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62505U - 捆包体 - Google Patents

捆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62505U
CN218662505U CN202090001129.3U CN202090001129U CN218662505U CN 218662505 U CN218662505 U CN 218662505U CN 202090001129 U CN202090001129 U CN 202090001129U CN 218662505 U CN218662505 U CN 218662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narrow
stage
reinforcing member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11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黑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lex Shin 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elex Shin 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lex Shin 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elex Shin E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62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62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1/00Bundles of articles held together by packaging elements for convenience of storage or transport, e.g. portable segregating carrier for plural receptacles such as beer cans or pop bottles; Bales of material
    • B65D71/0088Palletisable loads, i.e. loads intended to be transported by means of a fork-lift tru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71/00Bundles of articles held together by packaging elements for convenience of storage or transport, e.g. portable segregating carrier for plural receptacles such as beer cans, pop bottles; Bales of material
    • B65D2571/00006Palletisable loads, i.e. loads intended to be transported by means of a fork-lift truck
    • B65D2571/00012Bundles surrounded by a film
    • B65D2571/00018Bundles surrounded by a film under ten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在使用叉车等搬运设备进行搬运时产品产生损伤的捆包体。一种捆包体,是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层叠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的下阶层、窄幅阶层以及上阶层而成的捆包体,其中,窄幅阶层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下阶层及上阶层窄,从而在左右的两个侧面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而贯通的插入部,插入部安装供叉车的货叉部抵接的加强构件,加强构件由在插入部中与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的上壁部、在插入部中与侧面部抵接的侧壁部以及在插入部中与下阶层的上侧端部抵接的下壁部构成,截面形成为“コ”字形,“コ”字的开口部朝向外侧。

Description

捆包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能够将纸巾、卫生纸等集中多个进行捆包,良好地进行工厂内、仓库内的移动和向运输货车等的装货、卸货等作业的捆包体。
背景技术
纸巾、卫生纸等薄纸的重量轻,因此,在进行工厂内的移动、发货运输等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将成为产品的销售单位的包装体集中多个进行捆包来制作捆包体,使该捆包体进行移动。
例如,在以往使用叉车来使上述的捆包体移动的情况下,预先将捆包体载置于托盘,使叉车的货叉部抵接于托盘的下侧而将其举起。
在将捆包体装载于货车进行搬运的过程中不需要上述的托盘,另外,在将捆包体收纳于仓库等的情况下,需要托盘的收纳场所。
因此,在使用叉车等搬运捆包体时,适当产生了将捆包体载置(固定)到托盘上,另外,从托盘卸下捆包体的作业。
另外,在托盘没有载置捆包体时,需要设置该托盘的放置场所。
为了省去上述的作业、放置场所等,提出了能够在不使用托盘的情况下通过叉车进行搬运的捆包体(参照专利文献1)。
