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1418U - 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1418U
CN218461418U CN202222825864.XU CN202222825864U CN218461418U CN 218461418 U CN218461418 U CN 218461418U CN 202222825864 U CN202222825864 U CN 202222825864U CN 218461418 U CN218461418 U CN 218461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mounting seat
automatic feeding
buckle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258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feng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feng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feng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258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1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1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1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包括基座、定位台、进料轨道、旋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定位台设置在基座上,定位台上设置有定位槽,进料轨道设置在定位台上并与定位槽衔接,旋转驱动组件设置在基座上,夹持组件设置在旋转驱动组件上,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做一百八十度旋转动作,以使夹持组件将定位槽内的工件夹持转移。夹持组件在旋转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能够旋转至定位台的上方并将定位槽内的卡扣本体夹持,然后,再在旋转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将夹持的卡扣本体输送至定位工装内,从而便于后续的装配工装来拾取卡扣本体。该卡扣自动上料工装能够实现卡扣本体的连续上料,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板生产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板通过自身的多个卡扣来与中控台上的卡槽相配合以完成二者的连接,根据车型的不同,可选择不同规格的卡扣。图1和图2所示为一种仪表板用卡扣,该卡扣包括第一卡扣部、第二卡扣部、卡扣部和卡口,安装时,需要将卡口卡在仪表板的安装位置上。
目前,为了实现自动化装配以及提高装配效率,一般是在多个卡扣放置在定位工装内,然后,再通过安装在机械手上的拾取装置来拾取定位工装内卡扣,从而将卡扣高效地装配到仪表板上。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将卡扣自动放置在定位工装上的上料装置,从而满足高效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以实现卡扣的连续上料,提高装配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包括基座;定位台,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定位槽;进料轨道,其设置在所述定位台上并与所述定位槽衔接;旋转驱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以及夹持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做一百八十度旋转动作,以使所述夹持组件将所述定位槽内的工件夹持转移。
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座和手指气缸,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上,所述手指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手指气缸设置有两个夹爪,每个所述夹爪朝向另一所述夹爪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延伸出所述夹爪外。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块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朝向另一所述第二夹块的侧壁延伸形成有防脱块。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紧固块,两对所述紧固块沿所述安装座的旋转轴线对称布置在安装座的两侧壁上,两对所述紧固块将所述手指气缸紧固在所述安装座上。
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座、旋转电机、转轴和两个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两个所述第二支座间隔布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转轴转动穿设在两个所述第二支座上并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还包括止转组件,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止转组件无相对转动地穿设在所述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贯穿有与所述转轴向配合的通孔,所述止转组件包括第一键槽、第二键槽、平键和止退螺栓,所述第一键槽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键槽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键槽对齐,所述平键分别嵌设在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内,所述止退螺栓螺纹配合在所述安装座上并抵紧所述平键。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朝向所述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其通过在定位台上设计定位槽和进料轨道,输送工装能够将卡口本体通过进料轨道不断地输送至定位槽内,实现持续进料。而夹持组件在旋转驱动组件的带动下,能够旋转至定位台的上方并将定位槽内的卡扣本体夹持,然后,再在旋转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旋转一百八十度,并将夹持的卡扣本体输送至定位工装内,从而便于后续的装配工装来拾取卡扣本体。