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7035U - 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7035U
CN218877035U CN202223328406.1U CN202223328406U CN218877035U CN 218877035 U CN218877035 U CN 218877035U CN 202223328406 U CN202223328406 U CN 202223328406U CN 218877035 U CN218877035 U CN 218877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ridge
bridge span
suppor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84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洪鹏
朱光
曹兵
梅作舟
罗群
付强
霍琳颖
吴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arzone Industry Corp Ltd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arzone Industry Corp Ltd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arzone Industry Corp Ltd, PLA Rocket Force 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Harzone Industr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84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7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7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7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包括运载车,运载车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和观察室,驾驶室与观察室间隔设置,运载车的前端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油缸、第一支撑杆以及支撑铲,第一支撑油缸的一端铰接在驾驶室与观察室之间,第一支撑油缸的另一端与支撑铲的上部相铰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运载车前端的下方相铰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铲的下端相铰接;第一支撑组件可对运载车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设计巧妙,通过在运载车前方设置支撑铲,既可以保证运载车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清理架设地面,提高了机械化桥架设的效率以及环境的适应能力。

Description

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架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
背景技术
机械化桥是桥梁的一种,主要是能够快速架设在没有固定式桥梁的河流峡谷等位置作为临时桥梁使用。我国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频发,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快速抢通灾区道路,及时输送救援物资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抢通受损道路、桥梁的诸多手段中,应急机械化桥无疑是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手段。
目前的机械化桥基本上都是采用载重卡车等能够运输较重货物的汽车来运输。在运输时折叠在汽车车体上,在使用时从车体上展开,架设在河流或者峡谷之上,然后车辆能够与机械化桥的本体脱离。大多数机械化桥的架设方式都是桥体后置架设的,即:桥体从运载车的尾部伸出进行架设,因此,车辆在行驶至架设地点时需要掉头,并倒车至需要架设的地点,在灾区等环境复杂的地区,倒车掉头困难并且浪费时间,严重影响桥梁架设的效率;另外,桥体后置架设的机械化桥在架设时,重心会发生变化造成车辆尾部负载过大,从而造成车辆前端抬起的风险,严重危害驾驶员的安全。另外,灾区等地的地面状况复杂,平坦区域较少,如果再运输推土机等设备,资源能源消耗大。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解决上述重大技术难题,安全、可靠、高效地实现机械化桥在河流或者峡谷之上的架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具有安全、可靠、高效地实现机械化桥在河流或者峡谷之上的架设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其中,包括运载车,运载车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和观察室,驾驶室与观察室间隔设置,运载车的前端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油缸、第一支撑杆以及支撑铲,第一支撑油缸的一端铰接在驾驶室与观察室之间,第一支撑油缸的另一端与支撑铲的上部相铰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运载车前端的下方相铰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铲的下端相铰接;第一支撑组件可对运载车进行支撑,以提高机械化桥在架设时运载车的稳定性。
进一步,支撑铲包括连接面、支撑面以及推铲面,连接面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油缸和第一支撑杆,支撑面可与地面相抵触,推铲面可对地面进行找平。
