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3091U -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3091U
CN219083091U CN202223281774.5U CN202223281774U CN219083091U CN 219083091 U CN219083091 U CN 219083091U CN 202223281774 U CN202223281774 U CN 202223281774U CN 219083091 U CN219083091 U CN 219083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s
injection
channel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817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刚
张波
章建锋
严力峰
俞瑜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817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3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3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3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包括有引射管、进气座,引射管具有进气口;进气座具有燃气通道和鼓风空气通道;沿着燃气流动方向,所述进气座位于引射管之进气口的上游,且所述燃气通道的燃气出口以及鼓风空气通道的空气出口均与所述进气口相对;在所述的引射管或/和进气座上还设置有自然引射通道,沿着与第一轴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并具有空气引射入口、空气引射出口,所述空气引射入口连通外界环境,所述空气引射出口邻近燃气通道之燃气出口设置,并与燃气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具有上述引射组件的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避免经鼓风的空气影响自然引射。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具中,为提高一次空气的补给量,使得燃气能较完全地燃烧,人们设计出了鼓风式的燃烧器,如专利号为ZL200720088825.9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灶用引射型鼓风式燃烧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1166369Y)公开的结构,其包括引射器、燃气接管、燃气喷嘴、燃烧室、稳焰火孔组件、空气室和轴流风扇,燃烧室底部边缘设有一圈二次空气口,稳焰火孔组件均匀分布在燃烧室底部,焰火孔组件的底部与引射器的头部连通,引射器的尾部通过空气室与轴流风扇相连,燃气喷嘴与燃气接管相连,并固定在空气室的中央。
现有的引射组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其一,由于燃气喷嘴位于空气室的中央,从空气室吹出的空气流会围绕一圈在燃气喷嘴的周围,因此鼓风装置引入的空气会形成一圈“风幕”,将引射管的进气口附近的空气向外吹,从而会影响燃气喷嘴喷射时引射自然空气的能力;
其二,燃气喷嘴射出的燃气与空气在引射管内的混合不均匀,例如:当燃烧器工作时,灶壳内的空气被加热导致环境温度较高,而且越接近燃烧器温度增高越明显,当高温时,由燃气喷嘴射出的燃气被迅速加热,体积快速增大,密度减小,浮力对于燃气引射方向的影响不能忽略,燃气喷射的轨迹线会有一定的向上倾斜,使得引射管内空气与燃气的混合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以避免经鼓风的空气影响自然引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以提高燃气喷嘴射出的燃气与经鼓风的空气之间的混合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引射组件的引射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包括有:
引射管,具有进气口,并记该引射管的长度方向为第一轴向,围绕该第一轴向的方向为第一周向;
进气座,具有燃气通道和鼓风空气通道,其中燃气通道的燃气入口用来与燃气气源流体连通,鼓风空气通道的空气入口用来与鼓风气源流体连通;
沿着燃气流动方向,所述进气座位于引射管之进气口的上游,且所述燃气通道的燃气出口以及鼓风空气通道的空气出口均与所述进气口相对;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引射管或/和进气座上还设置有:
自然引射通道,沿着与上述第一轴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并具有空气引射入口、空气引射出口,所述空气引射入口连通外界环境,所述空气引射出口邻近燃气通道之燃气出口设置,并与燃气出口相连通。
如此,当燃气从燃气出口射出时,产生的负压可通过自然引射通道来引射外界空气,从而避免鼓风空气影响自然引射。
所述的进气座可以是成型有所述的燃气通道和鼓风空气通道的单一部件,也可以是将独立的燃气通道和鼓风空气通道安置并限位在一起的组件。同样地,上述自然引射通道可直接成型在引射管或进气座,也可以是独立部分并约束在引射管或进气座。
优选地,所述引射管之进气口具有中央区域以及位于中央区域周围的周围区域,所述燃气通道之燃气出口与所述进气口的中央区域相对,所述鼓风空气通道之空气出口位于燃气出口的外围并与所述进气口的周围区域相对;
所述自然引射通道自空气出口的外周侧延伸至燃气出口处。