该捆包体例如在将多个卫生纸做成捆包体时,排列多个卫生纸而形成下阶层和上阶层,并且,在上阶层与下阶层之间形成有窄幅阶层。在该窄幅阶层的两侧方设置有供叉车的货叉部插入的插入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64734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在将多个包装体集中来制作捆包体,例如,使用叉车搬运捆包体的情况下,捆包体的重量施加于叉车的货叉部所抵接的部分,有时会在该部分产生损伤。
特别是纸巾、卫生纸等的包装体,不一定具有能够承受重叠多个时的重量的强度。
因此,在重叠大量包装体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它们的重量而使与上述的货叉部等接触的部分压坏或变形。
即,在拆卸捆包体时,有时一些包装体(产品)产生损伤,有时会降低产品的质量、可靠性。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叉车高效地搬运捆包体并且防止在进行搬运时产品产生损伤的捆包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捆包体是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层叠下阶层、窄幅阶层以及上阶层而成的捆包体,所述下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所述窄幅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所述上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幅阶层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下阶层及所述上阶层窄,从而在左右的两个侧面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而贯通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安装供叉车的货叉部抵接的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由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的上壁部、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侧面部抵接的侧壁部以及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下阶层的上侧端部抵接的下壁部构成,截面形成为“コ”字形,“コ”字的开口部朝向外侧。
本公开的另一捆包体是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层叠下阶层、窄幅阶层以及上阶层而成的捆包体,所述下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所述窄幅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所述上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幅阶层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下阶层及所述上阶层窄,从而在左右的两个侧面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而贯通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安装供叉车的货叉部抵接的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由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的上壁部、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侧面部抵接的第一侧壁部以及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相对的第二侧壁部构成,截面形成为“コ”字形,“コ”字的开口部朝向所述下阶层的上侧端部。
本公开的另一捆包体是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层叠下阶层、窄幅阶层以及上阶层而成的捆包体,所述下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所述窄幅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所述上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幅阶层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下阶层及所述上阶层窄,从而在左右的两个侧面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而贯通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安装供叉车的货叉部抵接的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由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的上壁部、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侧面部抵接的第一侧壁部、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相对的第二侧壁部以及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下阶层的上侧端部抵接的下壁部构成,截面形成为箱形形状。
另外,所述捆包体的周围包裹在捆包膜中。
