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5792U - 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及其抽芯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及其抽芯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5792U
CN219095792U CN202320137774.3U CN202320137774U CN219095792U CN 219095792 U CN219095792 U CN 219095792U CN 202320137774 U CN202320137774 U CN 202320137774U CN 219095792 U CN219095792 U CN 219095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mold
color
wedg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77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凯文
申露华
沈亮涵
张梦萍
周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77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5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5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5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色配光镜的注塑成型模具及其抽芯夹持机构,包括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一色定模、二色定模与动模;抽芯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在动模边缘的导滑块,导滑块顶面滑动连接滑块;通过滑块上的楔形槽的两个斜楔面分别作为定模带动滑块向内外两个方向滑动的受力面,使得滑块能够在一色定模与二色定模的作用下分别滑动至夹持位与放松位。滑块到达夹持位时,滑块内端伸入动模型腔边缘内侧,就能压住动模型腔内的注塑件的边缘,当分离定模与动模时,注塑件就被夹持在动模型腔内,而不会因包紧力包裹在定模型芯上。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先白后黑注塑工艺得以实现,解决了串色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及其抽芯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色配光镜的注塑成型模具及其抽芯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为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标志灯配光镜均使用双色注塑成型工艺设计路线。参考图1所示,双色配光镜由透光树脂形成标志灯配光镜的前面盖(白玻1),非透光树脂形成遮挡光路的内层(黑玻2),内层镂空logo形状即形成logo透光区域。在双色配光镜的成型过程中,根据配光镜双色搭接结构及产品外观要求确定产品的成型顺序。目前市面上的双色注塑机均为固定侧射入胶料固定模具定模,旋转侧设置顶出机构固定模具动模,由于双色零件的结构,均先成型黑玻后成型白玻。黑玻注射完毕后冷却至材料玻璃化温度以下时模具打开,黑玻固定在模具动模上随着动模旋转180°后合模注射透明材料,透光高温胶料以高速高压冲入型腔,未完全冷却固化的黑玻表面受到高温熔化及冲击,使得部分非透光胶料混入透光胶料中。这种常规的双色注塑模具设计存在如下缺陷:
(1)产品冷却成型顶出后可看到配光镜白玻表面存在不规律的非透明斑点,极大的影响产品的外观感知性。
(2)为解决上述缺陷,需先注射透光胶料后注射非透光胶料,为使产品顶出的拼接线不影响产品的外观面,模具使用倒装结构设计,即常规双色模具的动模固定在注塑机的固定侧(倒装模定模),定模固定在注塑机的旋转侧(倒装模动模)。先注射的透光胶料在型腔内冷却至玻璃化温度以下后,由于高分子材料的收缩,参考图2所示,白玻1周圈翻边与倒装模定模型芯之间产生极强的包紧力,当动定模分开后,白玻无法固定在动模一侧与动模一起旋转,此时无法进行非透光部分产品的注塑,注塑过程终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能够克服包紧力将注塑成型的工件夹持在动模型腔内,保证先白后黑注塑工艺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包括用于固定在动模边缘的导滑块,导滑块顶面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顶面设有楔形槽,楔形槽内的两个斜楔面分别作为定模带动滑块向内外两个方向分别滑动至压紧位与放松位的受力面;所述压紧位是指滑块内端位于动模型腔边缘内侧,并且到动模型腔边缘的距离等于工件边缘的壁厚;所述放松位是指滑块内端位于动模型腔边缘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底面设有两条定位槽,两条定位槽之间的间距等于滑块的压紧位到放松位的距离;所述导滑块的盲孔内设有弹性定位器,在滑块滑动过程中弹性定位器能够被滑块压入所述盲孔中,当滑块到达压紧位或放松位,弹性定位器能够卡入相应定位槽中对滑块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定位器为弹簧定位销,所述弹簧定位销的端部设有用于卡入定位槽的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楔形槽内的两个斜楔面上均设有距离调整机构,所述距离调整机构包括垂直于斜楔面的调整螺钉,调整螺钉与滑块螺纹连接,调整螺钉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代替斜楔面的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导滑块顶面为内端低外端高的斜坡面。