如此,自然引射通道的设置能较好地避免从位于燃气出口的外围的空气出口射出的空气对自然引射的影响。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所述鼓风空气通道之空气出口至少有两个,并沿上述第一周向间隔布置;
所述自然引射通道对应布置在相邻两个空气出口之间。
如此,至少两个空气出口能保证鼓风量均衡,且空气出口与燃气出口之间的间隔排布方式有利于燃气与鼓风空气之间的混合,提高燃气与鼓风空气之间的混合均匀性。同时,空气出口与燃气出口之间的间隔排布方式可以使得燃气出口的外围区域中未设置空气出口的部分能进行外界空气的自然引射,从而避免空气出口的设置对自然引射的影响。且布置在相邻两个空气出口之间的自然引射通道不会影响鼓风空气的射出。
优选地,所述两个空气出口一上一下布置在上述燃气通道之燃气出口的两侧。如此,从位于燃气出口上方的空气出口出来的鼓风气流可将燃气向下压,缓解燃气上浮,而位于燃气出口下方的空气出口出来的鼓风气流且能确保燃气下方也能补入空气,使得燃气上下方的空气进气量均匀。
上述燃气通道与鼓风空气通道可相互隔离,也可不隔离。优选地,所述燃气通道、鼓风空气通道互相隔离。隔离的燃气通道、鼓风空气通道使得燃气与鼓风仅能在引射管内混合,如此,燃气通道内仅具有燃气而没有空气,能避免燃气通道内的燃气因接触空气而发生爆炸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所述进气座成型有燃气通道和鼓风空气通道以及与上述引射管之进气口相对的出气端壁,所述燃气通道的燃气出口以及鼓风空气通道的空气出口均贯穿该出气端壁。即进气座为成型开设有燃气通道和鼓风空气通道的单一部件,燃气出口以及空气出口间隔分布于出气端壁。
优选地,所述进气座之出气端壁的周边与上述引射管之进气口的边缘相对并连接一体,且连接处成型有上述的自然引射通道。
为使得鼓风气流能顺畅地排出,优选地,所述鼓风空气通道沿上述的第一轴向延伸。
优选地,沿燃气流动方向,所述燃气通道具有依次相连通的进气段、缓冲段和出气段,所述进气段沿与上述第一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进气段的端口即为所述燃气通道的燃气入口,所述出气段沿上述第一轴向延伸,出气段的端口即为所述的燃气出口。如此,燃气入口与空气入口不在进气座的同一侧,便于燃气气源的输入以及鼓风装置的安装;同时,进气段、缓冲室和出气段的设置能保证燃气顺畅稳定地从燃气出口输出,降低燃气紊流的风险。
为了使得进气座内的燃气通道与鼓风空气通道均能较好工作,优选地,所述鼓风空气通道之空气出口有两个并一上一下布置在燃气通道之燃气出口的两侧;
所述进气座的内部具有一上一下布置、并沿第一轴向延伸的上空腔、下空腔,两者之间通过中间挡板分隔开,所述上空腔、下空腔共同构成上述鼓风空气通道,所述鼓风空气通道之两个空气出口分别与所述的上空腔、下空腔相对并相连通;
所述中间挡板成形有作为所述燃气通道之缓冲段、出气段的中空部位,且缓冲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气通道之进气段的延伸方向一致。
如此,中间挡板既能用于成形出燃气通道的缓冲段和出气段,又能将进气座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使得燃气通道与鼓风空气通道互不干涉,两者均能较好地工作,以使气流能从对应的通道内顺畅地流过。且结构较为紧凑。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引射组件的引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作为鼓风气源的鼓风装置,该鼓风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座之鼓风空气通道的空气入口流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如上所述的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自然引射通道,沿着与第一轴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且其空气引射入口连通外界环境,空气引射出口邻近燃气通道之燃气出口设置,并与燃气出口相连通,如此,当燃气从燃气出口射出时,产生的负压可通过自然引射通道来引射外界空气,从而避免鼓风空气影响自然引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射组件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射组件的纵向剖视图(剖面为沿第一轴向延伸的水平面);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射组件的纵向剖视图(剖面为沿第一轴向延伸的竖直面);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射组件的横向剖视图(剖面为沿与第一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竖直面);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引射组件包括有引射管1和进气座4。
引射管1基本水平设置,记该引射管1的长度方向为第一轴向,围绕该第一轴向的方向为第一周向;引射管1具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具有中央区域11以及位于中央区域11周围的周围区域12。
沿着燃气流动方向,进气座4位于引射管1之进气口10的上游。进气座4成型有互相隔离的燃气通道41、鼓风空气通道42以及与上述引射管1之进气口10相对的出气端壁400。具体地,如图2、4、5所示,进气座4的内部具有一上一下布置、并沿第一轴向延伸的上空腔4a、下空腔4b,两者之间通过中间挡板44分隔开,鼓风空气通道42的空气出口42b有两个,两者一上一下布置,且分别贯穿进气座4的出气端壁400,并与上述上空腔4a、下空腔4b相对并相连通,此时,上空腔4a、下空腔4b共同构成鼓风空气通道42,鼓风空气通道42的两个空气出口42b均与引射管1之进气口10的周围区域12相对;鼓风空气通道42的空气入口42b用来与鼓风气源流体连通,并位于进气座4之与出气端壁400相背的端壁上。
