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84236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84236U
CN218784236U CN202190000462.7U CN202190000462U CN218784236U CN 218784236 U CN218784236 U CN 218784236U CN 202190000462 U CN202190000462 U CN 202190000462U CN 218784236 U CN218784236 U CN 218784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tomizer
heating element
piec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900004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84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84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支架和发热组件;支架具有收容部,收容部具有楔形收容腔;发热组件设于收容腔内,发热组件为楔形结构,且与收容腔配合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发热组件装配于支架中,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一致性。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由发热体、电池和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雾化器包括储液腔和发热体。目前,发热体在装配过程中,存在装配流程复杂、装配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装配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支架和发热组件;所述支架具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有楔形收容腔;所述发热组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发热组件为楔形结构,且与所述收容腔配合设置。
其中,所述支架还形成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收容部远离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具有插入口,所述发热组件从所述插入口插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
其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封装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和底壁,所述封装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侧壁和底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封装件内且与所述封装件配合形成雾化腔;所述支撑件为楔形结构。
其中,所述封装件包括固定件和压紧件;所述固定件具有安装槽,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压紧件设于所述发热体远离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的一侧,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抵接;所述压紧件、所述固定件以及所述发热体配合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支撑件的侧壁设于所述压紧件远离所述发热体的一侧,所述支撑件的底壁设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压紧件的端部。
其中,所述支撑件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压紧件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柱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中。
其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夹设于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发热体之间;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主机。
其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导液件,所述导液件设于所述发热体远离所述压紧件的一侧,所述导液件与所述发热体贴合设置。
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进液孔,所述导液件覆盖所述进液孔;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还设有辅助进液孔,所述辅助进液孔与所述进液孔连通。
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环绕所述进液孔和所述辅助进液孔设置。
其中,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压紧件的材质为硅胶或氟橡胶。
其中,所述支撑件的侧壁远离所述封装件的表面与所述支撑件的底壁形成15度-30度的夹角,以使所述支撑件形成楔形结构;所述支撑件的侧壁靠近所述封装件的表面与所述支撑件的底壁基本垂直。
其中,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雾化面与所述雾化器的轴线基本平行。
其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壳体;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收容部的环形侧壁设有下液开口,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下液开口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收容部内表面与所述发热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下液间隙,所述下液间隙与所述下液开口连通。
其中,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导液件,所述导液件设于所述收容部的环形侧壁与所述发热体之间;所述收容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导液件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所述下液间隙。