本公开的捆包体的制造方法具有:第1工序,排列多个包装体而形成下阶层、上阶层以及窄幅阶层;以及第2工序,在形成于层叠配置在所述下阶层与所述上阶层之间的所述窄幅阶层的两侧方的插入部安装供叉车的货叉部抵接的加强构件,所述第1工序包括:第3工序,使所述窄幅阶层形成为在由所述多个包装体构成的捆包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大小比所述下阶层及所述上阶层小;以及第4工序,以将从所述捆包体的正面侧向背面侧延伸设置的所述插入部形成于所述窄幅阶层的两侧方的方式,层叠所述下阶层、所述窄幅阶层以及所述上阶层,在所述第2工序中,安装具有与所述叉车的货叉部的长度对应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的所述加强构件,使所述加强构件的第1部位与所述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将以使所述第1部位与所述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的方式进行支承的所述加强构件的第2部位配置成与所述下阶层、所述上阶层以及所述窄幅阶层的各侧面部平行。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使用叉车高效地搬运捆包体,并且,能够防止在搬运时构成捆包体的产品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体的概况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形成图1的捆包体的包装体的概况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捆包体所具备的加强构件的概况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主视观察图1的捆包体时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捆包体所具备的加强构件的概况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主视观察安装有图5的加强构件的捆包体时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捆包体所具备的加强构件的概况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主视观察安装有图7的加强构件的捆包体时的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捆包体的制造方法包括:第1工序,排列多个包装体而形成下阶层、上阶层以及窄幅阶层;以及第2工序,在形成于层叠配置在下阶层与上阶层之间的窄幅阶层的两侧方的插入部安装供叉车的货叉部抵接的加强构件。
而且,第1工序包括:第3工序,使窄幅阶层形成为在由多个包装体构成的捆包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大小比下阶层及上阶层小;以及第4工序,以将从捆包体的正面侧向背面侧延伸设置的插入部形成于窄幅阶层的两侧方的方式,层叠下阶层、窄幅阶层以及上阶层。
另外,在第2工序中,安装具有与叉车的货叉部的长度对应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的加强构件,使加强构件的第1部位与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将以使第1部位与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的方式进行支承的加强构件的第2部位配置成与下阶层、上阶层以及窄幅阶层的各侧面部平行。
另外,在第2工序中,在加强构件与所述上阶层抵接时,以在叉车将捆包体举起时使捆包体的重量扩散的面积进行抵接。
另外,在第2工序中,加强构件从第1部位延伸设置2个第2部位,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大致“コ”字形,也能够使加强构件的大致“コ”字形的开口部分朝向下阶层地安装该加强构件。
另外,在第2工序中,加强构件从第1部位延伸设置第2部位,具备从第2部位延伸设置的第3部位,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大致“コ”字形,也能够以加强构件的大致“コ”字形的开口部分朝向捆包体的侧方的方式安装该加强构件。
另外,在第2工序中,加强构件从第1部位延伸设置2个第2部位,具备将2个第2部位的前端部分相连的第3部位,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箱形形状,也能够以第3部位与下阶层的上侧端部抵接的方式安装该加强构件。
并且,在第2工序中,也能够包括第5工序,在第5工序中,在将加强构件安装于插入部之后,将捆包体的正面侧与背面侧之间的侧面部分包裹在捆包膜中。
以下,说明本公开的捆包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捆包体1的概况的立体图。
捆包体1例如通过层叠多个将多个卫生纸集中包装的包装体10并将它们的周围包裹在拉伸膜等捆包膜20中而成。
捆包体1具有下阶层31、堆叠在下阶层31的上侧的窄幅阶层33、堆叠在窄幅阶层33的上侧的上阶层32。
下阶层31、上阶层32以及窄幅阶层33均是排列多列包装体10而成的,在图中,捆包体1的正面侧的部分和未图示的捆包体1的背面侧的部分分别排列成一样的平面。换言之,下阶层31、窄幅阶层33以及上阶层32在图中进深方向上排列有相同数量的包装体10。
捆包体1从上述的正面侧的部分到背面侧的部分形成有插入部34。即,插入部34从捆包体1的正面侧延伸设置到背面侧。
插入部34是在位于捆包体1的正面侧与背面侧之间的侧面部水平地延伸设置的凹部,在从正面侧(或背面侧)观察捆包体1时,分别形成于窄幅阶层33的左侧方及右侧方。换言之,窄幅阶层33通过在图中捆包体1的宽度方向X上排列比下阶层31及上阶层32少的数量的包装体10而构成。即,窄幅阶层33在捆包体1的宽度方向X上的大小比下阶层31及上阶层32小。
另外,窄幅阶层33通过排列适当的数量的包装体10而构成,以便具有例如叉车的2个货叉部能够向左侧及右侧的插入部34插入的宽度。
