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4206U - 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44206U CN218744206U CN202222910260.5U CN202222910260U CN218744206U CN 218744206 U CN218744206 U CN 218744206U CN 202222910260 U CN202222910260 U CN 202222910260U CN 218744206 U CN218744206 U CN 2187442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moving
- moving block
- limiting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包括底座、侧翻工件边的上压模、支撑工件负角边的下凸模、将所述下凸模回退的第一移动装置、支撑工件的支撑装置和控制所述上压模冲压的第二移动装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且沿着所述第一滑动槽方向滑动;所述第一移动装置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凸模;所述下凸模滑动在所述支撑装置内;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装置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装置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模;所述上压模与所述下凸模贴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生产负角的结构难以支撑上压模的压力,同时工件与负角出现干涉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零部件在冲压方向下的负角面存在斜向上冲孔加工难的问题,负角区域有负角对产品的加工有较大的影响。本领域现在解决上面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产品设计时,直接规避汽车零部件冲压方向的负角,以实现冲压工艺可行性;但这种方法对产品功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进而对整车设计周期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二种,采用旋转冲压角度及增加冲压工序的方法来实现产品的冲压工艺的可行性,即现工艺需要自动化实现零件旋转功能,进而规避负角面;但这种方法对生产线影响较大,为实现该功能孔,需调整负角面至无负角状态,除对生产效率有影响外,可能还需要增加工序,进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能够确保负角冲压成型时,下凸模具有良好的支撑,用于生产负角的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又避免与负角出现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生产负角的结构难以支撑上压模的压力,同时工件与负角出现干涉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包括底座、侧翻工件边的上压模、支撑工件负角边的下凸模、将所述下凸模回退的第一移动装置、支撑工件的支撑装置和控制所述上压模冲压的第二移动装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且沿着所述第一滑动槽方向滑动;所述第一移动装置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凸模;所述下凸模滑动在所述支撑装置内;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装置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装置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模;所述上压模与所述下凸模贴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所述下凸模的第一移动块、对所述第一移动块持续压紧的压紧件、对所述第一移动块减震的弹性块和顶出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顶出装置;所述第一移动块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压紧件的容纳槽;所述压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一滑动槽之间;所述第一移动块滑动在所述支撑装置内;所述弹性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远离所述压紧件的一端;所述弹性块与所述第一移动块贴合;所述顶出装置设置在第一移动块上;所述顶出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第五限位块;所述第五限位块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形成滑动腔;所述第一移动块滑动在滑动腔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块上的第一限位块和移动所述下凸模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上;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倒角;当所述第二限位块下压时,所述第一倒角与所述第二倒角贴合,同时将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向工件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上的滑块和对所述滑块导向的导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移动块上开设有斜角面;所述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斜角面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旋转连接在所述滑