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8518U - 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8518U
CN218838518U CN202222935394.2U CN202222935394U CN218838518U CN 218838518 U CN218838518 U CN 218838518U CN 202222935394 U CN202222935394 U CN 202222935394U CN 218838518 U CN218838518 U CN 218838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slider
ejection
slid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53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毅松
胡师炜
谢恒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emtech Electron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emtech Electron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emtech Electron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emtech Electron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353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8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8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8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包括滑块本体、滑块入子、斜导柱、滑块束块和顶出组件,所述滑块入子具有插入端及连接端,所述插入端具有供物料装设的容置槽;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出座和顶出杆,所述顶出座的顶部设有滑动槽,所述顶出杆的底部横向活动式设置于滑动槽中,所述滑块本体带动顶出杆在滑动槽中横向位移;所述顶出杆的顶部设有导杆,所述滑块入子设有与导杆相匹配的横向导槽,所述顶出杆的顶部通过导杆滑动式设置于横向导槽中,所述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所述顶出组件通过竖向运动带动滑块入子上下翻转。顶出组件及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的设置实现滑块入子自动翻转,结构设计巧妙,上料方便,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
背景技术
滑块是在模具的开模动作中能够按垂直于开合模方向或与开合模方向成一定角度滑动的模具组件,当产品结构(例如倒钩)使得模具无法正常脱模的情况下则需采用滑块进行辅助;一些产品需在零件表面注塑成型外模也会采用滑块进行辅助,该类产品在注塑前,先将零件插装在滑块上,在注塑时零件随滑块一同插入注塑模腔,在完成一个产品后,对下一个产品注塑时。
如中国专利ZL201910171610.0所公开之一种滑块结构,其通过在滑块入子上设置插入端,插入端上设有供端子插入的插孔,在电子元件进行封装时,端子能够准确插入滑块入子的插孔中,不存在压模风险,然后模具合模对电子元件注塑塑胶外壳,顺利完成电子元件的封装;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模具内温度较高及滑块紧贴模具,若直接在滑块上插装零件(即端子),则模具的温度易烫伤操作人员的手部,且零件较小,佩戴手套操作不便,因此需等模具温度下降后再进行插装零件,等待时间长,影响生产的连续性;以及,若将滑块入子拆下再插装零件,过程繁琐,上料时间长,进而导致生产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其通过设置有顶出座和顶出杆,在模具开模时,滑块束块远离滑块本体,斜导柱带动滑块本体上的滑块入子远离模腔,同时滑块本体带动顶出杆在滑动槽中移动,并配合设置有顶出杆滑动式设置于滑块入子及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使得模具在顶出时,带动滑块入子相对滑块本体向上翻转,以供操作人员插装物料(即零件),此时容置槽远离模具,便于操作人员上料操作,不易烫手,且在模具合模时,顶出杆复位同时带动滑块入子复位,顶出组件及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的设置实现滑块入子自动翻转,结构设计巧妙,上料方便,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包括滑块本体、滑块入子、斜导柱、滑块束块,所述滑块入子具有插入端及连接端,所述插入端具有供物料装设的容置槽,所述连接端设于滑块本体上,所述斜导柱用于拨动滑块本体横向滑动,所述滑块束块用于压紧滑块本体;
还包括有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出座和顶出杆,所述顶出座的顶部设有滑动槽,所述顶出杆的底部横向活动式设置于滑动槽中,所述滑块本体带动顶出杆在滑动槽中横向位移;所述顶出杆的顶部设有导杆,相应的,所述滑块入子设有与导杆相匹配的横向导槽,所述顶出杆的顶部通过导杆滑动式设置于横向导槽中,所述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所述顶出组件通过竖向运动带动滑块入子上下翻转,顶出组件及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的设置,实现滑块入子自动翻转,结构设计巧妙,上料方便,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入子包括主体部,所述插入端和连接端分别设于主体部的两端,所述主体部的底部设有延伸板,所述横向导槽设于延伸板上,延伸板的设置,便于顶出杆的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伸板为间距布置的两个,所述顶出杆的顶部位于两个延伸板之间,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伸入相应的横向导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入端、连接端、延伸板均一体成型于主体部,使得滑块入子制作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本体的顶部凹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滑块入子设于安装位中且滑块入子的顶部不超出滑块本体的顶部,所述连接端设有与第一铰接部相匹配的第二铰接部,所述滑块入子通过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配合铰接于滑块本体;