其中,所述下液间隙的宽度为0.2mm~1mm。
其中,所述壳体的端部具有抽吸口,所述下液开口远离所述抽吸口的侧壁设有下液微槽,所述下液微槽与所述下液间隙连通。
其中,所述下液微槽的下液微槽1314的宽度为0.2mm~1mm,深度为0.5mm~2mm。
其中,所述发热体为片状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主机;所述雾化器用于储存和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雾化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主机用于给所述发热组件提供能量并控制所述发热组件工作。
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支架和发热组件;支架具有收容部,收容部具有楔形收容腔;发热组件设于收容腔内,发热组件为楔形结构,且与收容腔配合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发热组件装配于支架中,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中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固定件与导液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固定件、导液件和发热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压紧件、支撑件和导电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100。该电子雾化装置100可用于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电子雾化装置10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雾化器1和主机2。
其中,雾化器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该雾化器1具体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美容、休闲吸食等;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可用于电子气溶胶化装置,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并产生气溶胶,以供抽吸者抽吸,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休闲吸食为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也可应用于喷发胶设备,以雾化用于头发定型的喷发胶;或者应用于治疗上下呼吸系统疾病的设备,以雾化医用药品。
雾化器1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雾化器1的具体结构与功能,且可实现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主机2包括电池(图未示)和控制器(图未示)。电池用于为雾化器1的工作提供电能,以使得雾化器1能够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气溶胶;控制器用于控制雾化器1工作。主机2还包括电池支架、气流传感器等其他元件。
雾化器1与主机2可以是一体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计。
请参阅图2-图5,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沿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雾化器1包括壳体11、发热组件12、支架13和密封件14。壳体11的一端具有抽吸口111。支架13和密封件14设于壳体11内,密封件14环绕支架13设置,密封件14位于支架13远离抽吸口111的一端。壳体11、支架13和密封件14配合形成储液腔110,即,密封件14的顶面作为储液腔110的底面,储液腔110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密封件14与壳体11的侧壁抵接,实现对储液腔110的密封。
支架13具有收容部131,收容部131包括围设形成收容腔1310的环形侧壁和顶壁。收容腔1310远离抽吸口111的一端具有插入口(未图示),发热组件12从插入口插设于收容腔1310内;即,发热组件12设于收容部131。
发热组件12包括发热体121,发热体121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收容部131的环形侧壁上设置有下液开口1312,下液开口1312将储液腔110与收容腔1310连通,也就是说,储液腔110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开口1312流至发热组件12的发热体121,发热体121通过下液开口1312与储液腔110流体连通。可以理解,发热组件12遮挡下液开口1312,气溶胶生成基质从下液开口1312只能流至发热组件12,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在下液开口1312处泄露。其中,发热组件12遮挡下液开口1312指的是沿着垂直于雾化器1的轴向方向,下液开口1312的投影位于发热组件12的投影内,而非发热体121与下液开口1312接触。具体地,发热组件12的发热体121遮挡下液开口1312。
收容部131内表面与发热体121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下液间隙1313,下液间隙1313与下液开口1312连通。即,收容部131设有下液开口1312的环形侧壁的内表面与发热体121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下液间隙1313。具体地,发热体121的位于下液开口1312远离抽吸口111一侧的部分与下液开口1312远离抽吸口111一侧的部分间隔设置形成下液间隙1313。
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2还包括导液件122,导液件122设于收容部131的环形侧壁与发热体121之间,导液件122与发热体121贴合设置;收容部131的内表面与导液件12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下液间隙1313,即,收容部131设有下液开口1312的环形侧壁的内表面与导液件12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下液间隙1313。其中,导液件122为多孔结构,通过在发热体121的一侧设置导液件122,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均匀的分布于发热体121的整个表面,实现较好的雾化效果。导液件122可以是棉、多孔陶瓷等,能够将从下液开口1312流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均匀的导引至发热体121表面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21为片状结构;发热体121可以是多孔基体,也可以是致密基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发热体121具有雾化面,雾化面与雾化器1的轴线基本平行。可以理解,发热体121的雾化面与雾化器1的轴线基本平行指的是发热体121的雾化面与雾化器1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介于0至10°,肉眼几乎无法看出发热体121的雾化面的延长线与雾化器1的轴线相交。
