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7831U - 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7831U
CN218577831U CN202222211724.3U CN202222211724U CN218577831U CN 218577831 U CN218577831 U CN 218577831U CN 202222211724 U CN202222211724 U CN 202222211724U CN 218577831 U CN218577831 U CN 218577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column
sealing
front wall
sealing structure
dus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117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星
潘如顺
刘世根
胡真远
王波
龚伟博
董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Great Wall Mo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117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7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7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7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车辆,其中,转向管柱由驾驶舱一侧向着机舱一侧依次贯穿前围板和前围中横梁,该密封结构包括防尘部和一对密封部。其中,防尘部设于前围中横梁上被转向管柱贯穿的部位,构成前围中横梁和转向管柱之间的密封;密封部设置在前围中横梁面向前围板的一侧,两密封部沿车辆宽度方向分置在转向管柱两侧,且两密封部与前围中横梁和前围板围构形成密封腔。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防尘部能够构成转向管柱安装处的第一道密封,密封部构成第二道密封,二道密封能够提高转向管柱安装处的密封性能,可有效隔绝来自机舱的噪音,从而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Description

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转向系统经历了传统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液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四个发展阶段。在转向系统中,方向盘输入转矩通过转向器放大输出后将力矩传递给转向车轮的机构,通过转向横拉杆、转向减震器、转向节等带动轮胎转动。
转向管柱的中间轴穿过前围板与底盘下部的转向器连接,因此前围板需要相应的在中间轴位置开一个大孔,为保证驾驶舱内的密封性能,中间轴与前围板之间需要转向器防尘罩密封。
常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通常由前围板、前围中横梁、转向器、转向器护套、防尘罩组成。其密封原理为:转向器通过胶套安装在防尘罩上,防尘罩焊接在前围板上,乘员舱与外界隔绝,形成一道干湿密封。但现有技术中的此密封结构仅为一道干湿密封,在提升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声振粗糙度)性能方面较弱,会存在影响驾驶体验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以提高转向管柱于前围板和前围中横梁安装处的密封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所述转向管柱由驾驶舱一侧向着机舱一侧依次贯穿前围板和前围中横梁,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防尘部,设于所述前围中横梁上被所述转向管柱贯穿的部位,构成所述前围中横梁和所述转向管柱之间的密封;
一对密封部,均设在所述前围中横梁面向前围板的一侧,且两所述密封部沿车辆宽度方向分置在所述转向管柱两侧;两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前围中横梁和所述前围板围构形成密封腔。
进一步的,所述前围中横梁面向所述前围板一侧因冲压而形成有冲压槽,所述密封部在所述冲压槽内,而从所述冲压槽中分隔出所述密封腔。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为呈板状的密封件,并沿车辆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冲压槽内,所述密封件的前侧以及上下两端均与所述冲压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的后侧抵接在所述前围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采用夹胶板。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部包括被所述转向管柱贯穿的防尘罩总成,以及套设于所述转向管柱上的护套;所述护套密封于所述防尘罩总成和所述转向管柱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前围中横梁上设有供所述转向管柱贯穿的安装板;所述防尘罩总成位于所述安装板背对所述前围板的一侧,所述护套被夹持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防尘罩总成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和/或所述防尘罩总成上被所述转向管柱贯穿的部位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卡接在所述护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形成在所述安装板和/或所述防尘罩总成上的折弯边。