进一步,推铲面为内凹的圆弧状,以加大推铲能力。
进一步,运载车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共同对运载车进行支撑,以提高机械化桥在架设时运载车的稳定性。
进一步,第二支撑组件为多组,均布在运载车后方的两侧。
进一步,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油缸、第二支撑杆以及支撑盘,第二支撑油缸固定设置在运载车的后方,第二支撑油缸与第二支撑杆相连,第二支撑杆与支撑盘相连,支撑盘可与地面相抵触,以实现支撑。
进一步,支撑盘与地面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垫,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进一步,驾驶室与观察室之间设置有架设机构,驾驶室与观察室的后部可承载桥跨组件;运载车上设置有举升组件,举升组件可将桥跨组件举起,并使桥跨组件与架设机构相连,架设机构可将桥跨组件架设到目标位置。
进一步,举升组件包括前举升组件和后举升组件,前举升组件设置在运载车靠近前方的位置处,后举升组件设置在运载车靠近后方的位置处,前举升组件和后举升组件共同举升桥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结构设计巧妙,将传统的车头分隔成驾驶室和观察室,并且在驾驶室和观察室之间设置架设机构,从而实现了应急机械化桥前置架设的功能,避免车辆掉头的问题,提高了机械化桥架设的效率以及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在运载车前方设置支撑铲,既可以保证运载车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清理架设地面,大大节省了人力,安全、可靠、高效地实现机械化桥在河流或者峡谷之上的架设。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桥跨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桥跨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桥跨组件连接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桥跨组件连接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展开驱动组件与桥跨组件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架设机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移动架底部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第一桥跨与架设机构连接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第一桥跨的导轨与移动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第二桥跨与第一连接的示意图1;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第二桥跨与第一连接的示意图2;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第二桥跨与第一连接的示意图3;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桥跨组件伸出至河流对岸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桥跨组件倾斜并抵触河流对岸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桥跨组件放置到地面上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桥跨组件架设完毕后的运载车倒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包括运载车1,运载车1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11和观察室12,驾驶室11与观察室12间隔设置,驾驶室11与观察室12之间设置有架设机构2,驾驶室11与观察室12的后部设置有承载架13,承载架13上方可承载桥跨组件4,运载车1上设置有举升组件5,承载架13下方与举升组件5相连,举升组件5可将承载架13与桥跨组件4举起,并使桥跨组件4与架设机构2相连,架设机构2可将桥跨组件4架设到目标位置(河流或者峡谷等需要架设机械化桥的位置)。运载车1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可对运载车提供支撑。本实施例的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31和第二支撑组件32,第一支撑组件31设置在运载车1的前端下方,第二支撑组件32设置在运载车1的后端,第一支撑组件31与第二支撑组件32可共同对运载车1进行支撑,以提高机械化桥在架设时运载车1的稳定性。
具体来说,如图2-6所示,桥跨组件4包括第一桥跨41和第二桥跨42,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可拆卸连接,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连接后组成机械化桥本体。第一桥跨4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活动设置在展开架43上,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可相对于展开架43横向移动以实现第一桥跨41的展开与收拢。展开架43包括固定梁431,固定梁431上横向设置有多根展开横梁432,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展开横梁432形状相配合的横梁孔,展开横梁432可插接在横梁孔内,以实现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可相对于展开架43横向移动。