当发热体121为致密基体时,发热体121具有直通孔阵列。发热体121的雾化面包括阵列区和环绕阵列区的留白区,阵列区为雾化区。
下液间隙1313的宽度为0.2mm~1mm,其中,下液间隙1313的宽度指的是收容部131的内表面与导液件122之间的距离。下液间隙1313的设计是为了避免注液的时候,在发热体121旁边聚集气泡。
继续参见图4,在收容部131的环形侧壁设有下液微槽1314,下液微槽1314与下液开口1312连通。具体地,在收容部131设有下液开口1312的环形侧壁设有下液微槽1314,即,下液开口1312远离抽吸口111的侧壁上设有下液微槽1314,且下液微槽1314为贯穿下液开口1312的侧壁的通槽,下液微槽1314与下液间隙1313连通,下液微槽1314的开口朝向抽吸口111。通过设置下液微槽1314,通过毛细作用力可以快速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至下液间隙1313,为加热雾化中的发热体121补液,防止干烧。下液微槽1314的宽度范围为0.2mm~1mm,深度范围为0.5mm~2mm。下液微槽1314可以用于储液。可选的,在收容部131设有下液开口1312的环形侧壁设有多个下液微槽1314,多个下液微槽1314沿着平行于发热体121雾化面的方向间隔设置。
发热组件12设于储液腔110的底部,具体地,发热组件12的中轴线邻近储液腔110的底面,当储液腔110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较少时,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重力也能够供给给发热组件12,避免浪费气溶胶生成基质。
请参阅图6-图10,图6是图2提供的雾化器中发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固定件与导液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固定件、导液件和发热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6提供的发热组件中压紧件、支撑件和导电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2为楔形结构,相应地,收容部131的收容腔1310为与其配合设置的楔形。通过将发热组件12设为楔形结构,便于装配,可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参见图3、图6-图10,发热组件12还包括固定件123、压紧件124、支撑件125和导电片126。
固定件123和压紧件124共同构成封装件,用于封装发热体121。支撑件125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和底壁,封装件设置于支撑件125的侧壁和底壁围成的空间内,发热体121设置于所述封装件内且与封装件配合形成雾化腔101。
具体地,固定件123具有安装槽1230,发热体121设于安装槽1230,发热体121的雾化面背离安装槽1230的底壁。压紧件124设于发热体121远离安装槽1230的底壁的一侧,压紧件124与安装槽1230的侧壁抵接,压紧件124与发热体121的雾化面间隔设置。压紧件124与发热体121的雾化面以及安装槽1230的侧壁配合形成雾化腔101。也就是说,发热组件12形成雾化腔101。导液件122设于发热体121远离压紧件124的一侧,即,导液件122设于发热体121靠近下液开口1312的一侧。其中,固定件123与收容部131的内表面贴合设置。可选的,固定件123和压紧件124的材质为硅胶或氟橡胶,在固定发热体121的同时实现密封。
支撑件125为楔形结构,使得发热组件12为楔形结构。支撑件125的侧壁设于压紧件124远离发热体121的一侧,支撑件125的底壁设于固定件123和压紧件124的远离抽吸口111的端部。支撑件125的侧壁远离压紧件124的表面与支撑件125的底壁形成15度-30度的夹角,以使支撑件125形成楔形结构;支撑件125的侧壁靠近压紧件124的表面与支撑件125的底壁基本垂直。也就是说,支撑件125的侧壁远离封装件的表面与支撑件125的底壁形成15度-30度的夹角,以使支撑件125形成楔形结构;支撑件125的侧壁靠近封装件的表面与支撑件125的底壁基本垂直。
导电片126夹设于压紧件124与发热体121之间。导电片126的一端与发热体121电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主机2。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5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柱1251,安装槽123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孔1231,压紧件124上设有第二定位孔1241,固定柱1251穿设于第一定位孔1231和第二定位孔1241中,以将固定件123和压紧件124固定。其中,导电片126对应于固定柱1251处设有定位槽1261,固定柱1251穿过定位槽1261;导电片12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未图示)和第二部分(未图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连接处与支撑件125的底壁抵接,以对导电片126实现限位(如图10所示)。
通过上述设置使固定件123、导液件122、发热体121、压紧件124、支撑件125、导电片126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即发热组件12为一个整体结构,便于装配,可以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的一致性。
其中,安装槽1230的底壁上设有进液孔1232,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从发热组件12外进入发热体121;也就是说,储液腔11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开口1312、进液孔1232进入导液件122,导液件122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引至发热体121。进一步,安装槽1230的底壁上还设有子安装槽(未图示),用于安装导液件122。进一步,安装槽1230的底壁上还可以设有辅助进液孔1233,辅助进液孔1233与进液孔1232连通;可选的,安装槽1230的底壁上设有多个辅助进液孔1233,多个辅助进液孔1233沿着进液孔1232的周向间隔设置。辅助进液孔1233可以与进液孔1232间隔设置,也可以相互连通。
