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5309U - 底盘和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底盘和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5309U
CN216865309U CN202220252037.3U CN202220252037U CN216865309U CN 216865309 U CN216865309 U CN 216865309U CN 202220252037 U CN202220252037 U CN 202220252037U CN 216865309 U CN216865309 U CN 216865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connecting body
outrigger
pin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20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俊杰
陈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meri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merica Inc filed Critical Sany America Inc
Priority to CN2022202520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5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5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5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包括底盘主体、移动装置和伸缩支撑装置。底盘主体可以连接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可起到支撑底盘主体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带动底盘主体进行移动。当底盘主体在坑洼或碎石路面进行施工作业时,可将伸缩支撑装置连接在底盘的底部,伸缩支撑装置设置至少三个,三个支撑点可以形成一个平面,通过调节伸缩支撑装置的高度,可以达到将底盘主体调平的效果,防止因底盘主体倾斜产生倾覆的问题。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作业机械,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底盘,因此,均具有与如上所述相同的优势。

Description

底盘和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盘和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作业机械,例如起重机、挖掘机等,均可通过履带底盘进行支撑并移动,履带底盘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接地比压低,可保护土壤,牵引力大,深翻负重作业优势明显,且通过性和爬坡能力强。但是当履带底盘停止在坑洼路面或者斜坡进行作业时,由于履带底盘上的作业主体载重量较大,可能会由于底盘的倾斜发生倾覆,对施工进程以及人员安全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盘和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履带底盘在坑洼路面或斜坡进行施工时容易发生倾覆的缺陷,实现使履带底盘可适应各种地形进行施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盘,包括底盘主体、移动装置和至少三个伸缩支撑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和所述伸缩支撑装置可选择且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底盘主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所述底盘主体包括连接主体和两组外伸臂,每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外伸臂,两组所述外伸臂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主体的两侧,所述外伸臂远离所述连接主体的一侧用于与所述移动装置或所述伸缩支撑装置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所述外伸臂与所述连接主体铰接,且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所述外伸臂与所述连接主体之间还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外伸臂之间,当所述定位装置锁定时,所述外伸臂与所述连接主体之间的角度固定,当所述定位装置解锁时,所述外伸臂可相对所述连接主体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所述定位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主体铰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伸臂铰接,铰接位置的旋转轴线均沿竖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所述外伸臂的顶部与所述连接主体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外伸臂的底部与所述连接主体通过第二销轴连接,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二销轴的轴线共线且均沿竖直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所述第二销轴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销轴的外径,且所述连接主体的顶部与所述外伸臂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销轴保护件,所述销轴保护件的底面与所述外伸臂的顶面接触,所述销轴保护件的侧面与所述外伸臂的侧面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所述移动装置为履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盘,所述伸缩支撑装置为液压油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作业机械主体和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底盘,所述作业机械主体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包括底盘主体、移动装置和伸缩支撑装置。