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8258U - 一种发泡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泡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8258U
CN218948258U CN202223119120.2U CN202223119120U CN218948258U CN 218948258 U CN218948258 U CN 218948258U CN 202223119120 U CN202223119120 U CN 202223119120U CN 218948258 U CN218948258 U CN 218948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mounting cylinder
clamped
mol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91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方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Jiangzi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Jiangzi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Jiangzi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Jiangzi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91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8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8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8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泡模具,包括下模,所述下模上侧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与设置在上模四角位置的定位孔相卡接,所述上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卡接有模芯,设置在模芯一侧的贯穿孔与定位柱相卡接,所述下模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且所述限位结构穿过下模与设置在模芯一侧的凹孔相卡接,通过在下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模芯,采用该设计可以根据实际发泡的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模型进行安装,进而使得一种模具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模型,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模型的适用范围,模芯一侧的贯穿孔与定位柱相互卡接,通过该设计可以对模芯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模芯安装方向错误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一种发泡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发泡模具,涉及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泡模具是用来完成发泡物品成型作业的模具,加工时,先将发泡材料注塑至发泡模具的型腔内,然后发泡材料在型腔内发泡成型,但是传统的发泡模具在发泡不同产品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具,并且模芯也需要进行更换,模芯在更换后需要安装多个螺栓进行固定,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发泡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泡模具,包括下模,所述下模上侧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与设置在上模四角位置的定位孔相卡接,所述上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卡接有模芯,设置在模芯一侧的贯穿孔与定位柱相卡接,所述下模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且所述限位结构穿过下模与设置在模芯一侧的凹孔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内部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设置有顶出弹簧,且所述顶出弹簧的上端与模芯的底部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分布在安装筒外侧的外螺纹与设置在下模一侧的螺孔相旋合,所述安装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侧与卡接柱相固定,所述卡接柱伸出安装筒与设置在模芯侧面的凹孔相卡接,所述滑动柱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安装筒的筒壁相贴合,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柱的表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伸出安装筒的部分与拉盘相固定,所述拉盘的表面分布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循环槽,所述循环槽为截面呈半圆形的槽孔结构,且所述循环槽的内部卡接有循环管。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柱伸出安装筒的部分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较低的一端与安装筒的表面相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下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模芯,采用该设计可以根据实际发泡的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模型进行安装,进而使得一种模具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模型,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而模芯一侧的贯穿孔与定位柱相互卡接,通过该设计可以对模芯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模芯安装方向错误的情况出现;
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弹簧向滑动柱施加作用力,进而滑动柱带动卡接柱伸出安装筒,进而卡接柱与设置在模芯侧面的凹孔相互卡接,采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模芯的定位效率,相比较于传统螺栓固定的方式而言具有安装便捷的优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模具中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发泡模具中限位结构的剖面图;
图中:1-导柱、2-下模、3-定位槽、4-定位柱、5-上模、6-定位孔、7-限位结构、8-模芯、9-凹孔、71-安装筒、72-滑动柱、73-复位弹簧、74-拉盘、75-连接杆、76-卡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泡模具,包括下模2,下模2上侧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导柱1,导柱1与设置在上模5四角位置的定位孔6相卡接,上模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槽3,定位槽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4,定位槽3的内部卡接有模芯8,设置在模芯8一侧的贯穿孔与定位柱4相卡接,下模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7,且限位结构7穿过下模2与设置在模芯8一侧的凹孔9相卡接。
下模2内部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圆孔,该圆孔为盲孔结构,圆孔的内部设置有顶出弹簧,且顶出弹簧的上端与模芯8的底部相贴合,通过顶出弹簧可以将模芯8顶出下模2,方便对其进行更换。