当导液件122装配于安装槽1230中,导液件122覆盖进液孔1232,使辅助进液孔1233暴露(如图8所示)。当发热体121装配于安装槽1230内,发热体121覆盖导液件122,且将辅助进液孔1233遮挡;发热体121的边缘与安装槽1230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很小,能够使发热体121装配于安装槽1230即可,即,安装槽1230的尺寸与发热体121配合设置(如图9所示)。通过在安装槽1230的底壁上设置辅助进液孔1233,利于提高供液速度和排出气泡,降低气泡对供液速度的影响。
安装槽1230的底壁上还设置有环形凸起1234,环形凸起1234环绕进液孔1232和辅助进液孔1233设置,环形凸起1234用于与发热体121抵接,以实现密封(图9结合图7)。可选的,环形凸起1234与固定件123一体成型,利于减少元件数量,简化装配过程。
发热组件12的装配过程为:将导液件122和发热体121依次装配于固定件123的安装槽1230内;将压紧件124和导电片126依次装配于支撑件125,使支撑件125上的固定柱1251穿设于第二定位孔1241和定位槽1261;将装配有导电片126的压紧件124抵接于装配有导液件122和发热体121的安装槽1230的侧壁,同时,使支撑件125上的固定柱1251穿设于安装槽1230的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孔1231,使得发热组件12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参见图3,支架13还具有与收容部131连接的出气部132。出气部132包括围设形成出气通道102的环形侧壁;即,支架13形成了出气通道102。收容部131的顶壁设有出气孔1311,出气孔1311将收容腔1310与出气通道102连通。收容部131远离出气通道102的一端具有插入口(未图示),发热组件12从该插入口插入收容腔1310内,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收容腔1310内。
雾化器1还包括底盖15,底盖15设于壳体11的端部,以对其进行封堵。底盖15的侧壁的内表面与支架13的收容部131的外表面抵接;当发热组件12装配于收容部131时,支撑件125的底壁与底盖15的底壁间隔设置,即发热组件12完全通过过盈配合卡接在收容腔1310内;底盖15、收容部131的环形侧壁和支撑件125配合形成进气腔103。可以理解,进气腔103与收容部131的收容腔1310连通。底盖15的底壁上设有进气口151(如图5所示),该进气口151将外界空气与进气腔103连通。底盖15和出气部132分别位于收容部131的相对两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底盖15也可以包括支撑柱,与支撑件125的底壁抵接,以支撑发热组件12。
结合图3、图7和图10,支撑件125的底壁上设有第一开口1252;安装槽1230的环形侧壁上相对两条边上设有第二开口1235和第三开口1236。其中,第一开口1252与第二开口1235连通,进气腔103通道第一开口1252和第二开口1235与雾化腔101连通;第三开口1236将雾化腔101与出气孔1311连通,即,雾化腔101内的气溶胶通过第三开口1236、出气孔1311进入出气通道102。也就是说,外界空气经过进气腔103、第一开口1252、第二开口1235进入雾化腔101,携带雾化腔101内的气溶胶经第三开口1236、出气孔1311进入出气通道102,最终被用户吸食。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252、第二开口1235、雾化腔101、第三开口1236、出气孔1311在垂直于雾化器1的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均相同,例如均为矩形。
参见图3,第一开口1252、第二开口1235、雾化腔101、第三开口1236、出气孔1311以及出气通道102直线连通,出气通道102与雾化腔101之间没有拐弯且无遮挡,减少了气溶胶与壁面的接触,从而减少了冷凝液的形成,同时提高了气溶胶到达用户口中的温度,利于保持较好的口感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可以理解,出气通道102与雾化腔101之间没有拐弯和无遮挡,利于排出雾化腔101中的气溶胶,进而减小气溶胶损失。
雾化腔101与进气腔103直线连通,使得进气腔103与雾化腔101之间没有拐弯,外界空气直吹过发热体121的雾化面,利于提高气溶胶与空气的混合均匀程度,使得气流平顺均匀,保持较好的口感。
可以理解,随着储液腔110内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消耗,储液腔110内的负压逐渐增大,为了防止储液腔110内的负压太大造成储液腔11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无法供给发热组件12,需要部分空气进入储液腔110对其进行换气,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换气方式。
参见图4,在收容部131的环形侧壁上设有换气针孔1315,例如换气针孔1315位于发热组件12背离下液开口1312的一侧。换气针孔1315连通收容部131的内部空间与储液腔110,即,换气针孔1315连通收容腔1310与储液腔110。发热组件12的外表面与收容部131的内表面配合形成连通通道104,连通通道104的第一端与换气针孔1315连通,连通通道104的第二端与外界空气连通。也就是说,通过连通通道104和换气针孔1315实现对储液腔110的换气。
换气针孔1315不高于储液腔110的底面,即密封件14的顶面。在储液腔11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快消耗完时,换气针孔1315内也有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实现通过换气针孔1315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表面张力来维持换气的连通阈值。当换气针孔1315内没有气溶胶生成基质时,储液腔110通过换气针孔1315和连通通道104与外界空气连通,造成储液腔110内的负压不足造成漏液等。
进一步,在收容部131的环形侧壁的外表面靠近储液腔110的底面处设有第一凹槽1316,换气针孔1315设于第一凹槽1316的底壁。第一凹槽1316的最低点C低于储液腔110的底面,使得储液腔11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较少时仍能够流入第一凹槽1316;第一凹槽1316的最高点D高于储液腔110的底面,使得储液腔11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能够流入第一凹槽1316。可选的,储液腔110的底面为斜面,靠近第一凹槽1316一侧的储液腔110的底面低于远离第一凹槽1316一侧的储液腔110的底面,以利于储液腔110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较少时尽可能的流入第一凹槽1316。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316,使得换气针孔1315中总是有气溶胶生成基质。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热组件1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未图示),第二凹槽与收容部131的内表面配合形成连通通道104;即,收容部131具有换气针孔1315的侧壁的内表面与第二凹槽配合形成连通通道104。具体地,发热组件12的支撑件125的侧壁远离压紧件124的表面设有第二凹槽,即,支撑件125的侧壁远离压紧件124的表面与收容部131的内表面配合形成连通通道10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收容部131的内表面设有第二凹槽,以与发热组件12的支撑件125的外表面配合形成连通通道104。