该卡扣自动上料工装能够实现卡扣本体的连续上料,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卡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卡扣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卡扣自动上料工装与定位工装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定位工装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卡扣自动上料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手指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夹块夹持卡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安装座与转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定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两个第二夹块即将夹持定位槽内的卡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两个第二夹块夹持定位槽内的卡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卡扣本体,11-第一卡扣部,12-第二卡扣部,13-第三卡扣部,14-卡口;
20-基座,21-支架;
30-定位台,31-定位槽;
40-进料轨道;
50-旋转驱动组件,51-第一支座,52-旋转电机,53-转轴,531-第一键槽,54-第二支座;
60-夹持组件,61-安装座,611-通孔,612-第二键槽,62-手指气缸,621-夹爪,622-第一夹块,623-第二夹块,624-防脱块,63-紧固块,64-连接螺栓,65-止退螺栓;
70-平键;
80-光电传感器;
90-定位工装,91-定位单元,911-定位凸起,912-定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3-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包括基座20、定位台30、进料轨道40、旋转驱动组件50和夹持组件60。
基座20可安装在工作台上,定位台30设置在基座20上,定位台30上设置有定位槽31,进料轨道40设置在定位台30上并与定位槽31衔接,工件(即卡扣本体10)可通过进料轨道40输送至定位槽31内,并使卡扣本体10的第一卡扣部11放置在定位槽31内。旋转驱动组件50设置在基座20上,夹持组件60设置在旋转驱动组件50上,旋转驱动组件50用于驱动夹持组件60做一百八十度旋转动作,以使夹持组件60将定位槽31内的卡扣本体10夹持转移。
本实施例的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其通过在定位台30上设计定位槽31和进料轨道40,输送工装(附图未示出)能够将卡扣本体10通过进料轨道40不断地输送至定位槽31内,实现持续进料。而夹持组件60在旋转驱动组件50的带动下,能够旋转至定位台30的上方并将定位槽31内的卡扣本体10夹持,然后,再在旋转驱动组件50的驱动下旋转一百八十度,并将夹持的卡扣本体10输送至定位工装90内,从而便于后续的装配工装来拾取卡扣本体10。
参阅图3,定位工装90具有一个可容纳多个卡扣本体10的定位板,以及带动定位板做直线移动的移动组件,定位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单元91,每个定位单元91包括定位凸起911和定位卡槽912,移动组件通过带动定位板移动,夹持组件60就能够持续不断地将定位槽31内的卡扣本体10夹取并旋转,通过卡扣本体10与定位凸起911和定位卡槽912的配合,从而将卡扣本体10定位在定位工装90内。
该卡扣自动上料工装能够实现卡扣本体10的连续上料,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60包括安装座61和手指气缸62,安装座61设置在旋转驱动组件50上,手指气缸62设置在安装座61上,手指气缸62设置有两个夹爪621,每个夹爪621朝向另一夹爪6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夹块622,第一夹块622延伸出夹爪621外。
安装座61可起到对手指气缸62的支撑作用,安装时,只需将手指气缸62安装在安装座61内即可,当旋转驱动组件50驱动安装座61旋转时,手指气缸62也会跟随安装座61同步旋转。同时,由于卡扣本体10的尺寸较小,通过在夹爪621上设计第一夹块622,能够有效地减小两个夹爪621的最小夹持间隙,从而来适应卡扣本体10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块622远离安装座61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第二夹块623,第二夹块623朝向另一第二夹块623的侧壁延伸形成有防脱块624。当夹持定位槽31内的卡扣本体10时,两个夹爪621做相互靠近动作,两个防脱块624会首先伸卡扣本体10的卡口14内,当两个第二夹块623同时夹持柱卡扣本体10的第二卡扣部13后,旋转驱动组件50驱动安装座61和手指气缸62旋转一百八十度,并将卡扣本体10转移至定位工装90内,此时,卡扣本体10的第三卡扣部13朝下,而第一卡扣部11朝上。通过在第二夹块623上设计防脱块624,能够在夹持卡扣本体10时避免其掉落,提高了上料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6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紧固块63,两对紧固块63沿安装座61的旋转轴53线对称布置在安装座61的两侧壁上,两对紧固块63将手指气缸62紧固在安装座61上。紧固块63与安装座61和手指气缸62均通过连接螺栓64进行连接紧固,在四个紧固块63的配合下,从而能够将手指气缸62牢固地安装在安装座61上,保证了对手指气缸62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驱动组件50包括第一支座51、旋转电机52、转轴53和两个第二支座54,第一支座51和两个第二支座54间隔布置在基座20上,旋转电机52安装在第一支座51上,转轴53转动穿设在两个第二支座54上并与旋转电机52连接。还包括止转组件,安装座61通过止转组件无相对转动地穿设在转轴53上。