底盘主体可以连接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可起到支撑底盘主体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带动底盘主体进行移动。当底盘主体在坑洼或碎石路面进行施工作业时,可将伸缩支撑装置连接在底盘的底部,伸缩支撑装置设置至少三个,三个支撑点可以形成一个平面,通过调节伸缩支撑装置的高度,可以达到将底盘主体调平的效果,防止因底盘倾斜产生倾覆的问题。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机械,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底盘,因此,均具有与如上所述相同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有履带轮的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有液压油缸的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有履带轮的底盘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伸臂与液压油缸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主体位于折叠位置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主体位于折叠位置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主体位于折叠位置且装载在运输车时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主体位于折叠位置且装载在运输车时的左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9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的起重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连接主体;2:外伸臂;3:定位装置;4: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6:第三销轴;7:第四销轴;8:水平阻挡部;9:竖直阻挡部;10:第一销孔;11:第二销孔;12:第三销孔;13:履带轮;14: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1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底盘和作业机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盘,该底盘为作业机械的一部分,底盘仅仅是一种移动或支撑的装置,在作业机械领域,此部分通常被称之为下车,上车是用于作业的部分,例如起重机的起重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包括底盘主体、移动装置和至少三个伸缩支撑装置。移动装置和伸缩支撑装置均可以选择性的安装在底盘主体上。
当底盘进行转移或者在应对需要不断移动的作业工况时,或者在平地进行作业时,可将移动装置连接在底盘主体上,移动装置可以起到支撑底盘主体的作用,还可以带动底盘主体进行移动。
当在坑洼路面或者碎石路面进行作业时,若此时底盘主体上连接有移动支撑装置,例如履带轮时,可能会出现底盘主体倾斜的情况,当上车在工作时,上车的负载较大,极大可能会出现倾覆的危险。为应对该工况,可以将伸缩支撑装置连接在底盘主体的底部。伸缩支撑装置可以设置至少三个,三个支撑点确定一个平面,通过调节各个伸缩支撑装置的高度可将底盘主体调整到水平位置,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出现倾覆的危险。
优选地,伸缩支撑装置设置为四个,四个伸缩支撑装置可分别连接在底盘主体的两侧,每侧对称的设置两个伸缩支撑装置,四个伸缩支撑装置支撑在地面时,可建立一个稳定的支撑平面,且四个伸缩支撑装置可根据作业面的实际情况各自伸出相应长度,保证底盘主体为水平状态。
现有的底盘主体大部分为箱型结构,以履带底盘上的底盘主体为例,底盘主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用于与履带轮连接,连接后底盘的宽度即固定,无法改变。由此,便产生了如下问题:
第一,为了防止作业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向前后方向发生倾覆,履带轮的长度必然大于底盘主体的长度,因此,底盘主体的两侧均连接在履带轮的中部位置。当作业机械工作时,会导致压力大部分集中在履带的中部,导致压力分布不均。
第二,我国公路运输要求货车货物宽度小于等于三米,为了运输方便,需要保证作业机械的底盘宽度小于等于三米才可满足运输条件,运输条件限制了作业机械的底盘的宽度。当作业机械的底盘的宽度超过三米时,普通货车无法进行运输。
对于上述的压力在履带轮底部分布不均的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盘主体包括连接主体1和两组外伸臂2,连接主体1的顶部用于与作业机械的上车连接,例如可用于与起重机的起重臂连接,连接主体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用于与外伸臂2连接。
上述的连接主体1可以为长方体形结构,其顶部用于与作业机械的工作主体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主体1的宽度方向是指与连接主体1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或者称之为左右方向。同理,连接主体1的长度方向是沿连接主体1的行进方向,或者称之为前后方向。
两组外伸臂2可以连接在长方体形的连接主体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面上,每组外伸臂2可分别包括两个外伸臂2,四个外伸臂2可分别连接在长方体形的连接主体1的四个竖直的棱的位置,且均向远离连接主体1的中心的方向水平延伸。
由于,外伸臂2连接在长方体形的连接主体1的四个竖直的棱的位置,外伸臂2在向两侧延伸的过程中,同时也分别向前或向后延伸,如此,当外伸臂2与履带轮连接时,可以连接到履带轮的前后两端,当底盘负载时,压力可均匀的分布在履带轮与地面接触的部分。此外,设置外伸臂2还可扩大支撑面,进一步防止底盘发生倾覆。
对于上述的底盘不便于运输的问题,两组外伸臂2分别铰接在连接主体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即设置在连接主体1的左右两侧。
以设置在左侧的一组外伸臂2进行说明,该组包括两个外伸臂2,其中一个外伸臂2设置在连接主体1的左前侧,另一个外伸臂2设置在连接主体1的左后侧,两个外伸臂2均与连接主体1铰接,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另一端可选择性的与移动装置或伸缩支撑装置可拆卸连接。
位于右侧的一组外伸臂2与位于左侧的一组外伸臂2相同,两组外伸臂2为对称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两组外伸臂2与连接主体1均为铰接,因此,外伸臂2与连接主体1之间包括两个相对位置,可以为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