第一桥跨单元411与第二桥跨单元412的下表面水平设置,以方便与地面贴合,第一桥跨单元411与第二桥跨单元412的上表面倾斜设置,且第一桥跨单元411与第二桥跨单元412远离第二桥跨42的一端的高度低于第一桥跨单元411与第二桥跨单元412靠近第二桥跨42的一端的高度,以方便车辆从地面行驶至机械化桥上,或从机械化桥上行驶至地面上。优选的,第一桥跨单元411与第二桥跨单元412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棱状凸起,以增大第一桥跨单元411与第二桥跨单元412的上表面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防止车辆在机械化桥上打滑。
第二桥跨42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三桥跨单元421和第四桥跨单元422,第二桥跨42与第一桥跨4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通过丙丁接头44相连,丙丁接头44包括丙接头441和丁接头442,丙接头441和丁接头442分别固定在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上,丁接头442包括连接凸起,丙接头441包括与连接凸起相配合的连接孔,丁接头442的连接凸起可插接在丙接头441的连接孔内,以实现丙丁接头44的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的连接。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丙丁接头44设置在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的下方位置处,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的上方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凹槽顶块451和凸起顶块452,丙接头441的连接孔的横截面积大于丁接头442的连接凸起的面积,丁接头442的连接凸起可在丙接头441的连接孔内移动,以使第一桥跨41可相对于第二桥跨42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使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的上方位置的凹槽顶块451和凸起顶块452可互相卡接。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连接后,上方的凹槽顶块451和凸起顶块452为沿水平方向嵌入,下方的丙接头441和丁接头442为沿竖直方向嵌入,凹槽顶块451和凸起顶块452承受竖直方向的压力,丙丁接头44承受水平方向的拉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的上方位置处还设置有挂钩组件,挂钩组件包括挂钩471和挂杆472,挂钩471固定在第一桥跨41或第二桥跨42的上方位置处,挂杆472设置在第二桥跨42或第一桥跨41的上方位置处,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连接后,挂钩471可与挂杆472相钩接,以增强第一桥跨41和第二桥跨42连接的可靠性。优选的,挂杆472活动设置在第二桥跨42或第一桥跨41的上,挂杆472与连杆相连,连杆与手柄相连,转动手柄即可驱动挂杆472移动,从而实现挂钩471与挂杆472的连接或者脱接,以方便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的连接与拆卸。
桥跨组件4还包括展开驱动组件46,展开驱动组件46可驱动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的展开和收拢。展开驱动组件46包括展开驱动架461,展开驱动架461的两侧分别活动设置有承托架462,展开驱动架46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展开液压油缸463,展开液压油缸463的输出轴与承托架462相连,展开液压油缸463可驱动承托架462在展开驱动架461上移动,两个承托架462分别与第一桥跨41的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或第二桥跨42的第三桥跨单元421和第四桥跨单元422的下表面相连,以驱动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的展开。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桥跨41堆叠在第二桥跨42的上方,第二桥跨42放置在展开驱动组件46的承托架462上,展开驱动组件46与承载架13固定相连,展开驱动组件46可驱动第二桥跨42的第三桥跨单元421和第四桥跨单元422展开,同时在摩擦力的带动下,使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同步展开。
如图7-11所示,架设机构2包括固定架21和移动架22,固定架21与运载车1相连,移动架22可相对于固定架21移动,本实施例的移动架22的下方设置有移动销齿23,固定架21上设置有移动齿轮24,移动齿轮24与移动销齿23相啮合,移动齿轮24与移动电机相连,移动电机可驱动移动齿轮24旋转,以驱动移动架22相对于固定架21移动。
移动架22的两侧设置有多个桥跨滚轮25和多个桥跨齿轮26,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以及第三桥跨单元421和第四桥跨单元422的内侧壁设置有上轨481和下轨482,上轨481和下轨482之间形成桥跨滚轮25和桥跨齿轮26移动的轨道,上轨481内设置有与桥跨齿轮26相配合的桥跨销齿。
举升组件5可将第一桥跨41举起,并使第一桥跨41的轨道与移动架22两侧的桥跨滚轮25和桥跨齿轮26相对,移动架22向第一桥跨41的方向移动即可使桥跨滚轮25容置在轨道内且桥跨齿轮26与桥跨销齿相啮合。桥跨齿轮26转动即可驱动第一桥跨41在移动架22上移动。本实施例的桥跨齿轮26与齿轮轴相连,齿轮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链条或者齿轮组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可驱动桥跨齿轮26旋转,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它现有的齿轮驱动形式,只要是能驱动桥跨齿轮26旋转即可。