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罩总成包括防尘罩主体、以及设在所述防尘罩主体上的过渡罩,所述过渡罩位于所述护套和所述防尘罩主体之间,所述防尘罩总成上的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过渡罩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防尘部能够构成转向管柱安装处的第一道密封,密封部位于转向管柱两侧以构成第二道密封,二道密封能够提高转向管柱安装处的密封性能,可有效隔绝来自机舱的噪音,从而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另外,板状的密封件能够在前围板、前围中横梁之间形成密封腔,从而能够有效隔绝噪音,提高转向管柱安装处的密封效果,进而提升NVH性能。此外,护套密封于防尘罩总成和转向管柱之间,可以保证防尘罩总成与转向管柱之间的密封效果,以防止机舱的噪音通过转向管柱安装处的缝隙进入到驾驶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上具有如上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形成二道密封,代替常规的一道密封,能够提高转向管柱于前围板和前围中横梁安装处的密封效果,从而有利于NVH性能和乘员驾驶体验的提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向管柱;2、前围板;3、前围中横梁;30、冲压槽;4、防尘罩总成;40、防尘罩主体;41、过渡罩;42、护套;5、密封部;50、密封腔;6、安装板;6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二道密封能够提高转向管柱1安装处的密封性能,可有效隔绝来自机舱的噪音,从而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另外,转向管柱1由驾驶舱一侧向着机舱一侧依次贯穿前围板2和前围中横梁3,整体结构上,该密封结构包括防尘部,和一对密封部5。
其中,防尘部设于前围中横梁3上被转向管柱1贯穿的部位,构成前围中横梁3和转向管柱1之间的密封;一对密封部5均设在前围中横梁3面向前围板2的一侧,且两密封部5沿车辆宽度方向分置在转向管柱1两侧;两密封部5与前围中横梁3和前围板2围构形成密封腔50。
基于如上整体设计,本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以下对密封部5的相关结构做解释说明,具体而言,前围中横梁3面向前围板2一侧因冲压而形成有冲压槽30,也即冲压槽30是朝向驾驶舱一侧的,密封部5设置在冲压槽30内,而从冲压槽30中分隔出密封腔50。如此,密封部5沿车辆高度方向设置并将冲压槽30分隔出密封腔50,而转向管柱1位于密封腔50中,便能够使密封部5有效隔绝来自机舱的噪音,以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密封部5为呈板状的密封件,并沿车辆高度方向设置在冲压槽30内,密封件的前侧以及上下两端均与冲压槽30的内壁固定连接,密封件的后侧抵接在前围板2上。需要说明的是,密封件可以是以垂直前围板2的方向设置,密封件也可以设计成朝向前围板2倾斜,而密封件的具体布置位置和布置形式则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做适应性改动,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另外,密封件的前侧以及上下两端均与冲压槽30的内壁固定连接,密封件的后侧抵接在前围板2上,则能够保证密封件和前围板2以及前围中横梁3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有效的隔绝来自外界的噪音,使密封件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作为优选的,密封件采用夹胶板,夹胶板具有降噪的优点,本实施例中密封件采用夹胶板,便能够降低、隔绝来自机舱的噪音。
以下结合图3和图4对防尘部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防尘部包括被转向管柱1贯穿的防尘罩总成4,以及套设于转向管柱1上的护套42,护套42密封于防尘罩总成4和转向管柱1之间。其中,护套42与现有技术中转向管柱1的相关结构相同,因此在此不做详细说明,而护套42密封于防尘罩总成4和转向管柱1之间,可以保证防尘罩总成4与转向管柱1之间的密封效果,以防止机舱的噪音通过转向管柱1安装处的缝隙进入到驾驶舱。
除此之外,前围中横梁3上设有供转向管柱1贯穿的安装板6,安装板6与前围中横梁3可以采用螺接的方式固定,并且由前述描述可知,转向管柱1是通过安装板6固定在前围中横梁3上的。
另外,防尘罩总成4位于安装板6背对前围板2的一侧,护套42被夹持在安装板6和防尘罩总成4之间。具体而言,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板6和防尘罩总成4上被转向管柱1贯穿的部位设有连接部60,连接部60卡接在护套42上。安装板6和防尘罩总成4通过连接部60与护套42卡接,使得整体便于装配,也能够保证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的,连接部60为形成在安装板6和防尘罩总成4上的折弯边。值得一提的是,折弯边从安装板6向着护套42延伸,并且,在折弯边的边缘具有能够卡置在护套42上的卡接凸起,对于卡接凸起,在护套42上设有卡接凹槽,装配时,将折弯边插入到护套42中便能够完成装配,安装板6和防尘罩总成4与护套42的装配方式使整体便于操作安装,而具有较好的装配效果。
此外,前述的防尘罩总成4包括防尘罩主体40、以及设在防尘罩主体40上的过渡罩41,过渡罩41位于护套42和防尘罩主体40之间,防尘罩总成4上的连接部60设于过渡罩41上。其中,过渡罩41与防尘罩固定连接,过渡罩41靠近转向管柱1的边缘位置向护套42方向折弯而形成上述的折弯边,对于过渡罩41与护套42的具体连接结构及效果与如上描述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防尘部和密封部5组成二道密封,二道密封能够提高转向管柱1安装处的密封性能,可有效隔绝来自机舱的噪音,从而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上具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本实施例的车辆具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形成二道密封,代替常规的一道密封,能够提高转向管柱1于前围板2和前围中横梁3安装处的密封效果,从而有利于NVH性能和乘员驾驶体验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所述转向管柱(1)由驾驶舱一侧向着机舱一侧依次贯穿前围板(2)和前围中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防尘部,设于所述前围中横梁(3)上被所述转向管柱(1)贯穿的部位,构成所述前围中横梁(3)和所述转向管柱(1)之间的密封;