在捆包体1的各插入部34安装有例如由厚纸等形成的加强构件40。换言之,捆包体1在将捆包体1包裹的捆包膜20与窄幅阶层33之间插入有加强构件40。
加强构件40在捆包体1的前后方向Z上具有例如与插入部34的进深相同的长度,与前后方向Z正交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下方开口的大致“コ”字形。
此外,捆包体1以在正面侧和背面侧堵塞或不堵塞插入部34的开口部的方式包裹在捆包膜20中。
图2是表示形成捆包体1的包装体10的概况的立体图。
包装体10是将卫生纸11例如2个2个地排列成2列并将其堆积成2层的合计8个收纳于乙烯基等树脂膜制收纳袋而成的结构。
此外,包装体10除了将多个卫生纸11收纳于收纳袋的产品以外,也可以是收纳纸巾等的纸板箱等。
卫生纸11例如是不使用厚纸制的芯材地卷起制造的无芯卷纸,是在卷起制造时施加较强的张力等而将比一般的卫生纸长的薄纸卷起而成的。此外,卫生纸11制造成具有与具有厚纸制的芯材的卫生纸相同的卷径。
图3是表示图1的捆包体1所具备的加强构件40的概况的立体图。
加强构件40例如如上所述使用厚纸等材料,折弯形成为与前后方向Z(加强构件40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成为大致“コ”字形。
加强构件40构成为使用适当的材料,另外,具有适当的厚度,以具有在叉车将捆包体1举起时叉车的货叉部不会陷入的强度。
加强构件40具有与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抵接的上壁部41(第1部位)和从该上壁部41的各长边边缘分别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侧壁部42(第2部位)。
加强构件40形成为能够在2个侧壁部42之间插入例如叉车的货叉部的尺寸。即,上壁部41的宽度设计得比货叉部的宽度大。
另外,加强构件40具有与插入到插入部34中的货叉部对应的长度。详细而言,具有货叉部的插入长度以上的长度,以防止插入到插入部34中的货叉部与包装体10等直接接触。在此例示的加强构件40形成为与从捆包体1的正面侧向背面侧延伸设置的插入部34的前后方向Z的长度相同的长度,以达到货叉部的插入长度以上。
此外,对于后述的加强构件50及加强构件60,也具有与加强构件40同样的长度。
图4是表示在主视观察图1的捆包体1时的结构的说明图。图4表示观察捆包体1的正面侧(或背面侧)时的概略结构,示出了加强构件40安装于插入部34的状态。
加强构件40形成为如下大小:在插入到插入部34时,两个侧壁部42的下端部与插入部34的下端部分抵接,上壁部41与插入部34的上端部分抵接。
另外,为了防止在叉车将捆包体1举起时叉车的货叉部陷入,即,为了防止上阶层32的各包装体10等损坏,上壁部41具有使捆包体1的重量适当地分散(载荷扩散)的面积。
即,加强构件40以使捆包体1的重量分散(扩散)的面积与上阶层32抵接。
另外,侧壁部42在高度方向Y上形成为例如与插入部34的高度(窄幅阶层33的高度)大致相同的大小,构成为支承上壁部41而与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抵接。
下面,说明捆包体1的制造工序。
排列适当的个数的包装体10,形成下阶层31。接着,在下阶层31的上侧排列包装体10,形成窄幅阶层33。
进一步在窄幅阶层33的上侧排列包装体10,形成上阶层32。在这样排列包装体10而形成各个阶层时,适当将捆包膜20卷绕于排列的多个包装体10,以防止各阶层的形状变形。
在下阶层31上层叠窄幅阶层33,然后,在窄幅阶层33上层叠上阶层32之后,在窄幅阶层33的两侧方、即各插入部34分别安装加强构件40。
加强构件40使截面形状的大致“コ”字形的开口部朝向下方(朝向下阶层31),插入到下阶层31与上阶层32之间,加强构件40的一方的侧壁部42分别与窄幅阶层33的侧面部分抵接。
即,加强构件40以2个侧壁部42与下阶层31、上阶层32以及窄幅阶层33的各侧面部平行地配置的方式安装于插入部34。
换言之,加强构件40安装于插入部34,以保护上阶层32露出的下侧端部、窄幅阶层33的侧面部。通过这样将加强构件40安装于插入部34,插入到插入部34中的货叉部不与包装体10直接接触。
捆包体1在加强构件40插入到插入部34之后,以覆盖位于正面侧与背面侧之间的侧面部的方式卷绕捆包膜20,加强构件40与各阶层一起包裹在捆包膜20中。
此时,对于各加强构件40,一方的侧壁部42与窄幅阶层33的侧壁部分抵接,另一方的侧壁部42与捆包膜20抵接,从而各加强构件40定位固定于插入部34。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捆包体1a具备加强构件50来代替上述的捆包体1的加强构件40。其他部分与捆包体1同样地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捆包体1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捆包体1a所具备的加强构件50的概况的立体图。
加强构件50例如使用厚纸等材料,折弯形成为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成为大致“コ”字形且朝向侧方开口。
加强构件50构成为使用适当的材料,另外,具有适当的厚度,以具有在叉车将捆包体1a举起时叉车的货叉部不会陷入的强度。
加强构件50具有与插入部34的上端部分、即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抵接的上壁部51(第1部位)。另外,加强构件50具有从上壁部51的一侧的长边边缘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侧壁部52(第2部位)。
加强构件50在侧壁部52的下端部具有以与上壁部51平行的方式配置的下壁部53(第3部位)。该下壁部53从侧壁部52延伸设置。另外,加强构件50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大致“コ”字形。