本实验新型还提供一种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包括上述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还包括一色定模、二色定模与动模;一色定模具有用于成型白玻的型芯,二色定模具有用于成型黑玻的型芯,所述动模具有用于配合型芯的型腔;一色定模与二色定模的型芯的侧面形状均与滑块的内端面形状匹配;所述一色定模边缘具有用于卡入所述滑块顶面的楔形槽内的第一楔形块,并且在卡入过程中第一楔形块的内侧面能够作用于楔形槽一侧的斜楔面以带动滑块向内滑动至压紧位;所述二色定模边缘具有用于卡入所述滑块顶面的楔形槽内的第二楔形块,并且在卡入过程中第二楔形块的外侧面能够作用于楔形槽另一侧的斜楔面以带动滑块向外滑动至放松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从二色定模上顶出工件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对应二色定模的型芯上的顶出孔设置的顶针,顶针固定在顶针板上,通过油缸驱动顶针板沿顶出孔轴向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顶针从顶出孔伸出型芯或缩回顶出孔。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内端的端面上部设有凸出的楔角,使得楔角下方形成母止口;所述动模边缘为二级台阶结构,其中下级台阶用于支撑固定导滑块,上级台阶用于作为公止口;当滑块滑动至压紧位时,所述楔角能够伸入动模型腔边缘内侧,同时公止口能够卡入母止口内对滑块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一色定模中并排设有两个型芯,二色定模中并排设有两个型芯;所述一色定模与二色定模并排固定在定模框内,定模框固定在定模固定面板上;动模中并排设有两个型腔,两个动模分别对应一色定模与二色定模并排固定在动模框内,动模框固定在动模固定面板上。
进一步的,对应动模型腔的四个角分别布设所述抽芯夹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框的四个角上设有导向定位柱,所述定模框上对应所述导向定位柱设有导向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抽芯夹持机构通过滑块上的楔形槽的两个斜楔面分别作为定模带动滑块向内外两个方向滑动的受力面,使得滑块能够在不同定模(一色定模与二色定模)的作用下分别滑动至夹持位与放松位。滑块到达夹持位时,滑块内端伸入动模型腔边缘内侧,就能压住动模型腔内的注塑件的边缘,当分离定模与动模时,注塑件就被夹持在动模型腔内,而不会因包紧力包裹在定模型芯上。
2、弹性定位器受到滑块压力的时候会被压入盲孔中,因此不会对滑块造成运动干涉;定位槽为弹性定位器留出了伸展空间,因此当滑块到达夹持位或放松位时,弹性定位器能够伸出盲孔并卡入定位槽中对滑块进行定位,从而保持滑块与导滑块之间的相对位,并使得滑块能稳定的连接在导滑块上。
3、距离调整机构采用垫片代替斜楔面作为受力面,通过调整螺钉的旋出长度就能调节垫片至定模上的楔形块的距离,从而保证楔形块能够作用到滑块,并且降低了模具的加工难度。
4、导滑块顶面为斜坡面,能够使滑动更顺畅的滑动至压紧位。
5、倒装注塑模具解决了双色产品注射过程中由于先注射透明胶料后注射有色胶料而产生的窜色外观问题,提高了外观感知质量。
6、采用顶出机构从二色定模的型芯上顶出工件,在解决串色外观问题的同时避免了产品外观面存在顶出拼接线,提高了静态感知质量。
7、一色定模与二色定模的型芯的侧面形状均与滑块的内端面形状匹配,避免滑块与定模发生运动干涉。滑块内端的端面上部设有凸出的楔角,定模的型芯的侧面形状则为与楔角匹配的斜面,那么动模与定模分离时更加顺畅。
8、通过公止口与母止口结构对滑块定位,增强定位效果。
9、并排设置一色定模与二色定模能够同时注塑成型黑玻与白玻,提高了生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标志灯双色配光镜结构示意图;
图2为白玻包紧定模型芯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模具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块位于压紧位的状态图;
图6为滑块位于放松位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能够改变双色配光镜注塑成型方法的注射先后顺序:先注射白玻后注射黑玻。本实用新型中的白玻是指透明注塑件,而黑玻是指非透明注塑件。高温非透明胶料融化已固化透明部分产品的表面并使其冲进非透明胶料中,透明胶料分布在非透明胶料中即使肉眼观察也无法察觉存在透明斑点。
在双色模具成型过程中,先注射白玻,注射完毕后需将白玻固定在注塑机旋转侧的模具动模上,因白玻为产品外观可视面,表面质量要求高,不允许存在顶出拼接线,因此将模具设计为倒装结构,使常规双色模具的动模固定在注塑机的固定侧作为倒装注塑模具中的定模,定模固定在注塑机的旋转侧作为倒装注塑模具中的动模,倒装注塑模具中的定模侧设置油缸驱动的顶出机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3至图4所示,一种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包括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14、一色定模11、二色定模12与动模10。
参考图5至图6所示,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14,包括用于固定在动模10边缘的导滑块1401,导滑块1401顶面滑动连接滑块1402;所述滑块1402顶面设有楔形槽,楔形槽内的两个斜楔面分别作为定模带动滑块1402向内外两个方向分别滑动至压紧位A与放松位的受力面;所述压紧位是指滑块1402内端位于动模型腔边缘内侧,并且到动模型腔边缘的距离等于工件边缘的壁厚;所述放松位是指滑块1402内端位于动模型腔边缘外侧。
