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1320U -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1320U
CN218551320U CN202221809019.7U CN202221809019U CN218551320U CN 218551320 U CN218551320 U CN 218551320U CN 202221809019 U CN202221809019 U CN 202221809019U CN 218551320 U CN218551320 U CN 218551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ramic
liquid
conductive ceramic
porous
atomizing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090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涛
彭争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090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1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1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1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导液体以及导电陶瓷发热体,具有供雾化液通过的中空腔体,导电陶瓷发热体沿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周向环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外侧,并与多孔陶瓷导液体相连接设置。如此,导电陶瓷发热体通电发热时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同时对多孔陶瓷导液体所吸附的雾化液进行雾化,从而有效提高了雾化芯的雾化效率,能够满足大烟雾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导电陶瓷发热体的熔点较高,使得导电陶瓷发热体在大功率发热的情况下,也不会因高温导致部分被氧化,从而不会产生糊味或金属味道,提高了雾化芯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用户的健康。

Description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以及用于雾化非尼古丁介质(如保健药物、治疗药物等)的电子设备可统称电子雾化装置。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陶瓷雾化芯一般是采用在导液陶瓷的一侧表面埋入金属发热丝的方式制作而成,此种类型的陶瓷雾化芯普遍所存在的缺点是:
由于由金属发热丝是实心的细线形金属发热体,只有金属发热体的外表面与雾化液相接触,因此此类雾化芯的发热面积较小,导致雾化效率低下,即,单位时间内所能产生烟雾量小,无法满足大烟雾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此外,由于金属的熔点较低,导致金属发热体在大功率发热情况下可能会因为高温导致部分被氧化,从而产生糊味或金属味道,使得雾化芯使用寿命减少,同时也存在不利于用户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金属发热体雾化效率低下,产生烟雾量少以及在高温发热时产生糊味或金属味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
多孔陶瓷导液体,为柱状,具有供雾化液通过的中空腔体;
导电陶瓷发热体,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沿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周向环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外侧,并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相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为致密导电陶瓷体,所述致密导电陶瓷体的整个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通孔,用于供雾化液雾化后产生的烟雾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致密导电陶瓷铺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外侧壁上,或者,所述致密导电陶瓷体嵌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外侧壁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为多孔导电陶瓷体,所述多孔导电陶瓷体整体分布有多个孔隙,用于导液、储液、发热以及供雾化液雾化后产生的烟雾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导电陶瓷体铺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外侧壁上,或者,所述多孔导电陶瓷体嵌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外侧壁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孔隙率大于等于所述多孔导电陶瓷体的孔隙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孔隙率为 30%~7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为圆柱状、棱柱状、台形柱状或者椎形柱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与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共烧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还包括:
陶瓷电极,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陶瓷电极分别沿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周向环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上,并与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相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还包括:
第一电连接线脚,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线脚的个数与所述陶瓷电极的个数相同,每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线脚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陶瓷电极相连接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线脚的另一端均与主机电源相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连接线脚的材料为金属或导电陶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还包括:
第二电连接线脚,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线脚沿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的轴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线脚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的外侧壁相连接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线脚的另一端均与主机电源相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连接线脚的材料为金属或导电陶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导电陶瓷发热体沿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周向环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外侧,并与多孔陶瓷导液体相连接设置。在进行雾化工作时,由于导电陶瓷发热体完全贴设在多孔陶瓷导液体的外侧,使得导电陶瓷发热体与多孔陶瓷导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如此,导电陶瓷发热体通电发热时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同时对多孔陶瓷导液体所吸附的雾化液进行雾化,从而有效提高了雾化芯的雾化效率,能够满足大烟雾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此外,导电陶瓷发热体的材料采用导电陶瓷,而导电陶瓷的熔点较高,使得导电陶瓷发热体在大功率发热的情况下,也不会因高温导致部分被氧化,从而不会产生糊味或金属味道,提高了雾化芯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用户的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雾化芯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雾化芯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雾化芯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雾化芯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多孔陶瓷导液体,110-中空腔体;
200-导电陶瓷发热体,210-透气通孔,200’-致密导电陶瓷体,200”-多孔导电陶瓷体;
300-陶瓷电极;
400-第一电连接线脚,400a-第二电连接线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尺寸”、“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芯,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以及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为柱状,具有供雾化液通过的中空腔体110。导电陶瓷发热体200沿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周向环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并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相连接设置。