当第一桥跨41移动到预设位置时,举升组件5可将第二桥跨42举起,并且使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上的丙丁接头44相连,然后再通过举升组件5举升第二桥跨42,使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上的凹槽顶块451和凸起顶块452相卡接以实现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的连接,并使第二桥跨42的轨道与移动架22两侧的桥跨滚轮25和桥跨齿轮26相对,桥跨齿轮26继续驱动第一桥跨41在移动架22上移动,即可使桥跨滚轮25容置在第二桥跨42的轨道内且桥跨齿轮26与第二桥跨42的桥跨销齿相啮合,从而实现第二桥跨42的移动。
固定架21与运载车1相铰接,固定架21可相对于运载车1在竖直方向旋转,以带动移动架22在竖直方向旋转。本实施例的固定架21的中间位置处与运载车1相铰接,固定架21的后端与架设油缸27相连,架设油缸27固定设置在运载车1上,架设油缸27可驱动固定架21相对于运载车1在竖直方向旋转。
当第一桥跨41的前端移动至河流或者峡谷的对面时,架设油缸27驱动固定架21相对于运载车1在竖直方向旋转,以使第一桥跨41与第二桥跨42旋转,从而使第一桥跨41的前端触地,然后继续旋转固定架21,使桥跨齿轮26与第二桥跨42脱离,然后收起第一支撑组件31与第二支撑组件32,运载车1倒车,以使移动架22与第二桥跨42分离,即可实现桥跨的架设。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2-3所示,桥跨组件4还包括两块补隙板491,桥跨架设后,补隙板491与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的前端内侧以及第三桥跨单元421和第四桥跨单元422的后端内侧固定相连。补隙板491可填充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以及第三桥跨单元421和第四桥跨单元422之间的缝隙,以方便车辆从地面行驶至机械化桥上,或从机械化桥上行驶至地面上。同时设置补隙板491还可以增强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以及第三桥跨单元421和第四桥跨单元422之间的稳定性,从而提升机械化桥整体的稳定性。补隙板491的固定方式可选用螺栓固定或者销钉固定等现有固定方式,只要是能实现补隙板491固定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优选的,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之间以及第三桥跨单元421和第四桥跨单元422之间连接有补隙网492,补隙网492可填充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以及第三桥跨单元421和第四桥跨单元422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人或者物品因意外而从第一桥跨单元411和第二桥跨单元412以及第三桥跨单元421和第四桥跨单元422之间的缝隙内掉落,以提高机械化桥使用时的安全性。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举升组件5包括前举升组件51和后举升组件52,前举升组件51设置在运载车1靠近前方的位置处,后举升组件52设置在运载车1靠近后方的位置处,前举升组件51和后举升组件52共同举升桥跨组件。
本实施例的前举升组件51设置在承载架13的前方位置处,后举升组件52设置在承载架13的后方位置处,前举升组件51和后举升组件52共同举升承载架13。前举升组件51包括举升支架511,举升支架511的一端与运载车1相铰接,举升支架511的另一端设置在承载架13前端位置处的下方以承托承载架13,举升支架511的中间位置处与第一举升油缸512相连,第一举升油缸512可驱动举升支架511相对于运载车1旋转,从而托起承载架13。后举升组件52包括铰接支架521和第二举升油缸522,铰接支架521的一端与运载车1相铰接,铰接支架521的另一端与承载架13的后方位置处相铰接。铰接支架521的中间位置处与第二举升油缸522的输出轴相铰接,第二举升油缸522铰接在运载车1的后方位置处。第二举升油缸522可驱动铰接支架521旋转,以举升承载架13。本实施例的后举升组件52为两组,分别设置在承载架13后方的两侧。
如7图所示,第一支撑组件31包括第一支撑油缸311、第一支撑杆312以及支撑铲313,第一支撑油缸311的一端铰接在驾驶室11与观察室12之间,第一支撑油缸311的另一端与支撑铲313的上部相铰接,第一支撑杆312的一端与运载车1前端的下方相铰接,第一支撑杆312的另一端与支撑铲313的下端相铰接。第一支撑油缸311的伸缩可使支撑铲313处于收纳状态或者支撑状态。支撑铲313包括连接面、支撑面以及推铲面314,连接面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油缸311和第一支撑杆312,支撑面在支撑状态时与地面相抵触。推铲面314可对地面进行找平,以保证桥跨架设后的稳定性。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推铲面314为内凹的圆弧状,以加大推铲能力。
如图11所示,第二支撑组件32包括第二支撑油缸321、第二支撑杆322以及支撑盘323,第二支撑油缸321固定设置在运载车1的后方,第二支撑油缸321与第二支撑杆322相连,第二支撑杆322与支撑盘323相连,支撑盘323可与地面相抵触,以实现支撑。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组件32为多组,均布在运载车1后方的两侧。