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8237U - 自动叠盘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叠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8237U
CN218968237U CN202320029042.2U CN202320029042U CN218968237U CN 218968237 U CN218968237 U CN 218968237U CN 202320029042 U CN202320029042 U CN 202320029042U CN 218968237 U CN218968237 U CN 218968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automatic disc
lead screw
transmiss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90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峰
赵银平
史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Shizh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Shizh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Shizh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Shizha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290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8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8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8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叠盘机技术领域的自动叠盘机,包括传输框架、放置块和移动板,两个传输框架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支撑腿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板,第一承载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两个传输框架内转动连接有传送带,传送带对应匹配位置设置有放置块,放置块对应匹配位置设置有移动板,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传送带从而实现对托盘的传输作业,使得移动板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实现插杆插设在托盘内,并通过第三电机带动限位套块实现托盘的举升作业,然后待到下一个托盘输送时,先将第一个托盘放置在第二个托盘正上方,然后重复上述操作进行自动化的叠盘作业。

Description

自动叠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盘机技术领域,具体是自动叠盘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流行业在进行叠盘作业时,通常通过采用人工搬运叠加或者通过操作人员驾驶叉车进行搬运作业,从而需要人工进行参与,使得造成不必要的人工资源浪费,并且在进行叠盘作业时,容易造成挤压磕碰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叠盘机,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通过采用人工搬运叠加或者通过操作人员驾驶叉车进行搬运作业,从而需要人工进行参与,使得造成不必要的人工资源浪费,并且在进行叠盘作业时,容易造成挤压磕碰等安全隐患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叠盘机,包括传输框架、放置块和移动板,两个所述传输框架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两个所述传输框架内转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对应匹配位置设置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对应匹配位置设置有移动板,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传送带从而实现对托盘的传输作业,使得移动板在第二电机的作用下实现插杆插设在托盘内,并通过第三电机带动限位套块实现托盘的举升作业,然后待到下一个托盘输送时,先将第一个托盘放置在第二个托盘正上方,然后重复上述操作进行自动化的叠盘作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块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所述放置块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两个所述第二承载板上方均开设有贯穿孔,通过限位侧板实现对托盘的限位,第二承载板为第二电机提供安装作业支撑,贯穿孔为第一丝杆的转动提供了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二承载板上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两个所述第一丝杆均螺纹连接在对应匹配的贯穿孔内,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一丝杆使得螺纹孔进行水平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板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所述移动板两侧对应匹配贯穿孔处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移动板上端中部开设有安装室,通过移动板实现对第三电机的承载安装,螺纹孔实现了第一丝杆的螺纹连接移动作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固定侧板内壁中部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槽内壁中部均开设有滑槽,通过连接槽和滑槽为滑块的限位滑动安装提供了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室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有限位套块,所述限位套块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滑动连接在对应匹配的第二丝杆内,所述限位套块靠近传输框架处对称固定连接有插杆,通过启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使得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限位套块在滑块和滑槽的限位作用下实现上下的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启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使得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的限位套块在滑块和滑槽的滑动作用下实现插杆插设在托盘内,并进行上下的升降作业,从而在传送带的运输作用下实现自动化的叠盘作业。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同步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螺纹连接的移动板可以带动插杆插设在托盘内,实现移动板的水平移动,从而配合第三电机组件实现便捷的自动化叠盘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输框架;110、支撑腿;111、第一承载板;112、第一电机;113、传送带;2、放置块;210、限位侧板;211、第二承载板;212、贯穿孔;220、第二电机;221、第一丝杆;3、移动板;310、固定侧板;311、螺纹孔;312、安装室;313、连接槽;314、滑槽;320、第三电机;321、第二丝杆;322、限位套块;323、滑块;324、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进行升降移动时,启动第三电机320带动第二丝杆321进行转动,使得与第二丝杆321螺纹连接的限位套块322在滑块323和滑槽314的滑动作用下实现升降移动。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4,进行水平移动时,启动第一电机112带动传送带113实现对托盘的传输作业,同步启动第二电机220带动第一丝杆22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螺纹连接的移动板3进行水平移动。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叠盘机,包括传输框架1、放置块2和移动板3,两个传输框架1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110,支撑腿110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板111,第一承载板11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2,两个传输框架1内转动连接有传送带113,传送带113对应匹配位置设置有放置块2,放置块2对应匹配位置设置有移动板3,通过启动第一电机112带动传送带113从而实现对托盘的传输作业,使得移动板3在第二电机220的作用下实现插杆324插设在托盘内,并通过第三电机320带动限位套块322实现托盘的举升作业,然后待到下一个托盘输送时,先将第一个托盘放置在第二个托盘正上方,然后重复上述操作进行自动化的叠盘作业。
