面形状成弧形。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凸起部121的纵截面形状还可为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
可选地,连接部122与凸起部121为一体结构。连接部122与凸起部121采用一体弯折方式成型,保证加强凸起120结构的可靠性,进而保证加强凸起120的加强效果。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120的高度尺寸范围为17mm~26mm。也就是说,加强凸起120的高度尺寸在17mm~26mm范围内,保证对上加强板主体110的加强效果。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120的高度尺寸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加。也就是说,加强凸起120的高度尺寸从下向上是逐渐增加的,以保证对A柱上加强板100的加强效果。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凸起120间隔设置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110。也就是说,本公开的A柱上加强板100采用多个加强凸起120进行加强。多个加强凸起120能够增加A柱上加强板100的整体刚度和抗弯折性能,同时,多个加强凸起120还增加了多条碰撞力量的传到路径,从而分散了碰撞力量,规避了折弯,进而提升了整车的安全性和竞争力。
可以理解的,加强凸起120的数量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加强凸起120能够起到加强作用即可,本公开中以加强凸起120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凸起120包括第一凸起123与第二凸起124,所述第一凸起123与所述第二凸起124间隔设置。如图1至图3所示,加强凸起12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凸起123与第二凸起124,在高度方向上,第一凸起123位于上方,第二凸起124位于下方。第一凸起123与第二凸起124能够增加A柱上加强板100的整体刚度和抗弯折性能,同时,还增加了两条碰撞力量的传到路径,从而分散了碰撞力量,规避了折弯,进而提升了整车的安全性和竞争力。
可选地,第一凸起123的高度尺寸大于第二凸起124的高度尺寸。这样能够在保证加强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加大了A柱上加强板100的纵截面面积,从而提升了A柱的整体刚度和抗弯折性能。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123的高度尺寸范围为17mm~22mm,所述第二凸起124的高度尺寸范围为22mm~26mm。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加强凸起120的外壁与侧围外板3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在长度方向上基本相等。也就是说,A柱上加强板100与侧围外板300之间的空腔间隙均匀。这样能够保证了防腐电泳所需的空间。
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123对应所述侧围外板300的第一凸出310,所述第二凸起124对应所述侧围外板300的第二凸出320,所述第一凸起123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凸出31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凸起124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凸出32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
侧围外板300在纵截面方向上具有向外侧凸出的第一凸出310与第二凸出320,上加强板主体110的第一凸起123对应第一凸出310设置,第二凸起124对应第二凸出320设置。如此,第一凸起123与第一凸出310之间的距离和第二凸起124与第二凸出320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使得A柱上加强板100与侧围外板300之间的空腔间隙均匀,保证了防腐电泳所需的空间。
参见图1至图3,当车辆10发生碰撞时,A柱上加强板100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弯折性能,能够尽可能减小驾驶舱的变形,为乘员保证足够的生存空间,进而避免乘员受到伤害。具体的,本公开的A柱上加强板100在上加强板主体110设置两条加强凸起120,分别为第一凸起123与第二凸起124,两条加强凸起120沿A柱上加强板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至B柱400,如此增加了两条碰撞力量的传到路径,从而分散了碰撞力量,规避了折弯。并且,加强凸起120还能够使得加强板主体110与侧围外板300之间的间隙均匀,保证了防腐电泳所需的空间,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空间加大了A柱上加强板100的纵截面尺寸,从而提升A柱上加强板100的整体刚度和抗弯折性能,提高了车辆10的安全性能,以提高车辆10的竞争力。
本公开A柱上加强板100,在上加强板主体110上增加了加强凸起120后,解决了通过提升A柱上加强板100和A柱内板200材料等级对刚度和抗弯折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减轻A柱上加强板100的整体重量,极耳提升车辆10的轻量化性能,降低车辆10的能耗,提高车辆10的性价比和竞争力。
参见图1至图3,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10,包括车身以及A柱结构,所述A柱结构包括A柱内板200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A柱上加强板100,所述A柱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A柱上加强板100设置于所述A柱内板200的外侧。本公开的车辆10采用上述实施例的A柱上加强板100后,能够提高A柱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抗弯折性能,提升了车辆10的安全性能,进而提高车辆10的竞争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公开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A柱上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加强板主体,设置于车辆的A柱内板的上方,并位于侧围外板的内侧;以及
加强凸起,设置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朝向所述侧围外板的表面,并凸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上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起沿所述上加强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上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起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的顶部,所述加强凸起的宽度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柱上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宽度尺寸范围为1mm~3mm,所述第二端的宽度尺寸范围为8mm~11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柱上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起具有凸起部以及位于所述凸起部两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所述上加强板主体的方向凸出,并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之间存在预设间距;
所述凸起部的纵截面形状成弧形或多边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柱上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起的高度尺寸范围为17mm~26mm;
所述加强凸起的高度尺寸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A柱上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凸起间隔设置于所述上加强板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A柱上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起包括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尺寸范围为17mm~22mm,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尺寸范围为22mm~26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A柱上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所述侧围外板的第一凸出,所述第二凸起对应所述侧围外板的第二凸出,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凸出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凸起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凸出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以及A柱结构,所述A柱结构包括A柱内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A柱上加强板,所述A柱设置于所述车身,所述A柱上加强板设置于所述A柱内板的外侧。
CN202223435581.0U 2022-12-22 2022-12-22 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 Active CN219115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5581.0U CN219115570U (zh) 2022-12-22 2022-12-22 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5581.0U CN219115570U (zh) 2022-12-22 2022-12-22 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5570U true CN219115570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1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5581.0U Active CN219115570U (zh) 2022-12-22 2022-12-22 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5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97787B1 (en) Car body frame member
CN212401362U (zh) 车身结构和汽车
US1180730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5107490B (zh) 电池包安装结构及汽车
CN114435481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
CN219115570U (zh) A柱上加强板及车辆
CN216916042U (zh) 车辆的前围板总成以及车辆
CN111572649B (zh) 白车身结构
CN213948587U (zh) 内门槛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5003588A (zh) 用于机动车辆车厢底梁的纵向加强件
CN216886932U (zh) 门槛后段总成和汽车
CN219687442U (zh) 用于车辆的门槛梁及车辆
CN216994534U (zh) 车身组件和车辆
CN217918109U (zh) 门槛梁总成及车辆
CN216969813U (zh) 汽车b柱和汽车
CN216783641U (zh) 敞篷车的加强结构及敞篷车
CN219728331U (zh) 用于车辆的后侧围组件和车辆
CN218141783U (zh) 车辆的后围总成以及车辆
CN221114116U (zh) 连接结构及汽车
CN219339564U (zh) 门槛总成及车辆
CN219790324U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总成及车辆
CN217835804U (zh) 车辆的中通道总成以及车辆
CN213262603U (zh) 中央通道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7170621U (zh) 用于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487231U (zh) 汽车座椅横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3

Address after: B404, 4th Floor, Building 2, No. 28 Shangdi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31 Part 317, third floor, building 1, No. 526, Fute East Third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