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7823U - 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7823U
CN218907823U CN202223087887.1U CN202223087887U CN218907823U CN 218907823 U CN218907823 U CN 218907823U CN 202223087887 U CN202223087887 U CN 202223087887U CN 218907823 U CN218907823 U CN 218907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bag opening
clamping
packaging ba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878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定宇
颜运昌
袭志辉
邱承义
孔星
余文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Sanqiang Intelligent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Sanqiang Intelligent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Sanqiang Intelligent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Sanqiang Intelligent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878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7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7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7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它属于包装设备领域,它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端于物料输送线一侧设置有送袋单元,所述物料输送线与送袋单元之间设置有包装袋转运机构和开袋机构;所述包装袋转运机构包括于开袋机构与送袋单元之间移动的支座,所述支座上端设置有夹持组,所述夹持组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夹持部,所述开袋机构包括设置于夹持组上下两侧的开袋部,所述开袋部沿竖向相对运动;两侧的开袋部相互远离时,夹持部与开袋部联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能够使得包装袋的运动路径与物料输送路径不在同一条轴线上。

Description

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
背景技术
袋装作为一种常见的装袋方式,其过程为将包装袋打开,然后将物料装入包装袋中,再将包装袋的袋口拉直以进行后续的封口等作业。上述过程中,若采用人工,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难以提高生产效率,且易出现包装不良。故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自动化保证设备完成装袋。如公开号为CN206437238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光电智能机器人灌装封口设备。其中物料随横向设置的物料输送装置运动到推料装置处,而夹袋机构将包装袋移动至开袋机构处,开袋机构将包装袋打开,此时包装袋处于平放状态且打开的袋口朝向推料装置,推料装置将物料推送至包装袋内;再然后夹袋机构夹持住包装袋并横向移动至封口机构处进行封口。
上述动作中,包装袋的运动路径与物料输送路径都在一条轴线上运动,这样就要求有较大的场地满足各部件的行程要求,当生产场所较小时,就会出现难以排线或排线数量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能够使得包装袋的运动路径与物料输送路径不在同一条轴线上。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它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端于物料输送线一侧设置有送袋单元,送袋单元用于存放包装袋,并将包装袋传递给包装袋转运机构,所述物料输送线与送袋单元之间设置有包装袋转运机构和开袋机构;所述包装袋转运机构包括于开袋机构与送袋单元之间移动的支座,所述支座上端设置有夹持组,所述夹持组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夹持部,所述开袋机构包括设置于夹持组上下两侧的开袋部,所述开袋部沿竖向相对运动;两侧的开袋部相互远离时,夹持部与开袋部联动。
进一步的,由于包装袋是以平放的姿态被夹持以及进行灌装,为了在灌装时,方便物料进入到包装袋内,所述支座上还横向间隔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设置于送袋单元一侧,所述托板在托袋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相对运动。
进一步的,为了使袋口在拉直的过程中,袋口的高度不会发生变化,避免包装袋出现折弯等现象,所述夹持部与夹持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由于包装袋的袋口随开袋部而张开,为确保夹持部的位置能正好适配包装袋的张开程度,降低调整难度,所述夹持部设置于滑动座上,所述滑动座与延伸部通过复位机构连接,所述复位机构与夹持驱动机构同向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包装质量,装入包装袋内的物料往往先装入内袋中,而内袋又常采用塑料袋或其它柔性材料,当推料装置将内袋推入外包装袋并且回退后,由于内袋失去了推料装置的限制,内袋会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导致内袋有可能移动到外包装袋的封口区;开袋部于送袋单元一侧还设置有上下相对设置的锁料部,所述锁料部沿竖向相对运动。