块侧面的齿轮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块上的齿条;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所述齿轮沿着所述齿条方向滑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所述上压模的第二移动块、对所述第二移动块导向的固定块、移动所述第二移动块的第三移动块和移动所述第三移动块的下压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二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移动块上;所述下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块;所述下压块连接设备的压力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块滑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移动块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移动块上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设置有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二移动块滑动在所述第三滑动槽;所述第四限位块滑动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通过第一移动装置移动下凸模,从而在加工负角时下凸模向工件方向移动,在取出工件时,下凸模向反方向移动,直至可以去除工件,解决了用于生产负角的结构难以支撑上压模的压力,同时工件与负角出现干涉的问题,从而能够确保负角冲压成型时,下凸模具有良好的支撑,用于生产负角的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又避免与负角出现干涉。
2、通过压紧件可以使第一移动块始终朝向远离工件方向移动,当下压端下移时,将第一移动块向工件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加工位置,当下压端上移至一定位置时,第一移动块向远离工件方向移动,直至可以将工件从支撑装置上取出且不干涉负角,解决了取出工件时会被下凸模的负角干涉,从而可以顺利取出工件。
3、通过第二移动块滑动连接在固定块上,使第二移动块可以上下移动且带有角度,第二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三移动块上,使第二移动块可以左右移动,使第二移动块始终受力于下压块,解决了上压模下压时的角度无法形成负角,从而可以加工工件的负角。
4、通过第五限位块设置在底座上,将第一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空腔内,需要取出第一移动块时,将第五限位块拆卸,随后即可取出第一移动块,解决了无法更换第二移动装置,从而实现可更换第二移动装置。
5、通过第三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内,使得第二移动块沿着第一限位槽滑动方向移动,解决了第二移动块与固定块之间滑动连接导向的问题,从而第二移动块滑动时更加稳定。
6、通过第二移动块滑动在第三滑动槽内,同时第四限位块沿着第二限位槽的方向滑动,解决了第二移动块在第三滑动槽内滑动连接导向的问题,从而第二移动块滑动时稳定且不易脱落。
7、通过下压块下压第二限位块,使得第二限位块上的第二倒角抵住第一限位块上的第一倒角,使第一限位块向工件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块向工件方向移动,解决了下压时上压模与下凸模无法同步,从而实现了通过下压块的下压,使得下凸模与上压模同步向工件移动直至加工完成。
8、通过导轨设置在斜角面上,滑块沿着导轨移动,当下压块下压时,使得滑块向远离工件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移动块向工件方向移动,解决了下压时上压模与下凸模无法同步,从而实现了通过下压块的下压,使得下凸模与上压模同步向工件移动直至加工完成。
9、通过滑块侧面设置有齿轮,斜角面上设置有齿条,使得在下压块下压时,通过齿轮齿条受力更容易将第一移动块向工件方向移动,解决了在对第一移动块移动时导轨与滑块之间摩擦力过大,难以下压将第一移动块移动,从而实现了下压压块下压时,更轻松的将第一移动块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正视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移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移动装置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五限位块、支撑装置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11、第一滑动槽;2、上压模;3、下凸模;4、第一移动装置;41、第一移动块;411、容纳槽;412、斜角面;42、压紧件;43、弹性块;44、第一限位块;441、第一倒角;45、第二限位块;451、第二倒角;46、顶出装置;461、滑块;462、导轨;463、齿轮;464、齿条;5、支撑装置;6、第二移动装置;61、第二移动块;611、第三限位块;612、第二限位槽;62、固定块;621、第一限位槽;63、第三移动块;631、第三滑动槽;632、第四限位块;64、下压块;7、第五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于生产负角的结构难以支撑上压模的压力,同时工件与负角出现干涉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正视爆炸图。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移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移动装置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五限位块、支撑装置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图中Y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前端,图中X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上端。