如图3~5所示,沿着燃气流动方向,燃气通道41具有依次相连通的进气段411、缓冲段412和出气段413,进气段411沿与第一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且进气段411的端口即为燃气通道41的燃气入口41a,用来与燃气气源流体连通。出气段413沿第一轴向延伸,出气段413的端口作为燃气通道41的燃气出口41b,贯穿上述出气端壁400、并与引射管1之进气口10的中央区域11相对。本实施例中,中间挡板44成形有作为燃气通道41之缓冲段412、出气段413的中空部位,且缓冲段412的延伸方向与燃气通道41之进气段411的延伸方向一致。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气座4之出气端壁400的周边与引射管1之进气口10的边缘相对并连接一体,连接处成型有自然引射通道3,自然引射通道3沿着与上述第一轴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并具有空气引射入口3a、空气引射出口3b,空气引射入口3a连通外界环境,空气引射出口3b邻近燃气通道41之燃气出口41b设置,并与燃气出口41b相连通。具体地,自然引射通道3自空气出口42b的外周侧延伸至燃气出口41b处,且自然引射通道3对应布置在相邻两个空气出口42b之间。
如此,鼓风停止时,从燃气出口射出的燃气也能引射自然空气,此时,可实现燃气灶小火工作。当有鼓风时,鼓风不会影响自然引射。
同时,各鼓风空气通道42之空气出口42b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燃气通道41之燃气出口41b的流通面积。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引射系统包括有上述的引射组件以及作为鼓风气源的鼓风装置5,鼓风装置5的出气端与进气座4之鼓风空气通道42的空气入口42a流体连通。如此,鼓风装置5输出的空气气流可通过鼓风空气通道42后从空气出口42b流出。鼓风装置5可采用现有的鼓风机,通过控制鼓风机的开机或停机来控制空气出口42b是否有气流流出。同时,可通过控制鼓风装置5的工作功率来控制空气出口42b流出的气流的流速、流量。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气灶具除了具有上述的引射系统之外,还具有燃烧器,燃烧器为现有技术,与引射管1的出气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流体连通”是指两个部件或部位(以下统一分别称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流体(气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能从第一部位沿着流动路径流动或/和被运送到第二部位,可以是所述的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直接相连通,也可以是第一部位、第二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者间接连通,该第三者可以是诸如管道、通道、导管、导流件、孔、槽等流体通道、也可以是允许流体流过的腔室或以上组合。

Claims (12)

1.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包括有:
引射管(1),具有进气口(10),并记该引射管(1)的长度方向为第一轴向,围绕该第一轴向的方向为第一周向;
进气座(4),具有燃气通道(41)和鼓风空气通道(42),其中燃气通道(41)的燃气入口(41a)用来与燃气气源流体连通,鼓风空气通道(42)的空气入口(42a)用来与鼓风气源流体连通;
沿着燃气流动方向,所述进气座(4)位于引射管(1)之进气口(10)的上游,且所述燃气通道(41)的燃气出口(41b)以及鼓风空气通道(42)的空气出口(42b)均与所述进气口(10)相对;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引射管(1)或/和进气座(4)上还设置有:
自然引射通道(3),沿着与上述第一轴向相交叉的方向延伸,并具有空气引射入口(3a)、空气引射出口(3b),所述空气引射入口(3a)连通外界环境,所述空气引射出口(3b)邻近燃气通道(41)之燃气出口(41b)设置,并与燃气出口(41b)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1)之进气口(10)具有中央区域(11)以及位于中央区域(11)周围的周围区域(12),所述燃气通道(41)之燃气出口(41b)与所述进气口(10)的中央区域(11)相对,所述鼓风空气通道(42)之空气出口(42b)位于燃气出口(41b)的外围并与所述进气口(10)的周围区域(12)相对;
所述自然引射通道(3)自空气出口(42b)的外周侧延伸至燃气出口(41b)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空气通道(42)之空气出口(42b)至少有两个,并沿上述第一周向间隔布置;
所述自然引射通道(3)对应布置在相邻两个空气出口(42b)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空气出口(42b)一上一下布置在上述燃气通道(41)之燃气出口(41b)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通道(41)、鼓风空气通道(42)互相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座(4)成型有燃气通道(41)和鼓风空气通道(42)以及与上述引射管(1)之进气口(10)相对的出气端壁(400),所述燃气通道(41)的燃气出口(41b)以及鼓风空气通道(42)的空气出口(42b)均贯穿该出气端壁(4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座(4)之出气端壁(400)的周边与上述引射管(1)之进气口(10)的边缘相对并连接一体,且连接处成型有上述的自然引射通道(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空气通道(42)沿上述的第一轴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燃气流动方向,所述燃气通道(41)具有依次相连通的进气段(411)、缓冲段(412)和出气段(413),所述进气段(411)沿与上述第一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且进气段(411)的端口即为所述燃气通道(41)的燃气入口(41a),所述出气段(413)沿上述第一轴向延伸,出气段(413)的端口即为所述的燃气出口(41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空气通道(42)之空气出口(42b)有两个并一上一下布置在燃气通道(41)之燃气出口(41b)的两侧;
