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6135U - 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6135U
CN218906135U CN202222690606.5U CN202222690606U CN218906135U CN 218906135 U CN218906135 U CN 218906135U CN 202222690606 U CN202222690606 U CN 202222690606U CN 218906135 U CN218906135 U CN 218906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injection
module
fixing piece
injection mold
outle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06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Puruis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Puruis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Puruis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Puruisi 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06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6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6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6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二模块用于配合第一模块合模以形成注胶腔;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注胶腔的一端,第一固定件用于连接铜棒的一端;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注胶腔的另一端,第二固定件的一端用于连接铜棒的另一端;连接板,连接在第一模块上;压杆,滑动连接在连接板上,压杆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用于驱动压杆压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注胶腔同轴设置,第一模块上设置有注胶孔,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利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合模而成,利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将铜棒固定在注胶腔的中心位置,这样使得环氧树脂能够均匀包覆在铜棒周围,使得铜棒各向绝缘性能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背景技术
出线套管是配电柜常用的零件,其主要是由铜棒和环氧树脂组成的,环氧树脂包覆在铜棒外侧,制造出现套管需要用到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能够制造出线套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模块合模以形成注胶腔;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注胶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连接铜棒的一端;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注胶腔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铜棒的另一端;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模块上;压杆,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压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压杆压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所述注胶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模块上设置有注胶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利用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合模而成,利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将所述铜棒固定在注胶腔的中心位置,这样使得环氧树脂能够均匀包覆在所述铜棒周围,使得所述铜棒各向绝缘性能均匀;此外,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上下方向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模块能够与所述第二模块分离,以此达到脱模效果,所述第一模块上的型腔和所述第二模块上的型腔相配合形成整个所述注胶腔,成型的产品不会具有过长的开模线,所述注胶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块上可以避免环氧树脂流体冲击所述第二模块的型腔而产生气泡,环氧树脂从所述注胶孔流入所述第二模块的型腔中,即使有气泡也会逐渐上升,使得最终注塑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满足电力学的要求;设置的所述压杆配合所述弹性件将所述第一固定件压紧,从而将所述铜棒压紧,避免在注胶的过程中,所述铜棒发生偏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所述铜棒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螺纹连接所述铜棒的另一端,连接稳定,避免所述铜棒产生偏移而造成注入的环氧树脂厚度不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模块上,方便调整压紧力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连接在所述压杆上,所述限位块用于阻挡所述压杆脱离所述连接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胶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注胶腔关于所述第一模块的竖向中线对称设置,一次性注塑两个产品,提高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胶孔向下倾斜设置,方便环氧树脂流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胶孔的内侧壁嵌设有尼龙块,设置的所述尼龙块是为了避免低温的环氧树脂流体将高温的注胶孔的内侧壁的温度降低,避免注塑出来的产品因为受热不均而带有水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温板,设置的所述保温板用于保持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模块包括两个分块,两个分块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第一模块,便于安装所述铜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安装板,所述第一模块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吊环,设置的所述吊环方便拿取或搬运所述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的爆炸图。
第一模块100a、第二模块100b;
注胶腔110、注胶孔120、尼龙块121、分块130、保温板140、缓冲槽150、排气槽160;
第一固定件200、第二固定件300;
连接板400、限位块410、压杆500、铜棒600;