优选的,支撑盘323与地面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垫,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使第二支撑组件32的支撑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的结构设计巧妙,将传统的车头分隔成驾驶室和观察室,并且在驾驶室和观察室之间设置架设机构,从而实现了应急机械化桥前置架设的功能,避免车辆掉头的问题,提高了机械化桥架设的效率以及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在运载车前方设置支撑铲,既可以保证运载车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清理架设地面,大大节省了人力,安全、可靠、高效地实现机械化桥在河流或者峡谷之上的架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载车,运载车的前端设置有驾驶室和观察室,驾驶室与观察室间隔设置,运载车的前端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油缸、第一支撑杆以及支撑铲,第一支撑油缸的一端铰接在驾驶室与观察室之间,第一支撑油缸的另一端与支撑铲的上部相铰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运载车前端的下方相铰接,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铲的下端相铰接;第一支撑组件可对运载车进行支撑,以提高机械化桥在架设时运载车的稳定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支撑铲包括连接面、支撑面以及推铲面,连接面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油缸和第一支撑杆,支撑面可与地面相抵触,推铲面可对地面进行找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推铲面为内凹的圆弧状,以加大推铲能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其特征在于,运载车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共同对运载车进行支撑,以提高机械化桥在架设时运载车的稳定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组件为多组,均布在运载车后方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油缸、第二支撑杆以及支撑盘,第二支撑油缸固定设置在运载车的后方,第二支撑油缸与第二支撑杆相连,第二支撑杆与支撑盘相连,支撑盘可与地面相抵触,以实现支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支撑盘与地面接触的一面设置有橡胶垫,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其特征在于,驾驶室与观察室之间设置有架设机构,驾驶室与观察室的后部可承载桥跨组件;运载车上设置有举升组件,举升组件可将桥跨组件举起,并使桥跨组件与架设机构相连,架设机构可将桥跨组件架设到目标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其特征在于,举升组件包括前举升组件和后举升组件,前举升组件设置在运载车靠近前方的位置处,后举升组件设置在运载车靠近后方的位置处,前举升组件和后举升组件共同举升桥跨组件。
CN202223328406.1U 2022-12-12 2022-12-12 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 Active CN218877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8406.1U CN218877035U (zh) 2022-12-12 2022-12-12 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8406.1U CN218877035U (zh) 2022-12-12 2022-12-12 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7035U true CN218877035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5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8406.1U Active CN218877035U (zh) 2022-12-12 2022-12-12 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7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97A (zh) 枢接提升装置
US3010128A (en) Mobile self propelled bridge units
AU782034B2 (en) Suspension assembly
CN218877035U (zh) 应用于机械化桥梁前置架设的轮式车辆
CN110562115B (zh) 一种用于节段梁滚装上船的运梁车
CN200951910Y (zh) 港口机械的整机运输装置
CN218880559U (zh) 车载应急机械化桥桥体前置架设结构
CN218880560U (zh) 车载可伸缩桥跨结构
CN218989909U (zh) 车载应急机械化桥梁架设装置
CN219384523U (zh) 一种马达双侧提升的十字起吊梁
CN108466625A (zh) 人工快速搭建铁路运送装甲车辆卸载临时站台
CN115772842A (zh) 桥体前置架设的车载应急机械化桥
EP0165712B1 (en) Bridge construction
CN216865309U (zh) 底盘和作业机械
CN115744652A (zh) 一种跨骑龙门式蓄电池快换车
US4807374A (en) Excavator, in particular self-driving, hydraulic universal small excavator
CN211848984U (zh) 架桥设备及架桥车
CN212558556U (zh) 一种机械化货桥
CN114212164A (zh) 一种可拖挂载运平台
CN217099806U (zh) 低承载面平板清障车
CN215474700U (zh) 矿车
CN220447731U (zh) 一种翻斗车的安全支撑装置
CN220505065U (zh) 一种安全支护台车
CN216101987U (zh) 后保险杠兼作支腿的运输车
CN220555783U (zh) 机械化水陆两用桥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