加强构件50形成为能够在上壁部51与下壁部53之间插入叉车的货叉部。即,上壁部51和下壁部53具有能够插入上述的货叉部(比一侧的货叉部的横宽长)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另外,上壁部51与下壁部53的间隔设置为能够供上述的货叉部插入的长度(比货叉部的厚度大)。
图6是表示在主视观察安装有图5的加强构件50的捆包体1a时的结构的说明图。图6表示观察捆包体1a的正面侧(或背面侧)时的概略结构,示出了将加强构件50安装于插入部34的状态。
加强构件50形成为如下大小:在将货叉部插入到插入部34时,下壁部53与插入部34的下端部分抵接,上壁部51与插入部34的上端部分抵接。
另外,为了防止在叉车将捆包体1a举起时叉车的货叉部陷入,即,为了防止上阶层32的各包装体10损坏,上壁部51具有使捆包体1a的重量适当地分散(载荷扩散)的面积。
即,加强构件50以使捆包体1a的重量分散(扩散)的面积与上阶层32抵接。
另外,侧壁部52在高度方向Y上形成为例如与插入部34的高度(窄幅阶层33的高度)大致相同的大小,构成为支承上壁部51而与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抵接。
下面,说明捆包体1a的制造工序。
与制造上述的捆包体1时同样地,排列适当的个数的包装体10,形成下阶层31、窄幅阶层33、上阶层32。另外,适当将捆包膜20卷绕于多个包装体10,以防止各阶层的形状变形。
如上所述层叠了各阶层之后,在窄幅阶层33的两侧方、即各插入部34分别安装加强构件50。
加强构件50使截面形状的大致“コ”字形的开口部朝向捆包体1的侧方,插入到下阶层31与上阶层32之间,各加强构件50的侧壁部52分别与窄幅阶层33的侧面部抵接。
另外,上壁部51与插入部34的上端部分(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抵接,下壁部53与插入部34的下端部分(下阶层31的上侧端部)抵接。
换言之,分别安装于插入部34,以使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下阶层31的上侧端部、窄幅阶层33的侧面部分不会与货叉部直接接触,加强构件50使下阶层31与上阶层32的间隔稳定。
此外,在此例示的捆包体1a是使加强构件50的开口部分朝向外侧地安装的,但也可以将上述的加强构件50的开口部分朝向窄幅阶层33的侧面部地安装。
即,加强构件50以侧壁部52与下阶层31、上阶层32以及窄幅阶层33的各侧面部平行配置的方式安装于插入部34。
另外,加强构件50不限定于侧壁部52与窄幅阶层33的侧面部抵接的结构,只要是在将货叉部插入到插入部34时不会成为阻碍的位置,则也可以配置于插入部34(在上阶层32与下阶层31之间的)的任意位置。
例如,也能够以使加强构件50的大致“コ”字形的开口部分朝向窄幅阶层33的侧面部,侧壁部52将上阶层32的侧面部与下阶层31的侧面部相连的方式,将加强构件50安装于捆包体1a。
捆包体1a在加强构件50插入到插入部34之后,以覆盖位于捆包体1a的正面侧与背面侧之间的侧面部的方式卷绕捆包膜20,加强构件50与各阶层一起包裹在捆包膜20中。
此时,对于各加强构件50,侧壁部52与窄幅阶层33的侧壁部分抵接,上壁部51的前端部分和下壁部53的前端部分(加强构件50的开口部分)与捆包膜20抵接,从而各加强构件50定位固定于插入部34。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捆包体1b例如具备加强构件60来代替上述的捆包体1的加强构件40。其他部分与捆包体1同样地构成。在此,对于与捆包体1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7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捆包体1b所具备的加强构件60的概况的立体图。
加强构件60例如使用厚纸等材料,折弯形成为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截面成为箱形形状。
加强构件60构成为使用适当的材料,另外,具有适当的厚度,以具有在叉车将捆包体1b举起时叉车的货叉部不会陷入的强度。
加强构件60具有与插入部34的上端部分、即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抵接的上壁部61(第1部位)、与下阶层31的上侧端部抵接的下壁部63(第3部位)以及与窄幅阶层33的侧面部分抵接的侧壁部62(第2部位)。此外,侧壁部62以将上壁部61与下壁部63之间相连的方式设置2个而形成上述的箱形形状。换言之,加强构件60以将2个侧壁部62的前端部分相连的方式具备下壁部63。另外,加强构件60构成为形成箱形形状的一侧的侧壁部62与窄幅阶层33抵接。
加强构件60形成为能够在2个侧壁部62之间插入例如叉车的货叉部。即,上壁部61和下壁部63具有能够插入货叉部(一侧的货叉部)的短边方向的大小。
图8是表示在主视观察安装有图7的加强构件60的捆包体1b时的结构的说明图。图8表示观察捆包体1b的正面侧(背面侧)时的概略结构,示出了将加强构件60安装于插入部34的状态。
加强构件60形成为如下大小:在插入到插入部34时,下壁部63与插入部34的下端部分(下阶层31的上侧端部)抵接,上壁部61与插入部34的上端部分(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抵接。
另外,为了防止在叉车将捆包体1b举起时叉车的货叉部陷入,即,为了防止上阶层32的各包装体10等损坏,上壁部61具有使捆包体1b的重量适当地分散(载荷扩散)的面积。
即,加强构件60以使捆包体1b的重量分散(扩散)的面积与上阶层32抵接。
另外,侧壁部62在高度方向上形成为例如与插入部34的高度(窄幅阶层33的高度)大致相同的大小,构成为支承上壁部61而与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抵接。
下面,说明捆包体1b的制造工序。
与制造上述的捆包体1时同样地,排列适当的个数的包装体10,形成下阶层31、窄幅阶层33、上阶层32。另外,适当将捆包膜20卷绕于多个包装体10,以防止各阶层的形状变形。
如上所述层叠了各阶层之后,在窄幅阶层33的两侧方、即各插入部34分别安装加强构件60。