本实施例的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为一种经高温烧结后,内部具有大量彼此相通并与材料表面也相贯通的孔隙结构的可导液的陶瓷材料。在具体实施时,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材料可以是碳化硅、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而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的材料可以是碳化硅、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与导电粉的混合物,而导电粉的材料可以是氮化钛、氮化锆、碳氮化钛、碳化钛、碳化锆、碳化铊、碳化铪、硼化钛、硼化锆、硼化铊、硼化铪、硅化钼、碳化钨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雾化芯适用于电子雾化装置,而雾化芯一般设置在电子雾化装置的储液杯,并使雾化芯浸泡在储液杯内的雾化液中。由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中空腔体110用于供雾化液通过,如此,中空腔体110内始终充满雾化液,直到储液杯内的雾化液被消耗至无法传输至多孔陶瓷导液体100时,中空腔体110 内无雾化液流通。
而在中空腔体110内充满雾化液时,中空腔体110内的雾化液能够通过中空腔体110的内腔壁迅速地进入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中,然后通过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对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吸收过来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由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环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使得导电陶瓷发热体200 在持续加热的过程中,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上的部分热量会通过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传导至中空腔体110内的雾化液中,此时,雾化液的流速就会随着雾化液的温度升高而加快。如此,能够使雾化液通畅快速地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中,提升了雾化液流入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流速,缓解甚至消除了雾化芯干烧的现象,改善了吸入到人口中的烟雾口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导电陶瓷发热体200沿多孔陶瓷导液体 100的周向环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并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相连接设置。在导电陶瓷发热体200进行雾化工作时,由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完全贴设在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使得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如此,导电陶瓷发热体200通电发热时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同时对多孔陶瓷导液体100所吸附的雾化液进行雾化,从而有效提高了雾化芯的雾化效率,能够满足大烟雾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此外,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的材料采用导电陶瓷,而导电陶瓷的熔点较高,使得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在大功率发热的情况下,也不会因高温导致部分被氧化,从而不会产生糊味或金属味道,提高了雾化芯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用户的健康。
进一步地,由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沿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周向环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且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具有供雾化液通过的中空腔体110,使得在雾化芯工作时,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加热雾化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内的雾化液后产生的烟雾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背离多孔陶瓷导液体 100的一侧传导至雾化器的气流通道内。此时,导电陶瓷发热体200能够继续加热雾化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从中空腔体110内新吸收过来的雾化液,而由于中空腔体100内的雾化液只需要从中空腔体110的内腔壁直接传输至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相接触的外壁上,即可通过导电陶瓷发热体200进行加热雾化,这样,使得中空腔体110雾化液的传输路径变短,从而可以使得雾化液通畅快速地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中,能够更进一步地防止雾化芯出现干烧的现象。
请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为致密导电陶瓷体200’,致密导电陶瓷体200’的整个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通孔210,用于供雾化液雾化后产生的烟雾通过。如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致密导电陶瓷体200’上设置有多个透气通孔210,使得雾化液加热雾化后产生的烟雾能够从多个透气通孔210处传导至雾化器的气流通道内。
本实施例中,透气通孔210可均匀分布于致密导电陶瓷体200’的整个侧壁上,以使得雾化液加热雾化后产生的烟雾能够均匀地从透气通孔210处传导出去。而且,由于致密导电陶瓷体200’为整体发热陶瓷元件,使得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各个位置处的雾化液产生的烟雾均能够从最近的透气通孔210处进行传导,从而能够缩短烟雾的传输路径,使得烟雾能够快速地传输至雾化器的气流通道内。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透气通孔210在致密导电陶瓷体200’的侧壁上也可非均匀分布,只要将透气通孔210设置在致密导电陶瓷体200’的整个侧壁上,使得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各个位置处的雾化液产生的烟雾均能够从致密导电陶瓷体的侧壁上的透气通孔210进行传导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上述透气通孔21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而透气通孔210的数量可根据致密导电陶瓷体200’的整个侧壁的面积进行设置,在此也不进行限定。
由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沿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周向环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使得上述致密导电陶瓷体200’覆盖在整个多孔陶瓷导液体 100的外侧壁上,有利于增大致密导电陶瓷体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此外,在致密导电陶瓷体200’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接触面积增大后,致密导电陶瓷体200’通电发热时,致密导电陶瓷体200’产生的热量就可以从不同的位置同时对多孔陶瓷导液体100所吸附的雾化液进行雾化,从而有效提高了雾化芯的雾化效率,能够满足大烟雾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而为了能够实现致密导电陶瓷体200’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之间的接触,本实施例中致密导电陶瓷200’铺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上,而致密导电陶瓷200’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紧密贴合,使得致密导电陶瓷200’通电加热时,可以对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上吸收到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
当然,为了能够使致密导电陶瓷体200’的加热雾化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中,将致密导电陶瓷体200’嵌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内,如此,进一步增大了致密导电陶瓷体200’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致密导电陶瓷体200’能够对更多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从而产生更多的烟雾,满足大烟雾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共烧为一体,有利于提高雾化芯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及降低雾化芯的制作成本。而且,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均采用陶瓷材料进行烧结,陶瓷材料的熔点较高,使得无论是多孔陶瓷导液体100还是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在大功率发热的情况下,也不会因高温导致部分被氧化,从而不会产生糊味或金属味道,提高了雾化芯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三次烧结将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与导电陶瓷发热体 200连接为一体,比如:先将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单独烧结成型,再将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单独烧结成型,最后将烧结成型的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共烧在一起。当然,也可通过两次烧结将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连接为一体,比如,先将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单独烧结成型,然后将导电陶瓷发热体200预埋至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烧结模具中,使得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共烧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可完全贴合在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整个侧壁上,以使得整个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上吸收到的雾化液均能被加热雾化。