进一步的,为将内袋或其它物料向包装袋的内侧推动,确保物料不会移动到包装袋的封口处,两侧锁料部相对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的高点位于物料输送线一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夹持部固定住包装袋的两条侧边,并带动包装袋以平放的姿态移动到开袋部之间,开袋部相向运动,以吸附住包装袋的正反两面,包装袋与开袋部建立连接关系后,两侧的开袋部相互远离,以打开包装袋的袋口,此时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减少;物料装入完成后,夹持部相互远离,以将袋口拉直并使得包装袋与开袋部分离。上述过程中,包装袋随夹持部移动的路径与物料输送线的移动路径不共向,从而减少了设备在单一方向上的行程,能够适应较窄的生产场所,也提供了一种新的产线布置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俯视状态下的包装袋转运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袋机构和锁料部的立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开袋机构和锁料部的侧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机座;2、物料输送线;3、送袋单元;4、包装袋转运机构;5、开袋机构;6、支座;7、夹持部;8、开袋部;9、托板;10、托袋驱动机构;11、夹持驱动机构;12、滑动座;13、延伸部;14、复位机构;15、锁料部;16、安装架;17、开袋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为: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它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端于物料输送线2一侧设置有送袋单元3,送袋单元3可采用公开号为CN214452440U的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具有可调结构的送袋装置,也可采用其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送袋单元3包括存袋架,存袋架下端开放,开放处设置有限制包装袋的止边,存袋架下方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真空吸盘,真空吸盘将存袋架最下方的包装袋取出;所述物料输送线2与送袋单元3之间排列设置有包装袋转运机构4和开袋机构5,本实施例中,开袋机构5设置于物料输送线2一侧。
所述包装袋转运机构4包括于送袋单元3与开袋机构5之间移动的支座6,支座6可通过气缸、电动推杆等驱动,也可与横向设置的丝杆螺纹连接,丝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支座6下端与机座1上端的导轨配合,所述支座6上端沿物料输送线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横梁,夹持组包括分置于包装袋两条侧边侧处的夹持部7,两侧的夹持部7分置于两个横梁上,夹持部7可采用气动夹指,两侧夹指分别位于包装袋正反两部。
所述开袋机构5包括分置于包装袋上下两侧的开袋部8,两侧的开袋部8相对设置,开袋部8可采用真空吸盘,所述机座1上端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16中部沿支座6运动方向贯穿设置有用于夹持组穿过的通孔,安装架上于通孔上下两侧设置有开袋驱动机构17,开袋驱动机构17可采用液压缸、电动推杆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开袋驱动机构17的活塞杆与开袋部连接;两侧的开袋部8相互远离时,夹持部7与开袋部8联动。
具体工作过程:图1中的A向为物料输送线2移动方向,B向为包装袋移动方向,夹持组移动至送袋单元3处,并通过夹持部7固定住被取出的包装袋两条侧边,然后带动包装袋以平放的姿态移动到开袋部之间,随后开袋部相向运动,以吸附住包装袋的正反两面,包装袋与开袋部8建立连接关系后,两侧的开袋部8相互远离,以打开包装袋的袋口,此时夹持部7之间的距离减少,从而完成开袋,推料装置将待包装的物料从物料输送线2推入打开的包装袋内,然后夹持部7相互远离以将袋口拉直,同时使得的包装袋与开袋部8分开。上述过程中,包装袋随夹持部移动的路径与物料输送线2的移动路径不共向。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可参考实施例1,但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物料装入包装袋,所述支座6上还横向间隔设置有托板9,所述托板9设置于送袋单元3一侧,所述托板9在托袋驱动机构10的作用下相对运动,托袋驱动机构10可采用液压缸、电动推杆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
具体工作过程,夹持部移动到包装袋处时,两侧的托板9相向运动,从而托住包装袋,避免包装袋尾端向下坠。
实施例3,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可参考实施例1,但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7与夹持驱动机构11连接,夹持驱动机构11可采用液压缸、电动推杆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夹持驱动机构11的活塞杆横向设置,夹持驱动机构11的活塞杆不直接与夹持部连接,但活塞杆伸长的过程中,能顶住夹持部7,从而推动两侧的夹持部7相互远离。