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包括底座1、侧翻工件边的上压模2、支撑工件负角边的下凸模3、将下凸模3回退的第一移动装置4、支撑工件的支撑装置5和控制上压模2冲压的第二移动装置6;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11;第一移动装置4设置在第一滑动槽11内且沿着第一滑动槽11方向滑动;第一移动装置4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下凸模3;下凸模3滑动在支撑装置5内;支撑装置5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第二移动装置6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第二移动装置6的移动端固定连接上压模2;上压模2与下凸模3贴合。
底座1上左右开设有放置第一移动装置4的第一滑动槽11。第一移动装置4在第一滑动槽11内左右滑动。下凸模3上开设有负角,负角朝向工件。第一移动装置4向右侧移动到极限位置时,下凸模3位于支撑装置5内且不干涉工件取出。支撑装置5上表面形状与工件形状一致。上压模2移动方向呈负角,通过第二移动装置6向下凸模3方向移动。
当工件放置在支撑装置5上时,第二移动装置6将上压模2向下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第二移动装置6带动第一移动装置4向工件方向移动,直至上压模2与下凸模3贴合,将工件折弯。当第二移动装置6将上压模2向上移动时,第一移动装置4向远离上压模2的方向移动。
通过第一移动装置4移动下凸模3,从而在加工负角时下凸模3向上压模2方向移动,在取出工件时,下凸模3向反方向移动,直至可以去除工件,解决了用于生产负角的结构难以支撑上压模2的压力,同时工件与负角出现干涉的问题,从而能够确保负角冲压成型时,下凸模3具有良好的支撑,用于生产负角的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又避免与负角出现干涉。
第一移动装置4包括支撑下凸模3的第一移动块41、对第一移动块41持续压紧的压紧件42、对第一移动块41减震的弹性块43和顶出第一移动块41的顶出装置46;第一移动块41上开设有容纳压紧件42的容纳槽411;压紧件42设置在容纳槽411与第一滑动槽11之间;第一移动块41滑动在支撑装置5内;弹性块43设置在第一滑动槽11远离压紧件42的一端;弹性块43与第一移动块41贴合;顶出装置46设置在第一移动块41上;顶出装置46的一端连接第二移动装置6。
第一移动块41呈山字形。第一移动块41中间的凸起部固定连接下凸模3。支撑装置5上开设有通槽。支撑装置5上的通槽上下贯通。第一移动块41的中间凸起部滑动在通槽内,第一移动块41的左端设置有压紧件42。第一移动块4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容纳槽411,压紧件42设置在容纳槽411内。压紧件42的一端抵住容纳槽411的右端面,压紧件42的另一端抵住第一滑动槽11的左侧面,使得第一移动块41始终向右侧压紧。第一滑动槽11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弹性块43。当上压模2上抬至远离下凸模3时,第一移动块41抵紧弹性块43。优选的,压紧件42为氮气弹簧。优选的,弹性块43为橡胶件。通过顶出装置46将第一移动块41左右移动,从而带动下凸模3左右移动。
通过压紧件42可以使第一移动块41始终朝向远离工件方向移动,当第二移动装置6下移时,将第一移动块41向下凸模3方向移动,直至移动至加工位置,当下压端上移至一定位置时,第一移动块41向远离下凸模3方向移动,直至可以将工件从支撑装置5上取出且不干涉负角,解决了取出工件时会被下凸模3的负角干涉,从而可以顺利取出工件。
底座1上还设置有第五限位块7;第五限位块7与第一滑动槽11形成滑动腔;第一移动块41滑动在滑动腔内。
第五限位块7前后相对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移动块41的前后端均延伸出限位部,通过第五限位块7将第一移动块41上的限位部限制在滑动腔内。使得第一移动块41只能左右移动。当需要拆卸第一移动块41时,将第五限位块7拆出底座1上,然后将第一移动块41拿出第一滑动槽11内即可。
通过第五限位块7设置在底座1上,将第一移动块41滑动连接在空腔内,需要取出第一移动块41时,将第五限位块7拆卸,随后即可取出第一移动块41,解决了无法更换第二移动装置6,从而实现可更换第二移动装置6。
第一移动装置4还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块41上的第一限位块44和移动下凸模3的第二限位块45;第一限位块44朝向第二限位块45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倒角441;第二限位块45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装置6上;第二限位块45朝向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倒角451;当第二限位块45下压时,第一倒角441与第二倒角451贴合,同时将第一移动装置4向工件方向移动。
第一限位块44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块41的前后两端凸起部,第一限位块44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倒角441。第一倒角441朝向右侧。第二限位块45上下设置在第二移动装置6上。第二限位块45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倒角451。第二倒角451朝向左侧。
当第二限位块45向下移动时,第一倒角441与第二倒角451接触,随后第二限位块45继续下降,使得第一限位块44向左移动,直至第二限位块45的左侧面与第一限位块44的右侧面贴合时,上压模2与下凸模3抵紧。
通过下压块64下压第二限位块45,使得第二限位块45上的第二倒角451抵住第一限位块44上的第一倒角441,使第一限位块44向工件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块41向工件方向移动,解决了下压时上压模2与下凸模3无法同步,从而实现了通过下压块64的下压,使得下凸模3与上压模2同步向工件移动直至加工完成。
顶出装置46包括支撑上压模2的第二移动块61、对第二移动块61导向的固定块62、移动第二移动块61的第三移动块63和移动第三移动块63的下压块64;固定块62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第二移动块61滑动连接在固定块62上;第二移动块61滑动连接在第三移动块63上;下压块64固定连接第三移动块63;下压块64连接设备的压力端。