当两组外伸臂2展开后,例如左侧的外伸臂2展开到与连接主体1的左侧面呈135度的位置时停止,此时外伸臂2到达展开位置,在该位置时,底盘处于工作状态。当外伸臂2位于展开位置时,左侧的外伸臂2与连接主体1的左侧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度到180度之间的任意角度,不仅仅局限于135度,右侧同理。
以左侧为例进行说明,当两组外伸臂2收缩后,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为外伸臂2收回到与连接主体1的左侧面平行时的位置为折叠位置,底盘主体的最小宽度等于连接主体1的宽度,此时,底盘主体的宽度势必小于展开状态下的宽度和长度的任何一个值,满足运输条件的要求,可对底盘主体进行运输。
另一种情况为外伸臂2收回到与连接主体1的左侧面垂直时的位置为折叠位置,此时底盘主体的最小宽度等于连接主体1的长度,此时底盘主体的最小宽度势必小于展开状态下的宽度和长度的任何一个值,满足运输条件的要求,可对底盘主体进行运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当外伸臂2回收后,底盘主体的最小宽度小于运输条件所要求的最大宽度,即小于三米,当外伸臂2展开后可进行工作,由于设置了与连接主体1铰接的外伸臂2,使底盘的宽度可调,突破了运输条件对底盘宽度的限制。
在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外伸臂2与连接主体1之间还设置有定位装置3,定位装置3用于固定外伸臂2与连接主体1的相对位置。
其中,外伸臂2可以为箱型梁,外伸臂2的一端与连接主体1铰接,连接主体1可以为正方体或长方体形结构,当外伸臂2设置两组,每组包括两个外伸臂2时,四个外伸臂2可以分别连接在连接主体1的四个棱的位置,外伸臂2的另一端用于与移动装置或伸缩支撑装置可拆卸连接。
定位装置3可将外伸臂2定位在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当定位装置3解锁时,外伸臂2可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运动。定位装置3可以为挂钩,挂钩可以连接在连接主体1上,在外伸臂2上设置有两个挂孔,分别为第一挂孔和第二挂孔,当外伸臂2运动到展开位置时,可将挂钩远离连接主体1的一端挂在第一挂孔内固定,此时,外伸臂2定位在展开位置。当外伸臂2运动到折叠位置时,可将挂钩远离连接主体1的一端挂在第二挂孔内固定,此时,外伸臂2定位在折叠位置。当挂钩仅一端与连接主体1连接时,外伸臂2可在展开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自由转动。
上述的关于定位装置3的实施例,当定位装置3解锁时,外伸臂2的转动需要手动转动。以下公开一种更优的实施例,可使外伸臂2的转动实现自动转动的效果。在外伸臂2和连接主体1之间可以设置直线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的一端与连接主体1铰接,另一端与外伸臂2铰接,两个铰接点位置的旋转轴线均沿竖直方向。
例如,以左侧的外伸臂2为例,直线驱动装置可以设置在连接主体1的左侧面与外伸臂2之间,当直线驱动装置收回时,带动外伸臂2收回到与连接主体1的左侧呈90度的位置,或者说,运动到与连接主体1的后侧面或前侧面平行的位置,此时,底盘主体的宽度等于连接主体1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此时底盘主体的宽度小于运输条件规定的最大宽度值。当直线驱动装置伸出时,可以带动外伸臂2展开到与连接主体1的左侧呈135度的展开位置。
上述的直线驱动装置可以为电动推杆,或者液压油缸,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直线驱动装置使用液压油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外伸臂2靠近连接主体1一侧的顶部与连接主体1之间通过第一销轴4连接,外伸臂2靠近连接主体1一侧的底部与连接主体1之间通过第二销轴5连接,为实现外伸臂2可旋转的效果,第一销轴4与第二销轴5的旋转轴线需要共线且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
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均受到剪切力,当连接主体1顶部承载时,外伸臂2的自由端的受到向上的支撑力,此时,外伸臂2与连接主体1连接位置的顶部产生相互挤压的趋势,底部产生相互远离的趋势。本申请采用以下方式防止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因承载力过大而断裂。
由于外伸臂2与连接主体1的连接位置的底部产生相互远离的趋势,大部分载荷均以剪切力的形式作用在第二销轴5上,而外伸臂2与连接主体1连接位置的顶部产生相互挤压的趋势,载荷一部分可由外伸臂2与连接主体1之间的相互挤压承担,一部分以剪切力的形式作用在第一销轴4上,因此第二销轴5的外径大于第一销轴4的外径,使用尺寸较大的第二销轴5防止其断裂,在设置第一销轴4的位置设置销轴保护件,使外伸臂2与连接主体1之间的相互挤压承担更多的载荷。
销轴保护件可以为板状结构,包括水平阻挡部8和竖直阻挡部9,水平阻挡部8连接在连接主体1的顶端,且位于外伸臂2的顶部,在水平阻挡部8上设置有销孔,通过第一销轴4穿过销孔连接外伸臂2与销轴保护件,连接后,外伸臂2靠近连接主体1的侧面与销轴保护件的竖直阻挡部9接触,两者实现面接触,外伸臂2的顶部靠近连接主体1一侧与销轴保护件的水平阻挡部8底部接触,两者实现面接触,当连接主体1顶部承载时,外伸臂2与销轴保护件之间可承担更多的载荷,可保证第一销轴4不会因承载力过大而断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移动装置可以为履带轮,外伸臂2与履带轮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外伸臂2远离连接主体1的一端设置第一销孔10,在履带轮与外伸臂2连接的一侧设置第二销孔11,连接时,将第一销孔10与第二销孔11对正后,通过第三销轴6进行插接连接,连接拆卸简单快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伸缩支撑装置可以为液压油缸,外伸臂2与液压油缸可以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履带轮与外伸臂2连接的一侧设置第三销孔12,连接时,将第三销孔12与第一销孔10对正后,通过第四销轴7进行插接连接,连接拆卸简单快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该作业机械包括作业机械主体和如上所述的底盘,作业机械主体设置在上述的底盘上,由于上述的底盘包括如上所述的底盘,因此同样具有如上所述的优势。