本实施例的安装座61位于两个第二支座54之间,两个第二支座54能够对转轴53和夹持组件60提高良好的支撑。同时,在止转组件的作用下,当旋转电机52驱动转轴53旋转时,安装座61不会与转轴53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提高了手指气缸62转位的精确性。当然,旋转电机52上设置有编码器(附图未示出)来控制转轴53的转角,编码器与旋转电机5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座61贯穿有与转轴53向配合的通孔611,止转组件包括第一键槽531、第二键槽612、平键70和止退螺栓65,第一键槽531设置在转轴53上,第二键槽612设置在通孔611内并与第一键槽531对齐,平键70分别嵌设在第一键槽531和第二键槽612内,止退螺栓65螺纹配合在安装座61上并抵紧平键70。具体地,在第一键槽531、第二键槽612和平键70的相互作用下,安装座61不会与转轴53发生相对转动,并且,由于安装座61上设计有止退螺栓65来抵紧平键70,因此,此结构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安装座61沿转轴53的轴向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座20上设置有支架21,支架21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80,光电传感器80的发射端朝向定位槽31。光电传感器80用于检测卡扣本体10是否进入到定位槽31内,并将卡扣本体10的状态信息转变为光信号,从而便于控制器对旋转电机52进行控制,以实现手指气缸62对卡扣本体10的夹持、转移。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定位台,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定位台上设置有定位槽;
进料轨道,其设置在所述定位台上并与所述定位槽衔接;
旋转驱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以及
夹持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上;
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做一百八十度旋转动作,以使所述夹持组件将所述定位槽内的工件夹持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座和手指气缸,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上,所述手指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手指气缸设置有两个夹爪,每个所述夹爪朝向另一所述夹爪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延伸出所述夹爪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延伸形成有第二夹块,所述第二夹块朝向另一所述第二夹块的侧壁延伸形成有防脱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对紧固块,两对所述紧固块沿所述安装座的旋转轴线对称布置在安装座的两侧壁上,两对所述紧固块将所述手指气缸紧固在所述安装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座、旋转电机、转轴和两个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两个所述第二支座间隔布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转轴转动穿设在两个所述第二支座上并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
还包括止转组件,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止转组件无相对转动地穿设在所述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贯穿有与所述转轴向配合的通孔,所述止转组件包括第一键槽、第二键槽、平键和止退螺栓,所述第一键槽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键槽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键槽对齐,所述平键分别嵌设在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内,所述止退螺栓螺纹配合在所述安装座上并抵紧所述平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自动上料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朝向所述定位槽。
CN202222825864.X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 Active CN218461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5864.XU CN218461418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25864.XU CN218461418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1418U true CN218461418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8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25864.XU Active CN218461418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1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61418U (zh) 一种卡扣自动上料工装
CN213672432U (zh) 一种全自动激光切管机
CN219310554U (zh) 一种焊接固定工装
CN215665870U (zh) 零部件拾取机构和零部件加工检测装置
CN216836072U (zh) 检测装置
CN114985943B (zh) 一种太阳能基板的激光加工设备与方法
CN212931383U (zh) 上下料系统轴套类零件外径及高度检测装置
CN113333515B (zh) 一种板材折弯加工方法
CN214682701U (zh) 机器人自动取件夹具装置
CN114713517A (zh) 一种不规则产品的产品尺寸自动测量设备
CN220841554U (zh) 用于电池极板的转运装置以及冲压设备
CN114378627A (zh) 上下料系统及加工设备
CN210148567U (zh) 螺丝刀帽排布定位装置及螺丝刀帽输送定位设备
CN112192476A (zh) 一种用于夹持的工装
CN117020617B (zh) 一种方向盘用ecu全自动检测的工装设备
CN220055351U (zh) 拆盘装置及拆盘设备
CN217101640U (zh) 一种生产线料道自动检测补料的装置
CN218282710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结构的双面拍照检测装置
CN217569724U (zh) 一种不规则产品的一体化上料、定位、测量设备
CN111288878A (zh) 一种管件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12044785U (zh) 高精度多点位取放机械手
CN217050719U (zh) 一种自动码垛上料机
CN220549697U (zh) 旋转夹具
CN214643725U (zh) 附件粘结夹具及附件粘结装置
CN213230538U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上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