加强构件60使上壁部61配置于上阶层32侧,使下壁部63配置于下阶层31侧,插入到下阶层31与上阶层32之间。当这样将加强构件60插入到插入部34时,一侧的侧壁部62与窄幅阶层33的侧面部分抵接。
即,加强构件60以2个侧壁部62与下阶层31、上阶层32以及窄幅阶层33的各侧面部平行配置的方式安装于插入部34。
另外,上壁部61与插入部34的上端部分(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抵接,下壁部63与插入部34的下端部分(下阶层31的上侧端部)抵接。
换言之,加强构件60使下阶层31与上阶层32的间隔稳定,另外,分别安装于插入部34,以使上阶层32的下侧端部、下阶层31的上侧端部、窄幅阶层33的侧面部分不会与货叉部直接接触。
捆包体1b在加强构件60插入到插入部34之后,以覆盖位于捆包体1b的正面侧与背面侧之间的侧面部的方式卷绕捆包膜20,加强构件60与各阶层一起包裹在捆包膜20中。
此时,对于各加强构件60,如上所述,一侧(一方)的侧壁部62与窄幅阶层33的侧壁部分抵接,另一方的侧壁部62与捆包膜20抵接,从而各加强构件60定位固定于插入部34。
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在层叠了下阶层31、窄幅阶层33、上阶层32之后,在插入部34安装加强构件40、50、60中的任一个,但也可以在下阶层31层叠窄幅阶层33,向成为插入部34的部位安装加强构件40、50、60中的任一个,在其上层叠上阶层32而完成捆包体1、1a、1b。
另外,在插入部34安装加强构件40、50、60中的任一个时,也可以在插入部34或加强构件40、50、60的适当的位置安装双面胶,将加强构件40、50、60定位固定而制造捆包体1、1a、1b。
根据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捆包体,能够防止在通过叉车搬运捆包大量包装体10而成的捆包体1、1a、1b时压坏或损伤货叉部所抵接的包装体10。特别是能够防止在使货叉部接近捆包体1、1a、1b时和在将捆包体1、1a、1b向上方举起时损伤捆包体1、1a、1b或包装体10。
另外,侧壁部42、52、62设置为与上阶层32的下端部和下阶层31的上端部接触,加强构件40、50、60支承上阶层32,因此,能够提高捆包体1、1a、1b的强度。于是,例如在堆积多个捆包体1、1a、1b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配置于下侧的捆包体1、1a、1b损坏。另外,也能够防止上阶层32在插入部34侧被压坏。
这样,通过提高捆包体1、1a、1b的强度,能够防止货物倒塌等,能够使用叉车高效地搬运捆包体。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 捆包体
10 包装体
11 卫生纸
20 捆包膜
31 下阶层
32 上阶层
33 窄幅阶层
34 插入部
40、50、60 加强构件
41、51、61 上壁部
42、52、62 侧壁部
53、63 下壁部
X 左右方向
Y 高度方向
Z 前后方向。

Claims (4)

1.一种捆包体,是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层叠下阶层、窄幅阶层以及上阶层而成的捆包体,
所述下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
所述窄幅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
所述上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幅阶层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下阶层及所述上阶层窄,从而在左右的两个侧面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而贯通的插入部,
所述插入部安装供叉车的货叉部抵接的加强构件,
所述加强构件由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的上壁部、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侧面部抵接的侧壁部以及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下阶层的上侧端部抵接的下壁部构成,截面形成为“コ”字形,“コ”字的开口部朝向外侧。
2.一种捆包体,是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层叠下阶层、窄幅阶层以及上阶层而成的捆包体,
所述下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
所述窄幅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
所述上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幅阶层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下阶层及所述上阶层窄,从而在左右的两个侧面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而贯通的插入部,
所述插入部安装供叉车的货叉部抵接的加强构件,
所述加强构件由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的上壁部、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侧面部抵接的第一侧壁部以及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相对的第二侧壁部构成,截面形成为“コ”字形,“コ”字的开口部朝向所述下阶层的上侧端部。
3.一种捆包体,是在高度方向上依次层叠下阶层、窄幅阶层以及上阶层而成的捆包体,
所述下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
所述窄幅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