作业机械可以为但不局限于起重机,还可以为例如挖掘机等其他作业机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主体、移动装置和至少三个伸缩支撑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和所述伸缩支撑装置可选择且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底盘主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主体包括连接主体和两组外伸臂,每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外伸臂,两组所述外伸臂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主体的两侧,所述外伸臂远离所述连接主体的一侧用于与所述移动装置或所述伸缩支撑装置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臂与所述连接主体铰接,且所述外伸臂的旋转轴线垂直于所述连接主体的顶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臂与所述连接主体之间还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外伸臂之间,当所述定位装置锁定时,所述外伸臂与所述连接主体之间的角度固定,当所述定位装置解锁时,所述外伸臂可相对所述连接主体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主体铰接,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外伸臂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臂的顶部与所述连接主体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外伸臂的底部与所述连接主体通过第二销轴连接,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二销轴的轴线共线且垂直于所述连接主体的顶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轴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销轴的外径,且所述连接主体的顶部与所述外伸臂连接的位置设置有销轴保护件,所述销轴保护件的底面与所述外伸臂的顶面接触,所述销轴保护件的侧面与所述外伸臂的侧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为履带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装置为液压油缸。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业机械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底盘,所述作业机械主体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CN202220252037.3U 2022-01-28 2022-01-28 底盘和作业机械 Active CN216865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2037.3U CN216865309U (zh) 2022-01-28 2022-01-28 底盘和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2037.3U CN216865309U (zh) 2022-01-28 2022-01-28 底盘和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5309U true CN216865309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5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2037.3U Active CN216865309U (zh) 2022-01-28 2022-01-28 底盘和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53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4413A (zh) * 2022-09-22 2022-12-23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吊篮机构及外墙施工机器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4413A (zh) * 2022-09-22 2022-12-23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吊篮机构及外墙施工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38670A (en) Tower crane
US3830376A (en) Telescopic jib and bearing means therefor
IL23358A (en) Prop or like stabilizing devices constituting an auxiliary ground-engaging bearing support for rolling vehicles at a standstill,and the various applications thereof
CN216865309U (zh) 底盘和作业机械
US3944081A (en) Tower crane
KR101393051B1 (ko) 차량탑재형 오거크레인의 다목적 접이식 장착대
US3934729A (en) Tower crane
US4609204A (en) Extension for outrigger beam
JP6610314B2 (ja) 旋回式作業機械、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フロート装置
JP2767598B2 (ja) 伸縮ブーム先端へのジブ連結装置
US10435278B2 (en) Mobile machine
CN115259037A (zh) 自行走式履带桅杆垂直升降平台
RU2189936C2 (ru) Башенный подъемный кран с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ым монтажом и стрелой с боковым складыванием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CN202089115U (zh) 一种行走车辆底盘
CN217396686U (zh) 底盘和作业机械
JP6220187B2 (ja) クローラクレーン
JP5569557B2 (ja) 建設機械のステップ構造
JP6653965B2 (ja) 建設機械の組立方法
US3109542A (en) Stabilizers for cranes and the like
CN220202793U (zh) 一种野外作业车
KR102518711B1 (ko) 굴삭기용 지게발 거치대
JP2001335283A (ja) 組立・分解可能な門型リフター
CN212639764U (zh) 一种起重机底盘及履带式起重机
CN217676654U (zh) 多功能地空转载装卸车
CN211001065U (zh) 特种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