所述安装位的底部设有贯通滑块本体底部的避让槽,所述顶出杆穿设于避让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本体还设有行位弹簧,行位弹簧在开完模仍有预压,通过预压产生的弹力限制滑块本体往回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出杆的底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滚轮,相应的,所述滑动槽的侧壁设有滚轮导槽,所述滚轮适配于滚轮导槽中,滚轮和滚轮导槽的设计,减小顶出杆在滑动槽活动时的摩擦,顶出杆活动更顺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槽的两端贯穿顶出座,所述顶出座的顶部的周缘围设有止挡块,所述止挡块遮挡滑动槽的两端开口,滑动槽的两端贯穿顶出座的设置,便于滚轮装设于滚轮导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导柱设置于滑块束块上,所述滑块束块和滑块本体均设有供斜导柱穿设的斜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块本体设有第一导插面,相应的,所述滑块束块设有与第一导插面相匹配的第二导插面,所述第一导插面和第二导插面相抵接,第一导插面和第二导插面的设置,方便滑块束块和斜导柱驱动滑块本体位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有顶出座和顶出杆,在模具开模时,滑块束块远离滑块本体,斜导柱带动滑块本体上的滑块入子远离模腔,同时滑块本体带动顶出杆在滑动槽中移动,并配合设置有顶出杆滑动式设置于滑块入子及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使得模具在顶出时,带动滑块入子相对滑块本体向上翻转,以供操作人员插装物料(即零件),此时容置槽远离模具,便于操作人员上料操作,不易烫手,且在模具合模时,顶出杆复位同时带动滑块入子复位,顶出组件及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的设置实现滑块入子自动翻转,结构设计巧妙,上料方便,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滑块入子上料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滑块本体                  11、行位弹簧
101、安装位                   102、第一铰接部
103、避让槽                   104、第一导插面
20、滑块入子                  21、插入端
211、容置槽                   22、连接端
221、第二铰接部               23、主体部
24、延伸板                    201、横向导槽
30、斜导柱                    40、滑块束块
401、第二导插面               50、顶出组件
51、顶出座                    52、顶出杆
521、导杆                     522、转轴
523、滚轮                     53、止挡块
501、滑动槽                   502、滚轮导槽
60、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滑块本体10、滑块入子20、斜导柱30、滑块束块40和顶出组件50。
所述滑块本体10的顶部凹设有供滑块入子20装设的安装位101,所述安装位101设有第一铰接部102,所述安装位101的底部设有贯通滑块本体10底部的避让槽103,所述滑块束块40和滑块本体10均设有供斜导柱30穿设的斜槽60,所述斜槽60位于安装位101的侧旁;具体而言,所述滑块本体10还设有行位弹簧11,行位弹簧11在开完模仍有预压,通过预压产生的弹力限制滑块本体10往回滑动,在滑块本体10安装于模具中时,模具对应滑块本体10设有限位件,限位件搭配行位弹簧11限制滑块本体10的行程,行位弹簧11的设计为本领域的成熟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所述滑块入子20具有插入端21及连接端22,所述插入端21具有供物料装设的容置槽211,所述连接端22铰接于滑块本体10上,所述滑块入子20设有横向导槽201;
具体而言,所述滑块入子20设于安装位101中且滑块入子20的顶部不超出滑块本体10的顶部,所述连接端22设有与第一铰接部102相匹配的第二铰接部221,所述滑块入子20通过第一铰接部102和第二铰接部221配合铰接于滑块本体10;所述滑块入子20包括主体部23,所述插入端21和连接端22分别设于主体部23的两端,所述主体部23的底部设有延伸板24,所述横向导槽201设于延伸板24上,延伸板24的设置;优选的,所述延伸板24为间距布置的两个;所述插入端21、连接端22、延伸板24均一体成型于主体部23,使得滑块入子20制作方便。
所述斜导柱30用于拨动滑块本体10横向滑动,所述滑块束块40用于压紧滑块本体10;具体而言,所述斜导柱30设置于滑块束块40上,所述滑块本体10设有第一导插面104,相应的,所述滑块束块40设有与第一导插面104相匹配的第二导插面401,所述第一导插面104和第二导插面401相抵接,第一导插面104和第二导插面401的设置,方便滑块束块40和斜导柱30驱动滑块本体10位移。
所述顶出组件50包括顶出座51和顶出杆52,所述顶出座51的顶部设有滑动槽501,所述顶出杆52的底部横向活动式设置于滑动槽501中,所述滑块本体10带动顶出杆52在滑动槽501中横向位移;所述顶出杆52的顶部设有与横向导槽201相适配的导杆521,所述顶出杆52的顶部通过导杆521滑动式设置于横向导槽201中,所述顶出组件50通过竖向运动带动滑块入子20上下翻转,顶出组件50及连接端22铰接于滑块本体10的设置,实现滑块入子20自动翻转,结构设计巧妙,上料方便,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具体而言,所述顶出杆52穿设于避让槽103中,使得滑块本体10的移动带动顶出杆52移动,所述顶出杆52的顶部位于两个延伸板24之间,所述导杆521的两端分别伸入相应的横向导槽201,如图3和图4所示,顶出杆52在带动滑块入子20向上翻转时,导杆521在横向导槽201中向右滑动;