请参阅图3,限位结构7包括安装筒71,安装筒71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分布在安装筒71外侧的外螺纹与设置在下模2一侧的螺孔相旋合,安装筒7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72,滑动柱72的一侧与卡接柱76相固定,卡接柱76伸出安装筒71与设置在模芯8侧面的凹孔9相卡接,滑动柱72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杆75,且连接杆75的外侧套装有复位弹簧73,复位弹簧73的一端与安装筒71的筒壁相贴合,复位弹簧73的另一端与滑动柱72的表面相贴合,连接杆75伸出安装筒71的部分与拉盘74相固定,拉盘74的表面分布有防滑纹,在复位弹簧73的作用下,复位弹簧73向滑动柱72施加作用力,进而滑动柱72带动卡接柱76伸出安装筒71,进而卡接柱76与设置在模芯8侧面的凹孔9相互卡接,采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模芯8的定位效率,相比较于传统螺栓固定的方式而言具有安装便捷的优势,
下模2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循环槽,循环槽为截面呈半圆形的槽孔结构,且循环槽的内部卡接有循环管,通过循环管可以将发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排出。
卡接柱76伸出安装筒71的部分设置有导向面,导向面较低的一端与安装筒71的表面相齐平,在安装时模芯8滑入到下模2的中间位置,此时模芯8的侧面与卡接柱76的侧面位置相贴合,在这过程中卡接柱76的侧面位置受到作用力,使得卡接柱76伸入到安装筒71的内部,并且在这过程中卡接柱76带动滑动柱72进行移动,与滑动柱72相贴合的复位弹簧73被压缩发生形变,进而可以在不拉动拉盘74的情况下将模芯8卡入下模2中。
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首先将下模2的位置进行定位安装,在安装完成后即可对模芯8的位置进行安装,在安装时模芯8滑入到下模2的中间位置,此时模芯8的侧面与卡接柱76的侧面位置相贴合,在这过程中卡接柱76的侧面位置受到作用力,使得卡接柱76伸入到安装筒71的内部,并且在这过程中卡接柱76带动滑动柱72进行移动,与滑动柱72相贴合的复位弹簧73被压缩发生形变,在模芯8完全安装完成后,在复位弹簧73的作用下,复位弹簧73向滑动柱72施加作用力,进而滑动柱72带动卡接柱76伸出安装筒71,进而卡接柱76与设置在模芯8侧面的凹孔9相互卡接,采用该设计大大的提高了模芯8的定位效率,相比较于传统螺栓固定的方式而言具有安装便捷的优势,其中模芯8一侧的贯穿孔与定位柱4相互卡接,通过该设计可以对模芯8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模芯8安装方向错误的情况出现,进而即可在原料放入上模5与下模2之间的位置,通过发泡生产相应的产品,需要对模芯8更换时,通过拉动拉盘74,进而滑动柱72带动卡接柱76伸入到安装筒71的内部,在内部顶出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将模芯8顶出下模2,方便对其进行更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发泡模具,包括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上侧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导柱(1),所述导柱(1)与设置在上模(5)四角位置的定位孔(6)相卡接,所述上模(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槽(3),所述定位槽(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柱(4),所述定位槽(3)的内部卡接有模芯(8),设置在模芯(8)一侧的贯穿孔与定位柱(4)相卡接,所述下模(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7),且所述限位结构(7)穿过下模(2)与设置在模芯(8)一侧的凹孔(9)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内部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设置有顶出弹簧,且所述顶出弹簧的上端与模芯(8)的底部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7)包括安装筒(71),所述安装筒(71)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分布在安装筒(71)外侧的外螺纹与设置在下模(2)一侧的螺孔相旋合,所述安装筒(7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72),所述滑动柱(72)的一侧与卡接柱(76)相固定,所述卡接柱(76)伸出安装筒(71)与设置在模芯(8)侧面的凹孔(9)相卡接,所述滑动柱(72)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杆(75),且所述连接杆(75)的外侧套装有复位弹簧(73),所述复位弹簧(73)的一端与安装筒(71)的筒壁相贴合,所述复位弹簧(73)的另一端与滑动柱(72)的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5)伸出安装筒(71)的部分与拉盘(74)相固定,所述拉盘(74)的表面分布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循环槽,所述循环槽为截面呈半圆形的槽孔结构,且所述循环槽的内部卡接有循环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柱(76)伸出安装筒(71)的部分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较低的一端与安装筒(71)的表面相齐平。
CN202223119120.2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发泡模具 Active CN218948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9120.2U CN218948258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发泡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9120.2U CN218948258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发泡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8258U true CN218948258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3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9120.2U Active CN218948258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发泡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8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51617U (zh) 一种精密模具机构
CN218948258U (zh) 一种发泡模具
CN211542168U (zh) 一种滑雪头盔注塑模具
CN21164066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硅胶模具
CN201950772U (zh) 汽车油箱加油口帽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08035266U (zh) 仪表台的注塑模具脱模机构
CN21116510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
CN210389935U (zh) 一种汽车立柱外饰板注塑模具
CN207617045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0148637U (zh) 一种汽车壳体模具
CN206855895U (zh) 斜抽芯注塑模具
CN206796457U (zh) 模具分步顶出装置
CN214605634U (zh) 有机硅胶包装针筒反注热流道胶筒模具
CN215969918U (zh) 一种充电桩塑胶接口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17944132U (zh) 一种精密模具的脱模装置
CN204263456U (zh) 微成型哑铃型制品的注塑模
CN203973977U (zh) 一种模具推板结构
CN219235901U (zh) 一种耐火窗用塑钢生产用模具
CN219276506U (zh) 汽车前门开关面板模具脱模结构
CN214239373U (zh) 一种方便长圆管产品脱模的顶出机构
CN212826555U (zh) 一种衣架主体成型模具
CN211842985U (zh) 带浮动斜抽及配套顶出结构的快装模具
CN217319044U (zh) 一种改善注塑产品易变形的后压模具
CN203157032U (zh) 低压互感器的成型模具
CN217047367U (zh) 一种一模多穴的多向脱模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