一色定模11具有用于成型白玻的型芯,二色定模12具有用于成型黑玻的型芯,所述动模10具有用于配合型芯的型腔;一色定模11与二色定模12的型芯的侧面形状均与滑块1402的内端面形状匹配;所述一色定模11边缘具有用于卡入所述滑块1402顶面的楔形槽内的第一楔形块1101,并且在卡入过程中第一楔形块1101的内侧面能够作用于楔形槽一侧的斜楔面以带动滑块1402向内滑动至压紧位;所述二色定模12边缘具有用于卡入所述滑块1402顶面的楔形槽内的第二楔形块1201,并且在卡入过程中第二楔形块1201的外侧面能够作用于楔形槽另一侧的斜楔面以带动滑块1402向外滑动至放松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1402底面设有两条定位槽,两条定位槽之间的间距等于滑块1402的压紧位到放松位的距离;所述导滑块1401的盲孔内设有弹性定位器14011,在滑块1402滑动过程中弹性定位器14011能够被滑块1402压入所述盲孔中,当滑块1402到达压紧位或放松位,弹性定位器14011能够卡入相应定位槽中对滑块1402定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定位器14011为弹簧定位销,所述弹簧定位销的端部设有用于卡入定位槽的凸起。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楔形槽内的两个斜楔面上均设有距离调整机构14024,所述距离调整机构14024包括垂直于斜楔面的调整螺钉,调整螺钉与滑块1402螺纹连接,调整螺钉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代替斜楔面的垫片。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滑块1401顶面为内端低外端高的斜坡面。
滑块1402底面的两条定位槽与弹性定位器14011配合,弹性定位器14011安装在导滑块1401上,滑块1402通过导滑压块安装在动模10侧。模具合模状态注射白玻时,滑块1402在一色定模11的第一楔形块1101的内侧面的作用下无法移动,模具动定模分开时,白玻1被滑块1402压住而固定留在一色动模型腔侧,白玻1与一色动模型腔及滑块1402一同旋转180°,此时定位槽14021与弹性定位器14011配合,滑块1402无法移动。模具二次合模注射黑玻2时,二色定模12的第二楔形块1201相对一色的第一楔形块1101位靠后,滑块1402在二色定模12的第二楔形块1201的外侧面的作用下向后退至定位槽14022与弹性定位器14011配合,非透明部分胶料即可射入型腔成型黑玻2。产品成型顶出后动模10与滑块1402再次旋转180°后合模,滑块1402定位槽14022与弹性定位器14011配合,滑块1402无法移动,合模后滑块1402在一色定模11斜楔前楔紧面的作用下向前移动至定位槽14021与弹性定位器14011配合,滑块1402回复到压紧一色产品的位。滑块1402通过第一楔形块1101与第二楔形块1201的不同位及作用面的不同起到固定产品防止粘一色定模型芯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从二色定模12上顶出工件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对应二色定模12的型芯上的顶出孔设置的顶针13,顶针13固定在顶针板5上,通过油缸6驱动顶针板5沿顶出孔轴向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顶针13从顶出孔伸出型芯或缩回顶出孔。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1402内端的端面上部设有凸出的楔角14023,使得楔角14023下方形成母止口;所述动模10边缘为二级台阶结构,其中下级台阶用于支撑固定导滑块1401,上级台阶用于作为公止口;当滑块1402滑动至压紧位时,所述楔角能够伸入动模型腔边缘内侧,同时公止口能够卡入母止口内对滑块1402进行定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一色定模11中并排设有两个型芯,二色定模12中并排设有两个型芯;所述一色定模11与二色定模12并排固定在定模框3内,定模框3固定在定模固定面板4上;动模10中并排设有两个型腔,两个动模10分别对应一色定模11与二色定模12并排固定在动模框7内,动模框7固定在动模固定面板8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对应动模型腔的四个角分别布设所述抽芯夹持机构14。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动模框7的四个角上设有导向定位柱9,所述定模框3上对应所述导向定位柱设有导向定位孔。
该模具动模型腔成型白玻1的可视外观面,一色定模型芯成型白玻1的背面,透明熔融胶料通过热流道射入一色型腔,通过冷却水路带走型腔热量,待白玻1冷却固化后,模具动定模分开,白玻1通过侧抽芯定位机构固定于一色动模型腔随着动模10旋转180°后再次合模,模具上的导柱和精定位使动定模在同一中心线上移动贴合,此时黑玻2的成型区域即为白玻1的背面及二色定模型芯,非透明熔融胶料在成型区域冷却固化后,模具动定模分开,产品由于存在包紧力留在二色定模型芯侧,定模型芯侧设置的顶针13在油缸6驱动的顶针板5的带动下顶出产品后复位,模具再次合模,一个成型周期即结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技术方案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前面描述的只是优选的,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Claims (10)

1.一种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动模边缘的导滑块,导滑块顶面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顶面设有楔形槽,楔形槽内的两个斜楔面分别作为定模带动滑块向内外两个方向分别滑动至压紧位与放松位的受力面;所述压紧位是指滑块内端位于动模型腔边缘内侧,并且到动模型腔边缘的距离等于工件边缘的壁厚;所述放松位是指滑块内端位于动模型腔边缘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底面设有两条定位槽,两条定位槽之间的间距等于滑块的压紧位到放松位的距离;所述导滑块的盲孔内设有弹性定位器,在滑块滑动过程中弹性定位器能够被滑块压入所述盲孔中,当滑块到达压紧位或放松位,弹性定位器能够卡入相应定位槽中对滑块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器为弹簧定位销,所述弹簧定位销的端部设有用于卡入定位槽的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槽内的两个斜楔面上均设有距离调整机构,所述距离调整机构包括垂直于斜楔面的调整螺钉,调整螺钉与滑块螺纹连接,调整螺钉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代替斜楔面的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滑块顶面为内端低外端高的斜坡面。