所述夹持部7设置于滑动座12上,所述滑动座12与延伸部13通过复位机构14连接,延伸部13固定设置于横梁上,所述复位机构14与夹持驱动机构11同向设置,复位机构14可采用弹簧。
具体工作过程:包装袋需要拉直时,夹持驱动机构11驱动夹持部7相互远离,此时复位机构14处于拉伸状态;当不需要拉直时,夹持驱动机构11复位,此时夹持部7失去夹持驱动机构11的限制,而在复位机构14的作用下后退复位,且在包装袋打开的过程中,复位机构14也能压缩,使得夹持部7相互靠近,确保夹持部7能固定住包装袋。
实施例4,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可参考实施例1,但本实施例中,开袋部8于送袋单元3一侧还设置有上下相对设置的锁料部15,所述锁料部15的位置与数量与开袋部8相适配,锁料部15位于送袋单元3一侧;两侧锁料部15相对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的高点位于物料输送线一侧。
具体工作过程:安装架16上设置有锁料驱动机构,锁料驱动机构可采用液压缸、电动推杆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锁料驱动机构的活塞杆与锁料部15连接,物料被推入包装袋后,两侧的锁料部15相向运动,以从包装袋外侧夹持住物料,避免当推料装置从包装袋退出后,物料移动到包装袋的封口区,随后,包装袋的袋口被拉直,锁料部15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它包括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端于物料输送线(2)一侧设置有送袋单元(3),所述物料输送线(2)与送袋单元(3)之间设置有包装袋转运机构(4)和开袋机构(5);所述包装袋转运机构(4)包括于开袋机构(5)与送袋单元(3)之间移动的支座(6),所述支座(6)上端设置有夹持组,所述夹持组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夹持部(7),所述开袋机构(5)包括设置于夹持组上下两侧的开袋部(8),所述开袋部(8)沿竖向相对运动;两侧的开袋部(8)相互远离时,夹持部(7)与开袋部(8)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6)上还横向间隔设置有托板(9),所述托板(9)设置于送袋单元(3)一侧,所述托板(9)在托袋驱动机构(10)的作用下相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7)与夹持驱动机构(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7)设置于滑动座(12)上,所述滑动座(12)与延伸部(13)通过复位机构(14)连接,所述复位机构(14)与夹持驱动机构(11)同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其特征在于,开袋部(8)于送袋单元(3)一侧还设置有上下相对设置的锁料部(15),所述锁料部(15)沿竖向相对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侧锁料部(15)相对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的高点位于物料输送线一侧。
CN202223087887.1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 Active CN218907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7887.1U CN218907823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87887.1U CN218907823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7823U true CN218907823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8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87887.1U Active CN218907823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7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23369B (zh) 一种具有开袋锁料结构的装袋设备
CN113184280A (zh) 一种全自动m形袋给袋包装机
CN218777780U (zh) 一种竖向运动的包装袋打开机构
CN218907823U (zh) 一种短行程的包装袋开袋设备
CN105599923A (zh) 一种全自动固态包装系统
CN112407412A (zh) 一种手套自动装包系统
CN115724023A (zh) 一种紧凑型包装设备
CN214085037U (zh) 果仁灌装装置
CN218662613U (zh) 一种往复式食品灌装设备
CN210338488U (zh) 用于全自动智能tfp包装机袋口整平装置
CN218777781U (zh) 一种短行程的袋口开合机构
CN220315490U (zh) 一种竖向包装机构
CN218777779U (zh) 一种纵向开袋封袋机构
CN113232943A (zh) 适用于套袋机的封口装置
CN217348438U (zh) 一种虾饺装箱机
CN115946919A (zh) 一种竖向灌装设备
CN217893382U (zh) 一种袋式包装机的开袋装袋机构及其袋式包装机
CN219770316U (zh) 一种包装机
CN219565642U (zh) 软袋开塞露组的移送机构
CN216762314U (zh) 一种避孕套入盒包装机
CN219008282U (zh) 一种包装袋封口设备
CN220431553U (zh) 一种包装袋抓夹
CN212290578U (zh) 一种套袋装置
CN215156150U (zh) 一种入盒装置
CN220464916U (zh) 背心袋底焊工位切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