优选的,所述顶出杆52的底部设有转轴522,所述转轴522的两端均设有滚轮523,相应的,所述滑动槽501的侧壁设有滚轮导槽502,所述滚轮523适配于滚轮导槽502中,滚轮523和滚轮导槽502的设计,减小顶出杆52在滑动槽501活动时的摩擦,顶出杆52活动更顺畅;所述滑动槽501的两端贯穿顶出座51,所述顶出座51的顶部的周缘围设有止挡块53,所述止挡块53遮挡滑动槽501的两端开口,滑动槽501的两端贯穿顶出座51的设置,便于滚轮523装设于滚轮导槽502。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其主要是,通过设置有顶出座和顶出杆,在模具开模时,滑块束块远离滑块本体,斜导柱带动滑块本体上的滑块入子远离模腔,同时滑块本体带动顶出杆在滑动槽中移动,并配合设置有顶出杆滑动式设置于滑块入子及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使得模具在顶出时,带动滑块入子相对滑块本体向上翻转,以供操作人员插装物料(即零件),此时容置槽远离模具,便于操作人员上料操作,不易烫手,且在模具合模时,顶出杆复位同时带动滑块入子复位,顶出组件及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的设置实现滑块入子自动翻转,结构设计巧妙,上料方便,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包括滑块本体、滑块入子、斜导柱、滑块束块,所述滑块入子具有插入端及连接端,所述插入端具有供物料装设的容置槽,所述连接端设于滑块本体上,所述斜导柱用于拨动滑块本体横向滑动,所述滑块束块用于压紧滑块本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顶出组件,所述顶出组件包括顶出座和顶出杆,所述顶出座的顶部设有滑动槽,所述顶出杆的底部横向活动式设置于滑动槽中,所述滑块本体带动顶出杆在滑动槽中横向位移;所述顶出杆的顶部设有导杆,相应的,所述滑块入子设有与导杆相匹配的横向导槽,所述顶出杆的顶部通过导杆滑动式设置于横向导槽中,所述连接端铰接于滑块本体,所述顶出组件通过竖向运动带动滑块入子上下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入子包括主体部,所述插入端和连接端分别设于主体部的两端,所述主体部的底部设有延伸板,所述横向导槽设于延伸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为间距布置的两个,所述顶出杆的顶部位于两个延伸板之间,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伸入相应的横向导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连接端、延伸板均一体成型于主体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本体的顶部凹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滑块入子设于安装位中且滑块入子的顶部不超出滑块本体的顶部,所述连接端设有与第一铰接部相匹配的第二铰接部,所述滑块入子通过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配合铰接于滑块本体;
所述安装位的底部设有贯通滑块本体底部的避让槽,所述顶出杆穿设于避让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本体还设有行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杆的底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滚轮,相应的,所述滑动槽的侧壁设有滚轮导槽,所述滚轮适配于滚轮导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的两端贯穿顶出座,所述顶出座的顶部的周缘围设有止挡块,所述止挡块遮挡滑动槽的两端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柱设置于滑块束块上,所述滑块束块和滑块本体均设有供斜导柱穿设的斜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本体设有第一导插面,相应的,所述滑块束块设有与第一导插面相匹配的第二导插面,所述第一导插面和第二导插面相抵接。
CN202222935394.2U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 Active CN218838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5394.2U CN218838518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5394.2U CN218838518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8518U true CN218838518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10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5394.2U Active CN218838518U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85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38518U (zh) 一种模内自动翻转的滑块结构
CN213382765U (zh) 双级滑块结构和注塑模具
KR920005567B1 (ko) 사출성형품의 연속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CN115674597A (zh) 一种手机保护套主体与按键双色lsr成型模具
CN210436539U (zh) 一种组合式双向侧抽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N210999727U (zh) 双色注塑模具
CN110480951B (zh) 一种注塑件的模内装配注塑成型方法
CN211616490U (zh) 一种前模弹针的注塑模具
CN211467322U (zh) 注胶均匀的插座外壳注塑模具
CN107901360B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CN209766839U (zh) 一种Pin针垂直摆放保护装置
CN208180124U (zh) 模具组件
CN215283168U (zh)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滑块牛角脱模机构
CN219006840U (zh) 辅助离型结构及后模及模具
CN215396646U (zh) 一种具有二次顶出机构的模具
CN214000443U (zh) 一种连接器的注塑模具
CN218429690U (zh) 一种倒装模顶出装置
CN215320330U (zh) 一种滑块机构
CN211868508U (zh) 一种水口设于产品开口边缘的新型注塑模具
CN115416239B (zh) 一种车窗玻璃托架模具及其自动上料装置
CN212072790U (zh) 一种模具顶针防弯折的顶出结构
CN114074410B (zh) 一种抽芯装置及注塑模具
CN217704544U (zh) 一种滑块司筒顶出机构
CN216884956U (zh) 前模及模具
CN219903168U (zh) 多孔联动抽芯结构及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