连通通道104与雾化腔101平行设置,且连通通道104通过进气腔103与外界空气连通。当抽吸时,出气通道102和雾化腔101内的负压较大,较大的负压将气溶胶生成基质从储液腔110中通过发热体121上的微孔吸出,此时储液腔110内的负压增大,将外界空气通过进气腔103、连通通道104和换气针孔1315进入储液腔110内,完成换气。也就是说,本申请提供的换气方式中,连通通道104连通的是进气腔103,而非出气通道102或雾化腔101,而进气腔103的负压较雾化腔101、出气通道102的小,更容易换气。
通过上述设置的连通通道104和换气针孔1315对储液腔110进行换气,相较于现有技术更易换气,从而保证发热组件12的发热体121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供给充足,避免发热体121供液不足造成的烧焦、干烧。
继续参见图4,发热组件12靠近收容部131的顶壁的端面与收容部131的顶壁的内表面间隔设置形成具有毛细作用力的间隙105,雾化腔101通过间隙105与换气针孔1315连通。
具体地,发热组件12的外表面设有第三凹槽(未图示),第三凹槽与收容部131的内表面配合形成导液通道106。导液通道106的第一端与间隙105连通,导液通道106的第二端与换气针孔1315连通;即,雾化腔101通过间隙105、导液通道106与换气针孔1315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组件12的支撑件125的侧壁远离压紧件124的表面设有第三凹槽,即,支撑件125的侧壁远离压紧件124的表面与收容部131的内表面配合形成导液通道106。
当抽吸时,气溶胶冷凝或气溶胶生成基质从发热体121漏出至雾化腔,可以通过间隙105的毛细作用力将其导引至导液通道106,进而通过导液通道106流至换气针孔1315处,换气时可以先将该部分漏液倒吸回储液腔110,避免了抽吸漏液。
导液通道106的横截面积小于连通通道104的横截面积。可选的,形成导液通道106的第三凹槽的深度和/或宽度小于形成连通通道104的第二凹槽的深度和/或宽度。通过上述设置,以避免导液通道106内的漏液从连通通道104流出。
可以理解,本申请提供的通过换气针孔1315、连通通道104进行换气的方式不仅可以应用于发热体121的雾化面与雾化器1的轴线平行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应用于发热体的雾化面朝下或朝上的实施例。本申请提供的通过间隙105、导液通道106和换气针孔1315将抽吸漏液倒吸回储液腔110的方式不仅可以应用于发热体121的雾化面与雾化器1的轴线平行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应用于发热体的雾化面朝下或朝上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具有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有楔形收容腔;
发热组件,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发热组件为楔形结构,且与所述收容腔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形成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出气通道,所述收容部远离所述出气通道的一端具有插入口,所述发热组件从所述插入口插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封装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壁和底壁,所述封装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侧壁和底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封装件内且与所述封装件配合形成雾化腔;所述支撑件为楔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件包括固定件和压紧件;所述固定件具有安装槽,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压紧件设于所述发热体远离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的一侧,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抵接;所述压紧件、所述固定件以及所述发热体配合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支撑件的侧壁设于所述压紧件远离所述发热体的一侧,所述支撑件的底壁设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压紧件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压紧件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柱穿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夹设于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发热体之间;所述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主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导液件,所述导液件设于所述发热体远离所述压紧件的一侧,所述导液件与所述发热体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设置有进液孔,所述导液件覆盖所述进液孔;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还设有辅助进液孔,所述辅助进液孔与所述进液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环绕所述进液孔和所述辅助进液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压紧件的材质为硅胶或氟橡胶。