当然,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也可贴合在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大部分侧壁上。比如,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在多孔陶瓷导液体100轴向的高度小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高度,使得导电陶瓷发热体200贴合在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侧壁上,多孔陶瓷导液体100顶部和底部的侧壁露出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该露出的侧壁上可用于设置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连接的电极,而电极的设置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5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为多孔导电陶瓷体(200”),多孔导电陶瓷体200”整体分布有多个孔隙,多孔导电陶瓷体200”用于导液、储液、发热以及供雾化液雾化后产生的烟雾通过。如此,本实施例中多孔导电陶瓷体200”整体分布有多个孔隙,使得雾化液加热雾化后产生的烟雾能够从多个孔隙处传导至雾化器的气流通道内。
本实施例中孔隙的作用与上述实施例中透气通孔210的作用相同,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并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为多孔导电陶瓷体200”不仅可用于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而且还可用于导液以及供雾化液雾化后产生的烟雾通过,且在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内还可用于存储部分雾化液。
本实施例中,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为多孔导电陶瓷体200”时,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也可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共烧为一体,比如:将多孔导电陶瓷体 200”铺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上,或者,将多孔导电陶瓷体200”嵌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内,具体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并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孔隙率为30%~70%。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孔隙率可以理解为是指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中孔隙体积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
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为多孔导电陶瓷体200”时,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孔隙率大于等于多孔导电陶瓷体200”的孔隙率,这样能够使雾化液通过多孔陶瓷导液体100顺畅快速地到达多孔导电陶瓷体200”进行加热雾化,然后从多孔导电陶瓷体200”传导至雾化器的气流通道内。比如,多孔陶瓷导液体 100的孔隙率为40%,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可以为35%、38%、40%等,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上述的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可以为圆柱状、棱柱状、台形柱状或者椎形柱状等柱状结构,并在上述的柱状结构中开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中空腔体110即可,在此并不一一列举。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6所示,所述雾化芯还包括至少两个陶瓷电极 300,各个陶瓷电极300分别沿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周向环设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上,并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相连接设置。
本实施例中,陶瓷电极3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陶瓷电极300可分别设置在上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顶部和底部露出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的侧壁上。在具体应用时,两个陶瓷电极300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共烧为一体后,将两个陶瓷电极300分别电连接至电子雾化装置中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使得电子雾化装置中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两个陶瓷电极300以及导电陶瓷发热体300之间形成电流通路。这样,在主机电源1000通电后,电流可以通过两个陶瓷电极 300传输至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处,使得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发热。陶瓷电极300是经过高温烧结形成的可导电的致密陶瓷结构,在具体实施时,陶瓷电极 300的材料可以是碳化硅、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与导电粉的混合物,而导电粉的材料可以是氮化钛、氮化锆、碳氮化钛、碳化钛、碳化锆、碳化铊、碳化铪、硼化钛、硼化锆、硼化铊、硼化铪、硅化钼、碳化钨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将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与陶瓷电极300共烧为一体后,再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共烧为一体;或者,将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共烧为一体后,再与陶瓷电极300共烧为一体;或者,将陶瓷电极 300与多孔陶瓷导液体100共烧为一体后,再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共烧为一体,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的材料可以与上述陶瓷电极300的材料相同。比如,当陶瓷电极300是由氧化锆材料和氮化钛材料共同烧结形成的导电陶瓷时,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也可以是由氧化锆材料和氮化钛材料共同烧结形成的导电陶瓷,两者的区别在于陶瓷电极300的电阻率小于导电陶瓷发热体 200的电阻率,而陶瓷电极300的电阻率和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的电阻率可以通过改变氧化锆材料和氮化钛材料的质量比进行调整,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陶瓷电极300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中还可以包含其他材料,比如:氧化铝、酚醛树脂、氧化钛、钛酸丁酯、氧化镧、石墨烯等,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用,在此并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的材料与上述陶瓷电极300的材料不相同。比如,当陶瓷电极300的材料由碳化硅材料和碳化钛材料共同烧结形成的导电陶瓷时,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的材料也可以由氧化硅材料和碳氮化钛材料共同烧结形成的导电陶瓷,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对陶瓷电极300的数量进行限定,比如,陶瓷电极 300可以为3个、4个等。
进一步地,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的雾化芯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个数与陶瓷电极300的个数相同,每个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一端分别与一个陶瓷电极300相连接设置,且每个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另一端均与主机电源相连接设置。其中,一个第一电连接线脚 400的另一端与主机电源的正极电连接,另一个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另一端与主机电源的负极电连接。
可选地,上述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材料可为金属。比如,该金属材料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铜、铝、银等,此时,第一电连接线脚400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陶瓷电极300上。这里,由于第一电连接线脚400为导电元件以及陶瓷电极300为电极元件,即使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焊接在陶瓷电极300上,第一电连接线脚400与陶瓷电极300之间也不会存在阻抗,也就是说,主机电源上的电流可以均匀地通过第一电连接线脚400传输至陶瓷电极300上。