固定块62上下设置在底座1上。固定块62的右侧面设置有斜度面。斜度面的角度与负角角度一致。第二移动块61的左侧面贴合斜度面且沿着斜度面的角度上下移动。第二移动块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的上压模2上表面。第二移动块61左右滑动连接在第三移动块63内。下压块6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三移动块63的上表面。下压块6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设备的压力端。
当下压块64下压时,第二移动块61在第三移动块63内向右侧移动,同时沿着斜度面向下移动,直至将工件折弯。随后下压块64上升,第二移动块61在第三移动块63内向左侧移动,同时沿着斜度面向上移动,直至上压模2远离工件。
通过第二移动块61滑动连接在固定块62上,使第二移动块61可以上下移动且带有角度,第二移动块61滑动连接在第三移动块63上,使第二移动块61可以左右移动,使第二移动块61始终受力于下压块64,解决了上压模2下压时的角度无法形成负角,从而可以加工工件的负角。
第二移动块61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块611;固定块62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21;第三限位块611滑动位于第一限位槽621内。
第二移动块61的前后侧面设置有第三限位块611。第三限位块611的左端设置有凸块。固定块62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21。第一限位槽621的角度与负角角度一致。第三限位块611上端凸块沿着第一限位槽621的方向滑动。
通过第三限位块611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621内,使得第二移动块61沿着第一限位槽621滑动方向移动,解决了第二移动块61与固定块62之间滑动连接导向的问题,从而第二移动块61滑动时更加稳定。
第二移动块61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612;第三移动块63上开设有第三滑动槽631;第三滑动槽631内设置有第四限位块632;第二移动块61滑动在第三滑动槽631;第四限位块632滑动在第二限位槽612内。
第三滑动槽631下端和左端贯通。第三滑动槽63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第四限位块632,第二限位块45上左右开设有第二限位槽612,第四限位块632沿着第二限位槽612左右滑动。第二移动块61左右滑动连接在第三滑动槽631内。
通过第二移动块61滑动在第三滑动槽631内,同时第四限位块632沿着第二限位槽612的方向滑动,解决了第二移动块61在第三滑动槽631内滑动连接导向的问题,从而第二移动块61滑动时稳定且不易脱落。
第二实施例: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图7中A的局部放大图。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
顶出装置46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装置6上的滑块461和对滑块461导向的导轨462;滑块461滑动连接在导轨462上;第一移动块41上开设有斜角面412;导轨462固定连接在斜角面412上。
第一移动块41的右侧面上开设有斜角面412,斜角面412上左右固定连接有导轨462。导轨462下表面与斜角面412贴合。优选的,导轨462截面呈T字型。滑块461固定连接在下压块64的下表面。滑块461角度与导轨462角度一致。
通过导轨462设置在斜角面412上,滑块461沿着导轨462移动,当下压块64下压时,使得滑块461向远离工件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移动块41向工件方向移动,解决了下压时上压模2与下凸模3无法同步,从而实现了通过下压块64的下压,使得下凸模3与上压模2同步向工件移动直至加工完成。
顶出装置46还包括旋转连接在滑块461侧面的齿轮463和固定连接在斜角面412上的齿条464;齿轮463啮合齿条464;齿轮463沿着齿条464方向滑动。
滑块461的前侧与后侧均旋转连接齿轮463。斜角面412的上表面左右固定连接齿条464的下表面,当下压块64下压时通过齿轮463齿条464的啮合使得第一移动块41向左侧移动时更加轻松且不影响下压块64的下压力。当下压块64上移时,通过导轨462滑块461使得上移过程更加稳定。
通过滑块461侧面设置有齿轮463,斜角面412上设置有齿条464,使得在下压块64下压时,通过齿轮463齿条464受力更容易将第一移动块41向工件方向移动,解决了在对第一移动块41移动时导轨462与滑块461之间摩擦力过大,难以下压将第一移动块41移动,从而实现了下压块64下压时,更轻松的将第一移动块41移动。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侧翻工件边的上压模、支撑工件负角边的下凸模、将所述下凸模回退的第一移动装置、支撑工件的支撑装置和控制所述上压模冲压的第二移动装置;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且沿着所述第一滑动槽方向滑动;所述第一移动装置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凸模;所述下凸模滑动在所述支撑装置内;所述支撑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装置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装置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压模;所述上压模与所述下凸模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所述下凸模的第一移动块、对所述第一移动块持续压紧的压紧件、对所述第一移动块减震的弹性块和顶出所述第一移动块的顶出装置;所述第一移动块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压紧件的容纳槽;所述压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与所述第一滑动槽之间;所述第一移动块滑动在所述支撑装置内;