所述上阶层由在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包装体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窄幅阶层形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下阶层及所述上阶层窄,从而在左右的两个侧面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而贯通的插入部,
所述插入部安装供叉车的货叉部抵接的加强构件,
所述加强构件由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上阶层的下侧端部抵接的上壁部、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侧面部抵接的第一侧壁部、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相对的第二侧壁部以及在所述插入部中与所述下阶层的上侧端部抵接的下壁部构成,截面形成为箱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捆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捆包体的周围包裹在捆包膜中。
CN202090001129.3U 2020-08-07 2020-08-07 捆包体 Active CN2186625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30324 WO2022029993A1 (ja) 2020-08-07 2020-08-07 梱包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62505U true CN218662505U (zh) 2023-03-21

Family

ID=80117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90001129.3U Active CN218662505U (zh) 2020-08-07 2020-08-07 捆包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029993A1 (zh)
CN (1) CN218662505U (zh)
DE (1) DE212020000832U1 (zh)
WO (1) WO20220299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70194A (zh) * 1973-10-22 1975-06-11
US5082420A (en) * 1988-03-14 1992-01-21 Pearne & Lacy Machine Co., Inc. Method for forming a blended cube of brick
JP2596855B2 (ja) * 1990-11-15 1997-04-02 信栄製紙 株式会社 ノーパレット多段積層梱包体の製造方法
JP6647345B2 (ja) * 2018-06-14 2020-02-14 コアレックス信栄株式会社 梱包体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12020000832U1 (de) 2023-06-01
JPWO2022029993A1 (zh) 2022-02-10
WO2022029993A1 (ja)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23412A1 (en) Pallet and load packaging method
JP5634854B2 (ja) 芯付きロール状物の搬送用段ボール製ケース
US2896207A (en) Method of packaging k.d.f. cartons
CN218662505U (zh) 捆包体
WO2018123218A1 (ja) 収納棚構造
JP2008189369A (ja) 紙製品の搬送及び陳列方法
EP3590867B1 (en) Method for packing a pre-assembled product for use at a roof and packaging unit for such a product comprising a first and second packing
DK2729378T3 (en) Transport unit an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is
CN112262077B (zh) 捆包体的制造方法
JP3233887U (ja) 梱包体
JP2018167868A (ja) 梱包材
JP3343744B2 (ja) 緩衝包装材組立体
JP3138091B2 (ja) 重量物の梱包装置
KR102056997B1 (ko) 곤포체의 제조 방법
JP2732216B2 (ja) 板材積層物用パレット、板材積層物の収納方法、運送方法、梱包・固定方法、固定構造、収納構造及びパレット兼用運搬具並びにパレット付き運搬具若しくはパレット兼用運搬具の収納方法
KR0134981B1 (ko) 골판지팔렌트
JP5086715B2 (ja) 物品包装装置
JP7149992B2 (ja) ダンボール搬送箱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214876352U (zh) 一种栈板
CN215044610U (zh) 石化专用托盘
JP2019104534A (ja) ロール体梱包箱
JP2021147093A (ja) 梱包体及び梱包方法
WO2021054219A1 (ja) ガラス板梱包体およびガラス板梱包体の作製方法
JP4228281B2 (ja) ガラス板用梱包体
JP2008254802A (ja) 鉛蓄電池梱包体および鉛蓄電池梱包体の集積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