所述进气座(4)的内部具有一上一下布置、并沿第一轴向延伸的上空腔(4a)、下空腔(4b),两者之间通过中间挡板(44)分隔开,所述上空腔(4a)、下空腔(4b)共同构成上述鼓风空气通道(42),所述鼓风空气通道(42)之两个空气出口(42b)分别与所述的上空腔(4a)、下空腔(4b)相对并相连通;
所述中间挡板(44)成形有作为所述燃气通道(41)之缓冲段(412)、出气段(413)的中空部位,且缓冲段(4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燃气通道(41)之进气段(411)的延伸方向一致。
11.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引射组件的引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作为鼓风气源的鼓风装置(5),该鼓风装置(5)的出气端与所述进气座(4)之鼓风空气通道(42)的空气入口(42a)流体连通。
12.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02223281774.5U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Active CN219083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1774.5U CN219083091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81774.5U CN219083091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3091U true CN219083091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5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81774.5U Active CN219083091U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3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87036U (zh) 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CN107062307B (zh)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
CN113137632A (zh) 预混型值班燃料喷嘴头、燃料喷嘴和燃气轮机
CN219083091U (zh)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CN219083078U (zh)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CN219083090U (zh)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CN219083074U (zh)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CN2672494Y (zh) 完全上进风双喷嘴燃烧器
CN212204528U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引射器及燃烧器
CN115899695A (zh)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CN219083075U (zh) 一种燃烧器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9222401U (zh) 一种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9414769U (zh)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CN115949942A (zh) 一种燃烧器的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燃气灶具
CN219222405U (zh) 一种引射组件及应用有该引射组件的燃气灶具
CN220793127U (zh) 具有t形引射结构的燃烧器
CN219222404U (zh) 一种燃烧器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6010848U (zh) 一种低氧化氮燃烧器
WO2019223402A1 (zh) 一种上进风灶具燃烧器
CN219222402U (zh) 一种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0568421U (zh) 低氮燃烧器及其燃气装置
CN210532363U (zh) 一种低氮燃烧器及其燃气装置
CN217560086U (zh) 一种双火排对接式风冷燃气热水器
CN216114025U (zh) 火盖和具有其的炉头、燃烧器
CN211120023U (zh) 热水器用燃气分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