所述弹性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远离所述压紧件的一端;所述弹性块与所述第一移动块贴合;所述顶出装置设置在第一移动块上;所述顶出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滑动槽位置的第五限位块;所述第五限位块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形成滑动腔;所述第一移动块滑动在滑动腔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块上的第一限位块和移动所述下凸模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上;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倒角;当所述第二限位块下压时,所述第一倒角与所述第二倒角贴合,同时将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向远离所述上压模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移动装置上的滑块和对所述滑块导向的导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移动块上开设有斜角面;所述导轨固定连接在所述斜角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还包括旋转连接在所述滑块侧面的齿轮和固定连接在所述斜角面上的齿条;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所述齿轮沿着所述齿条方向滚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所述上压模的第二移动块、对所述第二移动块导向的固定块、移动所述第二移动块的第三移动块和移动所述第三移动块的下压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第二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移动块上;所述下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移动块;所述下压块连接设备的压力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块上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块滑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块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移动块上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设置有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二移动块滑动在所述第三滑动槽;所述第四限位块滑动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10260.5U CN218744206U (zh) | 2022-11-02 | 2022-11-02 | 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10260.5U CN218744206U (zh) | 2022-11-02 | 2022-11-02 | 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44206U true CN218744206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4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10260.5U Active CN218744206U (zh) | 2022-11-02 | 2022-11-02 | 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44206U (zh) |
-
2022
- 2022-11-02 CN CN202222910260.5U patent/CN2187442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75240A (zh) | 一种箱盖折边机 | |
CN111872232A (zh) | 一种金属加工件卷圆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 |
JPS6312694B2 (zh) | ||
CN205253891U (zh) | 侧修装置 | |
CN109013904B (zh) | 一种空心管压弯模具 | |
CN218744206U (zh) | 一种回退式的自制斜楔机构 | |
CN210936712U (zh) | 用于汽车电机的盖板翻孔加工的级进模 | |
CN110586760A (zh) | 一种边沿向内斜弯曲扣件液压复合模 | |
CN215998308U (zh) | 斜面冲孔用吊冲模具 | |
CN211637988U (zh) | 一种连动脱料的冲压模具 | |
CN214866660U (zh) | 一种钣金件双腔双动式孔位翻边模具 | |
CN212635522U (zh) | 一种产品自动定位装置 | |
CN212944965U (zh) | 一种用于成型翻边的斜推机构 | |
CN210996034U (zh) | 一种高精度汽车零件冲压模具 | |
CN211564203U (zh) | 一种边沿向内斜弯曲扣件液压复合模 | |
CN202996520U (zh) | 锰锌铁氧体磁芯成型压机 | |
CN113172425A (zh) | 用于圆弧面外壁鸳鸯锅的焊接装置 | |
CN209810996U (zh) | 一种压料式拉延机构 | |
CN217412061U (zh) | 一种冲压钢制文件柜层板的双滑块折弯模具 | |
CN216828037U (zh) | 一种汽车锁闩头带动板用连续模具多级卷圆工位结构 | |
CN220920558U (zh) | 壳体翻边成型模具 | |
CN217141976U (zh) | 一种防折弯粘模的模具 | |
CN220920656U (zh) | 一种浮动式卷圆插芯铆扣模具 | |
CN220049680U (zh) | 一种侧冲孔模具 | |
CN219724325U (zh) | 一种侧推冲压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