6.一种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倒装注塑模具的抽芯夹持机构;还包括一色定模、二色定模与动模;一色定模具有用于成型白玻的型芯,二色定模具有用于成型黑玻的型芯,所述动模具有用于配合型芯的型腔;一色定模与二色定模的型芯的侧面形状均与滑块的内端面形状匹配;所述一色定模边缘具有用于卡入所述滑块顶面的楔形槽内的第一楔形块,并且在卡入过程中第一楔形块的内侧面能够作用于楔形槽一侧的斜楔面以带动滑块向内滑动至压紧位;所述二色定模边缘具有用于卡入所述滑块顶面的楔形槽内的第二楔形块,并且在卡入过程中第二楔形块的外侧面能够作用于楔形槽另一侧的斜楔面以带动滑块向外滑动至放松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从二色定模上顶出工件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对应二色定模的型芯上的顶出孔设置的顶针,顶针固定在顶针板上,通过油缸驱动顶针板沿顶出孔轴向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顶针从顶出孔伸出型芯或缩回顶出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内端的端面上部设有凸出的楔角,使得楔角下方形成母止口;所述动模边缘为二级台阶结构,其中下级台阶用于支撑固定导滑块,上级台阶用于作为公止口;当滑块滑动至压紧位时,所述楔角能够伸入动模型腔边缘内侧,同时公止口能够卡入母止口内对滑块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一色定模中并排设有两个型芯,二色定模中并排设有两个型芯;所述一色定模与二色定模并排固定在定模框内,定模框固定在定模固定面板上;动模中并排设有两个型腔,两个动模分别对应一色定模与二色定模并排固定在动模框内,动模框固定在动模固定面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对应动模型腔的四个角分别布设所述抽芯夹持机构。
CN202320137774.3U 2023-01-31 2023-01-31 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及其抽芯夹持机构 Active CN219095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7774.3U CN219095792U (zh) 2023-01-31 2023-01-31 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及其抽芯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7774.3U CN219095792U (zh) 2023-01-31 2023-01-31 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及其抽芯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5792U true CN219095792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2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7774.3U Active CN219095792U (zh) 2023-01-31 2023-01-31 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及其抽芯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5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60025193A (ko) 다 색상을 갖도록 사출 성형된 도어 패널 및 그 공정
CN102336003A (zh) 注塑模具机械式锁紧油缸抽芯机构
CN109130102B (zh) 一种抽芯距可调的内抽芯注塑模具
CN219095792U (zh) 双色配光镜的倒装注塑模具及其抽芯夹持机构
JPH08197578A (ja) 複合成形品の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08305653U (zh) 一种圆形电连接器的塑料卡圈成型模具
CN217373175U (zh) 一种坐垫底板镶嵌螺栓的注塑模具
CN215396622U (zh) 显示屏胶框注塑模具
CN110900987B (zh) 一种装饰圈注塑模具
CN213035232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锁定机构
CN109109273B (zh) 一种内外抽芯式注塑模具及其内抽芯成型结构
CN103381645A (zh) 成型装置、成型方法及成型品
JP2002347085A (ja) 射出成形金型
JP3326752B2 (ja) 接合部を有する成形品の成形方法および成形用金型
CN220883200U (zh) 一种用于制作螺纹盖的注塑模具
CN213830106U (zh) 一种新型尾部进胶注塑式压缩模具
CN217944159U (zh) 一种反打浇口注塑模具
CN218966038U (zh) 一种用于异型孔型腔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20429152U (zh) 一种倒装双色模具
CN214773608U (zh) 一种两滑块内托模具
CN215661666U (zh) 一种二次行位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9755944U (zh) 一种双产品同步成型模具
CN214726107U (zh) 一种造型复杂的汽车地图袋分型结构
CN214605662U (zh) 一种汽车油路接头的注塑模具
CN216683196U (zh) 一种脱模组件及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