上述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材料可为导电陶瓷。比如,上述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材料可以是碳化硅、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与导电粉的混合物,而导电粉的材料可以是氮化钛、氮化锆、碳氮化钛、碳化钛、碳化锆、碳化铊、碳化铪、硼化钛、硼化锆、硼化铊、硼化铪、硅化钼、碳化钨中的至少一种。在具体实施时,第一电连接线脚400可采用与陶瓷电极300相同的材料并共同烧结成型;或者,第一电连接线脚400采用与陶瓷电极300不同的材料单独烧结成型后,再共同烧结成型,在本申请中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当然,在本申请的另一些结构设计中,如图7和8所示,雾化芯还包括为至少两个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沿导电陶瓷发热体200 的轴向均匀分布,每个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的一端分别与导电陶瓷发热体200 的外侧壁相连接设置,且每个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的另一端均与主机电源相连接设置。如此,无需设置陶瓷电极300,即直接将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连接在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以及主机电源上。
与上述电连接线脚400相同的是,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的材料也可为金属或导电陶瓷,详细描述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并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所有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雾化芯。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可选地,电子雾化装置适用于电子烟雾化、医疗雾化以及草本雾化等领域,在此并不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
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为柱状,具有供雾化液通过的中空腔体(110);
导电陶瓷发热体(200),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200)沿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周向环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并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相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为致密导电陶瓷体(200’),所述致密导电陶瓷体(200’)的整个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通孔(210),用于供雾化液雾化后产生的烟雾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导电陶瓷(200’)铺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上,或者,所述致密导电陶瓷体(200’)嵌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为多孔导电陶瓷体(200”),所述多孔导电陶瓷体(200”)整体分布有多个孔隙,用于导液、储液、发热以及供雾化液雾化后产生的烟雾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导电陶瓷体(200”)铺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上,或者,所述多孔导电陶瓷体(200”)嵌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外侧壁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孔隙率大于等于所述多孔导电陶瓷体(200”)的孔隙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孔隙率为30%~7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200)为圆柱状、棱柱状、台形柱状或者椎形柱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与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200)共烧为一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包括:
陶瓷电极(300),为至少两个,各个所述陶瓷电极(300)分别沿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的周向环设于所述多孔陶瓷导液体(100)上,并与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相连接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包括:
第一电连接线脚(400),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个数与所述陶瓷电极(300)的个数相同,每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所述陶瓷电极(300)相连接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另一端均与主机电源相连接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线脚(400)的材料为金属或导电陶瓷。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还包括:
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沿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的轴向均匀分布,每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导电陶瓷发热体(200)的外侧壁相连接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的另一端均与主机电源相连接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线脚(400a)的材料为金属或导电陶瓷。
15.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芯。
16.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雾化器。
CN202221809019.7U 2022-07-14 2022-07-14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551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9019.7U CN218551320U (zh) 2022-07-14 2022-07-14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9019.7U CN218551320U (zh) 2022-07-14 2022-07-14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1320U true CN218551320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07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09019.7U Active CN218551320U (zh) 2022-07-14 2022-07-14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1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81696A1 (en) Porous heating body and atomizer comprising same
CN112931952A (zh) 一种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34314A1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144930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US20220287367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and atomizer and atomization assembly thereof
WO2024012131A1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01910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551320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60955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21758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21765U (zh) 加热组件、热交换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136845U (zh) 雾化芯、雾化组件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21761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34530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7658182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791483U (zh) 发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082984A1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21794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60065U (zh) 雾化芯、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845053U (zh) 空气加热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845052U (zh) 空气加热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845051U (zh) 空气加热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771442U (zh) 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571568U (zh) 空气加热器及加热不燃烧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986688U (zh) 雾化芯和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