其中,放置块2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210,放置块2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211,两个第二承载板211上方均开设有贯穿孔212,通过限位侧板210实现对托盘的限位,第二承载板211为第二电机220提供安装作业支撑,贯穿孔212为第一丝杆221的转动提供了条件。
其中,两个第二承载板211上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20,两个第二电机220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221,两个第一丝杆221均螺纹连接在对应匹配的贯穿孔212内,通过启动第二电机220带动第一丝杆221使得螺纹孔311进行水平移动。
其中,移动板3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310,移动板3两侧对应匹配贯穿孔212处均开设有螺纹孔311,移动板3上端中部开设有安装室312,通过移动板3实现对第三电机320的承载安装,螺纹孔311实现了第一丝杆221的螺纹连接移动作业。
其中,两个固定侧板310内壁中部均开设有连接槽313,两个连接槽313内壁中部均开设有滑槽314,通过连接槽313和滑槽314为滑块323的限位滑动安装提供了空间。
其中,安装室312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320,第三电机320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321,第二丝杆321螺纹连接有限位套块322,限位套块322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323,两个滑块323均滑动连接在对应匹配的第二丝杆321内,限位套块322靠近传输框架1处对称固定连接有插杆324,通过启动第三电机320带动第二丝杆321进行转动,使得与第二丝杆321螺纹连接的限位套块322在滑块323和滑槽314的限位作用下实现上下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启动第一电机112带动传送带113实现对托盘的传输作业,同步启动第二电机220带动第一丝杆22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螺纹连接的移动板3可以带动插杆324插设在托盘内,启动第三电机320带动第二丝杆321进行转动,使得与第二丝杆321螺纹连接的限位套块322在滑块323和滑槽314的滑动作用下实现插杆324插设在托盘内,并进行上下的升降作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自动叠盘机,包括传输框架(1)、放置块(2)和移动板(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输框架(1)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110),所述支撑腿(110)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板(111),所述第一承载板(11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2),两个所述传输框架(1)内转动连接有传送带(113),所述传送带(113)对应匹配位置设置有放置块(2),所述放置块(2)对应匹配位置设置有移动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叠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2)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侧板(210),所述放置块(2)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211),两个所述第二承载板(211)上方均开设有贯穿孔(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叠盘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承载板(211)上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20),两个所述第二电机(220)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221),两个所述第一丝杆(221)均螺纹连接在对应匹配的贯穿孔(2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叠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侧板(310),所述移动板(3)两侧对应匹配贯穿孔(212)处均开设有螺纹孔(311),所述移动板(3)上端中部开设有安装室(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叠盘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侧板(310)内壁中部均开设有连接槽(313),两个所述连接槽(313)内壁中部均开设有滑槽(3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叠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室(312)内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320),所述第三电机(320)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321),所述第二丝杆(321)螺纹连接有限位套块(322),所述限位套块(322)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323),两个所述滑块(323)均滑动连接在对应匹配的第二丝杆(321)内,所述限位套块(322)靠近传输框架(1)处对称固定连接有插杆(324)。
CN202320029042.2U 2023-01-06 2023-01-06 自动叠盘机 Active CN218968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9042.2U CN218968237U (zh) 2023-01-06 2023-01-06 自动叠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9042.2U CN218968237U (zh) 2023-01-06 2023-01-06 自动叠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8237U true CN218968237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7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9042.2U Active CN218968237U (zh) 2023-01-06 2023-01-06 自动叠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8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2720A (zh) 一种用于钢板运输的自动化旋转式流水线装置
CN218968237U (zh) 自动叠盘机
CN210619559U (zh) 一种实木板材加工用输送装置
JP3285057B2 (ja) 自動搬送装置
CN110963284A (zh) 一种电枢自动上下料装置和上下料方法
CN211469908U (zh) 一种菌筐装车机
CN211939767U (zh) 电机转子自动压装机
CN210735487U (zh) 一种升降装置、立式固化炉及烘烤系统
CN112499201A (zh) 一种立体式模型循环运输装置
CN210214133U (zh) 一种线路板上下料机构
CN212711038U (zh) 一种组合式装盘机
CN212100845U (zh) 一种接驳台机构
CN210619296U (zh) 一种用于输送制药板的传输装置
CN210049798U (zh) 全自动开闭门设备
CN108321110B (zh) 一种缓存升降装置
CN109604491B (zh) 一种基于成型机的料片成型方法
CN110217720B (zh) 一种料框举升机构
CN208004572U (zh) 配电柜用钣金件冲压装置
CN216548205U (zh) 一种板材上料装置
CN219258625U (zh) 型材搬运装置
CN216003971U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仓储内移动上料器
CN111498514B (zh) 一种带有降噪组件的上板机
CN204624512U (zh) 一种u型梁的自动送料装置
CN218988034U (zh) 一种磁组件自动传输和组装装置
KR20060109785A (ko) 기판 캐리어 반송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