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侧壁远离所述封装件的表面与所述支撑件的底壁形成15度-30度的夹角,以使所述支撑件形成楔形结构;所述支撑件的侧壁靠近所述封装件的表面与所述支撑件的底壁基本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雾化面与所述雾化器的轴线基本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壳体;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配合形成储液腔;所述收容部的环形侧壁设有下液开口,所述发热体通过所述下液开口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内表面与所述发热体之间间隔设置形成下液间隙,所述下液间隙与所述下液开口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还包括导液件,所述导液件设于所述收容部的环形侧壁与所述发热体之间;所述收容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导液件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所述下液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间隙的宽度为0.2mm~1mm。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端部具有抽吸口,所述下液开口远离所述抽吸口的侧壁设有下液微槽,所述下液微槽与所述下液间隙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微槽的下液微槽1314的宽度为0.2mm~1mm,深度为0.5mm~2mm。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片状结构。
2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器,用于储存和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雾化器为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主机,用于给所述发热组件提供能量并控制所述发热组件工作。
CN202190000462.7U 2021-12-30 2021-12-30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78423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43250 WO2023123247A1 (zh) 2021-12-30 2021-12-30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84236U true CN218784236U (zh) 2023-04-04

Family

ID=86502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90000462.7U Active CN218784236U (zh) 2021-12-30 2021-12-30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84236U (zh)
WO (1) WO202312324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05592D0 (en) * 2015-03-31 2015-05-13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Co Apparatus for heating smokable material
CN205040654U (zh) * 2015-08-31 2016-02-24 深圳瀚星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
CN205728077U (zh) * 2016-06-29 2016-11-30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油腔电子烟雾化器
CN211241766U (zh) * 2019-11-16 2020-08-14 何锐 一种具有锥形雾化腔的发热芯
CN111248510A (zh) * 2020-04-01 2020-06-09 深圳市斯科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3247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71217A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79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2120291A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3812682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551344U (zh) 电磁线圈、雾化结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617306A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568749A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62985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916708A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13582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12705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62985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787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842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82674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245693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84242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3518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80230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6406848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6406849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712267A (zh) 雾化器、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33680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35189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27014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