一对密封部(5),均设在所述前围中横梁(3)面向前围板(2)的一侧,且两所述密封部(5)沿车辆宽度方向分置在所述转向管柱(1)两侧;两所述密封部(5)与所述前围中横梁(3)和所述前围板(2)围构形成密封腔(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围中横梁(3)面向所述前围板(2)一侧因冲压而形成有冲压槽(30),所述密封部(5)设置在所述冲压槽(30)内,而从所述冲压槽(30)中分隔出所述密封腔(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5)为呈板状的密封件,并沿车辆高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冲压槽(30)内,所述密封件的前侧以及上下两端均与所述冲压槽(3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的后侧抵接在所述前围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采用夹胶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部包括被所述转向管柱(1)贯穿的防尘罩总成(4),以及套设于所述转向管柱(1)上的护套(42);
所述护套(42)密封于所述防尘罩总成(4)和所述转向管柱(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围中横梁(3)上设有供所述转向管柱(1)贯穿的安装板(6);
所述防尘罩总成(4)位于所述安装板(6)背对所述前围板(2)的一侧,所述护套(42)被夹持在所述安装板(6)和所述防尘罩总成(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6)和/或所述防尘罩总成(4)上被所述转向管柱(1)贯穿的部位设有连接部(60),所述连接部(60)卡接在所述护套(4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60)为形成在所述安装板(6)和/或所述防尘罩总成(4)上的折弯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罩总成(4)包括防尘罩主体(40)、以及设在所述防尘罩主体(40)上的过渡罩(41),所述过渡罩(41)位于所述护套(42)和所述防尘罩主体(40)之间,所述防尘罩总成(4)上的所述连接部(60)设于所述过渡罩(41)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上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
CN202222211724.3U 2022-08-22 2022-08-22 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577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1724.3U CN218577831U (zh) 2022-08-22 2022-08-22 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11724.3U CN218577831U (zh) 2022-08-22 2022-08-22 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7831U true CN218577831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2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11724.3U Active CN218577831U (zh) 2022-08-22 2022-08-22 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7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77831U (zh) 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车辆
JP4085889B2 (ja) カウルカバ構造
US7077028B2 (en) Pedal retraction amount control apparatus
JP4724166B2 (ja) ブレーキマスタシリンダ取付構造
EP3608211A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US20040218842A1 (en) Seal structure for inner-shaft bearing of a front-wheel drive vehicle
CN214565639U (zh) 一种副车架安装支架、副车架及汽车
CN220566582U (zh) 一种转向器防尘罩和车辆
JPH11115537A (ja) 車速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CN218644719U (zh) 一种汽车电子助力器的减震降噪结构及汽车电子助力器
CN213473275U (zh) 转向管柱密封结构及车辆
JP2014129005A (ja) 車体内部構造
CN212861626U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结构
KR20020078986A (ko) 소형자동차의 측면차체구조
CN219806869U (zh) 转向管柱的密封结构及汽车
KR100980619B1 (ko) 자동차용 더스트 커버의 변위 흡수구조
CN219007932U (zh) 副车架与电池包连接组件及新能源汽车
CN211308742U (zh) 机舱前围结构及车辆
CN216636609U (zh) 一种降噪转向管柱防尘套
CN220281496U (zh) 一种车顶横梁总成及汽车
CN216916042U (zh) 车辆的前围板总成以及车辆
CN110206643B (zh) 一种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接合面结构及车辆
JP3207325B2 (ja) 自動車用ドア
KR100475856B1 (ko) 자동차의 카울사이드 결합부 보강구조
KR20030090348A (ko) 자동차 카울부의 보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