安装板700、吊环710、弹性件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包括:第一模块100a;第二模块100b,第二模块100b用于配合第一模块100a合模以形成注胶腔110;第一固定件200,设置在注胶腔110的一端,第一固定件200用于连接铜棒600的一端;第二固定件300,设置在注胶腔110的另一端,第二固定件300的一端用于连接铜棒600的另一端;连接板400,连接在第一模块100a上;压杆500,滑动连接在连接板400上,压杆500和连接板400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00,弹性件800用于驱动压杆500压第一固定件200;第一固定件200、第二固定件300和注胶腔110同轴设置,第一模块100a上设置有注胶孔120,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利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合模而成,利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将铜棒固定在注胶腔的中心位置,这样使得环氧树脂能够均匀包覆在铜棒周围,使得铜棒各向绝缘性能均匀;此外,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上下方向设置,使得第一模块能够与第二模块分离,以此达到脱模效果,第一模块上的型腔和第二模块上的型腔相配合形成整个注胶腔110,成型的产品不会具有过长的开模线,注胶孔设置在第一模块上可以避免环氧树脂流体冲击第二模块的型腔而产生气泡,环氧树脂从注胶孔流入第二模块的型腔中,即使有气泡也会逐渐上升,使得最终注塑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满足电力学的要求;设置的压杆500配合弹性件800将第一固定件压紧,从而将铜棒600压紧,避免在注胶的过程中,铜棒600发生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100a上设置有缓冲槽150和排气槽160,设置的排气槽160用于连通缓冲槽150和注胶腔110,并且排气槽160还要连通外界,排气槽160主要是在注胶腔110中注入环氧树脂的时候将注胶腔110中的空气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00螺纹连接铜棒600的一端,第二固定件300螺纹连接铜棒600的另一端,连接稳定,避免铜棒产生偏移而造成注入的环氧树脂厚度不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400可拆卸连接在第一模块100a上,方便调整压紧力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块410,限位块410连接在压杆500上,限位块410用于阻挡压杆500脱离连接板4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胶腔110设置有两个,两个注胶腔110关于第一模块100a的竖向中线对称设置,一次性注塑两个产品,提高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所谓的竖向中线即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线,即将第一模块100a假设分为左右两块的中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胶孔120向下倾斜设置,方便环氧树脂流下,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考虑流下的速度不冲起气泡,可以根据需要对注胶孔120的倾斜程度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胶孔120的内侧壁嵌设有尼龙块121,设置的尼龙块121是为了避免低温的环氧树脂流体将高温的注胶孔120的内侧壁的温度降低,避免注塑出来的产品因为受热不均而带有水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100a和第二模块100b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温板140,设置的保温板140用于保持第一模块100a和第二模块100b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100a包括两个分块130,两个分块130可拆卸连接形成第一模块100a,便于安装铜棒6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板700,第一模块100a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安装板700,安装板700上设置有吊环710,设置的吊环710方便拿取或搬运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块100a和/或第二模块100b中嵌设有加热棒,设置的加热棒用于给第一模块100a和/或第二模块100b中进行加热。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
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模块合模以形成注胶腔;
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注胶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连接铜棒的一端;
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注胶腔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铜棒的另一端;
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模块上;
压杆,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压杆和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压杆压所述第一固定件;
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所述注胶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模块上设置有注胶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螺纹连接所述铜棒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螺纹连接所述铜棒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模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连接在所述压杆上,所述限位块用于阻挡所述压杆脱离所述连接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注胶腔关于所述第一模块的竖向中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孔向下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孔的内侧壁嵌设有尼龙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保温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两个分块,两个分块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第一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所述第一模块的前端和后端均连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吊环。
CN202222690606.5U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Active CN218906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0606.5U CN218906135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0606.5U CN218906135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6135U true CN218906135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0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0606.5U Active CN218906135U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6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06135U (zh) 一种出线套管的注胶模具
CN106985325A (zh) 一种硅胶材质用压合成型模具
CN210590360U (zh) 1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进胶系统
CN212372614U (zh) 一种简易模具
CN214521588U (zh) 一种汽车顶灯盒注塑模具
CN211138031U (zh) 一种注塑模具流道流量控制器及注塑模具
CN216708137U (zh) 一种注塑机移动模板
CN207240703U (zh) 一种防止塑胶粘模的塑胶冲压模具
CN211467381U (zh) 一种塑料件的注塑装置
CN211888943U (zh) 一种可更换模仁的压铸模具
CN218429683U (zh) 一种注塑模具中型芯的安装结构
CN216329909U (zh) 一种塑料注塑用的压模装置
CN210026101U (zh) 一种具有紧固功能的自动脱膜硅胶模具
CN213353344U (zh) 一种小型塑料齿轮注塑模具
CN211221885U (zh) 一种二次顶出的注塑模具结构
CN215750458U (zh) 激光扫描仪用注塑模具
CN218477047U (zh) 一种适用于热固定性塑料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08773895U (zh) 一种具有侧向模块的六角塑胶模具
CN214645528U (zh) 针阀冷咀系统及注塑模具
CN212147266U (zh) 一种多点网状结点注塑机
CN213919453U (zh) 一种注塑用的注塑机
CN218948285U (zh) 一种热流道前横向侧进胶结构
CN210820617U (zh) 一种一模成型高效注塑模具
CN212045950U (zh) 隔热件热成型模具结构
CN216181986U (zh) 硅胶制品硫化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